沙俄貴族以法語為宮廷語言 十月革命後流亡到“無需簽證”上海

與英、美、法、德等國相比,俄僑進入上海稍遲,人口也不多,大概在19世紀50年代,俄國雖沒有在上海設立領事館,但是他們委託美國領事館代理俄國在上海的外交和商務事宜,據記載,這個機構就設在外灘的瓊記洋行樓內。一直到1875年7月,俄國才正式委派駐滬總領事孔氣(Konstan Tin Andrianovich Skatschkooff)到上海,租福州路外灘附近的房子建立領事館,結束了由第三國代辦外交事務的歷史。

沙俄貴族以法語為宮廷語言 十月革命後流亡到“無需簽證”上海

1916年,俄國又在蘇州河北岸的虹口建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的領事館建築,不過僅一年後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沙俄政權倒臺了,中俄邦交關係中斷,一直到1924年中、蘇恢復外交關係,於是蘇州河北岸,黃浦路1號的俄國領事館又升起了蘇維埃共和國的國旗。 早期上海俄僑人數不多,屬於俄商的企事業更少,至少在文獻中未見到有俄僑總會的記錄。

沙俄貴族以法語為宮廷語言 十月革命後流亡到“無需簽證”上海

但1917年的“十月革命”使俄國的局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建立的蘇維埃政權對舊政權的貴族、官吏、資產階級、地主、知識分子實行打擊、拘捕、關押,迫使他們逃離俄國,有一部分就逃到中國,逃到上海。據英文《大陸報》報道,1918年1月至4月,轉道中國東北進入上海的俄國難民就有千人;為了解救俄國難民,實際上更是避免俄國難民進入英、法等國家,一些歐洲國家還以紅十字會的名義解救俄國難民,並直接用郵輪將他們送到了不需簽證的中國上海,使上海的工部局叫苦不迭。

沙俄貴族以法語為宮廷語言 十月革命後流亡到“無需簽證”上海

當然,在“十月革命”前,俄國有不少軍艦泊在中國東北的軍港裡,當“十月革命”後,這些軍人有家難回,成為“無國別”的軍隊被驅逐出軍港,於是他們爭取找到一個能接納他們的國家、軍港,他們又大多把軍艦駛抵上海,希望被上海接納,在上海避難。許多俄國的難民沒有戶籍,難以統計,有一個較粗的估計,到1920年上海的俄僑人數佔外僑人數第一,估計在一萬五千人以上。

沙俄貴族以法語為宮廷語言 十月革命後流亡到“無需簽證”上海

上海的“洋涇浜語”以俄國的英文Russian把俄國叫做“羅宋”,於是俄國的物品往往冠以“羅宋”,常見者如羅宋麵包、羅宋湯、羅宋大菜、羅宋帽之類,俄國的難民到上海後語言不通,身無分文,大多被工部局強制性地居住在滬東的虹口、楊樹浦一帶,處境尷尬,生活窘迫的俄國人大多從事低檔的職業,於是上海人又叫他們“羅宋癟三”。大多數俄僑生活在虹口的北四川路和虹口與楊樹浦交界的“提籃橋”一帶。

沙俄貴族以法語為宮廷語言 十月革命後流亡到“無需簽證”上海

眾所周知,沙俄時期的俄國是以法語作為宮廷語言的,許多貴族、官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能操一口流利的法語,若干年後,俄僑的精英在法租界謀到較好的職業,他們生活、工作的區域逐漸向滬西的法租界轉移,法租界的西區,即今淮海中路重慶南路一帶又形成一個新的俄僑居住區。 俄國的國家面積太大,民族很多,於是在上海的俄僑形成了以不同人群或不同地區、民族的生活區,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不同的社會團體,其中包括不同的club,所以,上海的俄僑總會很多,擇要敘述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