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看《都挺好》时,我一直有一种恍惚的感觉,这个电视剧的导演一定是位女性,否则他如何能将这个深刻、却十分隐晦的社会现象刻画的如此惟妙惟肖,然而我错了,他是一个男导演!但深挖下去才发现,虽然导演不是女性,但是这部剧的同名小说的作者是女性,她就是著有《欢乐颂》的浙江宁波作家——阿耐。

本片讲述的是职场女性金领“苏明玉”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生长在家庭的边缘,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故事。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这样一部十分写实的电视剧,可以说是触及了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十分关注的几个话题。

~ 1 ~

原生家庭 & 偏心、重男轻女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其实无论是看明星、还是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性格、行为方式,都有来路。

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能单纯的看他当下取得的成绩、辉煌,我们更要去深入了解,他的来路,他过去经历了什么样的背景,才能走到今天,这是读懂一个人的关键。

而主人公苏明玉,在第一集的亮相,就埋下了很深的伏笔。

她那不懂事、冷漠、刻薄的形象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就引来大家的反感,但是笔锋一转,我们立马又从苏明玉的少年时期的经历里,理解了她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于是对她变得心疼和怜惜,苏明玉整个人物的形象也变得立体生动。

再看那张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全家福,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家庭中,女儿所处的位置。父母身后C位站立的是两个哥哥,而苏明玉像多余的人一样,站在父亲的一角肩膀的后面,位置尴尬,表情极不情愿。

是的,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哪个女孩都做不了公主,一开始就注定是个灰姑娘,而家中的排位,更让她像捡来的孩子一样,被嫌弃。

苏母赵美兰>大哥苏明哲>二哥苏明成>父亲苏大强≈苏明玉。

苏明玉在这个“家庭食物链中”处于最底端的理由只有一个:她是女孩。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苏明玉 你是个女孩

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

我们只负责你到18岁

你以后还要嫁人

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饭桌上,明明有5人份的鸡腿,苏母偏要多个动作示爱,先后给明成、明哲夹到碗里。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父亲苏大强耷拉着眼,心里气不过,手上筷子也捏起一鸡腿,悄悄就往女儿碗里送。

女儿倔,不肯吃,他又怕被老婆骂,讪讪把鸡腿夹回盘子里。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二儿子从大学带回的脏衣服,让临近高考的女儿去洗;

二儿子在屋里大声放舞曲,被正在复习功课的女儿抗议,最后母亲出面,只是为了别影响你大哥学习;

二儿子想出去旅游,要2000元钱,眼都不眨:“拿去”;

大儿子由清华考进了斯坦福,生活费没着落,卖房也要供;

女儿报复习强化班,需要1000元费用,没有;

女儿想考清华,供不起,要么考个免费师范学校,要么辍学,自选;

为大儿子留学卖掉了女儿独立的房屋,青春期的女儿被安排和父母睡一屋;

女儿长大后离家十年无人问,唯一一次喊她回家吃饭,却是为了二哥订婚需要圆场子……

一个狠心的母亲,真的比什么毒药都毒害人生,再加上一个窝囊的父亲,苏明玉的这辈子,前半生,可以说是陷在了原生家庭里。

但一切还只是个开始,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谢这些命运的暴击,还是因为从小生活在这样女强男弱的家庭中受到的熏陶,亦或是出生一刻就已经夹带的遗传基因,苏明玉最终破茧而出,走出了这个毫不值得留恋的原生家庭,成了一个比母亲还要强大的职场精英。

~ 2 ~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 啃老族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没有兄弟姐妹的人是不会理解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的。而《都挺好》却是深入骨髓的把这种家庭中微妙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矛盾刻画的丝丝入扣。

三兄妹的家庭里,大哥被母亲视为重点培养的苗子、种子选手。

而一贯吊儿郎当被宠大的二哥苏明成,却早已看穿父亲在家中一无是处的地位,所以他平常只会无限讨好母亲,至于父亲,在他眼中可有可无。

花言巧语,加上时不时撒娇打诨的技能,二哥在家庭战争中应用的淋漓尽致,正因为母亲对他这一套技巧的受用、对他的撑腰无处不在 ,苏明成最后长成了一个学渣+半个人渣,但虽然一无是处,逮着机会就啃老,但他天不怕地不怕,敢于据理力争,属于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没有一丝丝的懦弱气息。

这样的人无疑是聪明的,他兼具了母亲身上的强势、也将父亲身上的自私、狡黠无限放大,活的自我。

~ 3 ~

学霸的懦弱 & 做人和读书是两码事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而这个家庭中,看似最成功的,清华毕业,美国留学的大儿子,却是最大的牺牲品。

光宗耀祖的苏明哲清华大学毕业本来可以即刻工作,但他的人生似乎就以母亲的荣耀和面子为方向,自己却是个没有灵魂和内涵的空壳。

因为害怕进入社会,害怕承担自己的人生,他选择继续苦读深造,延缓就业时间。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屡见不鲜。不是说我们生就鄙视那些去深造、读研读博的人,而是他们到了该承担起自己养活自己的责任的时候,却逃避了,这实难不让人觉得唏嘘!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人成才,结果反而成为懦弱的人不肯面对自己人生的借口,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苏明哲的懦弱、胆小、无魄力因为继续读书,被无限期的隐藏和美化,苏母甚至完全没看透和看清这个从小被她的霸道压榨下的儿子,居然被她培养成一个这样看似有能,实际无能的人!

苏母甚至还砸锅卖铁,卖掉小女儿独立居住的屋子,为苏明哲所谓的向往的象牙塔买单,纵容一个成年的儿子呆在舒适区不出来。

而事实却证明,苏明哲只不过是个随时可能会被上司裁员、不被重用的失败的职场人。

在家庭关系中,他也完全衬不起大哥的身份。面对弟弟妹妹之间的矛盾,他跟读书时候的脑回路如出一辙。胆小懦弱如他,习惯了扮演老好人,避重就轻,被弟弟回怼无言以对,面对妹妹的强势理智,只能生气地指责对方变了。

苏明哲的怯懦无助,是非不分、不敢睁眼看世界的悲哀,是母亲一意孤行教育的失败,更是苏明哲这个人物本身的一种悲哀,也是这个家庭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父亲就是他的榜样,他就是父亲的缩影,他活的和他的父亲一样窝囊,不像个真正的男人。

~ 4 ~

父母的反思&养老

《都挺好》揭开当下中国式家庭的面纱

在看一部这样人物设定的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有过瘾,但不同于看《延禧攻略》的过瘾,不是那种小人被反转、被收拾的快感,而是切切实实的做错的人被现实打脸的痛快,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却来的稳扎稳打。

也许很多人还未完全走出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伤害,但已经开始要思考如何给自己的下一代一个好的起点,做好父母。

对于此,这部剧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每个父母都应该善待自己的子女,既然选择让他们来到这世上,就要对他们施爱,不能偏心。

也许你说,就算是皇帝也对臣子无法一碗水端平,是的,但是一个明事理、明对错的家庭,和一个混沌、强势、霸凌、不分是非的家庭氛围,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的父母也即将要面临自己的晚年,就像剧中苏明玉对待她的父母亲一样,因为自己从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没有给予应该给予的爱,所以到父母晚年老了,她除了义务,除了用钱去填补,她找不到自己付出关爱的理由。

反观,如果我们不能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明辨是非,不能言传身教,就不能怪孩子在我们晚年的时候甩手离去。

人生真的很公平,你曾经付出过多少,以后就能收获多少!心若摆正,就没有后悔。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