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就晚了 這9只基金收益率超20%

今年以來,A股氣勢如虹連續上漲。其中有一類產品,趁東風而上,也走出了一波整體上漲行情,它就是——可轉債,雖然作為小眾投資品種,但依然有不少小夥伴關注。

這類悄悄漲起來的基金,你關注到了嗎?

不買就晚了 這9只基金收益率超20%

據統計,截至4月4日,上證轉債、中證轉債、深證轉債指數年內分別錄得高達19%、22.04%、27.13%的漲幅,完美超越中證全債1.05%的同期表現。其中,部分轉債漲幅超50%。

據中信銀行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3月份可轉債市場的超額認購倍數達到了5500倍,凸顯出其目前的炙手可熱程度。

回到開始大家關注的問題,已經漲了這麼多,當前可轉債還適合買入嗎?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來看:

從估值看,當前整個可轉債市場的價格處於歷史低位,超半數轉債的絕對價格在面值100元以下,此外,隱含波動率中位數已位於歷史20%分位,並低於2008年時的點位,繼續下跌的概率較低;同時,未來隨著宏觀政策進一步寬鬆,相關上市公司盈利或將改善,作為正股衍生品種的可轉債,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從規模看,今年一季度可轉債受到市場追捧,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12日,今年公開發行的可轉債已達21只,發行總規模達到864.81億元,超過滬深兩市首次公開發行量(IPO)的4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可轉債相對發行容易,也更受監管層鼓勵,預計今年可轉債規模將超出去年,甚至可能和增發規模接近。因此,規模擴大的同時,投資標的日益豐富,擇券範圍增多。

對於投資者來說,此時能買到可轉債實屬幸運。不過,買不到也不用著急,建議大家可借用可轉債基金來投資。

因為在可轉債帶動下,可轉債基金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還有一點,現在二級市場可轉債數量增多,挑選出優秀標的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對專業性要求也比較高。

綜合來看,借道可轉債基金,通過基金經理選擇更值得投資的可轉債品種,相對來說更安全穩妥。

9只可轉債基金收益率超20%

據數據,可轉債基金的投資回報能力在債券類產品中獨樹一幟。據銀河證券數據,截至3月31日,可轉債基金年內收益率均值達到16.51%,遠超其他債基類型。全市場51只可轉債基金(A、C分開統計)全部斬獲正收益,收益超20%的有9只,表現搶眼。

筆者再從歷史數據入手,給大家展示可轉債基金“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在牛市中,可轉債基金表現不俗甚至帶來驚喜,我們選取有代表性的2014年牛市來考察其表現,從下表看出,可轉債基金收益率大幅領先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不僅如此,可轉債基金也具有較佳的“防守”特性,以2011年、2018年為例,其跌幅遠低於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同時最大回撤也小於這兩類基金。(長盛基金)

整明白這些,可轉債打新能多賺20%

可轉債屬於“跳高型產品”,按照面值100元申購,股票不漲時,可以按照債券收利息(類似站在地面上撿桃子);股票價格上漲時,可以賺更多的收益(類似於跳起來摘桃子)。

A保本價=債券合計付息+到期贖回價,在此價格之下購買並持有到期,不會虧損!這個價格在可轉債發行時已經確定,不會變動。

B轉股價值=按照目前的股票價格,將債券轉成股票對應的價值,按此價格轉換成股票,不會虧損。這個價格會隨著股票的上漲而不斷上漲,理論上不封頂。

C強贖價:在股票上漲較快時,如果可轉債持有人仍不轉成股票,公司會按照這個價格強制贖回可轉債,此時可轉債的價格正常在130以上。這個價格也是可轉債發行時確定的。

可以看出:

1、可轉債的市價P1在A保本價之下時,持有非常安全,最多虧個時間成本。

2、可轉債市價P1在B轉股價值以下(即存在折價),只要股票價格不下跌,持有到轉股期,轉股也能賺錢,這個屬於冒點風險可以賺到的錢。

3、可轉債市價P1在C強贖價以下時,不會因為強制贖回而虧損。在牛市中,絕大多數轉債會出發強贖價,該價格押牛市可以賺到的利潤。

綜上,除了膽小的可以在可轉債開盤時賣出外(開盤價格P0正常在B和C之間),其他人可以考慮持有到130元附近再賣。

按照一季度的情況看,下次採取這種措施賣出,盈利空間可以從12%提高到30%!(基少成多)

可轉債正股暗藏博弈機會

隨著行情轉暖,去年一度出現大面積破發的可轉債也紛紛上漲到了100元面值之上,新發行的可轉債申購也十分火爆,中籤率之低幾乎可以和新股相媲美。對於價格超過100元的可轉債來說,價格的漲跌和正股的波動密切相關,低風險的投資機會已經逐漸消失;但與此同時,部分可轉債對應的正股博弈機會,也正在醞釀中。對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來說,儘管可轉債的票面利率遠低於一般貸款利率,但促進可轉債持有人在到期前轉股,仍是比還本付息更有利的選擇。因此,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想方設法促進可轉債轉股的實現,是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其中蘊藏正股博弈機會值得高度關注。

在正股股價低於可轉債轉股價的情況下,可轉債持有人轉股無利可圖甚至會出現鉅額虧損,轉股賣出不如直接拋售可轉債或繼續持有。因此,上市公司為了促進轉股,必須想方設法讓正股價格超出轉股價。實現這個目的有兩種方式,一是正股價格上漲,直至超過轉股價;二是通過下調轉股價,使之低於正股價格。在熊市中,正股相對大盤走出獨立上升行情難度較大,甚至可能功敗垂成、吃力不討好,選擇下調轉股價是比較直接簡便的方式,一次不行還可以兩次、三次,像藍色光標(300058)就曾經在2017年到2019年三度下調轉股價,從14.95元下調到4.31元,下調幅度超過七成;海印股份(000861)也在2018年和2019年兩度下調轉股價,下調幅度超過四成。雖然下調轉股價相對比較簡便,但卻因此增加了轉股的數量,不僅會進一步攤薄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還會加大轉股之後二級市場的拋壓,對股價形成壓制;此外,過大幅度的下調轉股價,還容易給市場一種上市公司“十分缺錢”的印象,不利於股價表現,這些對上市公司及大股東都是負面的影響,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上市公司不會輕易下調轉股價來促進轉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