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如今,要是去北京旅游,那么恭王府必然是一个需要打卡的地方。然而,虽然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恭王府,但它的历史却不是在恭亲王时代开始的。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01.和珅时代

和珅的大名想必无人不知,单说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后,其财富相当于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据此就可以知道,在18世纪,和珅绝对是世界首富。

这样一位善于敛财,穷奢极欲的宠臣,在吃穿住行上自然是不会含糊的。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乾隆四十五年左右,和珅在什刹海附近修建自己的宅邸,据记载,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除了地理位置极佳以外,王府内部的配置也绝对是顶级的。比如,府中西路上的楠木殿堂就是依照故宫中宁寿宫的样子修建而成;至于毗卢帽门、太平缸、铜路灯等,则都不是臣子应有的规制。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乾隆五十四年,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由此,和珅宅就变成了“和孝公主府”——任和珅权势再大,终究还是要给皇家让路的。公主大婚以后,乾隆还曾亲临公主府看望女儿。

02.庆王时代

乾隆皇帝去世以后,嘉庆帝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大贪官和珅,列举其罪状后赐其自尽,举朝称快——实际上这也是嘉庆皇帝一生中知名度最大的作为。和珅倒台,他的豪宅自然也就被充公。嘉庆四年,嘉庆将和珅府赐给了弟弟——乾隆皇帝的皇十七子庆郡王永璘。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那么,为何单单庆郡王有这个福气,能够继承这座豪宅呢?

《啸亭续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乾隆末年,众皇子觊觎皇位,只有永璘比较淡泊,称自己不求做皇帝,只求成为后世之君的兄弟可以把和珅宅赐给自己。嘉庆登基以后,便满足了弟弟的愿望。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当然,《啸亭续录》只是清朝人的笔记,并非严谨的史书,未必可信,姑可一笑置之。从永璘开始,和珅府在庆亲王家中传了三代,直到奕劻。

03.恭亲王时代

可能是因为随着世代的累积,庆王一支离皇帝的血脉越来越疏远,又对国家没有什么功劳,因此在奕劻承继和珅府不久,就奉旨迁到了别的地方居住。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那么,空出来的豪宅归谁呢?

这时,恰逢咸丰皇帝登基,按照道光皇帝遗旨,奉六弟奕䜣为恭亲王。为了匹配亲王的尊号,咸丰皇帝就将这座豪宅又赏赐给了恭亲王,从此,和珅宅就成了今人熟悉的恭王府。经过一年的装修以后,恭亲王正式住入恭王府,咸丰皇帝还陪着自己的养母,同时也是恭亲王的生母康慈皇贵太妃亲临王府,并题写了不少匾额。

从此,这座豪宅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辉煌时期,直到清朝灭亡,皇族没落,王府被辅仁大学买去。


为什么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从乾隆开始,恭王府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若从努尔哈赤算起,清朝一共有十二位皇帝,恭王府的历史占据了7/12,可不是半部清朝史?当然,恭王府能够得此殊荣不只是因为其历史悠长,更是因为居住在其中的主人太过显耀,尤其是和珅和恭亲王——一个是乾隆宠臣,代表康乾盛世,一个是晚清能臣,代表同光中兴。所以,无论是长度和深度,恭王府都担得起“半部清朝史”的美誉。

参考文献

金涛:《恭王府里聊清史》

孙冰:《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恭王府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