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茅台股票就像小时候的零钱储蓄罐,丢进去就出不来,除非把罐子砸了。

周三(4月10日),贵州茅台最高突破950元,再创历史新高,收盘距成为市场首只“千元股”的目标相比,仅剩5.5%的差距。

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0倍但无论茅台涨得多高,真正的茅粉也不

2001年8月上市至今,茅台股价上涨超20会高兴,因为他们觉得永远不够高。茅台股价无论跌得多低,真正的茅粉也不会不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迟早她还是会回来的。

“茅台公司对我如磐石,坚不可摧。但其股价于我如浮云,飘来飘去……“

一名雪球ID叫乐趣的自由投资者这样写道。

1

2016年7月,茅台股价第一次站上了300元。陆成是宁波不多的“茅粉“。

1993年,从事金融业的陆成花了3000元买了第一只股票;到1998年,他开始逐渐确立了“独立思考,耐心等候“的个人风格。

“我是2004年20多元买入的。买之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还专门去茅台酒厂看过,考察过它的工艺。我觉得它不但品牌过硬,确实还有一些其他品牌白酒没办法超越的东西。买进了之后,我就安心持有。每期中报年报都不会拉下,和茅台相关的报道也会关注。”

2015年6月股灾,朋友融资爆仓亏损数千万元,为了救急,他才忍痛以将近200多元一股的价格卖了。

持股11年间,茅台复权涨幅约50倍,居所有上市公司同期涨幅第5位。只是对陆成来说,此后茅台的“涨不停“,他都不曾再参与。

他说,“做投资不能亏了后悔,赚了也后悔。还是要快乐投资!”。

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2016年7月18日,本报的相关报道

面对900多元的贵州茅台股价,他告诉记者,还是在合理的区间,破1000元是迟早的事。作为消费行业的稀缺资源性的龙头企业,成长性盈利性和安全性都不错。

2

乐趣是“双料茅粉“,即买茅台股,又买茅台酒、喝茅台酒。

今年他在雪球上忠实地记录了自己这么些年购买茅台的记录。

“2009年7月至今,对于茅台,我一直是买买买,从来没有实质卖出任何一股。最近买的一次是去年10月跌停的那天,549元。买的最贵一次是去年1月份的787元(除权前)。2016年9月14日后,茅台是我境内账户的唯一持仓。“

他说,“自己追求的是一份干净纯粹的投资记录,而不是发100个基金,然后情怀满满,说自己财富自由了。”

这番定力,对他来说,只是简单的常识。

2015年股灾,茅台从200多元跌到了160多元,市场一片哀鸿。

他写道:与一众赌徒同处一个市场,幸还是不幸?

很快,他用茅台分红的钱专款专用,从7月27日开始连续数个交易日下单!

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2015年8月6日的一批买单

2017年7月,茅台逼近500元大关之时,陷入了估值之争,众多大V倒戈,开始卖出茅台。

乐趣在这时候写下了自己上半年总结,也回应了高估值问题——

茅台怎么估值?有财兄(小编注:知名茅粉,《择善固执》作者)有妙语:“市场是没有能力高估茅台的。就像夏虫无法低估冰的温度”。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在我看来,给茅台估值的难度,不是在于极限产能的多少以及出厂价的“最终”极限,而是出厂后的茅台酒每年品质的提升,消费者愿意以多少钱来回购“过去”。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 很难理解一瓶当年出厂的茅台酒,和5年前甚至3年前出厂的,在酒徒心目中的巨大差距。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品质差别,并不是什么精神感觉或神经问题。

在他们眼中,茅台是孤品;在茅台眼中,他们则是真爱粉。在茅台的股东调查中,他提了几点建议:加快扩产、增加分红、珍惜酱瓶精品、开发新品要有节制……

3

在茅台股价冲击千元大关时,飞天茅台酒批发价也逼近2000元关口。

摩根士丹利、高盛也纷纷上调贵州茅台目标价,部分目标价已超过1000元/股。一切都似乎是顺理成章。

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最近5天的机构评级

然而投资,真的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择善固执》的扉页这样一段文字:

“投资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择善固执——选择最优秀的企业,长期持有。其中择善和固执同样重要,如果只做到二者之一,并不是完成了一半,而极可能是一无所获。”

1000元的茅台,可以为中国的价值投资开启一个新纪元;我们更希望中国的股市和投资者可以共同成长,出现更多像下表这样的“千元股”。

千元股价背后是负重前行,而不是一朝一日

祝福!


文字:吕荣 周静 编辑:诸新民 美编:周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