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170多年前,他租借800畝黃浦江邊泥濘地,如今已是上海的象徵

170多年前,他租借800畝黃浦江邊泥濘地,如今已是上海的象徵

外灘,幾乎是上海的代名詞,也是上海人最願意講故事的地方。外地人、外國人來上海不到外灘,就等於沒真正到過上海。

過去人們把上海叫上海灘,上海人認為這個灘,指的就是外灘。


170多年前,他租借800畝黃浦江邊泥濘地,如今已是上海的象徵

1842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野,這裡的黃浦江岸也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屬於黃浦江氾濫時的淤泥地帶。

法國冒險家描述當年的外灘:"不計其數的汙水溝和小河縱橫交錯,到處是墳墩。低矮骯髒的茅屋,是竹子和幹泥搭成的破棚子。"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規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為通商口岸。第二年,英軍上尉巴富爾作為英國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領事,來到上海並做好定居準備。1843年11月7日,一艘名叫"水怪"的三桅船駛入上海,甲板上站著英軍上尉巴富爾和幾名隨員。

那年,巴富爾才34歲,對中國還很不瞭解,只知道自己的駐在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然而,他現在以英國外交官的身份到達上海,怎麼連半點禮儀都沒有呢?

時有"小蘇州"之稱的上海縣城有27萬人口,大小街道60多條。上海道臺宮慕久並沒有到碼頭迎接巴富爾,只是派了幾頂轎子把他們接到了道臺的衙門裡。

巴富爾當晚睡在船上,第二天帶領翻譯麥凡陀、醫生赫爾、文書斯特拉章一行四人來到上海道臺衙門。宮慕久以禮相待,請坐上茶,送別時命手下燃放爆竹三響,也算是客客氣氣、禮貌周到。但巴富爾提出了住房要求,宮慕久則搖頭擺手,表示愛莫能助,理由是城裡人口稠密,住房緊張,沒有空屋出租,還是領事自己解決吧。

正當巴富爾為租房的事大傷腦筋時,一個姓姚的商人找到了他,表示願將他在城裡的52間房租給他,那房子收拾得美觀整潔,每月租金400兩銀子。上海人善於捉“洋盤”,就這樣,巴富爾和他的四名隨員才有了安身之地。但當姚書平提出要同巴富爾獨家做貿易時,卻被巴富爾一口回絕。

這就成了英國首任駐滬領事的第一個領事館。隨即,巴富爾便發佈通告,宣稱公元1843年11月17日為上海開埠之日。並規定從蘇州河口至洋涇浜(現在的延安東路外灘)為洋船停泊區域。

隨後陸續到上海的英商卻沒有巴富爾那麼幸運,他們被拒之城外,只好在北門城牆外搭起簡易的茅棚。巴富爾則緊緊抓住《南京條約》中"寄居……貿易通商無礙"等字眼,不斷對道臺施加壓力,要他劃定一塊專供外國人居住的居留地。

宮慕久本來擔心洋人獅子大開口,看中城裡(因為在廣州,洋人吵著要進城),可是,巴富爾看中了黃浦江邊的泥濘地作為租借地,這塊泥濘地便是今日的外灘。巴富爾之所以選擇這塊800多畝的泥濘地作為租借地,一是這裡東靠黃浦江,北靠蘇州河,水陸交通方便;二是外國商船兵船從長江口進入黃浦江,必須有一個停泊的地方;另外,東面的黃浦江上有英國軍艦遊弋,這令他們覺得把自己的居留地放在自己軍艦的看護之下可以更安全。

宮慕久自以為“洋盤”捉進,佔了便宜,於1845年11月29日,在歷時兩年談判之後,宮道臺與巴富爾簽訂《上海土地章程》,規定:英商居留地,北以李家場、東以黃浦江、南以洋涇浜、西以河南路為界限,這項居留地面積為830畝。這個章程曾被侵華外國人視為上海的根本大法。上海租界的歷史從此拉開帷幕。

事實證明,巴富爾並不是“洋盤”,而是獨具慧眼,透過泥濘看見了未來:黃浦江、長江、大運河……以及東海、太平洋……——萬里前程。上海將是東亞的商業中心和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商埠,而黃浦灘就是上海的喉管!

《土地章程》簽訂當年,黃浦灘建起11所房屋,開設23家洋行。由於都為老外所用,上海人就將其喚作“外灘”。


170多年前,他租借800畝黃浦江邊泥濘地,如今已是上海的象徵

上海外灘是上海租界區歷史最老的部分之一。1845年起今天的外灘地帶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並在這裡鋪設了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國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軍的保護。因為有了這麼一塊租界,無數的探險家、商人紛紛踏上了這塊海灘。洋人喜歡在泥灘上跑馬,跑出了一條500米長的小道,當時上海人稱它為"馬路"。英國人管這條馬路叫“Bund”。

19世紀末開始,上海外灘漸漸成為各個入侵的殖民國爭奪的肥肉,各國租界區管理機構、銀行、旅館等紛紛在此建造它們的體面建築。逐漸地,租界初期在這裡建立的比較矮小的建築被拆毀,新的豪華大廈起立。這裡原來駐有英國的匯豐銀行,當時的英國人稱它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華貴的一幢建築"。自1846年上海闢為商埠以後,財富猶如神話般在這裡堆積起來,一幢幢銀行大樓拔地而起。經過約一個世紀的營建,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在這個僅有4公里長的一條弧線上,鱗次櫛比地矗立起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希臘式、文藝復興式、芝加哥學院派、巴洛克風格……洋洋大觀。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陽臺……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那別具一格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

有人曾將外灘一連串建築比喻成“少女裙子上的花邊”或“貴婦人脖子上的項鍊”。

到20世紀40年代,外灘已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上海也從一個海濱小城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170多年前,他租借800畝黃浦江邊泥濘地,如今已是上海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