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僅十九歲就病死,他真是因為尋花問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嗎?

司馬長史


江湖傳言,大清同治皇帝恢復出宮只為一親某名妓之芳澤,而且不久之後,身染花柳病,不治而亡。但是,同治皇帝真的是因為花柳病而死嗎,江湖傳言可能僅僅是傳言而已。

(同治皇帝像)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天花。天花是一種非常烈性的傳染病,可以說是古時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甚至可以把只一兩個字去掉。主要是從來沒有感染過天花或者是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都會,有可能被感染到,但是天花一經治癒之後,就可以終身免疫,不過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比如說原來起痘的地方會變成麻子。像千古一帝康熙大帝,就曾經被人推測,小時候長天花留下了滿臉麻子。

(天花後遺症類似)

清王朝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正好是天花肆虐的一段時期,滿清貴族們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對於天花的恐懼是明顯可見的。比如在順治時期規定,一旦發現民間有患有天花的老百姓,就要把它驅逐到城外40裡之外,以防止傳染的可能。而且,抱著寧可錯殺1000,不可放過一個的思想,凡是渾身發熱或者是身上生癬的人,也被強制驅趕出城。導致無數下層貧苦老百姓,在城外無依無靠,拋屍道路兩旁。

到康熙時期,康熙皇帝比較開明,引進了西方種牛痘的技術,使得滿清貴族上層在與天花鬥爭的時候,不至於手足無措。雍正時期,甚至多次下發上諭說,滿洲、蒙古的王公貴族以及官員子弟,凡是沒有得過天花的,都必須種痘,相當於打疫苗了。

(接種牛痘)

再說回同治皇帝的死。

幾十年前,清史專家們,就在清代的檔案文件中,發現了一份叫做《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的小冊子,其中詳細的記錄了,同治皇帝,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下午開始得病,一直到十二月初五病死,這37天內的用藥情況。經過分析,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同治皇帝,是死於天花,而非江湖傳言中的花柳病。

《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

比如,這本小冊子中,記錄,同治皇帝得病第2天的症狀是“頭面周身疹中夾雜之痘粒透出”,明顯是起天花的症狀。還有十一月初七的診斷記錄中有“毒盛氣滯之重險痘症”。到了十一月十九日,同治皇帝得天花沒有好轉,反而病情加劇,冊子中記載“溼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疼痙攣,頭項胳膊膝上,發出痘痛腫痛”。之後的記載就不再說了,總之就是了,因天花全身起痘,並且全身的痘逐漸破裂,全身流膿(畫面真的難以想象),而且由於同治皇帝本來身體就弱,又引起各種併發症。到十一月三十日,同治皇帝已經神志不清,失去知覺奄奄一息。終於熬到十二月初五,大清同治皇帝,龍御歸天。

從這份十分詳細的記錄,完全可以證明同治皇帝,絕對不是因為花柳病而死,而是因為天花而死。


令和史官


同治皇帝載淳是怎麼死的?歷來關於這個問題說法不一。官方說是死於天花。野史筆記稱其死於梅毒。

同治的老師翁同龢有寫日記的習慣,而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1874年11月29日,同治在西苑遊玩的時候著涼,然後就開始連日生病違和,10天后開始“反疹”,次日經過御醫的診斷,確定是天花。

從12月9日到10日,同治被確診以來,翁同龢從太醫處得到的訊息、看到的藥方確實是天花。翁同龢12月11日的日記中記錄了同治的病情有所減輕,並且詳細記錄了所服用的藥方。而從這一天開始,翁同龢每天都會進宮問安,回家後寫日記的時候必定會詳細記錄醫療方案和藥方。

12月16日,聖旨傳令翁同龢與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進見。這是同治自得病以來,翁同龢第一次被召見,同時也是軍機、御前大臣們第一次被召見,翁同龢見到了病重的同治,他看到了一臉皰疹十分密集,目光中流露出憔悴的樣子。估計是這個景象嚇到了老翁,以至於他徹夜不得寐。

同治皇帝如此病了一個月,到了次年1月6日,翁同龢再一次見到了同治。此時的同治已經臥病在塌,面容憔悴,皰疹結痂一半都沒有脫落,看起來被病情折磨得十分痛苦。如此又診治了6天,到了1月12日,19歲的同治皇帝載淳不治身亡。

同治皇帝之死,《清史稿》及其他官書都說死於天花,當代研究清史的學者,更具體地說他由於痘毒內陷,導致“走馬牙疳”。

但是,當時私議盛傳同治帝死於梅毒,是慈禧太后不知道是這種病,強行當做天花來治,愈治癒重,最終耽誤了時間,一命嗚呼。而這類私議其實並非物種生有,空穴來風。

同治皇帝確實私生活比較放浪,也存在微服縱淫的事實。他經常出宮找暗娼,畢竟著名的青樓妓院裡有他的臣子們狎妓取樂。而參與到他這個事情中的人,不止幾個小太監。他尋花問柳這個事情,翁同龢也是知曉的,只是老翁在日記裡寫的比較隱晦。比如同治連續半個多月都不上來上課。

同治皇帝尋花問柳的不軌行為,朝野乃至慈禧本人似乎都心知肚明,所以如果說同治得了花柳病,似乎也有可能。

但同治是否得了花柳,這個事情卻並不一定是真的,因為所有記載之中,都沒有這種猜測的依據,老翁的日記中也沒有做這方面的暗示。所以筆者認為同治應該是死於天花。

不過,同治帝的死與其放飛自我的不檢點行為不無關係。如果不是他常常夜間行動,夜夜笙歌,把身子掏空了,那麼一個19歲的青年,一期旺盛的生命力,加上當時比較相對良好的醫療條件,是絕對不會被天花擊倒。從日記上看,他患病之後的臨床表現,有氣虛腎虧的原因。


朝代說


應該是死於天花。查看《清史稿》,就會發現清朝皇子早夭比較多。如皇太極有11個兒子,14個女兒,兒子長到16歲以上的只有7位,早夭4個,女兒有1位早夭,子女早夭的比例為20%。

順治共生8個兒子,6個女兒,其中4個兒子早夭,6個女兒超過16歲的只有4個,其中3個在未出嫁之前就早夭了,早夭比例為43%。康熙共生35個兒子,27個女兒,長大成人的兒子只有13個,成人的女兒只有8個,早夭比例為51%。以後幾位皇帝的生育能力下降,但早夭比例仍然很高。

如嘉慶帝子女的早夭比例為57%,道光帝兒女早夭比例為37%。按理說皇宮有當時全國先進的醫療保健技術,皇上也很重視懷孕的妃嬪們,可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早夭現象呢?首先這與滿族人的婚姻習俗有關,專制王朝的皇族們為了政治利益,經常進行近親婚配,舉例來說孝莊皇太后為蒙古科爾沁部落人,後來她的兒子娶了兩個她的侄女和一個侄孫女。

康熙的母親為佟國維的姐姐,他又先後娶了佟國維的兩個女兒。皇室有女子嫁給大臣,而這些女子的後代後又被選入後宮,這種現象大量存在。按照現代醫學理論,近親婚配出生的孩子身體素質天生差,這是導致清朝皇子皇女早夭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來自關外的滿人似乎天生就對“天花”缺乏免疫力,“天花”幾乎就是滿人的剋星,如順治帝、同治帝死於天花,康熙帝、咸豐帝都得過天花。

皇子皇女得過天花的不勝枚舉,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感染天花後的存活率不高。


用戶50262224736


前幾天剛剛看過一篇文章。說清朝晚期為什麼皇家人口凋零?


清朝皇家的祖輩可以說比較野蠻、不開化。如果一家裡男人死了,男人的妻子就會與老公的兄弟甚至是侄輩結婚,就是近親結婚的現象特別嚴重。同治皇帝的上幾輩君王就有這樣的現象。

近親結婚的壞處,短期內可能沒有那麼明顯。但是到同治帝后面,皇家就絕戶了,絕對是與近親結婚有關。


其次,皇宮裡,只有皇帝一個男人。宮女們一般都比較早熟,無處發洩的時候只能摧殘皇帝,也就是說,皇帝都是在女人堆里長大的,腦子裡也不裝別的事,就想著男女之事。

小的時候看電視,電視裡演的太后不讓皇帝頻於男女之事,好像也是為了挑撥夫妻感情,反而起到了反效果,致使皇帝沉迷於花街柳巷。


這是我的一點了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情感直播間


官方直營,大額無憂。一言九鼎 誠信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