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以茶增收助脫貧

九江新聞網 都昌訊(江建峰 李韌)隨著氣溫持續回升,又到了春茶採摘的高峰時期,在都昌縣各地的茶園裡,茶農們忙碌穿梭,趕摘鮮嫩的“明前茶”。近年來,該縣利用當地生態資源優勢,把發展茶葉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打造“都昌白茶”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脫貧。截至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3萬畝。

在都昌蘇山鄉勝利茶葉基地,春日陽光的照射下,漫山遍野吐出新芽的茶樹,青翠閃亮。這幾天,茶園裡迎來了近百名採茶的村民,大家指尖翻飛,哼著小曲,整個茶園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

徐潤毛是蘇山鄉雷山村的貧困戶,近年來發展茶葉產業,由侄子徐斌投資,他參與基地務工和管理,經過幾年的發展,120餘畝白茶今年到了豐收期。雖然日常管理很辛苦,但徐潤毛的心裡美滋滋的。因為今年的茶葉長勢良好,預計能有10萬元的收入。

通過種植茶葉,徐潤毛用辛苦的付出換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產業的發展,同樣給周邊村民和貧困戶帶來了經濟實惠。村民在春耕備耕的間隙,到茶園採茶,按每斤鮮葉18元計算,一天能有近百元的務工收入。每年清明前後,是茶葉採摘的黃金時期,附近村莊的村民成為用工主要對象。徐潤毛說,基地這幾天的工人每天都有七八十個,到了採摘的高峰期,還需要更多的人幫忙採摘。

發展茶葉種植,是一條可持續穩定增收的渠道。茶葉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從種植、加工、銷售到管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村民通過務工,每年都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同時,村民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多種渠道,發展茶葉種植,增加收入。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激勵下,汪墩鄉村民羅立志承包近百畝山林,創立了千紫山白茶基地,經過幾年的學習和精心管理,基地的白茶也到了豐收時期。

羅立志介紹說,他這幾年學習浙江安吉的種茶思路,加上自己的辛勤管理,今年茶園迎來豐收年,採摘比去年提前了一週左右,預計能收穫2000斤幹茶。從周邊村莊來基地採摘茶葉的村民和貧困戶有說有笑,感嘆著發展產業好,帶動很多人就業,增加了家庭收入。

為保證茶葉的新鮮度,採摘的茶葉當天就要送到工廠。該縣茶葉產業已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加工採用傳統的手工殺青與烘烤工藝,造就了都昌白茶獨有的清香。由於香味足、白化度高,形態優美,都昌白茶已成為茶中新秀,深受市場歡迎,主要銷往江浙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