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成「中醫爲主、西醫爲輔」的現代醫學發展方向嗎?

偉森11

中醫為主,西醫為輔!這個觀點我個人是比較認同的!原因如下:

(一)中醫博大精深。我可以肯定地說,國內現有中醫水平,連中華傳統醫道的三分之一能量和水平都沒有發掘和挖掘出來,我們的文化是,我們的中醫更是!一本《黃帝內經》一本《本草綱目》就夠我們研究一輩子的,就夠我們幾代人的探討和研究,可惜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的人才太稀缺了!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喜歡傳統中醫醫學醫術的青年學子投身到這個領域的研究中去,去發揚光大,去發掘更多更新更高更大的傳統中醫輝煌!

(三)中醫可以固本!治本只是手段,固本才是根本和歸宿!本乃人生之陰陽,本固則陽氣足;本弱則陰氣盛!陰陽失調,滋生百病!我們要把人的一身之體看作是一個陰陽的結合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動,才能確保人類身體健康!一旦打破失衡人體就會出狀況!這也是中醫的核心技術!也是傳統中醫學術技術的集大成者!所以我們要說,未來的世界必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鼎盛期,也是中華傳統中醫文化的大繁榮期!


冀之筆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很無厘頭,或者很荒誕昏庸。科學規律是客觀的,蘋果朝地上落就是朝地上落,你不能給個方針政策讓蘋果朝天上落。現代醫學朝哪發展是由科學規律決定的,你不能給個指導意見讓現代醫學按照人的設想朝什麼“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方向發展。如果想以政策的力量改變科學發展規律,那就是螳臂當車式的反科學!

也許你覺得中醫是科學,那我告訴你科學有什麼特點。科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唯一性。在美國那裡地球圍著太陽轉,在中國這裡地球也得圍著太陽轉。誰要是說中國的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天圓地方,在中國這裡就得是太陽圍著地球轉,那誰就是中國的罪人。或許多少年後有人會給這樣的罪人立個跪像。


在美國那裡解剖人知道人有血管神經肌肉骨骼,在中國這裡解剖人也會知道人有血管神經肌肉骨骼。如果有人說,中醫還能在人體上發現經絡、穴位,那好拿出證據來讓全世界都相信人體內有經絡、穴位。如果能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就相當於被科學接納了。如果只有中醫裡有經絡穴位,這就不符合科學的唯一性特點。這樣的“醫學”自然會被拋棄淘汰。

現代醫學發展過程中,傳統醫學中不合理的、玄幻的、捏造的都會被淘汰。淘汰是被科學淘汰,制定的政策、發展方向無法阻止被淘汰。誰制定什麼“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發展方向,就說明誰是昏庸的。


刁博

說真的,我不贊成這種說法。

放血療法的圖片

國內大家一般通俗上所理解的的西醫其實就是現代醫學,那我在這依然用“西醫”這個詞來表述吧。西醫的優勢,並非在於他來自“西方”,而是來自它的包容和自我修正。

舉兩個例子:


截圖為美國的一個由醫生(西醫)們成立的醫學針灸學會的網站

比如,所謂魚膽可以明目之類的說法,導致了不少人不幸中毒。而一些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維影響下的學說,比如瘴氣,其實放到現在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就很明確的知道是因為蚊蟲叮咬傳播疾病(比如瘧疾)以及南方炎熱氣候下滋生的細菌、真菌等汙染食物水源引發的各種疾病。這些古代的疾病診斷,放到現在就不合適了。

如果真的希望中醫能夠更好地發展,中醫就要敞開胸懷,接受現代科學的方法,融入世界醫學體系之中。而不是片面強調中醫為主,西醫為輔。

更多深度內容,請關注【醫學江湖】!


醫學江湖

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並不是中醫為主,西醫為輔,這種提法本身就存在著問題。

那麼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是從原有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三位一體的模式,這種模式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就是說,醫生的眼中不應該只是疾病,而是要把面對的患者作為一個全面的人來看待,這樣對醫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有大量的醫學知識,有專業的醫療技術,還有足夠的心理學知識,能夠解除患者本身存在的焦慮,以及由患者焦慮引發的整個家庭的焦灼,如果換成能量大一些,更會引發一些社會的蝴蝶效應。

對於中醫西醫的方法,我們不妨按照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的方式去分類。

不論何種醫學,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哪種醫療的方式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那就是最合理的。儘管中西醫之爭有很多很多年,各有各的爭執,但是醫學要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醫療的效果要通過循證醫學的概念來驗證。

那麼什麼是循證醫學呢?

所以這個從1990年提出的概念,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然後陸陸續續在這個概念上發展出了很多臨床共識,並且通過一步步的改版,最終達成大部分醫生遵循的臨床指導意見。

當然,目前還有很多醫學並不能完全解決,醫學也根本解決不了人類終究要面臨死亡的結果,但是我相信這種醫學的概念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保持開放和創新,而不是固步自封。

血管外科專科醫生15年,靜脈曲張達人,專注於靜脈曲張的微創CHIVA技術。終身學習者,多平臺醫學科普作者,北京醫學會科普訓練營講師,致力於靠譜醫學知識的傳播。


血管外科蘇磊

西醫就是現代醫學,只不過在中國,為了區分中醫,中國人習慣上稱現代醫學為“西醫”。何來中醫為主西醫味輔的現代醫學發展方向之說???

我發現很多人談中醫的問題,都是在談它“先進”的理念。

這些觀念,都有一些道理。問題的關鍵是,這些都只是一種理念,現代醫學也有這種理念,你必須把大道理轉化成小道理、把理念轉化成可操作性的東西,才可以使其發揮作用。就好比“為人民服務”這個口號也沒有什麼錯,關鍵是政策層面的操作,沒有操作層面的東西,不過是“正確的廢話”而已。

換句話說,你必須有一套正確的方法或正確的理論來幫你實現自己的理念。

中醫理論能做到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一個人視物模糊,讓建立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微生物學、解剖學、細胞學、病理學、免疫學、藥理學等科學基礎上的“現代醫學”去診斷,他會檢查是否有眼科疾病?比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視神經炎、球后視神經炎等等;是否有屈光不正?比如近視、遠視、散光等;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併發症,比如腦瘤、腦血管瘤壓迫視神經等等,每一種診斷都有科學明確的理論依據。

而中醫講究“整體觀”,講究“扶正祛邪,調平陰陽,五臟協調,病自然好”,OK,這種理念很超前、很先進,沒有問題。接下來一旦涉及到具體理論,中醫就開始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胡亂意淫了。

眼睛為何會出問題?中醫認為,“肝藏血,開竅於目”,眼睛不好,肯定是肝出了問題,所以治眼要從肝入手。而肝屬木藏血、腎屬水藏精,根據五行生剋,水生木,所以腎生肝,即腎藏精以滋養肝血,補肝同時又要補腎。

這些辯證的理論,聽上去很“整體觀”,很高深,實際上有任何科學依據麼?

如果那現實中是因為腦腫瘤或腦血管瘤壓迫視神經造成的視物模糊,中醫又怎麼去辨證?該補陰還是補陽?還補肝還是補腎?

從中醫理論本身來說,為何是“肝藏血”,怎麼就不是腎藏血、脾藏血?肝藏血為何就“開竅於目”,為何不是開竅於口、開竅於耳?中醫認為腎生肝,即腎藏精以滋養肝血,從五行生剋上來說,水生木沒問題,或者說水屬性東西與木屬性東西有互相滋生、促進生長的作用也沒問題,但你有何證據證明腎屬水、肝屬木?

科學以事實為依據,科學講究證據,而迷信只要求你絕對相信和服從!

面對這些質疑,沒有中醫能回答出來,他們只會說中醫書上就是這麼寫的,或說是古人傳下來的。那書是誰寫的,作者又是怎麼知道的?你看到的是古人傳下來的,那古人是怎麼發現的?從石頭縫扣出來的還是大風颳來的!

類似於五臟歸屬五行然後相生相剋(肺肝腎心脾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以及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還有經絡穴位等中醫理論,科技領先古人百倍的現代科學都不能證明這些理論,那對世界認知極端低下的古人是如何發現的?

推理很簡單,就是臆想出來的。 換句話說,你能找出一個不是現代人臆想的,幾千年後的科技卻證明不了的理論麼?

有人說中醫這些理論是幾千年經驗的總結。

誠然,中醫最初就是源於古人的實踐經驗總結,比如生病以後吃點什麼草藥症狀就緩輕了;比如說哪兒不舒服按按哪兒症狀就減輕了。

可後來呢?受易經八卦、陰陽五行等傳統化影響,中醫在其中加入了越來越多的主觀臆想因素。

如果說蘿蔔順氣、冬瓜利尿等是靠嘗、靠經驗總結出來的,那什麼虎骨壯骨、熊膽利膽、紅棗補血、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絡 、蝙蝠屎明目、大米聰耳、小麥除煩等等等等,我不相信這些玩意也能“嘗”出來或通過經驗總結出來。

難道某個瞎子偶爾吃了點蝙蝠屎復明了?還是常吃大米的比常吃饅頭的耳朵更靈敏?

還有“腎藏精以滋養肝血、肝藏血開竅於目”這些五臟歸屬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五臟化五液理論;以及人體的經絡穴位等等理論,又是哪位大師通過什麼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誰能說來聽聽?

退一萬步講,就算中醫某些理論是經驗總結,可事實告訴我們,經驗往往是靠不住的。比如中醫認為核桃健腦抗衰老,前幾年在雲南、山西、河北某些盛產核桃的地方出差,那兒的人天天拿核桃當零食吃,也沒見聰明到哪兒去,也沒見他們比別的地方人更不容易衰老。

近幾年青海、西藏等地也去過不少次,那兒某些地區盛產冬蟲夏草,中醫認為“冬蟲夏草”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等多種功效。當地很多人天天用賣完冬蟲夏草剩下的渣子沖水喝,也沒見一個個精氣神十足,免疫力有多強。

就拿上面提到的大米來說,中醫說大米聰耳明目,這就是典型的意淫! 第一,從理論上,中醫拿不出任何大米聰耳明目的科學依據來;第二,從實踐上,南方人主食是大米,也沒見他們比北方人耳朵更靈敏,眼睛更明亮;第三,除了中國中醫,沒有一個國家科學界、醫學界承認大米有聰耳明目的功效。無論是理論、實踐應用、還是世界普遍認知,都能證明“大米聰耳明目”就是胡說八道。

所以說,想做到和能否做到是兩碼事,光有“正確的理念”是不行的,你必須有一套正確的方法或理論來幫你實現自己的理念。而中醫理論,不過是打著“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整體觀”等旗號,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胡亂意淫罷了。

有很多中醫粉常常抱怨,說反中醫的人用現代醫學(西醫)的標準去要求中醫,根本不是一個體系嘛。

非也非也,不管是中醫、西醫、藏醫、蒙醫,還是其他的印度醫、埃及醫醫,不管你是靠有效成份還是靠陰陽五行易經八卦去治病,只要是醫學,就要遵循一個標準,即以事實為依據,堅決不允許任何臆想,這應該是所有醫學的標準。作為一個救死扶傷的醫學,用臆想的理論去指導實踐,這是多麼荒謬的事情!


霜葉之楓

實在搞不明白的就是現在有輿論把中西醫一定要對立起來看。更覺得無語的是“非要徹底否定中醫”的這種觀點。

認真來說,醫學同樣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發展。在中古時期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曾有過許多想象大於可行的做法,比如西醫曾經的“放血大法”、“往傷口中灌滾燙熱油療法”;中醫也同樣有“荒唐的醫引子”之類的方子。而更早以前的無論是東西方的人類都有認為“人得病是被鬼怪禍害了”的歷史時期。

然而隨著“臨床經驗的增多”“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前的很多錯誤的認知都得到了糾正或被淘汰,這點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同樣如此。

正如古代中醫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認知”,西方以前同樣也有“氣血論”。而類似這樣的基礎理論有的已明確被證明沒有任何道理,有的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其是否合理或哪些部分是合理的。

隨著科技發展、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可以說世界各地的醫學認知並非僅存在不同的觀點,也同樣在相互對比中學習對方和相互融合。以中醫的“培元固本為人體最重要”的說法為例,現在就為醫學界廣範接受。以診斷手段來說,現代的“血液分析”“X光”“核磁共振”等等檢測手段,可以說是全世界醫學界的通用手段。

所以一定要人為的去對立“中醫”與“西醫”,去說哪個應該淘汰,顯然即不客觀也不負責任,更談不上其中合理之處!

之於中西哪個為主哪個為輔,這同樣沒有什麼必要來人為的去劃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包容兼蓄”“各用所長”。


史可見證

這是一個主題不清,顛倒黑白的問題。通常,中醫叫“自恰”;西醫叫“自證”。中醫為“自圓其說”;西醫為“自我作祖”。兩者之間不在一個維度上,更談不上什麼主輔!


首先,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對人體的“知”大體上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中醫始終沉浸於“知”中,就“知”論“知”而已。


因此,中醫從“人心”走向了“人忄(天)”。即,從內向外的延伸。而西醫則是從“人神”走向了“人體”,即,從外向內的深研。 其次,從“行”的角度看,中醫採取了“望聞問切”,而西醫則按照“結構、器官、組織、分子”的方法進行處置。 最後,中醫側重於養生,而西醫側重於治病!兩者無所謂好壞對錯,角度不同,作用也有差異。


因此,相對於西醫而言,中醫不是應該不應該廢除的問題,而是應該歸位,還原中醫的本質問題。那麼,中醫的本質是什麼?一句話,治未病。即,從人體系統的角度,將人體視為一個自然生態化的共同體,通過調理、順氣、中和等方式,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同時,堅持中醫的獨立性,圍繞健康、養生髮揮其更大的作用。 所以,中醫的問題,不在於中醫本身,而是要分科別類,與時俱進。中西醫可以互補,但絕對不能結合。這是一個原則性問題。


現在,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美國,一方面,中西醫有絕對的分別,而不存在中西醫結合,更不允許中醫西治;另一方面,所有從事中醫的人,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誠信理念。


千萬不能邯鄲學步,見異思遷,更不能看見西醫的強效作用而盲目跟進,決對別搞什麼中西醫結合!而是要強化中西醫對人體的互䃼作用。

記住:所有中醫中存在的問題,都是中醫人內部或者是偽中醫們自殘的結果!


定慧堂

不贊成。這個說法就是有毛病的。中醫為主,西醫為輔,這話的言外之意好像是說,西醫來自中醫似的。反之,說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一樣。顯然說法就是有毛病的。中、西醫各有自己的體系。二者起源發展形成上各成系統並無必然聯繫,起初,中、西醫都是獨自成系統存在的,誰離開誰都一樣存在得了。但是,主輔關係是,沒有主,輔也就無所謂存在的。

當然,論其對待對象的本質意義上,中、西醫還是必然聯繫的。那就是都是關注人的疾病、健康的學問技術。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特長,可以說是在對待某些問題時是主次關係,且可相互轉化。恰當些。

再者,所以,這麼說,還是最恰如其分:以人為主,中、西醫為輔。醫學是輔助人體讓人體發揮自身作用的學問。這個

主輔關係還說得過去,爭中、西醫的名頭,本就是喧賓奪主,勁用偏了。以人為主,人本為體。中醫、西醫都是個手段,關注人體健康的,二者取長補短,去糟取精才最合理明智。無論哪一方刻意壓制另一方都是別有用心的。學問當是無國界的,當是具有包容性的,不斷碰撞交流不斷兼收幷蓄發展的,這才是真學問。


東聲西音

這問題真有意思。醫學分為現代醫學和古代醫學。現代醫學是循證醫學。古代醫學中包括中醫,中醫理論是講陰陽五行的玄學理論。很明顯,如果以中醫為主,就不能稱之為“現代醫學發展之路”。


橫塘淑影

我個人感覺,中醫有中醫的好處,西醫有西醫的優勢,不存在主輔之分!中西醫結合最好!用剛柔並濟來形容的話,西醫為剛,中醫為柔!如果,真要分個主輔的話,也要在具體情況上來看!

舉個例子,做手術,做的時候主要為西醫,後期調理在於中醫!這時候西醫為主中醫為輔!再個例子,糖尿病之類的,主要中醫調理,西醫輔助測測各項指標會更好點!

總的來說,醫學發展沒有誰主導誰!相互結合,共同發展!醫學才能更好的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