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年节大致程序是怎样过的?

迷糊人生515


我生活一个多民族多省份的地方——新疆伊犁。这里的人口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因为这个特殊性,所以过年的习俗也不一样。

我的祖籍在鲁西南,过年的时候老人家都要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往往都被编成了口诀,比如:

三祭灶,四扫屋,

五蒸馍馍六杀猪,

七八,乒啪,

九十,捏扁食。

这说的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要迎接新年了。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打扫房屋卫生,腊月二十五每家都要蒸馒头了……

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都不去串门了,各家忙各家的事情。

大年三十晚上一般人家还有守岁的习俗,吃过年夜饭了,大人们坐在热炕上讲故事,孩子们吃着零食听故事。

中间稍微休息一下,孩子就到外面放几颗散炮。零星的鞭炮声一直持续到半夜。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大人们忙着包饺子,孩子们忙着穿新衣服,然后给长辈磕头,问候过年好。大人们把准备好的钱给孩子们,算是压岁钱。

60年代没有红包,直接给钱,都是两块左右的。

早上饺子下锅的时候,各家开始放鞭炮了。一时间,整个村里开始沸腾起来。

吃过早饭,孩子们急不可耐地跑出去给街坊邻居们拜年去了。大街上三五成群的人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连续三天都是如此,过几天,人们就开始走亲戚了,一直到初十五,所到之处都是拜年声。

70年代的情况大致相同。

我就粗略地说到这里吧。










伊犁河钓



玉英爱生活


五、六、七十年代的过年,感觉比现在的年味更足!那个时候虽然相对现在来说,大多数的人经济很不富足,吃穿住行相对今日算是贫穷。但是,无论吃好吃孬,感觉过年好热闹、好喜庆、好期待。那个年代里的平日人们碰到什么热闹、喜庆的事,都喜欢用“和过年一样”来形容。当然,那个年代特别贫穷的人家又把过年形容成“年关”。总之那个年代里的过年的味道是浓浓的、满满的、纯纯的,令人回味无穷的。

在我们的家乡那个年代,每逢过年要供奉族谱和家谱的,年三十午前,家人要把家谱供奉在自家的堂前,摆满供品;族人的辈分及年龄的长者带领族人中的代表去庙堂去供奉族谱,同样摆满了供品。并且无论家谱还是族谱的供奉地都有相应的人“守夜”陪伴。那个年代的每家年长者等到夜里12点的时候,敬天敬地敬祖宗,燃放鞭炮。等到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大街上已是人来人往。不同的族人各自汇集到各自的族谱供奉地祭拜(行礼跪拜哦),而后,成群结队的到同族人的家中去拜年,这个场面很壮观的,口里喊着相应辈分的称谓,双膝是真跪地的,有时一个族的人同时赶到了一家几百人,院子里跪下一片人,好不也闹。哪怕是同族人在大街上见面也是晚辈即刻双膝着地给长辈跪拜的(一年之中,只有大年初一看到的盛况)。即便不是同族人,年初一见年也是要相互行礼的,只不过,不是跪拜礼,是双手合一礼,相互问候过年好!

问过老者这样礼仪的缘由,曰:无论族人还是非族人或是家人,通过这样延续下的习俗可以让大家懂得传承、懂得何为天、何为地、懂得何为老、何为少、何为礼仪!同时,大家忙活一年难免有相互间的磕磕碰碰、闹些矛盾,通过这样的方式化解矛盾、放下恩怨和睦相处。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现在家乡传统的这些习俗不知道还有没有?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的村镇的人们大多也和城市的大多百姓一样搬进了“鸽子笼”(听到别人这样的称呼顺便用一下)。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许过年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凡是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应该永远的相守、发扬光大下去!


迷糊人生515


在农村从原来到现在一直是一个过法。年三十早上请家堂,初一串门嗑头。初二下午送家堂。一年就过完了。


珠穆朗玛峰159


过年能吃上点好吃的,三大碗,父母给买几个二脚炮,做双踢倒山的布鞋初一吃顿水饺,给长辈拜拜年,挣个二三分钱,那时没电视,手机,连收音机一般家也没有,苦着呢,现在好。


知足常乐223214230


年卅,吃团年饭。初一过年,一切小心翼翼又高高兴兴过好年。初二开年后百无禁忌。三四天假期就回单位上班,大家互相贺年。不一而足。


GD152292208



奋斗年纪的青年


只有过年吃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