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一個磊磊


明初六公出身都不高

韓國公李善長,雖然讀書出身,但並無劉基、宋濂的身家和名望,投靠朱元璋時不過是當年的一個有名望鄉紳;

魏國公徐達,世代務農;

鄭國公常遇春,盜匪出身,投靠朱元璋時朱元璋還嫌棄常遇春不是真心投靠而嫌棄;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12歲母親死後就跟著父親到處作戰,14歲成為朱元璋養子;

宋國公馮勝,和哥哥馮國用都是讀書出身,喜歡兵法;

衛國公鄧愈,農民軍出身,在父親鄧順興、哥哥鄧隆先後戰死後,成為臨濠的軍事首領。

徐達“持重有謀”,常遇春“摧鋒陷陣”,李文忠“器量沉宏”,馮勝“喜讀書,通兵法”,鄧愈“簡重慎密”,湯和“沉敏多智數”,沐英“沉毅寡言笑”。

徐達、鄧喻、沐英是同一類性的將軍,已沉穩持重、軍令嚴肅為特點;常遇春是勇將,李文忠、馮勝及其兄馮國用、湯和等是智將。

歷史上的徐達不會是這種吊兒郎當的形象而是非常嚴肅認真

為什麼徐達、常遇春等脫穎而出

西漢劉邦的豐沛集團、明朝朱元璋部下,都是以普通人身份而崛起。這除了這些人自身所具備的性格、意志之外,還和前朝有關。

秦朝廢除西周以來確立的貴族傳統,將貴族和平民合併為相同的階層:黔首;又宣佈焚書令,禁止儒家等知識分子在公開場合作為意見領袖表達和官府不同的觀點;宣佈百姓“以吏為師”,這才有屯長陳勝和吳廣、亭長劉邦、縣吏蕭何、獄吏曹參等秦朝官吏作為意見領袖的地位而發動叛變。

西漢初年的政治格局基本就是兩個政治群體:

以平民身份崛起的新貴族集團,以劉邦、蕭何、呂后等為代表;

以變通派儒家身份崛起的新儒家,以劉敬、叔孫通、酈生、陸賈等為代表。

而以項羽、魏豹、趙歇等為代表的舊六國貴族作為敗亡勢力。

秦朝重視吏,元朝也很重視吏。《元史 食貨四》中明初的宋濂就感慨寫到:

“元初未置祿秩,世祖既位之初,首命給之。內而朝臣百司,外而路府州縣,微而府史胥徒,莫不有祿。大德中,以外有司有職田,於是無職田者,復益之以俸米。其所以養官吏者,不亦厚乎!”

元朝對吏的重視,最大表現就在於府縣小吏也有俸祿——這在其他朝代是沒有的事情。元朝以前,只有有品秩的官員,才有俸祿。官員的幕僚是要官員自己以俸祿供養的。元朝給原本由官員承擔供養責任的幕僚,也都給予俸祿。

儒學教授、蒙古學教授、醫學教授等州縣的官吏有都有俸祿。

元朝在俸祿上的特點就是,高級官員和中下層官員在俸祿下差別不是太高。

簡單說,之所以秦末漢初、元末明初出現大批以平民出身崛起的新貴族集團的社會原因,就在於秦朝和元朝對等級不高的吏的重視,給了平民出身得到教育和學習的機會。這也是其他王朝所出現大批平民崛起的原因。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要說元末明初的最強將領,非徐達、常遇春莫屬,這兩位幫助朱元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徐達的是難得的帥才,運籌帷幄,調兵遣將遊刃有餘,常遇春則是明軍的利刃,所到之處銳不可當,沒有攻克不下的城池。

徐達、常遇春都對兵法極其精通,在戰場上對時機把握十分準確,能抓住敵人片刻破綻,畢其功於一役。如果說這兩位將軍都是名校畢業,經過專業學習培訓,那估計也就不會那麼驚世駭俗了。

實際上,徐達、常遇春都得野路子出身,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什麼後臺勢力也沒有,更別說什麼學習培訓。

史料記載:

“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達少有大志,長身高顴,剛毅武勇。”

徐達的家裡世代務農,是個地道的農民,只是徐達長相不錯,胸有大志,且孔武有力,還有一身好武藝。

史料記載:

“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初從劉聚為盜,察聚終無成,歸太祖於和陽。”

常遇春是懷遠人,力大無窮,善於騎射,曾經因吃不上飯落草為寇,之後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既然徐達、常遇春都是普通百姓出身,也沒有什麼深厚背景,為何他們打仗會這麼牛?

天賦異稟,天生是打仗的料

在這個什麼都要講究天分的時代,努力好像就變得可有可無,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封侯拜相,率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也許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真正能實現的少之又少。

很多人一生奮鬥不息,都無法達到的境界,換做另一批人,可能很快就能突破。徐達、常遇春就是天生的戰士,他們天生就是為了戰爭存在的,如果不是遇到朱元璋,徐達可能還在耕田,常遇春可能還在打家劫舍,朝不保夕。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金朝創始人完顏阿骨打,生在白山黑水之間,在宋、遼早已是封建社會的時候,完顏阿骨打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而當完顏阿骨打拿起武器,準備反抗遼國的時候,變成了一位孔武有力、智謀出眾的戰略家。僅僅用11年的時間,就滅掉了當時最強大的遼國,並令宋朝在金軍的腳下顫抖。難道有人教過完顏阿骨打兵書戰策,有人手把手教地教他排兵佈陣,明顯沒有的。

打仗這事情很考驗天分,如果不是這塊料,再努力也無濟於事,完顏阿骨打征戰一生,創立的金朝,可謂一代豪傑。

在那混亂的元末,吃飽飯都是個大問題,從軍成了很多人的飯碗,畢竟當兵得給飯吃,否則怎麼打仗。徐達、常遇春能跟隨朱元璋,大多也是被形勢所迫,當時朱元璋造反之前還做過和尚,並經過長期的思想鬥爭才做下決定。

沒有人想打仗,也沒有人想過那命懸一線的日子,而徐達、常遇春異於常人,他們的天賦過人,他們的武藝高強,命中註定他們就能名留青史,讓後人記住他們的名字。

作戰勇猛,悍不畏死

要想成為將軍,必須從小兵做起,那麼在軍中要升官,要立威,依靠的是什麼?是軍功。如果統兵百萬,取得戰略性戰爭勝利,可能會改變改變整個歷史進程,此將軍必會青史留名。

而如果只是一個小兵,想要升官發財,那就得在戰場上賣命,殺敵越多,立的功勞就越大,就越可能被領導看中,越有可能升官。這一切最起碼的前提是不怕死,臨終逃脫可能不僅不會升官,還會被殺頭。

徐達、常遇春皆是悍不畏死的之輩,自從他們從軍之後,就把腦都栓在褲腰帶上,在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不怕死的戰士,才有可能活下來。

史料記載:

“子興執孫德崖,德崖軍亦執太祖,達挺身詣德崖軍請代,太祖乃得歸,達亦獲免。”

郭子興是朱元璋最早的起義領導,而郭子興心胸狹窄、嫉妒心強,孫德崖也是紅巾軍領袖,原本郭子興和孫德崖不睦。兩軍交戰之時,朱元璋卻被孫德崖抓住了,這個事情就難辦了。在天下紛亂之時,殺幾個起義軍領袖也無關痛癢,如果當時朱元璋被殺,也就沒有之後的大明瞭。

關鍵時刻,徐達挺身而出,替代朱元璋被俘,朱元璋轉危為安。這樣的結果是徐達將面前生死考驗,換來的是朱元璋對徐達的重用。好在最後徐達也平安歸來,說起來平淡無奇,事實則是生死時速,人的命只有一條,死了不會和遊戲一樣可以從來。

徐達不怕死,常遇春同樣如此。徐達是個是智將,常遇春可以說是個猛將,當然同樣不欠缺智謀。

史料記載:

“元兵陳磯上,舟距岸且三丈餘,莫能登。遇春飛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戈,乘勢躍而上,大呼跳蕩,元軍披靡。”

當時元兵陳兵採石磯,這裡是渡江的必經之路,船離著岸邊還有三丈多,無法靠岸。常遇春駕馭小船,直接衝向元軍,手持矛戈,當敵人抓住他的戈頭的時候,常遇春趁勢跳上岸,就這麼衝殺進敵陣,元軍望風而逃,被殺得大敗。

戰場之上,領導在旁觀看,正是立功的好時候,常遇春勇冠三軍,單人衝進敵陣,殺退敵人。此時的常遇春是個小兵,正是因為他的勇武才受到重用。軍中是勇者的天下,是強者的天下,要想加官進爵,不怕死是最起碼的素質。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當徐達、常遇春從小兵升任部隊中層幹部,或者高層軍官之時,他們的勇武就不一定能派的上用場了,其他一切都要依靠頭腦。

此時的將領需要的不停地學習,徐達、常遇春從小沒有學過兵法,而他們卻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戰爭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迅速讓小兵變為將軍,將軍變為統帥。

史料記載:

“與大將軍攻太原,擴廓帖木兒來援。遇春言於達曰:「我騎兵雖集,步卒未至,驟與戰必多殺傷,夜劫之可得志。」達曰:「善。」會擴廓部將豁鼻馬來約降,且請為內應,乃選精騎夜銜枚往襲。”

常遇春不僅武藝高強,還是個還神射手,多次用他的弓箭挽救戰局。當大兵團作戰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指揮佈局,一旦決策失誤,犧牲可能是成千上萬條人命,所以必定要極為謹慎。

在明軍進攻太原之時,擴廓帖木兒來救援,擴廓帖木兒元軍中水平最高的將領,他面對的就是徐達和常遇春。常遇春對徐達說:“我軍騎兵已經集結完畢,但步兵還沒有到,如果直接開戰可能損失嚴重,夜襲才是上策。”

開戰之後,元軍大敗,徐達、常遇春用最小的代價贏得了勝利,並獲得四萬部隊,太原被攻克。誰都不是一生下來什麼都會,哪怕天賦異稟,也需要後天的學習,徐達、常遇春就是善於學習的將領,他們在戰爭中總結經驗,磨練兵法,直至成為最強將領。

從一介平民到百萬兵馬的統帥,徐達、常遇春做到了,他們幫助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他們也被封為開國功臣。名將的道路並不平坦,需要勇氣和智慧才能開創新的事業。

說到底,一代名將的養成,是踩著眾多攔在他們面前倒下的人爬上來的,運氣很重要,跟對人也很重要。


楊角風發作


解放戰爭後期,形勢已經明朗,國民黨敗局已定。有人問朱老總,為什麼國民黨那麼多黃埔軍校畢業的會打不過解放軍那些沒有上過軍校的將領?朱老總說,我們的將領也是軍校畢業的,青山學校。意思是說,解放軍的將領是在實戰中成長的。

自古以來,特別是冷兵器時代,打戰並不難。不會紙上談兵的人,不一定不會帶兵打仗。軍事說白了就是打群架,不需要儲備太多的知識,只要兵強馬壯,積累一些實踐經驗,加上有偉大統帥運籌帷幄掌舵,帶兵打仗真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識。

漢代的衛青、霍去病,唐代的尉遲恭、秦瓊,明朝的徐達、常遇春,都沒有什麼文化。他們之所以能建功立業,關鍵是跟對了人,大的方向有比自己有才能的人決定,當手下執行起來就比較容易。不就是打群架嗎?哪有那麼難?劉伯承元帥經常講的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具體帶兵作戰的人,勇敢才是第一位的。

經常說兵法,兵法其實並非絕對科學,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組織嚴密的一支大軍擺在你面前,你有沒有本事吃掉?除非你實際上就那麼強大。

明朝末年清軍入關搶掠了五次,哪一次不是大搖大擺、來去自由?明軍講兵法有用嗎?來一支吃掉你一支,實力就擺在那裡。

徐達和常遇春確實能打,也確實沒有什麼文化,他們的作戰計劃都是朱元璋召集謀臣多次研判制定的。該怎麼打,走哪條線路?朱元璋都制定好了。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大軍出發平定雲南。出發前,朱元璋召集他們多次研究作戰計劃,後勤保障怎麼安排,在哪裡要宿營,在哪裡要佈崗哨,在哪裡要餵馬,都交代清楚了。在這樣偉大的統帥手下做事,你甚至無腦執行,也能勝利。


坐看東南了


為什麼常遇春、徐達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物都會精通兵法?這個問題問得本身就有問題!不是我咬文嚼字,你這本身就是帶著有色眼鏡在看問題!精通兵法跟草根出身有什麼必然聯繫嗎?草根出身和精通兵法有什麼不搭配的嗎?

精通兵法,簡言之就是熟練掌握用兵技巧,在戰場上揮灑自如。草根,通俗講就是出身不高,普通老百姓子弟,而非貴族子弟。題主之議,潛臺詞就是貴族子弟天然具有優越性,天然就應該比普通百姓子弟更能幹,更有用兵的能力。顯然,這是錯誤的!

當然,題主也有可能是指,徐達、常遇春這樣的草根沒有機會接受系統教育,因而難以掌握熟練的兵法技巧。這顯然也是一種誤解。古人有一種說法叫作“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個說法有點絕對,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對讀書作用的質疑,是另一種讀書無用論。的確,有很多知識是僅靠讀書不能掌握的。比如馬雲,讀書並不多,但卻創造了絕大多數讀書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古代戰場的用兵也是這樣,關鍵在於實戰,而非書本。關羽、張飛、趙雲等歷史名將,哪一個又是名門出身呢?俗語說得好,在實戰的大風大浪中才能錘鍊出真正的高手!

戰勝白起,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但是卻創造了長平之戰的大勝,而且一輩子沒有打過敗仗!名將衛青,成名前當過馬車伕,讀書更是無從說起,但卻打得匈奴人抱頭鼠竄。反觀那些出身高貴,接受了系統教育的人物,卻往往難以創造偉大戰績。趙括就是這樣,出身名將家庭,從小接受系統教育,紙面上的戰術理論,用兵技術出神入化,名滿天下。可是到了戰場,卻一把輸得精光,英明掃地不說,關鍵是葬送了國家命運!可惱,可嘆。

所謂實踐出真知,沒有接受實踐考驗的知識難說是真理。徐達也好,常遇春也好,這樣的名將雖出身草根,但確實是在實戰中成長出來的將領。

大浪淘沙,他們成為一代名將是歷史規律決定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一下。



週週說古今


歷史上有兩個突出的例子,說的是成功奪取天下的開國皇帝,其主要助手骨幹班子,天生就在他的身邊周圍,甚至就是相交於青萍之末的社會底層的鄰里同鄉,朋友。

如劉邦之於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盧綰,夏侯嬰,雍齒等等;朱元璋之於徐達,常遇春,鄧愈,湯和,華雲龍,郭英,沐英,花雲等等。

這些人,不是因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裙帶私授,而皆因雖相交在先而後卻都適有大才。這是為什麼?不可能是作為主導者的領袖人物的劉邦朱元璋先發現他們個個身懷大才才起事開基立業,而是先有開基立業之勢,而後才發揮出他們一個個的的大才。這不可能是臨時培養或是主要在戰爭實踐中亦步亦趨地鍛煉出來的,那樣早死了千百回了,而且是有一個算一個地都是大才而沒有在頻繁激烈的戰火中淘汰身死。從起事第一天起,個個獨擋一面,假如不是天才,第一次鍛鍊就全都掛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異的歷史現象。

個人以為,這種特殊而又有類同的現象,只有天意的巧妙安排,沒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不得不說有些東西是學不會的,例如打仗,有些人天生就是這塊料,這種人可以張嘴說出一籮筐,例如:霍去病、衛青、韓信、項羽、李勣、王陽明,包括題主說的徐達、常遇春等等。或者我們可以把這個領域擴充一下,不侷限於軍事領域,例如《計算機編程藝術》的作者高納德,原本是學音樂的,就因為假期留校打工的時候看到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IBM650,偷偷溜到了機房裡與之大戰三天三夜,至此完全搞懂計算機編程原理。隨後寫出了程序員界的葵花寶典——《計算機編程藝術》系列叢書,連同有天才之稱的比爾蓋茨都要花好幾個月才能研究完,並且還要加上一句感嘆“誰要是搞懂了這本書別忘了給我打個電話”。

以上舉得例子有點極端,大部分可能是本來就有這種才能再加上一定的所謂學習過程,注意這個學習過程不一定是學院式的系統學習,也可能是自己思考加實踐,又或者種種讓他這種才能能夠系統表現出來的過程,隨之就是飛快成長為該領域拔山扛鼎的領袖人物。但是前提是他得有這種潛力,否則即便如何努力學習也不過換來一句孟夫子的感嘆“盡信書不如無書”。

所以會打仗的人一定是天生就有這方面的才能,他如果能夠系統化的學習,那麼當他看到那些精湛的戰爭藝術理論時就會會心的說一句果然如此,當他看到那些與現實已經不相適應的理論時也能夠詳加分別並使之能夠指導實際作戰。或者即便沒有機會系統的學習只要是有需要他也能或者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通過對現有操作的觀察飛快的成長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而沒有這種才能的人即便是系統化的學習,面對實際情況時也只能或者束手無策一籌莫展,或者生搬硬套紙上談兵淪為笑柄。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沒有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即便是付出99%的汗水也白費”

所以徐達和常遇春又或者任何一位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而表現出戰爭天才的名將莫不如此,原本有此天賦,要是沒有機會接觸軍事便罷,一旦實際需要便能飛快的通過各種對其他人可能根本沒有幫助的過程成長起來,成為軍界閃耀的新星,光耀千古。


盤達說


徐達和常遇春都是大明王朝的開國武將,他們戰功赫赫,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代名將。可如果說他們精通兵法,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徐達和朱元璋是兒時最好的玩伴,他們的出生都很貧窮,連書都沒讀過,更別說熟讀兵書了。

常遇春的情況更糟糕,因為窮得吃不上飯,幹起了打家劫舍的行當,還成為了盜匪的頭目。

應該說,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沒什麼文化的人,在兵法方面的造詣應該不算高。可為什麼徐達和常遇春依然能夠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和一代名將呢?

首先,徐達和常遇春武藝高強。雖然他們從小貧窮,但卻有勇於常人的身手,他們從小習武,沒有過硬的本事恐怕早就被淘汰了。

徐達和常遇春投靠朱元璋後,他們成了統領軍士的將領,他們武藝高強,而且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將士們對他們當然是心服口服。

其次,元末明初時期的戰爭其實在權謀方面的技術含量都不算高,基本上都是起義軍之間,或者和和元軍之間的戰鬥。

起義軍之間(比如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戰鬥其實就是看誰人多,看誰更勇猛。而此時的元軍已經被驕奢淫逸所腐蝕,沒有太大的戰鬥力。

所以武藝高強、身先士卒的常遇春和徐達就用了用武之地。

當然徐達和常遇春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雖然他們沒有讀過兵書,但是他們在用兵方面講究神速和出其不意。這一點和兵法上還是有一定的契合度。

值得一提的是,徐達和常遇春是猛將,他們在劉伯溫和李善長這等智謀之士的指揮下表現更是事半功倍。

最後,徐達和常遇春擅於通過實踐提升自己。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徐達和常遇春他們身經百戰,擅長不斷總結作戰經驗,懂得揚長避短,

他們只要一出手,那就是隻奔敵人的要害!

歷史上其實不乏熟讀兵書和號稱精通兵法的人,比如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趙括,他自恃熟讀兵書、精通兵法,卻只會紙上談兵。

三國時期蜀國的馬謖也是如此,他是諸葛亮的徒弟,對兵法瞭如指掌,但真正到了戰場上卻不會隨機應變靈活變通,最終誤己誤國。

徐達和常遇春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一般,他們是泥腿子出生,作戰風格卻非常勇猛,在帶兵打仗方面從不生搬硬套,快、準、狠成為了他們致勝的法寶。

總之,我認為徐達和常遇春不見得精通兵法,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明朝出色的統帥和名將。


醉愛侃足球


雙方對陣首先不是依靠智力而是勇氣。

徐達和常遇春都是猛將。將的帶頭作用會出現很多跟隨者。這些人共同把軍隊士氣高昂起來。戰爭的前沿需要士氣比需要智慧更多。

以勇氣為基礎,以強大團隊為核心,依靠執行力就是一種戰勝對方的力量。

兵法是錦上添花的。很多時候雙方互不瞭解。戰情瞬間萬變。上級的指揮也無法詳盡的貫徹到一線。兵法的作用很小。你設想一下,到大街上找個大漢挑釁一下。對方很大程度是會逃跑躲避你的。


2019年的硃紅兵


先說在元朝的時候,安徽有這個我國南方最大的元朝官方軍馬場,在軍馬場有大量的牧奴。


而常遇春,徐達就出身在安徽,常遇春本人,勇力絕人,而且手臂很長,善於射箭。很早的時候就在山寨裡,帶領隊伍到處械鬥,對抗官軍和民團。後來在1355年4月,25歲的常遇春投奔了朱元璋。此時,常遇春已經在山寨團伙裡面積累的帶兵能力。

在朱元璋部隊經過2年,實戰鍛鍊,成為先鋒。徐達則是身材高大,顴骨突出,神武勇猛。在朱元璋還在郭子興手下的時候,1353年,22歲的徐達就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和徐達都屬於天賦非常好的人才,而且在朱元璋軍隊,從打農民軍康茂才,元軍當中的三流部隊陳也先,破蠻子海牙水師,大戰張士誠等等戰役,到1359年,經過4-5年的鍛鍊,徐達和常遇春已經成為行伍出身的帥才和將才。

如果我們看太平天國戰爭,也會發現,石達開,蕭朝貴等人從1851年起義,天天鑽山溝,佔據縣城一直到1853年發動大進軍,軍事指揮水平也是在階梯形提升的。也就是既有天賦,又有實踐,還有後天的學習,導致徐達,常遇春等人的軍事指揮水平不斷上漲。其實就如同騰訊,百度,京東,阿里那個老闆是商學院畢業的?都是天賦,實踐加上學習能力。


到1359年大戰陳友諒的時候,徐達和常遇春已經成為當時的頂級名將。到1367年北伐,徐達,常遇春經過12-14年的鍛鍊,學習和實踐,終於自如指揮大兵團北上,一舉打敗元朝主力軍團。


歷史救生圈


其實很多時候,英雄缺乏的並非才能,而是機遇。

就像是千里馬缺少伯樂的欣賞,徐達,常遇春這類的將領也是如此,攻城拔寨,戰必勝,攻必取,想要做到這些都是很難的,但真正具備這類才能的人世界上絕對不會只有一個兩個,很多人都具備獨特的才能,只是缺乏伯樂而已。

如果說,在經過了長期的軍事訓練以後,徐達,常遇春兩人可以成為天下少有的將領,那麼其他人也可以,但這兩人並沒有接受過具體的軍事訓練,從一開始就是跟著朱元璋蠻幹,乾的時間久了,才能自然就有了。

要說為什麼像徐達,常遇春這種人出身並不好,但最後打仗卻百戰不殆,自然跟他們的天賦脫不了干係。

其實很多事情都講究一個天賦,雖說許多無能之人尸位素餐,但這些人卻很少有什麼都不會走到那個位置的,這些人曾經也有天賦,不過在不斷的消磨之下,這些人的天賦漸漸的被自己磨平了,於是乎才有了後來的尸位素餐。

而像徐達,常遇春這一類人則完全不同,他們身經百戰,或許一開始的時候對併發一無所知,但隨著經驗的增長,這些人的軍事才能與日俱增,假以時日,便成為了戰必勝,攻必取的英明領袖。

就像人們常說的那句話,生而為人,誰不是第一次,徐達與常遇春這類的將領也是,他們也並非一開始就是將領,也是依靠軍工慢慢發展起來的,這些人雖然有才能,但卻缺少實踐的機會,若是一旦有機會實踐,他們的才能便會讓人一覽無餘。

再舉一個反例,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括,趙括本是名門之後,在長平之戰前得到了趙王的信任,得已率領數十萬趙軍與秦軍對壘,但趙括畢竟太年輕,不是軍神白起的對手。

趙括沒有才能嗎?趙括的才能顯而易見,紙上談兵已經足以說明趙括的軍士才能是不一般的,但趙括缺乏經驗,真正實戰時,趙括反而自亂陣腳,指揮無度,最終導致數十萬趙軍被坑殺。

趙括也是有才能的人,就像是常遇春,徐達一般,但這些人的差距在於,趙括沒有發展的機會,打從一開始趙括就被扼殺在了搖籃之中,而常遇春,徐達卻有足夠的時間成長,若是給趙括時間,趙括或許會成為比廉頗更優秀的將領。

天賦固然重要,但機遇明顯也很重要,徒有天賦而機遇不足,則會失去脫穎而出的機會,徐達,常遇春等人,便是得了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才能夠成長為百戰不殆的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