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从美国来》:“中国式”长辈,用牺牲去“偿还”子女

按照我个人的标准,《孙子从美国来》这部主题反映亲情的电影,整体制作水平只能略比及格线高出一点,整部电影有剧情衔接不自然,情感表达不流畅,人物刻画表面化以及最后落入大团圆式俗套结局的硬伤,要没有央视的播出,几乎就没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

写家长里短的电影,不容易震撼,但容易有共鸣。

里面罗京民饰演的老杨,是一名典型的中国空巢老人,对他而言,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和一只放戏曲的收音机,就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精神娱乐,他是离互联网最远的一代人,也是最守旧的一代人,接触不到外来文化和思想,这时候,常年不在家的儿子,突然把一个美国孩子搁在老杨家,肯定就少不了“新老对抗,中外不合”的冲突。

整部影片的主场,讲的就是老杨和美国孙子在一起生活十几天的事情。

“只做不说”是中国男性对亲情的表达方式

在亲情中,有时候,中国的男性比女性更可怜。

父权体系的中国家庭,男性长辈代表的是家庭的责任、地位、权利和门面,他们也是家族规矩和约束的制定者,这也就导致了男性通常会在家庭中,以一个权威的形象存在,对于子女的话也常常伴随批评和教育的味道。

老杨对美国孙子在语言上就根本不会好好说话,孙子从电线杆上掉下来擦伤,老杨也是边涂药边嘲笑,日常交流也常常冷言冷语,如同大部分的男性长辈一样,在嘴里面,你根本听不出他们的在乎和关心。

但是同时老杨也愿意为了美国孙子,去像小卖部打听汉堡包的做法;强拉着脸面去镇文化站长那儿借牛奶;踩坏了蜘蛛侠孙子的玩具,便动起自己的老手艺做了个皮影蜘蛛侠放在睡觉的孙子旁。

中国所谓的“隔代亲”,是因为老人并不充当孙辈的教育者,所以行为上对于孙辈没有太多的约束,这也是为什么老人会出现“溺爱”的孩子的原因,但是在语言交流中,中国的男性老人也非常“吝啬”自己的情感交流。

之所以,有“女儿控”去形容男性,而没有“儿子控”来形容男性 ,这也是因为男性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常常超过父亲,所以男性对于女儿的疼爱常常是可以外化,而不是像对待儿子那样内敛。

传统的中国男性,对儿女表达爱的方式都常常只体现在行动上,因为与家族中的男性缺乏亲密的情感交流,自己的儿子做了父亲之后也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同样的问题,轮回着发生。

“牺牲”文化下,中国亲人喜欢用“偿还”

以下的场景, 在中国家庭中并不少见。

比如你嫌弃妈妈烧菜不好吃,妈妈重新去烧,嘴里还会说:“前世欠你的,现在要还给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偿还”是中国人亲情的表达方式。

集体意识强烈的社会文化下,家庭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小集体”,父母作为家庭的支撑者,常常会过度地保护孩子,以至于这种保护变成了一种控制,但是这种带有控制欲的爱并不是没有代价,子女和父母都需要付出,通常情况下,子女的代价是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而父母付出则是金钱、精力和人际关系等外在财富。

比如,子女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生子,父母则拿出自己的存款为他们买房子,照顾孩子。

之所以会有“偿还”一说,也是因为父母这种失去边界感的爱的基础是牺牲自我,而“还给孩子”则是父母自己内心的一种自我安慰,给自己的自我牺牲寻找一个借口。

虽然说在这部电影中,老杨不是孙子成长过程中的负责人,但是隔代之间,依旧会有那种“偿还”和“补偿”的心理。

比如老杨不小心把孙子的蜘蛛侠玩具,第一个想到的方法让站长去买更多的玩具给孙子,老人的初衷是通过“补偿”让孩子开心,只不过这种“补偿”的方式遭到了有自我意识的孙子的拒绝。

其实这种“偿还”实际上也只是父母一种单项的自我意愿。

中国老人的情感空缺

由于缺少情感交流,加上过度的自我付出却又得不到同等的情感回报,实际上中国老人的情感需求长久以来一直被压抑着的。

每年为什么会有很多老人被销售保健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子女陪伴的老人能在销售员那边得到一些关心,作为情感的回报。

就像电影中的老杨,他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全都最精简,如同很多空巢老人一样,老杨的生活无疑是孤独和清淡的,不过很明显,社会对待这一批空巢老人,还没有做好准备。

至于我们作为儿女该怎么做,也许是需要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