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狼瘡、強直、痛風……免疫性疾病真的無法治癒?

風溼病真的是“不死的癌症”嗎?

提到“風溼病”,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難治癒”。多數患者談“風溼”色變,甚至將風溼病中的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稱為“不死的癌症”。江蘇省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鼓樓醫院副院長、風溼免疫科科主任孫凌雲教授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早期診斷的推行及藥物開發,風溼免疫性疾病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部分早診早治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實現了治癒、停藥。接受規範化治療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90%以上存活期超過20年,他們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风湿、狼疮、强直、痛风……免疫性疾病真的无法治愈?

↑鼓樓醫院副院長、風溼免疫科主任孫凌雲

紅斑狼瘡“偏女”,痛風脊柱炎“偏男”

風溼免疫性疾病在中國是一類常見的疾病,發病率較高。孫凌雲教授告訴記者,特別是近幾年,由於空氣汙染等原因,風溼病發病率逐漸上升。以類風溼關節炎為例,全國約有400-500萬患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代謝障礙性疾病痛風的發病率直線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高尿酸血癥患者就更多了。有數據顯示,未來幾年我國痛風患者將達到1000萬。老年性病變——骨關節炎、骨質疏鬆患者的群體更加龐大。保守估計,我國骨性關節炎患者達1億。“風溼免疫性疾病有200多種,患病總人數佔據疾病排行榜第一位。”

风湿、狼疮、强直、痛风……免疫性疾病真的无法治愈?

風溼病能侵犯各個年齡段的人群,症狀通常“結伴而來”,多個器官同時受累。“當然不排除部分早期患者,只出現一兩個症狀。”孫凌雲教授說,幼兒也有患病的可能,且發病更兇險,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進展快,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關節損害。部分風溼病呈現出顯著的性別特點,“紅斑狼瘡,10個病人中有9個是女性,多見於生育期女性。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痛風、高尿酸的患者中,女性比例僅佔5%—10%,男性比例高達90%—95%。脊柱炎也是男性患者居多。”

早診早治,部分類風溼患者實現停藥

刷牙、擰毛巾……日常生活中這些動作對一般人來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而言,卻是一種極大的挑戰。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極具破壞性,甚至可致嚴重的關節畸形。孫凌雲教授談到,民間甚至稱類風溼關節炎為“不死的癌症”。實際上,近年來隨著早期診斷推進及藥物開發,類風溼關節炎得到很好的控制。部分患者已實現治癒,部分患者可以停藥。關節畸形、最終殘疾患者越來越少。而隨著生物醫藥的發展,生物製劑、小分子化合物的應用,使得部分難治性患者受惠,阻止了關節的破壞、功能的殘疾。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理念近年來也有所改變,臨床大大減少了糖皮質激素的使用,降低了感染率,減少了患者感染、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腦血管疾病等副反應的發生,提高了疾病的緩解率,降低致殘率。“系統性紅斑狼瘡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感染,傳統治療中,患者長期使用大劑量激素、免疫抑制劑,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加上環境因素,容易造成反覆感染,危及生命。”經過近20年的努力,紅斑狼瘡病人20年的存活率高達90%以上。

這部分病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完全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生育,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

治風溼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早診、早治給風溼病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不過在實際治療過程中,被誤診的風溼病比例並不低。孫凌雲教授認為,這與風溼病發病侵犯器官多的特性有關。如患者關節痛一般先到骨科就診;肺部不適的往往去呼吸科;還有消化道、血液系統出現症狀,首診到風溼免疫科的患者比例不高。沒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疾病診斷不準確,治療方式不對路,給患者帶來不良反應。

风湿、狼疮、强直、痛风……免疫性疾病真的无法治愈?

孫凌雲教授介紹說,風溼病發病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早期包括反覆口腔潰瘍,關節痛,肌肉痛,脫髮,面部或全身皮疹,肢體麻木、白細胞減少、貧血、咳嗽、食慾不振、腹痛、肝功能異常等。風溼病的治療是綜合治療,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患者在風溼免疫科就診後,會接受系統的檢查和綜合評估。

“出現不明原因發熱、疼痛,其他學科不能解釋的症狀,應考慮到風溼免疫科就診。”孫凌雲教授特別提到,常見的腰腿疼、肩周疼痛、背疼,90%以上是風溼病引起的。“疼痛病人,應考慮在風溼免疫科接受血液、自身抗體等檢查,來進一步判斷是否屬於風溼病。”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的應用,部分難治性風溼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再生”的機會。孫凌雲教授介紹說,南京鼓樓醫院風溼免疫科20年來聚焦於幹細胞研究,在8年的基礎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部分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間充質幹細胞存在異常。

“我們提取健康骨髓中的間充質幹細胞或異體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治療難治性患者,有效率達到60%左右。”據悉,鼓樓醫院風溼免疫科已完成1100多例幹細胞治療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在國際上遙遙領先。孫凌雲教授說,新技術的發展,挽救了重危患者的生命,給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間充質幹細胞相對安全,不會出現排斥反應、不會增加感染,相反有抗感染的優點,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

一號難求? 應從五個方面著手“解題”

南京鼓樓醫院風溼免疫科成立於1979年,在最新一期“復旦醫學專科排行榜”上,全國排名第四,門診量年增幅達上萬人次。孫凌雲教授介紹說,江蘇風溼治療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江蘇三級甲等醫院均設有風溼免疫科,縣市級醫院都有專業的風溼科醫生。他同時提到,風溼病學發展仍存在兩個短缺:一是學科建制短缺,不少醫院尤其在西部地區還沒有設置風溼免疫科;另一方面風溼科醫生短缺。“前幾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風溼科醫生不到6000人,這兩年有所增加,但還是不足萬人。”在不少大醫院看風溼科,出現了“一號難求”的局面。

孫凌雲教授建議,未來可從五個方面著手,解決難題。一是培養大批合格的風溼科醫生的專業隊伍;第二,從國家層面,重視風溼病學的發展,更多醫院能建立風溼免疫學科,讓患者得到早期診斷、規範治療;第三,加大科普宣傳力度;第四,大醫院和社區、縣級醫院、鄉鎮醫院建立醫聯體。本月底,江蘇省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牽頭100多家大小醫院建立醫聯體,加強基層醫生培訓;第五,開發中醫中藥治療,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中西醫結合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文丨蔡蘊琦

圖丨來自網絡(侵刪)

策劃丨外宣辦

• end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

權威|服務|融合

风湿、狼疮、强直、痛风……免疫性疾病真的无法治愈?

喜歡本文,請點個“好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