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明珠——敦煌文化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嶽川曾說:“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莫高窟具有特殊意義。敦煌精種是一種東西打通互體互動的精種,一種開放的文化拿來與文化輸出的精神,一種不惜艱難尋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制高點的精神,一種保存民族經典文化命脈的守正創新精神。”

絲路明珠——敦煌文化

敦煌,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繁榮一時,給人類留下了難以估量的文化遺產。其中,又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於天下。

隋朝時的敦蝗文化

隋朝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餘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敦煌文化之所以在隋朝得以繁榮,主要原因是隋朝的最高統治者隋文帝和隋煬帝都非常推崇佛教,使用行政手段大興佛事,促使敦煌佛教迅速發展。

隋文帝在收復河西時,相繼平息了突厥、吐谷渾的侵擾,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與繁榮。而且隋文帝在平定了南方割據政權後,將大批南朝貴族連同其部族遠徙敦煌城邊,使得南方與北方的文化和習俗在這裡融為一體,敦煌的地方文化從而更加富有特色。

隋煬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張掖、敦煌一帶了解絲綢之路以及中西通商貿易情況。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在張掖舉辦了西域27國貿易交易大會,盛況空前。

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朝在歷史上雖僅僅存在了37年,但在莫高窟開窟竟有77個,並且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並存。

唐朝時的敦煌文化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一舉剷除東西大道上以西突厥為主的障礙,確保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到印度取經返回,經敦煌回到長安。

唐朝的佛教依然非常興盛,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餘窟,保存到現在的有232窟,壁畫和塑像的藝術水平非常之高。

“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開始由鼎盛轉為衰落,之後一撅不振。後來,吐蕃統治了全部河西,長達70多年。吐蕃也信佛教,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

絲路明珠——敦煌文化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敦煌百姓難以忍受吐蕃統治,唐王朝封張議潮為河西、河湟十一州節度使,控制了瓜、沙二州之後,又進一步鞏固河西,恢復了對河西十一州的統治。隨後敦煌再一次進入了繁榮時期,大量洞窟再次出現了壯闊局面。晚唐的洞窟形制仍然以覆鬥頂、西壁開龕的殿堂窟為主,有的西壁不開龕而設置佛壇。

“敦煌”名字的含義

關於“敦煌”這個名稱含義的由來,人們的認識還不一致。“敦煌”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大宛列傳》所記載的張驀自西域歸來後給漢武帝的報告。東漢的應劭最早對這個名稱加以解釋,認為“敦,大也;煌,盛也”,即敦煌是一個繁華的城市。但“敦煌”這個漢語名詞在敦煌設郡之前就已經出現,所以應劭等人的解釋難免是望文生義的附會之說。而《元和郡縣圖志》中則解釋為:“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意思是說,此地對於廣開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命名為敦煌。近年來學者多認為“敦煌”一詞應是當地少數民族所呼地名的音譯,是建郡之前居住在當地少數民族對本地區的稱謂,但譯自何種語言在東漢時就已失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