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陸豐“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州學院舉行

2019年4月9日,由鄉賢林奕生帶領的金廂鎮文化團隊與惠州學院舉行了“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總策劃林奕生、金廂在線代表林增生、惠州學院政法學院院長蔣煒、惠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清明、惠州學院政法學院博士 教授徐旭陽、惠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博士陳應成、惠州學院政法學院博士 副教授包國滔、惠州市作家協會會員資深編輯謝玲玲等共同出席了儀式。

汕尾陸豐“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州學院舉行


雙方對研究項目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通過挖掘和研究金廂歷史文化,把握和提煉金廂歷史文化內涵,助力金廂歷史文化名鎮和陸豐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工作;以此為契機,推進海陸豐地區的區域文化研究,推動海陸豐地區文化經濟、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以此為起點,不斷壯大海陸豐地區有志於該頂事業的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與地方高校合作的力量,並形成一種長期、穩定、遞進的合作關係。


汕尾陸豐“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州學院舉行


在研討會上,該項目的總策劃林奕生先生說:“陸豐市金廂鎮具有較悠久的歷史和較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但與整個海陸豐地區的區域文化研究狀況不一致的是,目前關於金廂的歷史文化研究還較為薄弱,特別是缺乏一部對金廂進行通史性研究的系統之作。在很大程度上,本研究項目的開展能夠彌補這一不足,並能進一步推進海陸韋區域文化研究向縱深方向的發展”。


汕尾陸豐“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州學院舉行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廂優秀歷史文化的梳理既體現了海陸豐地區在發展經濟基礎上發展文化的大勢所趨,也體現了中央挖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總體要求。金廂優秀歷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利用,也能夠反作用於金廂經濟,為當地經濟的內涵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基礎上,金廂文化內涵的提煉和宣傳,也能夠為當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乃至和諧社會的建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汕尾陸豐“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州學院舉行


現場,雙方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金廂歷史文化研究》通過爬梳歷史上關於金廂的文獻資料,佐以金廂的田野調查所得,呈現出明清以來金廂在環境、建置、鹽業、海防、旅遊以及紅色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勾勒出金廂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發展脈絡,為當今金廂和海陸豐地區的精神文明乃至物質文明建設提供重要借鑑。主要刊載研究該區以及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遺產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文化、世家文化、教育文化、衛生文化、文藝文化、宗教文化、古籍文獻、文物考古等方面的具有文獻和學術價值的文章。

受項目組的委託,特向社會大眾啟動徵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來稿需發電子文稿,文稿字數在8000以內。文獻徵引方式採用註釋體例,註釋置於文末(尾註)。需要投稿的可與小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