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陨落秦晋之好现崩盘,秦穆公东出争霸饮恨中原-论崤之战

导读:春秋时期,秦晋两国通过几代联姻维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也留下了秦晋之好的成语。然而霸主人人想当,在晋文公去世后,秦晋两国爆发了著名的崤之战。宣告了秦晋关系的破裂和秦国东出称霸计划的暂时破灭。秦国不得不将拓展的方向转向了西方。

背景分析:

春秋时期,自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第一个称霸后,有实力的诸侯国都跃跃欲试。可这个霸主下场并不好,齐桓公去世后,子嗣居然停尸不顾束甲相攻。齐国霸权一去不返。晋文公继承王位后,对内平定反对势力稳定统治基础。实行宽松的政治经济策略促进经济发展。知人善用,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雄厚的国力,英勇善战的军队是晋国称霸的先决条件。通过尊王攘夷在获得周王室好感的同时,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溃楚国。既实实在在的秀了肌肉,又获得了小国们的拥护。随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被周襄王册封为侯伯,可以代天子征伐不臣之国。晋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二位霸主。此时秦国在百里奚、蹇叔等能臣的治理下国势蒸蒸日上。秦穆公心里也有了小九九,我也可以称霸啊。

文公陨落秦晋之好现崩盘,秦穆公东出争霸饮恨中原-论崤之战

大败楚国晋文公会诸侯于践土称霸

秦国向东拓展的必然性

可惜天不假年,称霸仅仅四年的晋文公因病去世,晋襄公继位。秦穆公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齐国衰落后,能够称霸的只有晋、秦、楚三国。楚国向来被视为蛮夷,所以即使国力强盛版图庞大,也不容易受到中原国家的认可。秦国在夺取河西之地后国力强大。秦国西部比较贫瘠,仅仅依靠核心的渭水平原战略纵深还是有所不足。所以秦穆公竭力图谋向东扩张,参与中原争霸。这不单单是争霸的需要,还是拓展秦国生存空间的必然。

文公陨落秦晋之好现崩盘,秦穆公东出争霸饮恨中原-论崤之战

秦晋崤之战前的地缘态势

所以听闻晋文公新丧,秦穆公感觉是个好机会,力图入主中原取代晋国的霸主之位。有人可能会问了,称霸还需要向别人证明吗?为什么非要进入中原?其实春秋时期的称霸和战国时期或者后来的历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时期,大家称霸都是在尊重周王室的基础上,以德行和武力两方面来获得诸国认可和周王室的册封才能称霸。这个类似现在的北约,是在美国老大领导下的小弟们的集合。小弟们还是独立的,为了统一的利益由老大挑头集体打击敌对势力。所以秦穆公这种想法或者说渴望是非常强烈的。

战争的经过

秦穆公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如果能干掉郑国,就能在中原腹地取得一个战略支撑点。可风险太大了。因为秦国和郑国并不接壤。骞叔在听闻秦王打算攻打郑国之后极力反对,因为秦国与郑国的距离太过遥远,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还要通过晋国远征实属劳师以远。这么远的攻击半径,晋国能不知道吗?从人家国土出发攻击晋国的小弟郑国怎么听都有点二百五。一旦对方有准备,秦国的出征大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结果穆公力排众议,坚持作战计划。可能穆公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晋国也许在忙着国丧和君王的更迭,很可能顾不上秦国。再说作战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才能干。秦穆公发精兵数万,以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奔波千里偷袭郑国。这也许就是原始的闪电战吧。等秦军到达滑国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国做生意,见到秦军很意外。打听到秦军的目的后,弦高大吃一惊。情急之下,他就以郑国国君名义送上牛皮和牛,犒劳秦军。说我们大王知道你们要过来,命我前来劳军。同时命人赶紧把消息传回国内。秦军一看,既然是偷袭,那就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人家早有准备,这仗还怎么打。

文公陨落秦晋之好现崩盘,秦穆公东出争霸饮恨中原-论崤之战

郑国英雄弦高

气急败坏的秦军顺手灭掉了滑国掠夺了财物以后,不得已踏上了归途。来时容易回去难,秦军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有人说,不是秦晋之好吗?放秦军过去不就完了吗?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晋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中原地区也就南方的楚国能和晋国抗衡。可楚国是蛮夷之国,在称霸的号召力和大义上有很大的先天缺陷。而秦国是周王室册封的诸侯,一旦势力进入中原就有和晋国争夺霸主的可能。两国关系再好那也是两国,卧榻之旁岂能有他人酣睡。虽然这话到东汉末年才有,但是这个意思作为霸主的晋国会不知道?必须消灭这支秦军,一方面斩断秦国探出的黑手;另一方面也是报复秦国趁晋国国丧之机攻打自己的属国之仇。不为自己的小弟撑腰,以后谁还跟你混。毕竟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新继位的晋襄公以原轸为将联合姜戎一同伐秦。在肴函地区的肴山之间设下埋伏。晋襄公穿着丧服亲自督战,晋军杀气冲天。战斗的过程很简单,秦军在经过崤山的时候毫无防备,被晋军一举消灭,全军覆没。秦军三位大将被俘。

文公陨落秦晋之好现崩盘,秦穆公东出争霸饮恨中原-论崤之战

崤之战

崤之战重大战略意义

虽然几年后,秦穆公为报此仇再次渡过黄河攻打晋国并获得了胜利,但是秦国的入主中原称霸的战略意图过早的暴露了。这引起了晋国极大的警惕,从此在称霸的百余年间牢牢控制着秦国东出中原的战略通道。秦国只能把拓展的目光转向了西方犬戎、义渠之地。虽然后来秦穆公在西面凭借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丰功伟绩也获得了周王室赐予的金鼓完成了秦国的霸业,可秦国东出中原争霸天下晚了足足几百年。晋国同样受制于秦晋之好的破裂,在西、南两个方面受到楚国和秦国的压制。倒是楚国如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般,看着两家互相堤防从中渔利。对于秦晋两国俩说,怎么看崤之战从长远来说都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斗。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