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一個磊磊


徐達和常遇春都是大明王朝的開國武將,他們戰功赫赫,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代名將。可如果說他們精通兵法,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徐達和朱元璋是兒時最好的玩伴,他們的出生都很貧窮,連書都沒讀過,更別說熟讀兵書了。

常遇春的情況更糟糕,因為窮得吃不上飯,幹起了打家劫舍的行當,還成為了盜匪的頭目。

應該說,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沒什麼文化的人,在兵法方面的造詣應該不算高。可為什麼徐達和常遇春依然能夠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和一代名將呢?

首先,徐達和常遇春武藝高強。雖然他們從小貧窮,但卻有勇於常人的身手,他們從小習武,沒有過硬的本事恐怕早就被淘汰了。

徐達和常遇春投靠朱元璋後,他們成了統領軍士的將領,他們武藝高強,而且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將士們對他們當然是心服口服。

其次,元末明初時期的戰爭其實在權謀方面的技術含量都不算高,基本上都是起義軍之間,或者和和元軍之間的戰鬥。

起義軍之間(比如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戰鬥其實就是看誰人多,看誰更勇猛。而此時的元軍已經被驕奢淫逸所腐蝕,沒有太大的戰鬥力。

所以武藝高強、身先士卒的常遇春和徐達就用了用武之地。

當然徐達和常遇春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雖然他們沒有讀過兵書,但是他們在用兵方面講究神速和出其不意。這一點和兵法上還是有一定的契合度。

值得一提的是,徐達和常遇春是猛將,他們在劉伯溫和李善長這等智謀之士的指揮下表現更是事半功倍。

最後,徐達和常遇春擅於通過實踐提升自己。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徐達和常遇春他們身經百戰,擅長不斷總結作戰經驗,懂得揚長避短,

他們只要一出手,那就是隻奔敵人的要害!

歷史上其實不乏熟讀兵書和號稱精通兵法的人,比如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趙括,他自恃熟讀兵書、精通兵法,卻只會紙上談兵。

三國時期蜀國的馬謖也是如此,他是諸葛亮的徒弟,對兵法瞭如指掌,但真正到了戰場上卻不會隨機應變靈活變通,最終誤己誤國。

徐達和常遇春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一般,他們是泥腿子出生,作戰風格卻非常勇猛,在帶兵打仗方面從不生搬硬套,快、準、狠成為了他們致勝的法寶。

總之,我認為徐達和常遇春不見得精通兵法,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明朝出色的統帥和名將。


醉愛談歷史


徐達和常遇春是明朝開國武將中,戰功最顯赫的兩個人,相當於朱元璋的正副元帥。然而這兩個人,徐達是朱元璋的發小,出生窮困,沒讀過什麼書,也沒看過什麼兵法。常遇春也是因為貧困,加入到打家劫舍的強盜窩裡,後來才投奔朱元璋。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本來完全不懂得帶兵打仗,為什麼最終卻成為了大明王朝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呢?

(徐達劇照)

一、徐達和常遇春武功高強作戰勇猛。

徐達和常遇春雖然之前沒有學過兵法,沒有帶過軍隊,但是他們有個特點,都學過武功,有一身好武藝。

因為有一身好武藝,因此在軍隊中讓人佩服,受士兵愛戴。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一個不會武功的白面書生來指揮打仗,那些士兵們肯定不服他。而徐達和常遇春本身武功高強,士兵們都會覺得他們“有水平”,當然就聽他們的話了。

我們看古代寫的那些演義小說,裡面的將軍們,都是武功很高強的。隋末演義中,還搞了一個好漢們的武功排名。甚至打仗的時候,通常都是先將軍打,決出勝負以後再士兵打。所有這些,我們知道都與實際情形是不一樣的。問題是,不一樣,為什麼演義小說還會這些寫呢?這說明,在老百姓的心裡,是很重視軍隊中將軍的武功的。

徐達和常遇春武功高強,自然很受敬重。

徐達和常遇春除了有一身好武藝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他們在戰場上打仗的時候,作戰勇猛,每次都是衝鋒在前。史料中就有很多地方特別記載了他們衝鋒在前的例子。既然主帥都衝鋒在前了,士兵怎麼可能不跟上呢?所以打起來自然就非常厲害了。

(常遇春劇照)

二、徐達和常遇春的對手也沒有學過兵法。

徐達和常遇春的部隊,和元朝軍隊打仗的時候不多。他們和元朝軍隊打仗,都是在平定了南方以後。

而當時的南方,主要是陳友諒、張士誠這些人的部隊。而這些人,本身也都是農民軍。雖然徐達和常遇春沒有學過兵法,陳友諒、張士誠這些對手的將軍們也沒有學過兵法。當大家都沒有學過兵法的時候,打仗主要就靠的是勇猛,靠的是軍隊裡將軍的魅力,而不是計謀了。

事實上,明末的統一戰爭,打仗的時候使用的計謀,確實沒有秦末以及三國時期有名。秦末和三國,有非常多了不起的軍事家,謀略家。但是元末被後世記住的軍事家、謀略家似乎很少(像李善長、劉伯溫這種,他們其實很少指揮打仗,更多的是戰略規劃及後勤保障)。這也說明,因為大都是農民起義軍互相在打仗,謀略使用上確實非常少。

有人可能會說,當朱元璋統一南方後,派徐達和常遇春揮師北伐,攻打元朝正規軍的時候,元朝正規軍不是也打不贏嗎?事實上,徐達和常遇春在北伐的時候,一方面,他們已經有了實戰經驗;另一方面,元朝早就不是什麼正規軍,而是在和北方農民起義軍作戰中成為殘兵敗將,不堪一擊了。所以徐達和常遇春打起來很輕鬆。

(朱元璋劇照)

三、徐達和常遇春通過實戰打出來了。

什麼叫打出來了?一是有了實戰經驗,知道打仗是怎麼回事,仗該怎麼打了。二是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什麼,敵人的弱點是什麼,如何發揮自己的優點打擊敵人的弱點。三是將領在軍隊中建立了絕對的權威,不用再強調紀律和執行力了。

四、徐達和常遇春得到朱元璋絕對信任。

徐達是朱元璋發小,常遇春也被朱元璋認為忠厚老實,因此對他們非常信任,沒有發生過劉邦直接闖進軍營中,奪了韓信兵符這樣的事情。

於是朱元璋很信任徐達和常遇春,因此他們的仗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也因此打得非常順。仗只要大順了,打起來自然就很厲害了。而獲得朱元璋信任的徐達和常遇春,自然也就成為明軍的最高統帥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沒有誰天生就精通某項技能,天才都是後天學習到的。

徐達小時候確實是農村的莊稼漢子,每天在田裡拋食。可元朝太給力了,直接讓大部分的老百姓活不下去。

徐達只好就近參加了起義軍,雖說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打仗,可只要不死,總有一口飯吃。

他從小兵開始,一刀一槍的殺人、立功。對這個世界逐漸的不再抱有天真的幻想,他徹底明白了:“戰爭,不是他殺你就是你殺他。”

小兵的戰爭,就是對陣廝殺。

徐達運氣不錯,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只受了點傷,他還活著。

因為勇敢、機靈,在廝殺中徐達立了不少功勞。在一次戰鬥中,徐達的上司不幸戰死,由於平時表現良好,他順其自然的頂替了這個位置。

徐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基層軍官。

這時候,他手下有了幾十個戰士。從此以後,在戰爭中徐達要考慮的不再是自己的勇敢,而是怎麼把手下的戰士凝聚起來,執行好上級交代的任務。

在戰役中,他們就是一支螺絲釘,哪裡需要到哪裡去。

打穿插、敢死隊、拔旗幟,徐達帶著他的小分隊左衝右突。由於經常能夠圓滿的執行好上級交代的任務,徐達逐漸升級為軍隊的中層領導。

這時候,有個叫朱元璋的人在招兵買馬,徐達決定:跟隨朱元璋,從此為他效力。

他們打虎跳澗、攻驢牌寨,逐漸的收攏了2萬人馬。徐達由於之前的基層歷練,已經能夠很好的統帥這支部隊。

注意:這時的徐達,還沒有能力統領幾十萬大軍。

隨著朱元璋攻佔南京,徐達作為頭號大將而分兵作戰。在常州、泰州、鎮江、池州,他血戰無數次。

在每一次的戰役後,他都很好的總結了“為什麼贏、為什麼輸”這樣的問題。所以,在長時間的積累下,徐達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與日俱增。

朱元璋的地盤在擴大、人口在增加、軍隊也在膨脹。

徐達早已不能只考慮一支部隊的存亡,他必須從全局的角度思考:怎樣才能打敗陳友諒、張士誠、元朝。

要跟陳友諒的水軍作戰,就必須具備水戰的知識,學唄。

要跟張士誠作戰,就必須明白攻城戰書,學唄。

要跟元朝作戰,就必須懂騎兵戰術,學唄。

有了一定的地位,眼界必然更加開闊。徐達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有針對性的學習、調度、指揮。

直到徐達輔佐朱元璋橫掃天下後,他還在學習怎樣防備蒙古南下。

總的來說,沒有任何人是天生掌握某項技能的。

必須從一個臺階開始起步,逐漸的掌握了當前地位所需要的能力,在上一個臺階......由此類推。

不經過腳踏實地的積累經驗、學習技能,是不可能成就大事業的。

趙括就是直接擔任大將軍,結果你也看到了:40萬人全被白起坑殺。

這裡只是拿徐達來舉例,任何將軍的成長路徑都差不多,當然包括常遇春。


溫乎


先說在元朝的時候,安徽有這個我國南方最大的元朝官方軍馬場,在軍馬場有大量的牧奴。


而常遇春,徐達就出身在安徽,常遇春本人,勇力絕人,而且手臂很長,善於射箭。很早的時候就在山寨裡,帶領隊伍到處械鬥,對抗官軍和民團。後來在1355年4月,25歲的常遇春投奔了朱元璋。此時,常遇春已經在山寨團伙裡面積累的帶兵能力。

在朱元璋部隊經過2年,實戰鍛鍊,成為先鋒。徐達則是身材高大,顴骨突出,神武勇猛。在朱元璋還在郭子興手下的時候,1353年,22歲的徐達就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和徐達都屬於天賦非常好的人才,而且在朱元璋軍隊,從打農民軍康茂才,元軍當中的三流部隊陳也先,破蠻子海牙水師,大戰張士誠等等戰役,到1359年,經過4-5年的鍛鍊,徐達和常遇春已經成為行伍出身的帥才和將才。

如果我們看太平天國戰爭,也會發現,石達開,蕭朝貴等人從1851年起義,天天鑽山溝,佔據縣城一直到1853年發動大進軍,軍事指揮水平也是在階梯形提升的。也就是既有天賦,又有實踐,還有後天的學習,導致徐達,常遇春等人的軍事指揮水平不斷上漲。其實就如同騰訊,百度,京東,阿里那個老闆是商學院畢業的?都是天賦,實踐加上學習能力。


到1359年大戰陳友諒的時候,徐達和常遇春已經成為當時的頂級名將。到1367年北伐,徐達,常遇春經過12-14年的鍛鍊,學習和實踐,終於自如指揮大兵團北上,一舉打敗元朝主力軍團。


歷史救生圈


這個問題的邏輯,本身就很有問題:誰說草根出身的人,就不能精通兵法?這個邏輯的可笑之處,也像極了職場上常有的一類風涼話:某某人不是科班出身,某某人學歷不行,他憑什麼這麼成功?

回到問題裡的兩位“草根”身上,同是苦出身的徐達與常遇春,確實沒機會接受任何專業軍事教育,卻多次打出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其水準何止是“精通兵法”?簡直是用兵得心應手的“兵法牛人”。為何會有如此神奇場面?明朝開國頭號戰將徐達的一生戎馬,就是最好回答。

與從小一起放牛的“發小”明太祖朱元璋一樣,徐達也是百分百的農民出身,一直老實巴交種地到二十一歲,直到被元朝坑爹統治折騰得活不下去,這才憤然抄傢伙跟著朱元璋造反。但莫說兵法韜略,就連馬步武藝戰陣這些“入門學問”,參軍前他都半點不懂。完全是靠著驚人的天賦,在一次次慘烈大戰裡衝殺出來,成長為指揮千軍萬馬的戰將!

但是在成為名將的過程裡,比運氣和天賦更重要的,卻還有徐達身上,這幾樣關鍵的素質,首先一條,就是原則。

無論是做一個苦農民,還是後來橫掃天下的一代戰將。徐達永遠被人敬重的,就是他鐵一般的原則。以《明史》的形容說,徐達帶兵時,只要士兵吃不上飯,他也絕不吃飯。一生位極人臣,全家卻常年擠在破舊小房子裡。大軍所過之處,嚴禁害民擾民。以明太祖的讚歎說,簡直是“忠正無疵”。如此原則堅定的人,就像一塊火熱的烙鐵,帶著千軍萬馬,都能跟他一起燃。多高深的兵法,當然都能正確打出來。

而比原則更叫人敬重的,更有徐達終其一生的好學。

雖然並非軍事科班出身,但從踏上戰場第一天起,出生入死的徐達,學習的熱情就是從來攔不住。以《明實錄》的形容,早年參軍起,每次打完仗都要覆盤,別管勝仗敗仗,都要討論明白才行。特別是敗仗,教訓更是記得十分牢。後來平步青雲,好學精神更是飆升,軍中養了大批儒生,但凡有時間,就跟人討論兵法學問。每次打完打仗,更是經常“單車就舍”,召集謀士一談就是一天。

這位早年書都沒怎麼讀的戰將,就是靠這樣的笨功夫,把多少曾經晦澀難懂的謀略學問,記到爛熟於心。

但最重要的是,即使學得滿肚子兵書後,徐達也絕不拘泥於兵法,特別是1368年,統領二十五萬大軍的徐達,開始那場改寫中國歷史的北伐大業後,他登峰造極的韜略水準,更是大放異彩:太原之戰裡,面對擴敦帖木兒十萬鐵騎的挑釁,他並未如元朝騎兵盤算的那樣整軍決戰,相反出其不意夜襲,一戰團滅敵軍。後來的定西大戰上,他更沒像敵人以為的那樣,會匆匆救援大都,反而調轉槍口直撲定西,一場沈兒峪大戰,徹底奠定北伐勝利!

每一戰,這位“非科班”出身的戰將,卻以他紮紮實實的帶兵用兵,還有關鍵時刻不按套路出牌的風格,把多少兵法智慧變成怒濤攻勢,叫曾經天下無敵的元朝騎兵大敗虧輸。那些自詡長於馬背上,卻一次次被徐達揍得全軍覆沒的元朝貴族們,或許也心存這樣抓狂的念想:沒什麼草根出身的徐達,這麼精通兵法?

因為無論用兵,還是任何一個行業,學習,都不止是學堂裡哪一節的事情,而是需要用一生的時間與堅定的原則,找準正確方向,時時苦學不輟的考驗。徐達一生大師級的兵法韜略,正見證這個道理。

我們愛歷史


趙括貴族出身,名將之子,最終落得一個“紙上談兵”的臭名;

馬謖熟讀兵法典籍,家境優渥,卻失街亭被斬首;

民國時期國軍各種軍校畢業將軍,還不是被農村出身的解放軍打得一敗塗地。

所以,民間出生的徐達、常遇春難道就不能精通兵法,當常勝將軍了?

問題問得有失偏頗!

正如毛老人家是正兒八經的農民,窮書生,圖書管理員,會影響他成為一代偉人?

人生際遇,不可明述!

徐達土裡刨食的地道農民,常遇春也好不到哪去,可能天生長得雄偉,經常吃不飽。

不過兩人有個共同特點:自小習武!

習武講究天賦,兩人練得一生本領,說明天賦不差,而天賦這東西,最是容易發生連鎖反應,兩人天賦好,學東西快,再加上後續各種人生際遇,遇到朱元璋,經過戰爭的洗禮,精通兵法自然水到渠成。

換句話說,他們並不是天生就懂兵法,而是通過不斷的戰爭總結,實踐,摸索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戰爭法則!

我是煮水論史,反情緒歷史創作主義者,歡迎大家關注。


煮水論史


知識都是來自於自己的頭腦,大多數外部書籍只是起到一個驗證作用,就像亮劍最後,孔捷苦讀兵書,碰到李雲龍時說的:我們打了這麼多年仗,打的就是這些東西,說明什麼,什麼之前孔捷打仗的時候用的哪些方法並不是從書上學來的,書只是把知識系統化了一下。

還有,有些孩子你給他講題,只需要說到關鍵點,他一下子就通了,懂了,前後說了一大堆實際上都是沒用,打鋪墊的,而有些孩子你給他從頭到尾講三遍,他依然是一臉懵逼!

釋迦牟尼說人生下來都是智慧足備的,有一定道理。

很多成功人士在一些影響成敗的關鍵時刻做抉擇的時候都是靠直覺,並不是靠頭腦裡後天學到的知識。這一點已經經過很多大佬的驗證了。可見,真正的智慧並不是可以用文字記錄的那種,文字記錄的知識最終都會變成生搬硬套。

道德經裡也闡述了這個觀點。

人在很多時候都是按第一反應做出決定,打仗是,戰況瞬息萬變,沒有時間去咬文嚼字的思索,權衡只在一念之間,靈感迸發靠的也不是知識,按照內心的感覺做出的判斷和命令就是最合適的,後人不斷總結,寫成書,於是才有了兵書,兵法。

學習兵法“有成”的人都是觀其大略,比如諸葛亮,咬文嚼字的落以下乘比如徐庶。兵法頂多是開拓一下思路,如果要照辦兵法,必然是死板硬套,適應不了瞬息萬變的戰場


旅6叔


徐達祖上三代務農,沒有官職,這從他父、祖的名字都是數目字就可看出(父親徐五四,祖父徐四七,元代有官職或正式功名就可取官諱了),但家境似乎比朱元璋略好,自幼可以習武(窮文富武,能習武的話多少也能認得些字,畢竟學文更便宜),從他日後用兵謹慎規範可以看出,他的軍事素養是相對較高,也比較“規範化”的,應該讀過一些軍事書籍。

常遇春最初並不是朱元璋部下,而是劉聚的部將,其家境如何正史沒有記載,但他善於射箭,而射術是需要大量時間和投入去練的,他若非獵戶也應該不算赤貧,且可能同樣多少有點文化。他用兵潑辣大膽,不依章法,且軍紀有時候比較廢弛,或許沒讀過多少軍事書籍也未可知。

事實上名將中比他們兩人更“草根”更沒文化的也不在少數,比如出身牧奴的石勒,直到稱帝也不認得幾個字,卻是連敵人劉曜、劉琨和祖逖都佩服的用兵好手;再如李廣,雖出身兵家但行軍打仗不依兵法,儘管的確“數奇”,但算作名將並不算過分。

事實上真正從兵書中學成一代名將的人恐怕只生活在連續劇裡,宋代是兵書出版最發達的,《武經七書》是宋代整理完成的,《武經總要》說成瑰寶也不為過,從宋太宗起歷代宋朝皇帝都非常努力地編寫“陣圖”,恨不得戰場上每匹驢頭衝哪兒都立個規矩,但結果如何呢?“不屑學陣圖”,說出“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岳飛成了名將,讀過許多兵書但不拘一格的餘玠成了名將,同樣讀過許多兵書但善於運用的虞允文也成了名將——但熱衷於編寫陣圖並經常拖著弱不禁風身體在皇宮內披甲亂跑的宋英宗,先後壞了富平和兩淮大事的張浚,他們是名將麼?

事實上除了本身就是一線將領的戚繼光等人寫的《紀效新書》等具有“戰場指南”性質的實戰性和“速成性”,中國古代大多數兵書都是軍事理論和戰略類的,對戰略或至少戰役決策者有養成和幫助作用,卻並不一定對培養一名戰場一線指揮官有直接的幫助,當然,這名戰場一線指揮官升到一方統帥的級別後,是需要這類書籍的,但在此之前他恐怕更需要的是身體、經驗和戰場直覺,這些需要的是訓練、老兵老將的傳幫帶,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出道就需要《孫子兵法》的是謀士、幕僚這類參謀型人才,您如果走純武將路線,出道不過一個伍長,沒事還是多練練石鎖吧——而提問者所說的徐達、常遇春恰好就是這種從基層一線成長起來的將帥,他們不是劉伯溫,沒必要出道就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們知道“戰以屈人之兵”升職會更快些。

等到提拔到戰役戰略統帥層面,需要讀理論書籍了,這位將軍的條件也就會比較好了,他或許自己文化程度提高,比如朱元璋,原本識字不多,讀書困難,但當大元帥、吳王后已經能把各種古籍讀個大概,學習一點兵法並不難;或許這位統帥學文化差點勁,但理解力強,則可以讓人講解,比如前面提到的石勒,當趙王后就喜歡找人給他講古,且理解力過人;這些再不行,還可以集思廣益,弄一堆謀士相幫——什麼,這些都不行?那您這元帥充話費送的麼?

順便說,“兵書”也不一定非得是《孫子兵法》、《黃石公三略》之類,努爾哈赤的“兵書”只是《三國演義》,而太平軍中公認戰略素養最高的東王楊秀清不但不識字,還因為個人生活不夠克己復禮患了嚴重眼病,一目失明另一隻眼也是半瞎,他的“兵書”是聽幕僚(包括男幕僚和女簿書們)替他口頭講解的各種“古書”,從四書五經到《水滸傳》都有。


陶短房


水無常形,兵無常式。每一場戰爭是戰略和戰術的完美結合。戰術的失敗是小敗,戰略的失敗才是大敗。兵法的最高境在於一個字,那就是悟字。

縱觀歷史就不難看出,水無常形,兵無常式這八個字。蘇聯時期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用首先發動工人階級,知識分子及其它革命力量,以武裝奪取城市,最後佔領農村的戰略思想。一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而我們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走的是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用的是一條絕對相反戰略思想,以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取得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主席既不是軍校畢業生,也很很少研究兵法,這也就是悟吧!

明朝為什麼會成功?有很好的謀士劉伯溫,李善長等人,徐達常遇春每戰成功,也有謀略方面的一份功勞吧,但二人雖然目不視丁可悟性很強,知道我長敵短,這也就是無形運用了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瑚蘭


趙括熟讀兵法,他老爹都說不過他。可是長平一戰,趙國被坑殺40萬,全軍覆沒。雖然趙國整體國力不及秦國,但是也是實力相當的。及時軍力大損的趙軍在李牧手裡依然殺的秦軍不知道北。趙括他爹一樣斬殺十萬秦軍。所以趙括失敗的鍋還是要有趙括紙上談兵來背。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古人的經驗可以用來借鑑,但是事物的發展就是不斷更新的,好的經驗你能借鑑別人也能借鑑。拿著過去的經驗對付現在的新情況只有一敗塗地。戰場的形式千變萬化,軍隊的建設龐雜繁複,人心的追求隨著時代的變化也各有不同。所以實踐大於理論。

雖然徐達,常遇春不讀兵書。貴在他們都是那個時代從底層摸爬滾打走出來的,實踐經驗豐富,更能如魚得水適應新的形式變化。所以也能熟知用兵之法。就像古人所說,百步穿楊不算本事,為熟能而。

自古以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將軍都是實踐經驗豐富的。從失敗一敗到底的將軍,都是從書本走出來的。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是為了讓我們知道成敗得失的經驗,但是往事畢竟已經過去,人事的變化是迅速的,人智的增長也是突變的。完全照辦過去的經驗而不講實際情況,就是脫離了實踐必敗無疑。

曾經有一位監理,給我說技術規範。她說施工規範和技術規範她都是很認真的讀了的。但是她卻要求我,用已經乾透成型的聚氨酯去壓在自粘卷材上。我只好照做,不沒有時間她也不給我機會去解釋不能這樣做。我知道監理們都有規範。但是理論都是建立在理想的條件之下的,唯有實踐才能順應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所以說實踐是大於理論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理論的人能戰勝理論豐富的人。因為實踐能戰勝理論,因為千變萬化能戰勝一成不變。

所以人重在實踐,先動起來才有機會贏。悶在屋裡讀書不能讓你贏,因為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閉門造車必然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