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低價股被狂炒作?

雲中雁462


準確的說,低價股+小市值容易被狂炒作。

中國石油7.6元左右,但是流通市值1.2萬億,要把中國石油炒的翻10倍可需要12萬億的資金!所以能被狂炒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股票多半是小市值的股票,很多流通市值三五億的比較好炒,主力資金有一兩個億就就控制了一多半的盤面。拉昇性價比和容易程度遠遠大於大盤股。

其次就是利用心理學了,普通股民很多買股票像買菜一樣,心理上就覺得1元的股票比100元的股票便宜好多,哪怕100元的股票業績比1元的股票業績好1000倍。 而且從人的心理認知偏差看,1元漲到10元比較容易,100元漲到1000元要難的多,而且前者容易麻木,比如1元漲到1.5元感覺像沒啥變化,100元漲到120元感覺漲了好多, 可實際上算收益是看漲幅的,前者漲幅是50%,後者漲幅只有20%! 1元漲到3元可能心理還覺得挺便宜,漲到7元可能都覺得便宜,股價還是各位數。 但是100元股票漲到150元又漲到230元 你可能就不敢買了。 前者從1元漲到7元漲了6倍,後者從100元變為230元漲了1.3倍。

最後一點就是低價股普通小散戶更容易參與,我們都知道中國股市買股票是按“手”買,最少買一手,一手股票即100股。 1元的股票買1手只需要100元, 100元的股票買1手可需要10000元。 前者操作只需要100元的整數倍買賣,後者操作要10000元的整數倍買賣,前者准入門檻要容易的多、即更容易聚集散戶的人氣。

綜上,低價小盤股更容易被狂炒。


鑫財經


低價股在A股市場上一般是定義為股價在5元/股以下的股票,從歷史規律來看,低價股素來在A股市場比較受歡迎,容易炒作,尤其是疊加了一定熱點題材的低價股更是容易成為大牛股。

典型的如近期興起的5G概念龍頭東方通信、券商股炒作漲幅居前的方正證券、國海證券無不是從5元以下爆發起來的,至於為何低價股容易被爆炒?這主要還是源於兩個方面:

第一,在一個題材興起的時候,如果該題材股同時是低價特徵的股票就具備了熱點題材+低價雙重題材,更容易在同一概念炒作中脫穎而出。

第二,低價股炒作起來,更容易脫手。A股市場群體還是散戶為主,而散戶一大特徵就是資金量少,每人幾千到幾萬的投資額不等,但是群體大,對於主力資金來說,炒作一家企業的股票必然要考慮爆炒後脫手的便利性,在這方面,低價股的優勢比較明顯,再怎麼爆炒,低價股一口氣翻2-3倍也不過是10來塊錢,在很多散戶眼裡的“價格效應”還是可以接受、可以追高埋單的。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大盤在跌穿了2449點之後,在2440點開始反彈,首先由券商引領,實現了股指的企穩,隨後各題材股快速的輪動,呈現出熱點擴散的狀態,創投概念、5G概念、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等,可以說在一時間市場題材活躍,賺錢效應比較明顯。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低價股的漲幅要遠遠好於高價股,尤其是低價股疊加題材概念,更是走出了很多連續性的漲停,成為了市場的亮點。



那麼為什麼市場會有這樣的狀態呢?首先低價股已經是進行了充分的調整,股價處於估值的合理區間,從技術上來講已經完成了築底,符合主升浪拉昇的要求,一旦和題材熱點契合,就會得到市場資金的關注,從而實現低價位的快速拉昇。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上證50股指處於跌破箱體的技術形態,對於市場整體的壓制比較強,如果權重藍籌股由於籌碼的壓力繼續下挫,會帶動市場整個股指繼續走低,很多高價股就會出現補跌的現象,這是在目前市場弱勢情況下,必須躲避的一種操作模式。

低價股的此起彼伏,反覆操作,說明市場依然處在築底階段,更多資金玩的就是短線交易,並沒有行情似的長期持股,所以說我們在交易中一定要注意這種短線行為,也要努力做到快進快出,不可過分戀戰。


小散李大鵬


一、經過長達3年多最高跌幅超50%之後,A股開始進入熊市尾聲,市場先以修復性反彈為主,既然是反彈行情,市場永遠是朝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那麼目前阻力最小的方向在哪?對!就是長期超跌的低價股,這些個股由於跌幅巨大、且持續時間較長,距離上方套牢籌碼密集區較遠,主力運作起來就不用過於忌憚上方套牢,而且低價股在熊市中往往大幅下跌,預期又很差,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了,跌到不能再跌了,物極必反!這時候會有先知先覺資金,進場抄底;同時這部分股票也方便主力更好的吸籌,因為參與者都普遍不看好,所以說股市是反人性的!

二、低價股行情往往是反映了風險偏好的修復,很多時候是市場回暖的重要徵兆

“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但是會驚人地相似。”這句話在資本市場中人盡皆知,從歷史上看2005年8月,2008年11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8月等A股階段性底部區域,都出現了低價股(0-5元)的階段性行情。低價股表現與未來6個月上證綜指表現有正相關性;歷史數據看,低價股指數每上漲10%,意味著未來6個月上證綜指有望錄得7.09%的漲幅。

從歷史上看,低價股大規模出現的情況一共有4次,分別是2005年8月(926只,佔比全A71.2%),2008年11月(966只,佔比全A61.5%),2012年12月(560只,佔比全A22.8%)和2013年7月(503只,佔比全A20.52%);10月18日,兩市5元以下(不包含5元)個股數量1130只,11月19日數據降至772只。

進一步,當指數經歷大幅調整進入縮量震盪狀態時,就歷史規律性,當低價股和績差股實現顯著而且持續的超額收益時,往往預示著市場產生趨勢性機會。但回顧歷史,績差股行情結束後,對大小盤風格沒有明顯的強化效應。

歷史上每一波牛市的領頭羊,在牛市初期都是低價股,從漲幅空間角度來說,低價股爆發性更好。近期低價股表現活躍,其往往是A股市場回暖的領先指標,但其自身行情未必具有中期持續性。衡量個股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於股價的高低,低價不一定就有價值,在階段性底部區間的低價股超跌反彈僅僅是對於過度悲觀預期的修復,並不具有持續性。一旦完成預期修復後,低價股的表現並不顯著優於中高價股。

對於交易而已,你需要的是差價,不是股價。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歡迎大家熱評,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股市裡面存在兩類投資者,一類是在投資,看好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做長期的價值投資,比如茅臺、格力這一類公司。另一類也是大多數散戶在做的,就是投機,想短期內通過買入賣出來獲利,比如近期退市的中弘。所以,就是因為我們的證券市場建立時間短,各項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不夠理性,大多數是在做投機,認為股價已經很低了,大概率會觸底反彈,漲上去啊。所以你會經常聽到炒低價股。

為什麼去炒作低價股往往是不太理性的選擇呢?其實有一個基本的邏輯,就是你想清楚為什麼股價低?股價是市場上所有投資者對這個公司未來預期的集中反映,買股票是買未來,不是買過去也不是買現在。所以股價低就是大多數投資者都不看好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那投資者是如何形成預期的呢?是通過歷史已有信息,也就是基本面來分析得出的。進一步,股價低是因為這個公司的基本面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比如疫苗事件中的長生生物。股價越低,基本面越差,風險越大。基本面這麼差,除非是有逆天操作,逆風翻盤,才會改善基本面,讓股價上揚。

還是一句話,高風險高收益,炒低價股前先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怎麼樣。


阿信的小薔薇


本輪在5G、特高壓、高鐵軌交等帶領下的"新基建"主題行情很可能引領春季行情。一方面,市場對於普遍擔憂的商譽減值問題已經有了相當充分的預期消化,而考慮業績公佈時點、春節時間以及當前指數位置,加倉也很可能在春節前完成,另一方面,從催化來看,近期對於基建補短領域的項目批覆超出市場預期,5G產業鏈也正式進入了兌現階段,春季行情很可能在"新基建"主題行情的帶領下提前開展。



而對於低價股的炒作可能是中途休息無熱點的無奈之舉,券商板塊在帶領指數走出大陽之後短期內需要的是一個修整,而前期5G板塊、文化傳媒板塊、創投板塊、新能源板塊、航天板塊等都似乎被遊資玩了一個遍,那麼在短期需要回調的情況下也許只能選一個所謂的低價股進行炒作!其實也是一個無奈之舉,但是從長期來看,這個低價股行情持續不了多久,一旦短期調整結束,大概率還是會回到主場熱點板塊之中。畢竟這些板塊才是有題材,有業績,有故事的!


所以對於投資者而言還是那句話,輕指數,重個股,持有超跌績優股不要亂動,千萬不要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股票野生交易者,遨遊股海十載,以自身經歷和經驗解析股市疑難!

應該糾正一下題主的低價股這個概念,因為被狂炒的不單純是股價低的個股,而是那些有殼資源或者題材、概念、深跌且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

自上證指數創出2449新低以來,便探底反彈。市場資金成交量放大,賺錢效應顯現。聰明的資金四處尋找買入標的,於是一些有題材又真正具有價值就入了其法眼,並且這些股還便宜,買入成本很低。於是市場出現了一輪又一輪的炒作,先是殼資源,然後是創投概念,再是5G,再到後來的特高壓、新能源等。而這些被炒作的標的中,不乏價格低廉的股票。

恆立實業從2.42元拉昇到10.53元。群興玩具從2.85元拉昇到9.22元。東方通信更是因5G概念從3.7元暴漲到16.98元,風範股份也從2.78元拉昇到7.55元。這些低價股都因為題材和概念,股價不到一個月連翻幾番。

這些低價股為什麼會被瘋狂炒作?簡單說是具備炒作的題材,其次該股的質地不差,最後是受到了市場資金的追捧,於是便形成了瘋狂的炒作。尤其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個股,比如東方通信,是5G通信題材概念股,符合國家產業發展邏輯並加持政策利好。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這一政策利好促推了市場炒作情緒,各方資金扎堆湧入東方通信,將股價推高几倍。

需要說明的是,市場炒作的低價股並不單純是因為股價低的緣故。目前大盤行情低迷的情況下,低價股滿地都是,隨處可見。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網紅”,是因為“網紅”具有成名的資本。不是每一個低價股都能被狂炒,因為被炒的低價股有被炒的理由。

因而股民朋友不要因為股價低而去買!


股票野生交易者


股市中,大家可能會注意到,一有行情發動的時候,往往好多低價股能夠漲幾倍,而且是不知不覺就漲了好多倍的。因此,低價股確實容易被炒作的。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低價股想象空間大

低價股在牛市的時候確實是容易被炒作,這主要是由於低價股想象空間大。一個2塊錢的股票,在大牛市裡面漲到30塊錢,也很正常,這就是15倍的漲幅了,但是讓人感覺股價還不是太高。但是如果像茅臺那樣一股726塊錢,你能把726塊錢的股票吵到一股7260元麼,那是否有點感覺太嚇人了。因此,低價股容易被炒作,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低價股想象空間很大。

2、低價股參與人數多,主力容易跑掉

低價股參與門檻低,因此參與低價股交易的人數眾多,因此,炒作低價股便於主力撤退。低價股一般都是幾塊錢的股票,比如有些股票只有3塊錢,你買一手就是100股,也就是三百塊錢,可以說門檻非常低,因此,就非常方便大家參與購買,參與購買的人數也會很多。參與人數越多,交易量越大,主力拉高出貨就會越容易。

如果是高價股,比如茅臺,現在一股726塊錢,買一手100股,就需要7.26萬元,這麼大的資金,對於很多幾萬塊錢的散戶,資金都不夠交易門檻了,買的人就會少了。主力炒作上去以後,很難跑掉的。

3、低價股炒作風險較小,收益較高

好多低價股價格比較低,這樣的股票,主力在低位介入可以說風險很低。對於主力來說,一般介入的低價股,好多已經橫盤很長時間了,這樣的低價股可以說下跌的風險是非常低的。因此,主力介入以後,就可以慢慢推升,這樣的股票很多主力也是非常喜歡炒作的了。因為畢竟風險低,漲幅可以很高,收益可能很高,只要是遇到大牛市,這樣的股票好多真的是會翻到10倍以上的。

綜上所述,低價股在牛市裡面,確實容易被炒作。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股價低,風險小,漲升獲利空間大,便於主力出貨等。


多謝支持!


睿思天下


中國鋁業3塊多?算低價股嗎?怎麼沒人炒作?


子非魚VIP



市場的熱點,黑馬、主力行將爆炒的股票,請移步個人簡介


一、經過長達3年多最高跌幅超50%之後,A股開始進入熊市尾聲,市場先以修復性反彈為主,既然是反彈行情,市場永遠是朝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那麼目前阻力最小的方向在哪?對!就是長期超跌的低價股,這些個股由於跌幅巨大、且持續時間較長,距離上方套牢籌碼密集區較遠,主力運作起來就不用過於忌憚上方套牢,而且低價股在熊市中往往大幅下跌,預期又很差,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了,跌到不能再跌了,物極必反!這時候會有先知先覺資金,進場抄底;同時這部分股票也方便主力更好的吸籌,因為參與者都普遍不看好,所以說股市是反人性的!

二、低價股行情往往是反映了風險偏好的修復,很多時候是市場回暖的重要徵兆

“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但是會驚人地相似。”這句話在資本市場中人盡皆知,從歷史上看2005年8月,2008年11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8月等A股階段性底部區域,都出現了低價股(0-5元)的階段性行情。低價股表現與未來6個月上證綜指表現有正相關性;歷史數據看,低價股指數每上漲10%,意味著未來6個月上證綜指有望錄得7.09%的漲幅。

從歷史上看,低價股大規模出現的情況一共有4次,分別是2005年8月(926只,佔比全A71.2%),2008年11月(966只,佔比全A61.5%),2012年12月(560只,佔比全A22.8%)和2013年7月(503只,佔比全A20.52%);10月18日,兩市5元以下(不包含5元)個股數量1130只,11月19日數據降至772只。

進一步,當指數經歷大幅調整進入縮量震盪狀態時,就歷史規律性,當低價股和績差股實現顯著而且持續的超額收益時,往往預示著市場產生趨勢性機會。但回顧歷史,績差股行情結束後,對大小盤風格沒有明顯的強化效應。

歷史上每一波牛市的領頭羊,在牛市初期都是低價股,從漲幅空間角度來說,低價股爆發性更好。近期低價股表現活躍,其往往是A股市場回暖的領先指標,但其自身行情未必具有中期持續性。衡量個股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於股價的高低,低價不一定就有價值,在階段性底部區間的低價股超跌反彈僅僅是對於過度悲觀預期的修復,並不具有持續性。一旦完成預期修復後,低價股的表現並不顯著優於中高價股。

對於交易而已,你需要的是差價,不是股價。

歡迎大家熱評,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