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知道工作了20多年的老师收入还不如自己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的时候,会怎样想?

I一生忠橙I


小徐老师,本科学历,在一线工作了20年,月薪3500元,不仅不如当地的农民工,更不如一个初中刚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孩子。

倒退三十年前,我们中小学期间写作文《我的梦想》,班上有一半的同学都会写长大后我要当一名人民教师,像我们的老师一样播种知识,收获希望……小徐老师从上小学时,就喜欢当老师,看到每一个喜欢的老师,我都会学着他们的样子,想象着以后我长大后当上老师,也要像他们这样教学,像他们这样对学生。

我小学的时候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我们老师给我的批语是:“好孩子,相信你一定是个好老师的!”;中学时,我写作文《长大后,我将成为你》,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批语是:“你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把你学到的更多的知识讲给你的学生们听,让他们上你的课时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然而,我现在终于当上语文老师了,我每天将我几十年的知识积累真诚的分享给我的学生们,我努力兑现着我儿时的梦想,我老师对我的期望,然而,再让孩子们写《我的梦想》时,学生们想当演员的,想当歌手的,想当工程师的,想当设计师,想当舞者的,想开店当老板的等等五花八门,我竟然找不出一个写自己想当一名“老师”的学生来。连当科学家的都少了。

我曾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为什么你们现在不愿意当老师了呢?

同学们在我的鼓动下,慢慢七嘴八舌打开话匣子:

“老师经常挨骂,不但我们学生骂,家长也骂。”

“老师工作太无聊,整天面对学生的升学率中,成绩啊,调皮捣蛋的学生啊,没个好心情”

“老师,你看我们现在谁愿意学习啊,将来会有更多的人不爱学习,所以老师会越来越难干。”

“老师工资太低了,教过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跟我们说了无数次了,说一个月才两三千块钱,仅够吃饭的……”

“是啊,我爸给人家装修房子,装一套房子一周时间能赚一万。”

“我爸出去给人盖楼房,每个月也能达到八千。”

“我姐中专刚毕业去大型超市当售货员,一个月工资加提成也能赚四五千呢。”

听了同学们的话,我不得不承认,老师工资确实少得可怜,我教了二十年书,才挣三千多块钱,最后我开玩笑地对学生们说:“你们的老师挣这点工资,还整天为了你们的学习成绩提高操碎了心,还不是为了将来你们能比老师们挣的多,你们还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老师吗?”

初三的学生也鬼得很,异口同声的说:“老师,您放心,我们不会沦落到你当老师的地步。”

这是小徐老师的亲身经历,目前全国将近80%的教师工资低已是公认的事实,不用我们说,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所以最直接的影响和想法就是:他们不会再选择当老师,工资低又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地位低,人人可欺可辱,风险高等等,在这个势利的社会,学生们面对工资如此廉价的老师除了不会选择当老师外,相信还有一丝瞧不起老师,认为老师没啥能耐吧。


指尖教育帝国


想起宋小宝的小品中的一句话:瞧不起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的确,教师的工资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久以前就都这样了,原来,我生活在县城,不大的县城,有两家大单位,一个中学,一个是毛巾厂。男中学老师一般找对象的首选就是找个毛巾厂的女工,那时很多女工都不愿意嫁给教师,嫌弃他们工资低,而且穷酸,外界传言,老师就是一块钱都会斤斤计较。我好几个老师,对象都是毛巾厂女工,长得不咋滴,但对老师颐指气使。工资低不但找不到好对象,就是在家都是没有地位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社会现在对老师那么多牢骚,但我从中可以看到,老师的地位确实在提高,因为人们不会去关注比你低的人,对身边人的带鱼提高却倍加关注。现在起码能够达到中游的水平,当然,在外打工的工资肯定很高,但他们的付出也很多,受苦受累,不是在家里人能够体会到的,相对来说,他们很尊重,羡慕老师。照他们的话讲:工作不累,而且又双休和假期,一年下来也就是工作8个多月,却领着13个月的工资,如果这样算下来,工资其实已经不低了。

见到很多老师自己抱怨的,其实,这也是很矛盾的地方,打工者很少有抱怨的,他们一旦对工作不满,他们会换另一份工作,就像良禽择木而栖。

我没有抱怨,很知足的感觉,因为我把工作当成了我修行的手段,当成我练本事的地方。

曾问起孩子“长大了想干什么”,竟然很多的孩子说:当老师,当一个像您一样的老师。我很感慨,其实老师的状态很容易感染孩子!

其实,如果给我一次再次选择的机会,我也不会干教师,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有更能体现我价值的地方!

我没有被歧视,我活的像一束光!瞧不起我的肯定有,我无暇顾及他们,不会把一点时间留给不值得的人!

我知道看过的老师不会点赞,但我想说,与其像怨妇一样抱怨,不如努力去自己改变!


寐语小筑


我就遭遇过一次这样的尴尬。

一天,一个学生跟我聊天。

学生:老师,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我:你知道吗,我现在最讨厌别人问我两个问题。一个是年龄多大,另一个是工资多少。我绝对不会告诉你,我一个月工资才4000多。

学生:老师,你一个月才4000多,我不信,我隔壁老王叔,初中毕业在厂里做电焊,差不多10000保底。

我:他那是技术活。

学生:老师,那你干的也是技术活啊。你老说我们是生铁,想把我们炼成钢。那你是炼钢工人👷?

我:你们不是铁,你们是烂泥,烂泥扶不上墙。我们最多就是个泥瓦匠。

学生:老师,你骂人。骂我们是烂泥。我爸就是帮人做房子的泥瓦工,今年承包了我们村里的道路硬化,我妈说去年一年帮我弟存了30万。

我:你爸真能干,帮我问下你爸还收徒弟不?那样我就不是你老师,我可以叫你小师妹了!

学生:但是我爸跟我说,让我以后努力当一个老师。

我:为什么?

学生:我爸说女老师好嫁人,工资低点也无所谓。

我:你不是有个弟弟吗,你爸希望他做什么?

学生:我爸跟我弟说,你以后千万别做老师,工资那么低,连老婆都娶不到。

我:(这时一群乌飞过)嘎嘎嘎~


男援北喆


记得那一次开学,学生来老师那里交学费,好像是学费每人499块钱,当时没有零钱去找,所以每个学生就先交500块钱,之后统一每个同学退一块钱,记得有好几个学生,交完500块钱的学费之后直接说老师不用找了,反正你的工资也不高,那时候我只是默默的笑了笑,说到时候都会退给你们的。


正是因为是老师,虽然收入没有学生家长高,但是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仍然对老师怀有崇敬感,所以当他们知道老师的工资不高时,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老师怀有同情,但是不会看不起老师。

但是现在经常会在网络或者是电视中看到,有很多贵族学校的学生,因为受家庭情况的影响,他们可能在学校里经常炫富,所以说,把老师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这部分学生可能觉得,自己无论能否学到知识,家里都会为他安排的最好,或者有的学生完全是因为老师工资比较低穿的比较寒酸,从而从心理上瞧不起老师这个职业。

总而言之,当学生知道老师的工资不如自己父母高的时候,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因为接受到老师所传授的的知识,从而从心里面尊敬老师,但是有的学生却不一样,他们本身受家庭影响,对金钱就比较关注,所以说得知老师的工资没有加长高的时候,可能从心理上真的瞧不起老师。



饕餮视听


笔者是一名中小学老师,如今在村级小学教书。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大学本科学历。每次说自己的工资的时候,别人都不相信,其实我也不相信,可是工资卡上写得很清楚两千多。也曾经参加过几次同学聚会,每次我(教师)的工资反而成了大家调侃的话题。

我读初中的时候的理想是想当一名教师,我觉得我肯定比我的老师要教的好,而且我将来不会打学生。最后我真的当了一名教师,我也真的不会打学生,因为现在的学生不能打,打不起。

想想我的现在,回忆之前读书的时候,惹老师生气,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老师,那个时候老师的工资更低,好在那个时候学生比较听话,老师的话也比较权威。老师一声怒喝,学生整节课都乖乖的听讲。

有一次班会课(当时笔者是九年级班主任),让学生写自己的理想,班里五十五位学生的理想都很丰富。有想开面包店的,有想学修车的,有想当老板的,有想当漫画家的,有想去南方打工的,有想去服装店当店员的……总之,没有一个学生的梦想是想当教师。这不应该啊,想我上初中的那会儿,班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愿意当教师。现在怎么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教师呢?

我就问学生,当教师不好吗?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天天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还有寒暑假,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当教师呢?

“老师,我都不爱学习,将来要是当教师,岂不是自己找气受?”

“我爸说让我初中毕业回家帮忙养猪,家里有几百头猪呢,将来不用发愁。”

“我爸爸是村里的电工,每天给别人接线,毕业之后就让我跟着学。”

“老师,你的工资太低了,我爸吃顿饭的费用都比你一个月工资高……”

好了,停下来。不能再问下去了。人各有志,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同学们自己的选择,只要能自食其力就行。想到自己辛苦一个月还不够人家家长吃顿饭的,听来确实有点扎心。怪不得,教师都管不了学生了,当然教师的工资学生怎么会知道?大概有老师抱怨的时候,学生听到了吧。

笔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作为教师一定不要再问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当老师,因为学生的回答,让老师无言以对,比较扎心。作为教师,也不能自卑不是。老师也是自食其力的,每一个行业的工作者都值得尊敬,包括教师。


一师者


这么看:

一是学生的老师教书二十年,工资不如打工的父母……这个学生可能有几种想法:1.老师工资真不高,我幸亏大学毕业没有做教师,同情自己的老师;2.我父母就该比我老师收入高,老师多好,双周假期,寒暑假,一年教几节课,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头晒不着……还拿这么多工资,我父母一天假期也没有,才比老师多那一点……老师你知足吧!3.学生不表态,不评价,人家不管老师怎么样!4.要是教师体罚过的一个学生,像河南那位打老师的……说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二是两个比较对象不是一个体系,不能比较。一个是打工的,一个是教书的,两个频道……没有参考价值……有时打工的一天可以挣好几千,有时候就没有活,没钱……教师是铁饭碗,还有很多补贴,医保,社保,公积金,十三月工资……劳动方式,强度,都不一样……二者互相攀比……

三是教师收入的比较对象应当是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即使这样,不同地区差距也很大……有的地方教师有物业补贴,住房补贴……有的地方就没有……

四是再说教龄二十年,也才四十多岁,还有很多五十多岁的老师呢?他们也要比一比……

五是教师要增加收入,还有很多方面奋斗,职称,特级,劳模……样样都提高收入;还有业余活动,当然,补课已经禁止,可以借助自己知识能力课余时间创收……编教辅,自媒体,网校,微课……

总之,学生看到教书20年的教过自己的老师,会有很多想法……有同情,也有不满,甚至还有不屑……老师们打铁要靠自身硬,不要管人家,让人家说什么……


追求有趣


一学生课堂上问我,一辆兰博基尼多少钱?

又有一次,我换了个手机,其实是二手的。但学生问我,老师你那个手机是不是刚出来的某款?

老师,你有没有车,是多少钱的?某某老师都有。

以上类似的问题,经常有学生问。

现在有的学生也是用有色眼镜看人的。

一个老师,平时穿着时尚一些,有房有车,学生上课都更喜欢。

相反,如果一个老师,穿着朴素,经常走路或骑自行车来校,学生都看不起,即使这个老师实际上也有车有房仅仅是喜欢朴素喜欢走路而已。

但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不够成熟,看问题都很表面。

现在一个班级里学生家里的贫富差距很大。平时教学中能看出学生之间的攀比,攀附现象。

有的学生平时零花钱都没有几块钱,而有的学生买一副乒乓球拍都是几百块钱的。

上学期,我所在学校,初二一男生的乒乓球拍花了七八百买来的,有一次课间活动时候,乒乓球拍在乒乓球场遗失了。

该学生从初一每个班去查,进一个班级就说他700多的球拍被人偷了。要求每个班的班主任也要在班上说一下。

那个学生,平时在学校走路都带风。各位自行脑补一下那个画面。


钠镁铝老师


如果这位学生曾经梦想过长大当个老师,他顿时会觉得人生简直成功了一半,没选教师这个行业。

如果这位学生正在上师范类的大学,必斩钉截铁地告诉自己:自学另一个专业,不当教师。



我入行26年,月薪刚满4千。其中的滋味是酸涩的,在家长面前收入不如她们在工厂流水线上班的,年龄又比她们大得多。异样的眼光会不会飘过来?在家长会上,老师们讲话的底气憋了下去。你有什么资格在年轻的父母面前振振有词地谈教育?她们站在时尚的前列,阳光朝气;她们比我们懂经济效益,时间产出经济。我们仿佛受打击了,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光辉在于每天对学生叨念不止,在于向家长提出些建议?在于除了教学之外做些七零八碎的班主任工作?

想起上初中那会儿,我的理想是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小学起,一位位老师就是我的榜样,他们知识丰富,孜孜不倦地教育着我们。我把心中最出色的这个秘密告诉了我最好的同学,那一刻的自豪至今还能浮现心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也能形容实现了理想的我的感受。



在学生谈理想的系列习作中,刚毕业那几年,我铿锵有力地向学生描述教师的美好。如今,我没有勇气再向学生提起"我的理想是当老师"。更不敢问他们愿意当个老师吗?我担心学生童言无忌,赤裸裸地撕开那层遮羞的面纱,以后该用什么心态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在这里,发现自己有点虚伪,那是不敢直面现实的贫脊,还要孕育丰满的内心世界。"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是老师啊!?"

"贫穷的圣人",圣人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教育一线上干了二三十年,拿着4千的工资过日子,紧巴巴地算着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呢。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我们多么期待加薪!

但工作的积极性还在的,我们面对着祖国的花朵,又怎敢怠慢?

但一如既往着我们的光辉之路,虽然吐槽着!


晨听鸟鸣


会怎么想?老师还是老师呗!

笔者自己就是个很好的说明。90年刚分配工作工资500元不到,就已经比很多学生父母收入低,而且低很多。笔者工作的四星级高中在一个镇上,而这个镇人口现在人口规模二十多万,早前有小上海之称。笔者初工作时,还有部分老师辞职进入工厂工作,有的单位普通工人工资几乎是老师的两倍。学生都知道教师收入低啊☺☺☺。现在,教师收入是提高了,还是比不少父母低,比外出打工的父母更低(2018无锡平均月收入5320元☺☺☺,笔者姐姐家儿子外出打工必须必300元一天)。

笔者工作的是苏南,从全国范围而言,很多教师收入都比打工的父母低。学生知道这点不会大惊小怪的。老师的话还是要听,该学习还是学习。

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要靠收入满足他们的物质条件。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际上学生更看重教师有没有真本事,会不会教书?素质高不高?

收入低怎么啦?收入低仍然要腰杆挺直喽!教师靠本事吃饭!靠能力吃饭!无愧于心、堂堂正正站在讲台上上课!学生不会因为教师收入低看低老师,他们还是比较单纯、没这么复杂!


Scarett


自古以来就有“馊先生,刮大夫”的说法,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说教师、医生这两个行业的人没钱、比较穷,因而“馊抠、小气、精于算计着过日子”。刮大夫的“刮”早已变了味道,成了能搜刮、会赚钱的代名词;而馊先生的“馊”依然还是那个馊抠、算计着过日子的样子,说是穷困潦倒也不为过!

在很多人眼里,选择当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的生活。“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个观点是有一定历史渊源和一定道理的,口口相传,思想延续,在许多人意识中,教育就是一个清水衙门,无论如何老师也富不了。在父母的思想熏陶下,实际上小孩子早就有了这个思想观念,完全不必“当学生知道工作了20多年的老师,收入还不如自己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的时候。

“别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挑担汉”,教师的收入水平就是介于“骑驴”的状态。对于那些富有的“骑马”人,教师是可望而不可即;对于那些“挑担汉”,教师倒有一丝“师道尊严”的颜面尚存。大多把当老师作为职业理想的孩子,家境差不多都处于“挑担汉”的状态;而那些家境处于“骑马”者状态人家的孩子,对于教师职业往往是不屑一顾的。这些话说的尖刻了些,而尖刻的话常常都是大实话!

尊师重教绝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政策上,而是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自命清高是过去做老师的穷酸境界,必须富起来是现代全面小康社会老师的基本要求。“皮之不附,毛将焉存”,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没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作为保障,师德再高尚的老师也无法安心“传道授业解惑”;真正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就必须首先解决老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马云和任正非都一致表示“让最优秀的学生成为教师,教出更优秀的人”,他们只不过是“站着说过话不腰疼”罢了。那些高精尖人才在“高大上”的行业动辄年薪百万或千万,让他们来做年薪不过十万的教师,真以为他们好骗吗?现在不是共产主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好吧!人的思想境界还远远达不到“只求奉献,不计得失”的崇高境地,何苦如此地来苦苦苛责老师,让老师具有“超越时代”的道德水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