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讓每個受教育的孩子享受均衡公平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共同願望,也是平橋教育一貫的價值追求。

最美的風景是校園

走進校園,幾幢紅白相間的教樓映入眼簾,在藍天白雲的相襯下顯得格外宏偉。教室裡時時傳來講課聲和讀書聲……校園內寬敞的水泥路旁矗立著一棵棵香樟樹,初秋季節散發出他獨有的香味。寬廣的操場,紅色的塑膠地面,綠色的足球場地,規整的跑道。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洋河鎮中心學校校景

沒錯!這不是城區的哪一所重點中學,而是一所鄉村中學。以前的洋河鎮中心學校校舍破舊狹窄,功能室嚴重不足,教學質量受到了條件的制約。我區開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以來,區委、區政府、區教體局科學謀劃、積極行動,高標推進,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把教育均衡發展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鄉村振興計劃同推進,讓學校成為鄉村最美的建築,成為廣大群眾心目中的神聖之地,成為廣大學子最期待的知識殿堂。

洋河鎮中心學校的嬗變,只是平橋教育大力改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去年以來,我區加大財政投入,進行達標工程建設,改善了城鄉辦學條件。投入2.54億元新建區外國語中學、龍江路小學、光明路學校和區特校,增加了學位,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投入5895萬元對城區學校提質擴容,擴建區一小、二小、三小、市一中、市五中、信鋼學校,新建運動場2座,新建教學及輔助用房近20000平方米,這些名校煥發生機;大力實施"一把手"和"交鑰匙"工程,23個鄉鎮、辦事處累計投入1.92億元對中小學進行達標工程建設,徵地480多畝,新建中小學教學用房67000平方米,整修運動場72個(塑膠操場52),鄉村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此外,還建設了7所寄宿制小學、6所移民小學;實施了智慧教育項目,打造了智慧校園,配齊全區中小學功能室設施設備,有效改善了城鄉學校的辦學條件,極大地縮小了平橋城鄉學校的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良性發展,農村學生在家門口就能就讀條件較好的學校。

優質師資助力教育均衡

現代化教育不能光有漂亮的"大樓",更要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育發展的均衡,首先是教師質量的均衡。為此,教體局在中、小學階段建立了9個教研協作區,充分利用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由城鎮優質學校牽頭,發揮"名校輻射"作用,把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捆綁發展"。每個協作區專題教研活動每月至少舉行一次,每次教研活動都明確了主題、責任人和活動地點,確保協作區教科研活動固定化、常態化。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協作區活動改變了以往農村學校教師進城學習的方式,由城區優質學校送課下鄉,各科引領課、觀摩課、同課異構、課題研究豐富多彩、精彩紛呈,促進了城鄉教學經驗交流,引領、帶動協作區的教學研究工作。

特色文化品牌獨樹一幟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千校一面"整齊劃一的發展,而是鼓勵特色發展。各學校在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培育、放大學校特色亮點,打造學校特色文化品牌,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來了新局面。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城陽城學校為將武術校本課程推廣和進一步開發,在武術課程開發上做足了功夫。每班每週固定一節武術課,讓武術進課堂,並且成立特長班,武術天天練,每天課間操活動保證半小時武術操訓練。積極整合教學內容,彙編成校本教材,對學生進行中華武術起源、武德、武術基本技巧等武術基礎教育。武術教育成為該校一張閃亮的名片。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平橋區自2014年開始進行食育試點工作以來,從最開始一個試點學校到如今全區區直學校,各鄉鎮中心小學全面鋪開,食育教育已在平橋遍地開花。目前,區直小學、鄉鎮中心小學、寄宿制小學、民辦小學全部開設了食育課,食育已成為學校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7年起,每月組織一次食育研討,並開展了食育校本課程評比活動,培育了一支專業食育教師隊伍。2017年底,在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指導下,根據我區食育教師教學案例編寫了《食育教師教學參考書》,為全面開展食育教學奠定了基礎。

我區通過打造校本特色課程文化、"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人文校園等多種方式,建設了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特色校園。藝術教育、體育競技、食育教育、校園足球、傳統文化等各項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有聲有色,有力保證了學生健康成長,促進了全區各校百花齊放,均衡發展。

下一步,我區將進一步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出色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