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号称上海滩土皇帝,为何晚年落魄到借钱的地步,有人愿意给他借钱吗?

风雪梦不逝


说到一代枭雄杜月笙,大家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叱咤风云的土皇帝形象。当然,这样的形象是没错的,会做人的杜月笙从卖水果的一个小瘪三进入黄公馆后,一步步混到了三大亨之首,黑白道通吃,在上海滩的确是能呼风唤雨的。

但是去了香港后的杜月笙却没了往日的荣耀了,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了,全家挤在一个百十平方的小房子,他想带着家人去法国都拿不出手续费,死的时候身边也只有十万现金了。不过即使这样落魄,他在临终前还是把别人的欠条都烧了。这些借条,最大的都是500根金条了,加起来据说有几十亿。他的女儿很奇怪父亲为什么这样做,他解释说要帮他们的人没借条也会帮,不帮的话这些借条就是催命符。

不得不说,杜月笙还是很睿智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落魄的杜月笙借过钱吗,有没有人愿意帮他的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他的确和人开过口,有人支支吾吾视而不见,但是有个人却很大方,给了张支票,这样说:150万。不足150万,你随意花。超过150万,需要我签字才行。

一,杜月笙发迹的时候,出手大方。


杜月笙说过,借出去的钱是人情,不得不说他也是出手很大方的,他曾经在上海滩混得无比风光,但是却也出手大方,只要来找他的人,他都会尽力而为。

我们熟知的例子就是戴笠了,戴笠在很落魄的时候就认识了杜月笙。杜月笙慧眼识珠,不仅没有责怪戴笠在赌场闹事,还叫黄金荣给自己曾经的门生蒋介石写了信,给了他盘缠,让他去报考军校,之后戴笠还真的成了蒋介石的红人。

当时还有一个四川人刘航琛,曾经在老家被人追杀,混不下去了,来上海逃难,找到了杜月笙,杜月笙居然也二话不说,管了这件事。他找人护送此人回老家,找人调节,这件事才过去了,刘航琛虽然没有说什么,却一直记在心里了。

刘航琛报恩的机会在后面还真的来了。

二,杜月笙落魄后,有人给支票喊随意填。

1949年,杜月笙带着家人去了香港,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多少家产了。为什么会这样了?他在上海滩很多都是带不走的不动产,加上平时出手也大方,还有个因素就是在抗日中也花了很多钱了。例如为了延缓日军的进军速度,他把自己家里最大的轮船都在水面上凿沉了。

杜月笙在香港的时候应该是很落魄了,再也没有翻身,他也和人说过钱的事情,有支支吾吾视而不见的,但是也有让他震撼的,刘航琛也就是一个了。

刘航琛当时都没问杜月笙要干嘛,就把支票和笔递给了他,只要不超过150万,喊他随便填,超过150万,和他说一声也就行了。有些人可能要问了,为啥高于150万了就要说了,因为过了150万要他签字了。

怎么说了?只能说杜月笙真的是把他自己说的人生三碗面--人面、情面和场面下好了吧。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借钱的说法发生在1951年

那一年杜月笙哮喘病发作,感觉命不长久,就让人拍电报给他的门生陆京士到香港处理后事。陆京士跟随杜月笙二十多年,是杜月笙恒社中核心人物,当时正在台湾整理青帮事务

陆京士到了香港后,杜月笙已经快不行了,两人交流一会后,杜月笙突然对家人说,陆京士在我这边存了十万块港币,你们立刻还给他。陆京士听到后,诧异一下立刻反应,没这回事,从来没在先生这里存过钱。

一个坚决要给一个坚决不要,后来杜月笙想起来在朱汝山(跟杜月笙混的上海富豪,当时也在病床前)那边还放了十万块,于是让朱汝山把钱给陆京士。朱汝山听到后,说先生在我这里存的是十万港币,不是十万美元

第二天朱汝山开了张十万的支票,当着杜月笙的面交给陆京士,陆京士呢前手接,出门就还给了杜月笙老婆

其实,想想就能明白,这十万块是杜月笙给陆京士提供的发展经费,陆京士维持恒社运转整顿帮派等,都需要钱财,杜月笙临终前想再尽一份力,毕竟那些人都是跟他混的

估计就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变成了杜月笙在香港借别人钱的说法

杜月笙虽然在香港没办什么产业,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远没到需要借钱的地步,而且他若真缺钱,根本不用借,也不想想老杜是靠什么起家的


灵石蕴珠宝


杜月笙一生风风光光,在上海是一个数一数二的人物,手上拥有过无数的钱财,又用这无数的钱财打出了权和势。

对于杜月笙的钱财,用他的话说,“我一生一世,过手洋钿何止亿万。”

这“亿万”二字,恐怕也只能看到杜月笙在巅峰时期的三四分模样,他当年在上海所拥有的“势”,即便是国民政府任命的官员也曾在他手下吃过瘪,谁去了不得客客气气唤一声“杜先生?

即便只是表面上,也得给足杜月笙面子!

不过,杜月笙虽然辉煌过,却也落魄过,他最落魄的时期显然是发迹以前,在辉煌过后的衰落时期,也有过落魄的时候,只是他的落魄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1937年,日本人在侵占上海后,找到了杜月笙,说要出资2000万日元和他合作开银行,他婉拒了。

日本人一看,难道是杜月笙胃口太大?于是,便又改合作为直接送钱,只要杜月笙肯向日本人低头,学学张啸林,2000万白送!

可是,杜月笙仍然摇摇头拒绝了,不为什么,只因为他是中国人。

日本人看到杜月笙油盐不进,也生气了,特务头头土肥原为了迫使杜月笙低头,竟然派了飞机到杜公馆上空盘旋,吓死你个杜月笙!

杜月笙被吓住了吗?不但没有,他更是在日本特务的眼皮底下,坐车离开了杜公馆,直奔码头,登上了去香港的轮船,气得日本人跺脚痛骂。

杜月笙到了香港,没了上海这块肥沃的土壤,他也算是落了难,可是他还是没有闲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钱,主持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设立医院,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

杜月笙对钱实际上没多少概念,在他眼里钱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所以在香港沦陷前夕,他到了重庆后,手往口袋里一掏,竟已经掏不出多少钱来了。

钱用在哪了?除了维持杜公馆里的开销,几乎全砸在了支持抗战事业上了!

所以,说杜月笙的落魄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确实不为过,不过,这样的“落魄”却很可敬,也很可爱。

杜月笙到了重庆,兜里空荡荡的,让他很不舒服,他想干很多事,却因为没有钱而干不了,这也让他很是苦恼。

所以,他想在重庆重新打造一个杜氏商业帝国,可是手里却没有钱,没有钱,他想的再好也只能想想而已。

他在重庆,空有一身所谓的名望,却没有任何根基,所以他想要在重庆打出一片天来,只能求人。

只是他自从发迹以后很少求人,多是别人求他,这突然让他开口求人,他也确实很难放得下脸。更何况,他心里对求人一事也很忐忑,如果他开了口,别人不卖他面子,拒绝他了他怎么下得了台?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刘航琛!

刘航琛曾因得罪了川系军阀王赞绪而遭到了王的通缉,从而出逃河内。杜月笙获悉此事后,派人去河内将刘航琛接到了香港,给予了厚待,后来又资助他回川,从而东山再起。

刘航琛素有“四川财神爷”的称号,手里有的是钱,杜月笙找他借钱铁定没错!

杜月笙在短短几天里便已经受够了没钱寸步难行的痛苦,于是,在看到刘航琛后,叙旧一番,便开门见山地说:“航琛兄,承你借我一本空白本票,让我随时在你的银行中支钱,你这番盛情,我是十分的感激。”

不是一张,是一本!

这话的意思——你给空白支票,数额任我填写!

乖乖,这胃口也忒大了,碰上势力的又脾气不好的人,看你杜月笙今朝落魄,借钱却仍然这么大口气,恐怕免不了一顿臭骂和侮辱。

杜月笙倒也不是一个没底线的人,在看到刘航琛同意后,他又说:“记得当初我问你,我支用钱的最高限额是多少,你老兄说是一百五十万,对不对?”

是的,杜月笙想借的正是150万。

刘航琛二话不说,拿出了一本空白支票交给了杜月笙,“一百五十万元之内,杜先生打支票,我的银行立刻照付。一百五十万元以上,麻烦杜先生先知会我一声。”

你杜先生打支票,只要是150万以内,我刘航琛的银行可以立即兑现!不过,凭我们的交情,杜先生也别局限于150万,真要超过了150万,你知会我一声,我也可以借给你!

杜月笙胃口大,刘航琛也爽快,所以杜月笙忍不住笑道:“生平借款,以这一次最为痛快!”

此后,他凭着从刘航琛手里借来的钱,又在重庆发了家,从他后来为了赎一个被绑架的手下花了700万,便可知他在重庆的身家有多恐怖了。

1949年,杜月笙去了香港,虽说已经没有了在上海的辉煌,可须知他保险箱里还锁着价值不知几何的借据呢!

更何况,他在香港也受到了所谓的“香港杜月笙”李裁法的照拂,也仍有不少门生追随照料,生活上算不上落魄。

他在临死前,仍然留有美金10万,更是以“京士有10万块港币存在我这里”为由,将存放在朱如山手里的10万块港币赠给了陆京士!不过,陆京士拿过钱后,转头便交给了姚玉兰。

杜月笙还屡屡接济逃难到香港的朋友,或多或少送几个钱去给他们,如一个曾经的重庆富豪逃难到了香港,想去台湾,竟连买船票的钱也没有,只好拉下脸去向杜月笙“借”300块,杜月笙想了想,300块拿不出手,便给了他1000块。

他刚到香港的时候,更是为了支持门生在香港做生意,接连亏损了10万美金。

所以,杜月笙晚年虽然为了杜公馆里的花钱如流水感到忧心,可是在他临死前,也仍然留有10万美金的遗产,兑换成港币也有不少,终究没有落魄到去向人借钱的地步。

他在向刘航琛借钱的时候,也不能说是他的晚年,此时的他虽然已经53岁,可他心中仍然充满了斗志,对未来仍然充满憧憬。

杜月笙晚年虽然不再有在上海时候的富有,但是一个能够撕碎手里所有的借据,又能够留下10万美金遗产的人,恐怕也谈不上落魄。

即便落魄,也是他一手造成的,竟然放着这么多借据不用,反而撕碎了。

杜月笙这个人啊,豪气!


吾与吾国


杜月笙晚年的时候,去香港之时,确实没有多少钱了。

但是,他从来没有借别人的钱用过,他不但没有借别人的钱,反倒是把之前,借给别人钱的收据,全部给烧掉了。

也就是说,别人之前借过杜月笙的钱,全部不用还了。

杜月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吗?关于其中的缘由,大家听我细细说来。

俗话说的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杜月笙在逃离上海的时候,因为各种政事的变故,他确实没有钱了,但是,他的住所,还是卖了四十万美金的。

当时杜月笙就是带着这四十万美金,和家里的三十多口人去香港的。

他们到了香港之后,开始租房子住,再加上他们一家三十口人的吃住,每个月的花销也都是在两万左右。

即使当时的杜月笙有四十万美金,但是,也是不够他们花多长时间的呀。

因为他们一家人,在香港基本上是都没有工作的。

那时候的杜月笙已经步入老年了,而且他还患上了很严重的哮喘病。

那么杜月笙的哮喘病,严重到什么地步呢?

据说当时杜月笙一直都是靠吸氧气生活的,而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吸氧。这也就意味着,杜月笙想要东山再起,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那时候杜月笙箱子里的钱,是一日比一日的少。再加上他的病情,越来越重。

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而且他还特意派了人,去了台湾给他算卦,看看他到底还能活多久?

结果不尽人意。所以,杜月笙就提前开始分家了。

当然了那时候杜月笙分家,主要是想照顾一下,他新娶的妻子孟小冬。

毕竟孟小冬和他结婚以来,两个人并没有孩子。杜月笙怕自己去世之后,孟小冬分不到财产。

所以,杜月笙就提前把自己的钱给分给了家人。

分的最多的人,就是一人两万美金,当然了这都是杜月笙姨太太能享受到的权限。至于杜月笙的儿女,也就是分个六七千美金。

当然了这些钱给到每一个人的手里,已经不多了。

这时候家里的人,还在看着他箱子里的收据,毕竟昔日杜月笙借出去的钱很多,若是收回来,也是一个不少的数目。

但是,最终杜月笙选择了把这些借条,全部给烧毁了。

对于这一举动,杜月笙并没有做解释。也许,他从一开始向外借钱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要回来过。

再说了,他可是民国时期的枭雄,青帮里的老大。

若是他到了老年,要靠之前的借款度日,那别人要多么的瞧不起他呀。他的一世英名岂不是妥妥地被毁了。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杜月笙还没有到了那么不堪的地步。

所以,只好选择把借条给烧掉。所以说杜月笙并没有给别人借过钱,到他去世也没有。


汉史趣闻


1949年4月以前,杜月笙都在上海忙着赈济灾民,眼看着灾民越来越多,杜月笙知道国民党大势已去了,必须要为自己找一条稳妥的后路了。

一方面他寄希望于国民党能够反扑大陆,不想与蒋介石撕破脸,但他了解老蒋的为人,是个卸磨杀驴的主,所以坚决不去台湾;另一方面他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上海滩也是不敢呆了,于是杜月笙把目光投向了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就不至于受制于人,也便于观望台湾与大陆的情况,再做长久打算。

鉴于随行人数太多,杜月笙的哮喘病也很严重,没办法坐飞机,在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带着一众家人乘坐“宝树号”客轮去往香港。

(影视剧中上海大三亨的形象)

杜月笙称霸上海几十年,垄断鸦片买卖,可谓是日进斗金,但是杜月笙手下养着家人、兄弟、打手,花钱如流水,又是青帮大佬,仗义疏财,常常一掷千金,反正来钱快花钱也不在乎,也不会刻意存款,所以杜月笙名下的财产以不动产、银行股份、公司股份居多,以至于杜月笙仓皇去往香港时名下都是不动产,可带走的流动资产寥寥无几。

幸好杜月笙之前卖掉杜美路大楼的45万美元一直存在香港,杜家老小的开销才得以维持。再有就是他当年为子女预存了10美金的教育基金,由宋子良代管,这55万美元就是杜月笙在香港的全部家当。

和当时去往香港避难的华人一样,杜月笙也只是打算暂居香港,一直吃着老本观望海峡两岸的风声。杜公馆的人口众多,多年来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杜公馆每日最少也有五六千港币的花销,杜月笙还得看病吃药,应酬交际,这点积蓄也支撑不了多久,奈何大陆局势不明朗,回归之日遥遥无期。

(影视剧中的杜月笙形象)

杜月笙不得不开始为生计奔波,正好他的一个四川的商人朋友,看中四川丝茧产量大,加上时局动荡,价钱相当低,他打算筹集巨款大量收购,然后用中航的飞机空运到香港出售,这种投机生意在当时很常见的一本万利的买卖,杜月笙便拿出10万美金入股。在杜月笙等着分红利补贴家用的时候,航空公司内部员工起事,劫持了100多架飞机,丝茧全部滞留四川,四川朋友破产了,杜月笙的10万美金也打了水漂,把杜月笙急得哮喘病都犯了。

后来杜月笙老朋友徐学禹来到了香港,徐学禹原来在大陆是中国航联保险公司的总经理,有意在香港设立航联的分公司,只需要按照香港政府规定缴纳5万美元的保证金就可以。杜月笙慷慨允诺出资5万美金,和老友一起组建香港航联分公司。可惜保险公司效益一直不好,杜月笙这次的投资又失败了。

捞偏门出身,习惯了只赚不赔的杜月笙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投资,挫折感倍增,加上手头越来越紧张,对于后来许多人投资的建议都予以回绝了。

杜月笙最后一次发展事业,是托门人袁国良代理股票,尽管袁国良尽心尽力,可是股票有风险,最后还是赔了两万多港币。

之后杜月笙身体江河日下,缠绵病榻,面对杜公馆流水般的花销既担心又无奈,他已经无法再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了。

杜月笙病危时与来访的老朋友杨志雄说过“我不想活了,到香港后事事不顺,存款都已经花光了,如今大陆被共产党带上了正轨,等着国军打回去根本没希望了,钱没了我就得死了”,杨志雄劝解他“杜先生义薄云天,这十几年受你恩惠的人太多了,只要您有困难,谁都会帮您的”。

杜月笙听后坚定的告诫杨志雄,自己这样活着就是苦恼,不要跟着大家一起乱搞。

一生叱咤风云的杜月笙骨子里很骄傲,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与其卑贱的活着不如一死,纵横觉得他不至于靠借钱活着,更不至于向交情不够的人借钱吧!


史论纵横


杜月笙之所以有钱,完全靠法国人,法国人运鸦片让杜月笙负责卖给中国人,杜月笙赚的主要就是这个钱,赚到钱就有势力到处雇佣打手,干敲诈勒索的事什么的,为什么国民政府没有动他,归根结底后台是法国人动不了,法国人被日本人赶走了,日本人不卖鸦片,所以杜月笙后台没了,想赚钱就不可能了。没有钱就没有势力,所谓杜月笙什么恒社不过就是花钱养小弟。没钱谁会跟你混,到香港后杜月笙想在香港卖鸦片,但香港也有黑帮不会允许杜月笙抢生意的。杜月笙没什么文化正经生意不会做,偏门又没后台所以只能花老本,没钱了找别人借,但基本没人借他,因为明眼人都知道杜月笙已经废了。有人说杜月笙有好多借条,但借条怎么来的杜月笙是恶人,专门敲诈勒索,这些借条九成都是这么来的,你没势力要敢去要估计会被人打,所以杜月笙把借条烧了。


超两公里兔兔


一、时势造英雄,乱世出枭雄

杜月笙从一个青帮的小混混最终逆袭成为上海滩黑帮教父,离不开动乱时势的造就,离不开上海滩这个鱼龙混杂的都市,离不开杜月笙积累的人脉。上海滩流氓三大亨:黄金荣爱钱,张啸林会打,唯独杜月笙会做人。

杜月笙会做人到啥程度?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被吹捧为“当代春申君”。国民党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


(张涵予版杜月笙)

二、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

杜月笙就是一个不但会打架,更有文化的流氓。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镇压工人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因此得到蒋介石的支持,甚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杜月笙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

杜月笙组织恒社,在从事黄赌毒主业之外,还涉及电影行业、金融行业,他的势力渗透在上海滩各个行业,其势力如日中天。

抗战爆发后,杜月笙积极参与支持抗战,而同为三大亨的张啸林却做了汉奸。杜月笙配合军统展开清理汉奸行动,张啸林也在杜月笙的配合下被强杀于公寓内。


(周润发版杜月笙)

由于杜月笙关键时刻总能站队成功,在上海滩的声势日益浩大。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开始谋划从政洗白自己,然而毕竟曾经的黑帮经历,蒋介石的反对,杜月笙与上海市市长、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失之交臂。从此,杜月笙也开始明白蒋介石的为人,开始渐行渐远。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杜月笙与其他国民党政要一样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最终他拒绝了蒋介石前往台湾的邀请,也拒绝了共产党留在上海的诚意,选择前往香港,离开了这个曾经辉煌过的上海。


(葛优版杜月笙)

三、十里洋场一觉梦,时势变后一场空

杜月笙到香港后,国共双方并没有放下对杜的拉拢。然而此时的香港,属于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在香港的杜月笙是“虎落平阳、龙游浅水”,他也有了大梦觉醒的觉悟,寄人篱下乖乖做一个寓公。

自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杜月笙在香港的岁月,相比上海滩可谓过的穷困潦倒,在上海杜月笙有多处房产,花园别墅好几处,而在香港,一大家子只能住百十平米的一套房子。

没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一家老小全部指望从前的积累坐吃山空,杜月笙过得非常窘迫,也时常向他昔日的好友伙伴借钱过日子。这里就有钱新之主动给杜月笙借钱,还不让写借条;生意伙伴刘航琛,两个书信往来,素未谋面,当杜月笙提出借钱时,当即就拿出了一百多万。


(冯小刚版杜月笙)

这一切都要归根于杜月笙会做人,当年杜月笙在上海滩时就以豪爽闻名,对求上门的人都大方接济;在抗战时期要立刻上海时,主动让管家清算杜家对外欠债,把能还的都还了,剩下不够的仍然记着,后来杜月笙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就都还清了;甚至在去逝时,让家人将外面对杜家所有借条全部销毁,这些借条小到500块钱,大到500根金条。

(赵立新版杜月笙)


苏纪龙侃历史


杜月笙的一生就是六七十年代黑帮电影的写实,底层出身,义薄云天,在小弟们的拥戴下成了上海皇帝,转折点就在杜月笙去了香港,那么为什么他要选择去香港?因为得罪了蒋介石那时候在上海自然过不下去,另一方面共党也希望杜月笙留在大陆,但是之前吃过国民党政府的一次亏,本身没什么文化功底的他同时加上年迈了以防再次上当只好选择去了香港,在香港无依无靠他的当然只能选择花老本行了,而且每到冬天或者旱灾他都会给百姓们发放衣服以及粮食,自然钱用不了多久,关键的是他个人的性格太过于偏重义气以及好面子,所以他的晚年并没有向谁低过头要过钱,就连他去世之前都把那些欠了他钱的人的借据都撕毁了!


野史真探


晚年民国权贵包括蒋都欠他钱,他病危之际叫女儿去银行打开了保险箱里面有欠的金条黄金几十万的借条让女儿销毁不得让后人去追债。


咸鱼抹茶饭


钱新之,刘航琛。都是自己主动借钱给杜月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