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深陷裁員質疑,背後原因真的如表面所見嗎?

2018年5月16日,在天津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一個精神昂揚的男人正在做著演講,擲地有聲的說出“我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強東剛剛參加完馬德里世界零售大會不久。

在那次世界零售大會上,劉強東說“希望有一天在我的公司裡,再也沒有一個人類,百分之一百全部由AI技術和機器人運作“,並表示遲早有一天會把公司裡的16萬名員工減少到8萬名員工。”

所以,“不會開除一個兄弟”算是對於自己此前的言論的一種解釋。

那時候,劉強東還是員工的好老闆。

但是,隨之而來的性侵醜聞,以及因此暴露出來的問題,卻是讓京東的問題徹底的暴露了出來,伴隨著股價的下跌,以及被同行超過的危機,護城河越來越窄……劉強東個人的公眾形象一落千丈,公司危機接踵而來,京東不得不立即調整方向。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京東開始裁撤高管,降低員工的薪酬和福利,幾名高管陸陸續續因為各種家庭和私人原因,請願“辭職”。

近日,京東再次傳出了各種裁員消息,僅僅是總部,每日的最高離職人就超過了四百人,而在近日,京東內部郵件傳出,京東將取消旗下快遞員的底薪,另外將增加快遞收件任務,攬件將計入績效,直接影響工資收入。

據瞭解,快遞員的底薪一般在1500—2000左右,在月薪中最少佔到15%-20%,取消後對總收入影響不小。

不僅如此,另有網友爆料,京東還將降低快遞員的公積金係數,從12%降到7%,下調了5%,這極大可能會降低快遞員的收入。

京东深陷裁员质疑,背后原因真的如表面所见吗?

因此,這被部分人認為是京東裁員的“手段”,有員工表示已經考慮離職。

雖然,在今日早上京東已經做出了回應和解釋,但是這並不妨礙媒體和公眾對它的解讀,而更讓人不解的是,上個月京東官方在否認裁員的同時,還明確的指出了要在2019年擴招15000人,其中京東物流的人員約為10000人。

這一點,與現在的做法是想背離的。

事實上,兩者並不矛盾,甚至是相輔相成的,因為京東物流一向都是以派件快速額出名,但是物流C端市場並非京東主戰場,而是為自家的商城做服務。

但是,中國的個人快遞業務市場十分龐大,有著巨大的盈利潛力,有數據顯示,2018年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22.8%,比社會物流總額增速高出16.4個百分點。在網絡零售領域,受電商消費快速增長拉動,全國快遞業務量實現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

從2018年開始,京東開通了物流個人業務,正是進軍C端業務,越來越像是一家快遞公司,其個人業務被看做是順豐快遞的一個競爭對手。

事實上,京東快遞也一直在這一方面努力,不僅開發了微信線上小程序,也學習各大快遞一樣,開始了最快兩小時的上門取件服務。

這被認為是京東物流向C端延伸之後的一個新的盈利點,所以擴招的那一部分,可以被視為新政策下,新業務的開拓部分。

而所謂的降薪變相裁員,則是在新的政策之下,人員流動帶來的變動的空缺,也就是說新的業務之下,必然會有一部分員工不能適應,不能跟上新業務的節奏,同樣的不能夠適應新的工作壓力,因此而被辭退,或者說因為不背上“裁員”的帽子,而採取了降低薪酬的方式。

正如京東內部員工所說,新政策像是對現有快遞員的考驗,能夠適應京東物流的轉型則留,不能就要被淘汰,所以京東要變,就必須有人為此“犧牲”,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規律,哪怕是京東也不能避免。

根據京東發佈的2018年財報顯示,京東即將面臨的問題也十分的多。

2月28日晚間,京東發佈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淨收入1348億元人民幣,高於市場預期的1324.7億元,2018年全年淨收入4620億元人民幣,全年GMV(網站成交金額)近1.7萬億元,同比增長30%。

雖然,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京東的營收要高於市場預期,但是同比僅僅增長22.4%,增速為連續10個季度的最低增速,在給出的2019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指導中,預計營收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

同時,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為3.053億,第三季度京東年活躍用戶數為3.052億,較上季度年活躍用戶數增長僅10萬,環比基本持平,而競爭對手淘寶和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數依然在快速增長。

京东深陷裁员质疑,背后原因真的如表面所见吗?

同期淘寶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為6.36億,較上季度增長3500萬;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數達到4.185億,較上季度增長3300萬,京東平臺的用戶增長面臨著較為明顯的瓶頸。

所以,求變已經是京東的第一要務,而減少員工成本,就是增加淨利潤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然,在這背後我們能看到的還有更多。

此前,京東儘管沒有裁員的計劃,並且雄心勃勃的要擴招增持。

但是,一方面國內的人口紅利見頂,京東各項數據增長乏力,另一方面遭遇了拼多多等新平臺的超越,讓一直位居第二把交椅的京東位置變得非常尷尬,而這一切的問題,都在股價上體現了出來,尤其是老闆被捲入了性侵一案後,組織結構和公司核心競爭力等問題,更是倍受關注和詬病。

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美國的科技股率先普跌,而國內的互聯網泡沫也冒出了頭,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節衣縮食,二線互聯網企業更是開始了大規模的裁員,互聯網寒冬說來就來,進入了一眼望過去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的調整期。

所以,過去十年間中國互聯網企業野蠻生長之下所積累的問題,一下子就全部暴露了出來,而京東面臨的問題更多,所以一下子被在了燒烤架上炙烤,很多時間我們只是關注焦點,但是其實我們能看到的,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只是沒有像京東一樣站在風口浪尖而已。

對於京東來說,能夠在時代轉型的風口就有一個意識到自己本身錯誤的機會,這其實是非常難得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更應該算是一種幸運這其實算是一種幸運。

我們應該知道,風口和時代本身就意味著期限,在上一個時代過得最安逸的公司,那麼就是下一代死得最慘的公司。

世界上有很多百年企業,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危機,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企業大多沒有經歷過時代的轉型,百年企業一家都沒有,三十年的企業也廖若星辰。

我們應該明白的是,一家成熟的企業是應該在戰略調整的時候,多出一些靈活的空間,以適應時代的變遷,讓商業戰艦更好的轉向,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應該能看到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