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变化大吗?与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魅力社会


我是一个农村人 安徽皖北的也是比较穷的额地方 我来说说吧 我小的时候家里一到下雪下雨根本出不去屋子 没有柏油路都是泥巴路 一到下雨自行车都不能骑都要走着去上学 后来零五年左右吧 慢慢的有了水泥路 家里条件稍微好点了又买了摩托车 那个时候后摩托车在我们这边农村就很牛逼了 到2010面子左右村里的大路大部分都是水泥路或者柏油路了 就开始有汽车了 不过很少 到2014年开始就村村通水泥路 现在大路小路都是水泥路了 车也很多了 现在我们村又被评为美丽乡村 弄的绿化带 草坪什么的 每天还有扫马路倒垃圾的 发展的真快


太和亮仔


我是农村娃,出生于农村,对农村比较熟悉。

我的印象中,感觉以前的农村,基础设施差,表现在:首先是公路。由于不通公路,村民交公粮、买化肥等都需要人力挑,像我老家离镇上大概两公里的路程,挑个几十百巴斤的东西要在路上歇几次,累得腰酸背痛、大汗淋漓的,心中的愿望就是能修通到镇上的公路。

二是不通电。村民照明用煤油,赶场天村民去镇上赶场,都要带个油壶去供销社打煤油。条件好的家庭一间屋一个煤油灯,条件差的家庭只有一个煤油灯,一家人凑和着及用。煤油灯的光线差,上学读书的孩子在昏暗的煤油灯做作业,字都看不清楚。

三是生活用水。按说每个湾门前都有一口水井,但是这些井的水源差,靠水田的浸水,每到九月份,收完稻谷的天旱期就缺水。整个村里,有水的井就一两口,几百的村民都用一口井的水是不够的,就出现了排队等水的事。为了舀水,到晚上,有的村民就把家里的晾床棍搬到井口上就去睡,为此村民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的现象。

四是村民煮饭烧的柴火。烧柴煮饭,冬天还好些,坐在灶门口烧火当烤火,这个能接受。难的是夏天,天气本来就热,坐在灶门口烧火真是受罪。而且,柴火烟雾大,屋梁和墙壁上到处都是烟尘,屋里煮饭是烟熏火燎的,煮饭对女人来说是一个苦差事。那时不但贫穷,穷起灶里烧的柴火都没得。每年冬季到春季这段时间,是上山拾柴的旺季,家家户户都要上山拾柴。我们村到山上有十几里路,早晨四点多钟村民就要起床吃饭。吃了饭,天不亮就要拿起工具出门,摸夜路上山拾柴。走夜路不害怕,在路上会遇到一些上山拾柴的人,大家结伴上山。拾柴的人多了,山上的树林里像用梳子梳过似的干净,拾一挑柴不容易,要走好远的路才拾得起一挑柴,此时已是下午了,人是又累又活,还要挑着柴下山赶回家,不然又要摸夜路。

五是环境卫生差。村子里垃圾遍地,牛屎遍地,可以说是粪水到处流,蚊虫多,整个村子真的是脏乱差,走进湾里无法落脚,还臭气醺天的。

在改革开后,随着国家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农村路修通了,水泥公路通到每个村民的家门口,汽车直接开到家。

每个湾旁边的公路上放了一个蓝色垃圾桶,村民家产生的垃圾就倒进桶里,公路上的卫生有人打扫,垃圾桶里的垃圾有人运走。村里每月对民家的卫生进行检查评比,走在村里感觉干干净净的。

每家每户安了水电气,解决照明,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用天然气煮饭,干净卫生,结束了烟熏火燎的日子。

从镇里到村里的村道上安了太阳能路灯,晚上村民不用打手电就可以处外出。村里干净整洁的环境,每天早晨和晚去上,镇上的村民都要在村道上散步。


灯下夜话品生活


现在的农村变化大吗,与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现在变化太大了。



小时候的路,全是泥凝的路,泥巴深深的,特别是下雨天,才真是水泥路,艰难险阻的难走。到处坑坑洼洼都是水坑,我小时候上学,深秋季节,下着毛细雨,三里到学校的路能走一个多小时。



之前穷的都吃不上饭,我家就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好点的饭,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向邻居借粮食,借钱。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只有挖野菜。



住的房子甭提了,露天房,外面下大雨,屋内下雨,用桶和盆子接着。过去路难走,吃不饱,住不好。也辛苦了上一辈父母。



现在的生活太多的改变了,一切都是国家的政策及改革开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走向了富裕的道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了富有的生活。



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领导下,也让农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踏上小康社会。



农村的经济发展了,道路全部硬化了,农村的房子都建的别墅区了,一条条大道,一套套大房子。让每一个农民都自信满满的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过去是没法和现在可比的。



现在的一切一切,之前都没法比,变化大的不敢想像。

一切都要好好感谢政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哥是农民


变化嘛肯定是有变化的,只是每个乡村不一样罢了。就如我们这边来说,我的家,哈哈,比以前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一条水泥路通到我们所谓的农村大厅祠堂门口。就到了。今天又从外面边上做了一条水泥路通到我们村里面外边路。池塘边上嘛,当然防护栏啦。安全第一嘛。其它的嘛,基本上还是老样子,该造房的造房,该干啥的干啥。

当然还有其它村,不要比我们太漂亮喂。哇噻比我们太好了。跟之前差别大大的大。

当然还有政府扶持,支持新农村建设。

总之比我们村好的大有人在,比我们村差的也很多。

朋友们,你们的家乡是有多美?

也让我看看眼吧。






阿农小飞


说起现在的农村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一些人的记忆力,一说起农村,首先就想到了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在过去,“农村”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那些年月,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当然农民的日常生活也是相当的艰苦,这是我这个“80后”一生中最最难忘的,因为我经历了那时候的一切一切。从我记事,我知道的家里的正屋是蓝砖蓝瓦的大瓦房(妈妈说这些蓝砖蓝瓦都是她跟爸爸在我们村子南边的烧砖窑里一块一块自己打土胚烧出来的),当时有一个西屋(老家的宅基地是坐北朝南)算作“配房”,那是炊烟袅袅的“灶火”(我们农村老家管厨房的叫法),我家所谓的大门还是爸爸用木实(木材)钉起来的“铃子门”(农村老家以前的叫法)。我们家屋子里的床、柜子之类的家具都是爸爸自己用木实做的,爸爸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木匠,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记得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当时她嫁给我爸时就只从娘家带来了一个木头柜子用来装衣服被褥之类的,那还是姥爷给妈妈亲手木工制作的嫁妆,那时婚嫁的条件比起现在真的是差到极致!那时候家里吃的条件也挺艰苦的,馒头都是自己家里手工蒸的,吃的面条都是妈妈一下一下用面杖扞出来的,一日三餐都是纯手工,没有所谓的“现成”。我童年记事时,家里的最值钱的家用电器就是一个装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一种渴望,记得当时村里就只有那么三两户有12寸左右大小的黑白电视,我跟姐姐就经常跑去邻居家里跟其他串门的小伙伴们围坐在经常闪着黑白雪花的电视机前看电视,那个时候这是我们最大的享受了。农村,顾名思义就离不开种庄稼,小学课本里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正是当时农民种地的一种真实写照!记得那时候一到夏季农忙,我的爸爸妈妈就会起很早去地里割麦子(用镰刀一点一点的割)、拉麦子,因为夏季的早上空气潮湿,拉麦子的时候麦穗头不容易掉落,我当时就扮演了一个辅助装麦车的角色,爸爸妈妈用“木插”(农村老家装麦车的一种工具)把一摞摞割好的麦子有序的挑到麦车上,我就用脚把挑上的麦子一下一下的踩踏实,防止路上脱落,另一方面也能一车多装点,那时我稚嫩的小脚都被麦穗须扎的到处是红点,苦也没办法,那时的农村孩子几乎都会经历这些。一车车的麦子要从田地里拉到“场里”(用拖拉机拉石磙碾出的一块平整田地,专门用来碾麦子),因为那时都是车辙满布的土路,车子在路上走的很是缓慢,谨防麦车侧翻。到了“场里”把麦子都卸掉,均匀分布在地上,然后就用拖拉机拉着“石磙”一圈又一圈的碾来碾去(我当时还充当过碾场的小拖拉机手),中途还要停下来把麦子翻几遍,这样麦粒的收获效果会好的多,之后要把碾下来的麦子一点点的装进蛇皮袋子拉回家,这就是农村每年农忙要经历的忙碌景象!我上小学每到麦忙假结束开学时都要往学校交一定数量的粮食,供学校还有老师的一些正常公用开支,因为我们那时候的学校条件太差,需要方方面面的改善!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我们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从原来的旧砖破瓦,到现在的双层楼房;从原来的泥泞土路,到现在的水泥柏油路;家家户户的家具家电换了一茬又一茬,出行从以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到今天随处可见的电动车、汽车以及村村通的公交车;村里镇上一家家琳琅满目的大型超市,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吃、喝、穿、游玩等样样俱全;昔日破旧的校园,被一所所崭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学楼所覆盖;过去完全靠体力的庄稼劳动作业已经鲜见,取而代之的是省时省力的现代机械化……

现在的农村,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有我们纯朴农民的勤劳能干,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经济和生活条件好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农民的脸上到处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儿时的艰苦岁月已经永久的埋藏在我们的记忆力,相信它将是我们今后生活中最好的导师,引领我们努力建设更加美丽的新农村!


建安小李


太大了,变化太大了。

以前冬天人们都靠墙晒太阳,孩子们都啃冻梨,滑冰车,弹玻璃球。现在冬天大人们都玩手机,打麻将,斗地主。孩子都在忙着补课,想要玩得花钱。

以前吃糖球,冰棍儿特甜。吃蛋糕特香。现在吃甜蜜素特甜,吃添加剂特香。

以前农村杀猪得摆两桌,一大年了,左邻右舍热热闹闹的。白肉血肠杀猪菜,那叫地道。现在有事没事就大摆宴席整事。三天两头的食之无味。

以前喝点小酒挺多,也没听谁说得脑血栓。现在很多脑血栓都说是喝酒得的。

以前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果是果。现在山是地,水是地,树也是地。可雨水不调,地也不好种了。

以前上学花不多少钱,村里有学校。现在上学去镇上,老师上班不好好授课。补课赚点外块。

现在农村路好了,网通了,有钱了。可喝着自来水咋就没有井水甜呢。


将军农民工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十分巨大。下面我就从衣食住行方面来分享一下我家乡农村的变化。

首先就是穿着方面。以前的农村人在穿上面很紧张,一年到头都穿不到几次新衣服,都是几年前亲戚的哥哥姐姐们留下来的旧衣服,补丁很多,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才舍得买新衣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了,想买新衣服随时都可以买,衣服的款式也很多,穿的衣服也很彰显个性。



在吃方面跟过去那叫天壤之别。小时候我家里基本每天都是建议的饭食,只有家里来亲戚或者过节的时候才能吃的到肉,自己想吃肉了就跟同村年长的一起上山下河捕野味。现在不管是平时还是过节想吃肉直接到街上去买就可以了,而且不只局限于猪肉。每到过年期间有谁过生日的时候都不想自家人动手了,直接交给坝坝宴一条龙,这样有时间和亲朋好友聊聊天。



在住方面这些年变化也很大。记得小时候我们那里还有住茅草屋的人,好点的有篱笆墙瓦房,最好的盖起了楼房。现在我们村基本上都把以前的旧房子翻新了,没钱的贫困户政府帮忙翻新,有的还盖起了小洋楼,没有翻新的都是在城市里安家的人。



在出行方面更加方便。过去不管是去上学还是去赶集都要步行很远的泥泞山路才能走到大路,现在由于公路的修建,特别是农村公路的修建,使得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大的缩短,赶集有专门村里面包车接送,村里很多有钱人家都开上了小汽车。



相信未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中国农村将会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乡村少小


《衣》:

小的时候家里边儿特别的穷。穿衣服穿的都是从别人家借过来的衣服,不知道已经转手了多少次。

现在虽然物价有点儿高,但是衣服还是可以买新衣服穿的。而且现在你走在农村的大街小巷,看到的都是靓丽打扮得美女!

《食》:

小的时候上学没有什么零食,家里也没有馒头。妈妈就去邻居家借一个馒头给我放到书包里,到学校吃!

现在农村的学校门口全部都是小卖铺。饼干,辣条,雪糕等一应俱全, 孩子们现在一点儿都不缺吃的。

以前的老一辈儿没有什么吃的,吃树叶白菜疙瘩,野菜……等,现在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住》: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住过土盖的房子和石头盖的房子?其实我挺好奇的,那么重的石头是怎么一个一个垒起来改成房屋的? 现在的农村依然可以见到这种房子,还是有老人在里面居住。

现在个个都盖了独栋小园,还可以洗澡。里面儿干净卫生整洁!!冬天有暖炉,夏天有空调。

《行》:

小的时候串亲戚。好几里路全部都是走路过去的。那个时候摩托车,汽车都很少。从我们家到到学校,我们一个星期来回一趟,一次都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学校。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没有汽车的也都有摩托车,三轮车。孩子上学串亲戚,再也不用走路了,几公里的路程开车一会就到了,省时省力!

这就是这么多年农村发生的变化,虽然很多家庭都没有富裕起来。最起码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饭,不再是穷的揭不开锅。

近几年农村很多退耕还林,因为农村人没有什么收入。年轻人全部都出去打工了。村里边全部都剩下了老人和孩子。






杨河雯雯


现在农村的变化与之前真是天壤之别,首先是居住的房屋。以前是茅草屋小瓦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门前是泥泞的小路,小时候上学都是穿着胶鞋踩着泥,穿衣服都是轮流穿的,打着补丁的裤子满大街都是。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古话说得红薯茶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现在的农村吃穿不愁,住着洋楼。出门骑电车。个别的家庭还有专门的小车。日子过的甜如蜜,国家的政策好对农民扶持特别大。免去了许多的税收,减轻农民的好多负担。现在的农村不比城市差。吃的粮食是自家产的,青菜自已种值的纯绿色无公害,农民现在正在往小康的水平迈进。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农村啊峰


现在的农村和以前比变化真是大了,这真的要感谢党对农村的关心与支持。

我是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这方面还是深有感触。先说住的都是茅草房,下雨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而现在的房好多是小洋楼了!在我们小时候啊,3到5天都不见一块肉,每天都盼望着街天,赶集的日子,因为街天才有肉吃啊😯吃得连菜汁都不放过。不像现在的小孩,有肉求他吃都不吃了,因为人民生活好了 ,各种各样的东西多了,天天吃也腻了。

再说农村的路,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以前我们是天天踩泥巴路上学,路太烂了就把鞋子脱了直接走,冬天也是这样,我们还调侃说这是我家的"水泥路"。水和泥交织的路啊!现在倒好了,村村通真正的水泥路,汽车也可以在各村开来开去。多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还有就是耕作这块.以前村里的芒果种出来销路不好,一毛两毛钱一斤也卖不出去,现在有了互联网,消息灵通了销路好了,价格也上来了,很多靠体力干的活,也用机器来代替,机械化了。愿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农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