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来的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张大可教授说过:“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就根本性的历史原因来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形成的三分人才均势和三分地理均势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汉末战乱形成的‘人才三分’是‘时势造英雄’。如何平乱世,人谋规划了三分之局,则是‘英雄造时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而总趋势,则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即三国鼎立是人谋所结之果。也就是说,人谋在三国鼎立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汉末年,各地的军阀割据一方,混战中曹操的势力发展最快。公元203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取得巨大优势。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势力结盟,大破曹操军队。至此,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打出来的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各方的割据势力也日益强大起来。当时袁绍、曹操两大集团是当中最为拔尖的两股势力。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而同时,袁绍也不甘示弱,有夺天下的打算。这样一来,曹操与袁绍难免引发利益纠纷,一场大决战在所难免。

刚开始的时候,袁绍兵强马壮,地广人众,占尽优势。而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与袁绍有纠葛之外,关中诸将都尚在观望之态,暂时依附的刘备也似乎是貌合神离。尽管时局紧张,但是曹操身边却汇聚了一大群能人志士。一众谋士综合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优劣势之后,认为袁绍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信心十足,但是他好谋无决,因此他们都十分看好曹操,认为局势定会有变动。

建安三年十一月(公元198年),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公元199年),袁术病死,同年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刘表中立,孙策保守江东。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建安五年一月(公元200年),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同年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人马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

赤壁之战,曹操为何失败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

那么赤壁之战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曹操,为什么会输得如此之惨呢?

首先,从曹操的性格来分析。赤壁之战之前,曹操本已经统一了北方,而且打败了袁绍,也许正是因为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一个胜仗在前面,所以他内心开始渐渐自满与骄傲,最终导致轻敌。曹操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甚至一度让孙权的探子混到了自己的军营。还有就是曹操因为对敌人掉以轻心,并没有识破孙、刘的两次计谋,从而为失败埋下伏笔。

其次,曹操的军队不谙水战。曹操的军队大多从北方而来,对于水战自然很陌生。况且,曹操的军队内部结构本身就十分混乱,都是经过一些战争后收编组合成的将士,真正属于曹操嫡系部队的人本就不多。这种背景的部队被曹操纳入编制后,还没有从思想和心理上加以统一,所以军心不稳。

最后,曹军中出现了疾疫感染,即传染病。事实上这一细节给曹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部队到达南方后,由于水土不服,军队中很快就发生了呕吐等疾病,曹操没有更多地重视这件事情,而是继续坚持对孙刘联军作战。《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可见在赤壁之战中,疾病一直伴随着曹操的部队,让曹军战斗力大打折扣。这就更说明疾疫是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吴主传》等篇章中,这种疾病困扰的记载也有很多。

打出来的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各霸一方,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比起东汉末年那种无数军阀割据的纷乱局面来,相对来说要好得多。

但是,如果相较于历史上秦国第一次真正统一中国,那么这种局面的诞生似乎又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但分裂也只是暂时,正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凡分裂,总是孕育着统一的前提。况且,三个国家谁也不敢懈怠,自然竞争成为最好的动力催化剂,进步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所以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可以说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从政治和经济上讲,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而三国鼎立之后,魏、蜀、吴三国可以说局部都进人了安定状态,而且也实现了局部的统一,这种局部的安定不仅是大战后调养的最佳时机,而且还为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各国之间的关系上来讲,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同江南人民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促进了生产和科技文化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

魏晋南北朝的特点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这跟春秋战国近似,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因为越乱的时候越容易融合。

六朝时期(三国孙权建立的东吴所统治的时期),江南农业的发展从江东扩展到了整个长江流域。其中,三吴地区最发达,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是重要的产粮区。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基础。原来北方的经济水平比南方高很多,魏晋时期开始平衡,但重心还是在黄河流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