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如何復興?

四周噴火的東方巨龍


《易經》原文的正確破譯是傳統文化全面復興的關鍵;跟我用洛書圖解《周易》,從此不再盲人摸象,人人易懂。



先領悟陰陽意義及六爻關係。

先說說陰陽的本質:是靜與動、暗與明,負電與正電?非也!這些都是主觀的無法定性的錯解。陰陽的本質基於數理——陽奇陰偶,上述的動靜明暗正負顯然無法界定奇偶;陰陽關係用數理表達是平方反比守恆,陽聚而陰展,陽生而陰成,陽體而陰用,陽啟而陰承。執迷不悟,皆因陰陽錯配月日。

八卦三爻含義:初爻是凝聚核心,是物質載體,先天基礎;中爻是物質運動,反映動能,執行力;上爻是物質歸屬,反映勢能與結果。陳摶所謂:“雷自天之下而發(物質基礎),月自天之中而運(動能),山自天之上而墜(勢能)”,得三爻真意也。

比如乾兌為運動,巽坎為振動,皆有動能,故中爻皆陽;離電子相對震質子有位能,巽相對澤具有振幅勢能,故上爻為陽;震離代表物質的核與表(電子軌道),皆有引力質心,故初爻為陽。

相重則下卦為先天之體,上卦表後天之用。重卦其實和干支重組意義一致,如同縱橫座標定位,界定具體的性質。下卦為先天(天干),為能力如同智商天賦,上卦為後天(地支),為功力如同學習態度。

子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是先天能動,如同打江山——二多譽;四是後天基礎,是先天的延續,是政權合法性問題,是許諾兌現多少的問題——四多懼。又曰:“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是先天結果,成王敗寇——三多兇;五是後天大展拳腳——五多功。

其次明悟傳統的錯綜進互關係本質。

錯卦是本卦之背景伏象,如男女互為依存:比如坎離相錯——本質是頻率與波長,震巽相錯——本質是電勢與電場。

綜卦是本卦的同類鏡像,如兄弟並存影響:比如震艮相綜——本質是電磁相生,澤巽相綜——本質是動能與勢能。若你由此可悟到或接受風澤中孚就是機械能守恆——居中浮動,孺子可教。

互卦是本卦掐頭去尾:以本卦下卦之能動力(二、三爻)為基礎,以上卦之執行力(四、五爻)為結果,故互卦反映幕後勢力及近期結果,體現本卦後續的發展運用,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前人不明互卦步進之意,解爻亂互一通,貽誤千年。

再次正確領會爻變的意義。

比如山天大畜:山是磁球籠子,天是君王猛獸,大畜是把強權猛獸關進籠子。

若大畜下卦變:山澤是去掉了天的上爻氣勢,是猛獸失去爪子,故曰損;山火是革去了天的中爻動能,是猛獸失去生命,只剩皮毛標本,故曰賁;山風是天的下爻轉陰——猛獸物質基礎變質了,癱瘓長瘡生蛆了,故曰蠱。

下卦好比一座古墓寶藏,主被動變化,上卦反映後天狀態,表主動變化。

若上卦為雷,古墓已探知;若上卦為水,古墓已經被盜;若上卦為山,古墓外觀完好。反之,若上卦為風,藏品已被盜面市;若上卦為火,藏品已發掘展覽;若上卦為澤,古墓正在考古發握;上卦為地,未知;上卦為天,保護中。

欲領會卦理類象真意,還需把握反卦與“反錯”卦

重卦的上下交易——我謂之反卦。比如澤雷隨反易則為雷澤歸妹:隨是大德濟世,歸妹是德披後世,如同言出法隨。反卦的實質是體用反易,換位思考,視角有別,本質無別——等價於物理波粒二象性。

可見於本卦而言,反與錯的關係比綜卦更緊密。反是本卦的不同狀態,錯是本卦的表裡關係。若反且錯伏:反是由粒態到波態,如同觀其言而察其行;錯是透過表象窺其本質,如同考察其出生環境、幕後為人。故反且錯最能玄觀真相。

比如澤地萃反錯就是天山遁:地是萬有力場,澤是向心公轉——萃就是周行不殆;山是行星球體,天是週期自旋——遁就是獨立不改。如同旋轉的圓球,於整體是自旋,於其一點實是公轉。

最後借洛書解讀爻辭遞進關係。

洛書的意義不展開了,參看我的相關破譯——縱橫斜相合,四正是標題,中宮是樞紐。

下卦表天干——天賦能力:初為祖業源起(壬水生甲木,青龍),天生我才;二為能動創業(甲木生丙火,朱雀),知心勞命;三為法人載體(丙火生戊土,勾陳),基業初奠。

上卦表地支——後天功力:四為新局開元(戊土互未土,騰蛇),整頓立規;五為君主當權(未土生酉金,白虎),開拓政績;上為冥冥定數(酉金生子水,玄武),天命難違。

以上之初二三四五上是以靜態六神節點而言,以上爻為止點不可變;而周易爻辭著眼遞進變易是波態,初之爻辭實對應本卦之錯卦——是先天背景伏象(坎壬水),二之爻辭才對應本卦之初爻變,後續實依京房卦變次序展開。三之爻辭對應二爻變,其意義是一卦之核心(對應洛書中宮)

每一卦的爻辭皆可由洛書統領,表達事態的遞進發展。洛書九宮關係如下圖所示

比如, 革卦,給出論題:革新之道

初九,提出問題,本卦伏象山水蒙,君王擁權獨斷,老而不死。

六二,分析問題,初九轉陰澤山鹹,改良還是革命,前途未卜。

九三,求解問題,六二轉陽澤風大過,孫文運籌造勢,辛亥革命。

九四,解決問題,九三轉陰澤水困,軍閥達成共識,確立共和。

九五,實踐驗證,九四轉陰習坎,諸侯紛紛表態,效命民國。

上六,近期功效,九五轉陰地水師,百姓洗心革面,通權達變。

歸魂,遠期功效,雷火豐,民主共和,生而不有。

遊魂,客觀評價,雷水解,以法治國,為而不恃。

(二變與四變同功,三變與五變同功,因果相承)

自行體會:

謙卦大意參看 《道德經》中的“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怎麼解讀好呢?-我的問答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57461055687491844/


洛書圖解周易


面對未來,不存在一箇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問題,只有一個重塑中華文化的課題。對於中華傳統文化,要做的是傳承,並在傳承中和現代化潮流相適應,參與重塑中華文化的過程。

《易經》同樣也是應當進入這樣一個過程。

《易經》如何傳承,和現代化潮流相適應,參與重塑中華文化的過程呢?

應當有這幾個途徑:

1、先把《易經》本身的意義弄清楚。

《易經》這本書,引出了一個易學體系。這個體系包羅萬象,旁枝發達,它的主要意義還是清楚的,但是,這個體系也複雜的不得要領。從《易傳》開始,人們努力呈現《易經》的意義,還創制了許多解易的方法和體例,有些還是講得通,但有許多是講不通的。對《易經》本身需要正本清源,象、數、辭、理、佔五者各有其合理的解釋,提供進一步引申和生髮新意的基礎。

分清本末。“易以象告”,象是易的根本,在此基礎上才有其它。應當恢復解象為基礎的解易傳統。

闡釋基本意義。雖然《易經》流傳研究了兩千年,但《易經》本身的問題還很多。最重要的是先明瞭基本卦象、基本卦意,卦爻辭的合理解釋。《易經》的基本意義不是不能夠搞清,而是後來解經脫離了原始解釋的原則,橫生枝節、任意曲解引起了大量的歧義,使《易經》令人望而生畏,《易經》逐漸脫離了人們的常識能夠把握的範圍。比如《易傳》裡的“乘、承、比、應”的條例,實踐證明適用的比例很低,基本上沒有實用價值,能用乘承比應解釋的,完全可以用易象解釋,類似這樣的影響深刻的引申解釋,應當和易卦本意分離出來,以免誤導對《易經》本身的理解和傳承。

更重要的是,要實事求是地說明《易經》的本來面目和特點。承認仍然存在的不可理解和說明的地方,明確應當優先學習、利用的地方。

2、突出《易經》的特質,弘揚《易經》哲學思維和價值觀。

哲學思維和價值觀非常重要。重塑之中的中華文化,既包括吸收馬克思主義和西方文化的科學成分,有包括中華文化的特質,沒有前兩部分就沒有現代化,沒有中華文化特質,就不成其為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統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易經》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它對塑造中華文明,維護一脈相承的文化延續,發揮了其它文獻所沒有的巨大影響力。

它所主張的天人合一、陰陽通變、取象比類、系統思維,都是和先進哲學科學思維相通相合的寶貴方法論和世界觀。

《易經》體現的尚剛進取、因時通變、重視變革、憂患處世、貴和尚中、德法結合、天人合一、人本民本等等社會精神理念,都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的精神財富,滲透在中華文明思想文化和社會心理的各個層面。一定意義上說,《周易》就是中華文化的綱領。《易經》在中華文明中的這種作用,是其它任何典籍都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割斷的文化臍帶。在文化傳承中,首先要傳承的就是這些優秀的文化基因。


3、在《易經》適合發揮作用的領域,普及《易經》知識,發揮《易經》的作用。

《易經》和現代文明到底能不能融合?它對現代文明到底能不能發揮推動作用?這些問題要當回事去探索和研究。至少從現代以來,展開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應當讓《易經》和現代知識譜系建立聯繫,進行對比,看看它在那些方面能有所幫助,那些方面不適合去運用。

一些人把它捧上了天,把“易與天地準”當做神話,脫離了科學的軌道,這是“捧殺”。

另一些人,把《易經》歸結為巫術等原始文化的遺留,完全否認它的現代意義,這是“棒殺”。

有些人誇大了《易經》的侷限性,借它和現代科學的距離感,否定它的現代化價值;有些人認為它可以包醫百病,這是“騙殺”。

這些認識方法和立場,都是抹黑《易經》的偏見。

對《易經》作用的判斷不能武斷,要避免先入為主,面對這一綿延幾千年的文化奇蹟,應當是總結歷史經驗,逐步梳理,逐步取得科學性的共識。這個過程也就是《易經》傳承進入現代化的過程。

4、探索《易經》的未知之謎。

《易經》最大的謎團是天人合一。其中爭議最大的是天人相感。天人相感,涉及《易經》的功能,也涉及思維科學、心理學、統計學、預測原理等領域。要解釋《易經》原理,現代科學所做的知識積累還遠遠不夠,當人們具備了相應的條件的時候,應該進行相關的探索。在科學條件不具備的時候,可以存而不論。這不影響人們對《易經》的探索和應用。

《易經》的最後一卦是《未濟》,這表示事物有始尚易,善終則難。未來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充滿未知困難,同時又充滿機遇和希望的通道。這個通道,充分寬闊充分開放。利用一切舊智慧,尋找新智慧,這就是人類的文明史。新的文明史中,應當還有《易經》的地位。


熱帶雨林的午後


“一、三部古易的演變歷史

有學者問:三部古《易》演變的背景,以及《周易》卦序排列的原則是什麼?

連山古易的目標是求生存,以山澤為首。山表靜止,含有立足站穩之意。澤表生生息息,含有求生存活之意。

歸藏古易的目標在於獨立自主。以坤乾為首,即以地天為首。表已站住立穩,穩如泰山。表,可與天爭高下,可以獨立於天。表應蓄足能量,以求更高終的。

《周易》的目標是發展壯大,併為迴歸做好充分的能量準備。故以天為首,地從天。暗表迴歸之意。

《周易》的卦序,卦名是按故事排列。是講:天地和合而生三,新的生靈要生存,故第三卦為屯。如今,在東北連山一帶的農村不叫村,也不叫莊,而是叫屯。如“三里屯”、廖屯、周家屯、新立屯、大民屯、方家屯、萬家屯等等。

屯卦的主意是開闢、建立生營之地。

第四卦是蒙,山水蒙。表月西沉。表生命能量不足,要加以訓練、調教。以補充因戰事、建營地所損之能量,以及加強對屯居之後,所生下一代的教化。且看卦辭: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是說,生存下來了,有了後代是好事。即蒙,亨。蒙是昏昧之意,是表生……”


敬亭3


對於先賢的上古《易經》根本談不上什麼復興,它以獨特的方式一直興旺到如今,並將世世代代繼續興旺下去。

如果全民接受使用易經文化的話那就不是《易經》了,也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易經》乃是上乘的學問,對於人類自身而言所要傳播的是宇宙人生觀!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和諧統一理念,教人要順應自然發生的規律,尊重自然法則,指出了人世間的流變亦有規律可尋,萬事萬物皆在自然法則之內,與日月星辰相互作用息息相關。

《易經》是深奧的學問,其博大精深非人人都可以學得來的,任何事物都有原由,一切原由又起於緣分之中,研讀《易經》是需要緣分的,這個緣分就是興趣和天賦!普及《易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易經》興旺從來都是在少數人那裡繼承發展傳播。

不要把《易經》看作單一的預測對事物的運算,倘若這樣認為說明那是根本不懂《易經》的!如此再談《易經》豈不是歪嘴的和尚在唸經嘛?要想評說《易經》就得深入易海之中,不見波瀾壯闊那不就是在空談?但凡說《易經》就是算命的——那麼基本可以確定百之百是門外漢。

華夏文化之源就起於《易經》,可以說是文化之根!所有民族文化分支裡皆有《易經》印記!甚至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果否定《易經》去談文化那是極其荒謬的言行,《謙》謙君子當知天地自然之理,方可避免《無妄》之災嘛!

陰陽消長與五行生剋制化是對萬事萬物發生來龍去脈,是對宇宙探索認知及人生真相的揭示!乃是上古聖賢或冥冥而來智慧對浩瀚浩渺的極高的概括!或許只是對銀河系內核的觸摸,或許還沒有抵達宇宙的邊緣,洞察到宇宙之外的宇宙,然而,對於我們存在的星系已經足夠了。

《易經》不需要什麼復興,它就在那——文化的源頭,始終未曾衰敗消亡過,且在曠古至今匯聚成的文化江河湖海里,將自己隱遁在其中,作為分子甚至更微,任憑洶湧澎湃的波瀾壯闊而厚德載物,任憑人們在嘴中(兌)無盡無休的褒貶,從不爭辯,也從不彰顯自己。








易匣


易經永遠復興不了!

它沒有任何科學性,怎麼解釋都行。這算什麼科學?別把它神秘化了,就是一部占卜之書,正因如此,秦始皇焚書時才沒將其焚燬。儒家雖為其作了傳,也不過是一些勵志為人處事之道罷了,而且只是儒家的想法而已。代表不了什麼先進的科學性。八卦分別排列組合就能無窮變幻,且憑這些組合就能判斷事物的對錯?太天真了!若真是這樣那還用探索科學幹什麼?直接把周易變為公理,在全世界應用算了。

不確定的東西,可任意解釋的東西,不能稱其為科學,科學是有具體定量的,是準確的。所以,談《周易》的復興,你連古人具體的想法都沒搞清楚,那不是笑話嗎?


非常各


巜易經》如何復興?

《易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已經復興了。改革開放的40年,我國放開了文化市場。使《易經》從過去掃四舊的角落走向文化舞臺。一是使古裝的《易經》書籍得以出版。二是現代史學界專家學者關於《易經》的出版作品得以問世。三是《易經》為計算機二進制理論提供科學依據,這是萊布尼斯的論證。使中國古老的《易經》世界聞名。四是《易經》的六十四卦與醫學論證的顏色體基因相同。證明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五是《易經》作為預測書籍,也是中國古人認識自然與社會的方法,即使帶有神秘色彩,也是中國人的創造和發明。如何再讓它復興?全世界孔子學院,把孔子關於《易經》十翼的論述,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讓世界人民瞭解《易經》的偉大思想。國內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來發揚光大。讓其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慈音1


《易經》 它是我國古代先賢智 慧的結晶,其中的神奇和神秘幾乎是現代的自然科學也無法破解和代替。有些人不知其中的深奧而將它強加為愚人的迷信東西,因此在解放後被列入禁忌之書而遭到了再一次的浩劫,可惜了我國這門神奇的國學,在這其間受到了滅頂的損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這門學術才重出世面。然而,由於三十多年的斷代無傳,致使這門學術的精髓也後繼缺人,現在見到的,多是一些以港臺傳入的商業性書刊為材料而加以發展。

本來是一門神奇的學術,在這金錢掛帥的年代,人們又把它當成撈金的工具,因此不少人又利用它開山立派廣收徒弟,按說能把這門學術發揚光大這也是好事,可是有的並沒有好好地去研究這門學術的精髓,卻自以為是地添枝加葉而蹧踏了這門學術,致使現在這門學術使後學者無以適從。就是嗎,比如說同一個八字,由於派系的不同,竟有許多種斷法,同一個八卦,竟有好幾種說法,而真正能預測出令人心服的結果,卻是少得驚人,這又怎能讓《易經》這門學術得到真正的復興呢?

要想復興《易經》這門學術,我輩應當拋去撈金的慾望,潛心去研究、去探索它的精髓之處,只有得到真正的心德後再將它發揚光大,那才是復興《易經》的路子。


脫俗道人


首先你這是個病句,文化復興民族復興文藝復興,一本書你叫它如何復興?如果問‘易學’如何復興,這到是一句正確的問話。那麼問題來了,孔子首推周易但沒有具體闡述於講解(繫辭是後人附會的),這就為漢代‘易學’泛起作了鋪墊。漢易學基本上偏離了周易本意及孔子推崇周易的初衷,成為一潭神秘主義的烏泥濁水,當然也是某種職業混飯吃的由頭。為什麼在周易這個問題上漢代學者會如此荒誕不經,關健是對周易文字的誤釋。漢代對先秦典籍做過一次全面的校釋,其中誤釋最嚴重的就是周易,可以想見漢代已沒有人能讀懂周易。

所以,易學這種糟粕應該徹底擯棄。到是周易確非常有必要重新釋讀,因為通過現代考古我們礦掌握的古文字信息比漢代學者多很多


吃飯VVV


說實話,《易經》無需刻意去復興。急需復興的是中國歷史和先秦哲學。

《易經》早已偉大到無論你推廣不推廣它都一直在用。而先秦哲學和中國歷史,早已被現在的教育模式所遺忘,如果能推廣,就能夠彌補大多數已被西化的人的知識。

文化從生活中推廣,服務於生活。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要服務並滿足於現代人的生活。否則就會被淘汰。

比如,過年🧨的儀式感,拜年聚餐放煙花,就是傳統文化的一種,整天喊叫著不讓聚餐、不讓放煙花、不讓拜年……這是摧毀傳統。

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首先是生老病死,再比如喪葬習俗,習俗和迷信不一回事。習俗可以改革,比如磕頭改成了鞠躬,這就很好,但取締了就不合適。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基礎理論,不需要所有人都懂,推廣易經的意義不大,推廣傳統文化的意義很大。


終南高揚


這是一個好問題,又是一件難亊。好在繼承中國優秀文化,如能再現一次輝煌,就像開啟了歷史文化的總閘門,奔流不見,源遠便見流長了。難在對易經的認識不統一,持有很多偏見;流派繁多,各成體系,難以形成合力;學問很深,一般人學不了,而有能力的人,又不一定願意幹這種費力無利的事情;高等院校設易科系極少,形不成規模,等々。有人說十年能培養一名博士,而學易二三十年能高人一籌就不錯了。我覺得有一定道理。

下面的話寫了一半,發現進了大坑了,不是我該說的。怎麼復興留給上邊和權威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