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這是一場【大買賣】!!!

在格力集團有意出售15%的格力電器股權的消息出來後,市場各方紛紛猜測。

今日傳出:私募基金厚朴資本有意接手15%的股權,厚朴投資是由高盛集團的中國合夥人方風雷創立的一傢俬募股權公司。

按商業行為來說來說也沒什麼問題,但這次是格力電器,事情就要複雜一點。

高盛是國外資本,全球化今天,雖說跨國重組併購也很正常,資本市場發展到今天也是越來越開放,比如:阿里巴巴的股東是大股東日本軟銀,軟銀的大股東是南非標準銀行,南非標準銀行的大股東是工商銀行。

但格力是民族品牌,而且發展也不錯,正常很難接受易主給外國人。如果真的是厚朴資本,肯定會涉及輿論壓力,應該沒這麼簡單。

其次,格力15%股份,大概需要400億,不是一筆小數目,另外包括阿里巴巴、京東乃至蘇寧都曾是“緋聞”對象,也有潛在競爭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初匯源果汁的併購案:

在2008年9月,當時可口可樂宣佈以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匯源果汁的好日子要來了。

但這事沒那麼簡單,可口可樂是外資,匯源是民族品牌,因此引發了不少愛國人士的嘆息,出現了很多言論,比如賣了匯源就是賣國,保護民族品牌。最後,此次交易最終流產,理由是沒有通過反壟斷審批。

而之後的結局是,如今匯源115億債務壓頂,面臨退市危機,不禁讓人唏噓。

好多人會很疑惑,為何賺錢的一個公司,大股東要選擇賣掉它呢?

我覺得格力電器股權此次被出售,更多的應該是國企改革的需要,國有資本逐步退出充分競爭的行業,讓利與民,類似的可以參考TCL的改革;

國有資本更應該去那些關乎國家命運的行業,比如石油、電力、通信、軍工和金融等等。

有人質疑會不會再出現國有資產賤賣呢?

國有資產流失、賤賣更多的出現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改革中,那會好多國企都沒有上市,沒有一套完整、標準、系統的評估方式,而如今格力電器是上市公司,資本市場會以其獨特的定價方式合理評估格力,國有資產賤賣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格力這次出售股權,算是一幕混改大戲拉開,對於二級市場來說,倒是可以注意一下國企改革板塊機會。

【大盤研判和策略】

大盤今天波動還是比較大的,整體還是震盪區間,這個時候的漲跌都不是很關鍵,依然不是調整結束信號,屬於調整週期中的震盪,所以策略不會改變。

通常調整期是比較無聊的,說沒機會,盤中依然會有個股出現炒作,說有機會,但操作難度很大,通常是漲少跌多,而且個股持續性也不強,容易變臉。這個和上升趨勢是不同的,上升趨勢,持股心態好,選股難度小,股票當天不漲,最多拿一拿也容易獲利。

所以我們在制定策略上,一定要考慮大盤處在什麼趨勢當中,否則任何行情都一樣,長期下來,註定做不好。

很多人問到調整結束,但目前看,還需要時間,兩個判斷:一是量能,雖然大盤沒有跌破5日均線,但量能明顯縮了下來,二是等創業板還是在調整週期。

所以耐心等吧,急不來,能接受上漲,也要接受的了調整,炒股很多時候就是逆人性的。

免責聲明:股市變幻莫測,關注我,我將有動力更新更多股票行情。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