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秦国的哪六位君主?

Rway


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因为他的先祖们在之前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所以到秦始皇时期已经形成了对六国的绝对优势。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他的先祖到底做了什么才最终让嬴政能给顺利统一六国呢?

秦孝公

秦国最先崛起的是从秦穆公时期,秦穆公启用百里奚、蹇叔(shu第三声)夺取了被西戎占领的大片土地。才使得秦国有了立国之根本,成为春秋四大国之一,但后来进入到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相继改革,秦国随之落伍,饱受欺辱。



而秦孝公带领秦国再度复兴,秦孝公即位之初就广招天下贤才,来自卫国的商鞅向秦孝公提出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秦孝公立即采纳,尤其是奖励军功这条,让秦国底层百姓看到了希望,在战场上只要带回敌人的人头即可获得爵位。所以打仗特别不要命,士兵被称为“虎狼之师”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继续实行商鞅变法,把商鞅变法实行得更加彻底

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时期,六国看到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强大,大家开始恐慌,于是纵横家苏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游说六国国君,提出合纵对抗秦国。使秦国15年不敢兵出函谷关。



惠文王时期秦国也有个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张仪也游说各国诸侯使得各国由最开始对抗的合纵变为亲秦的连横。

连横是秦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军事方面秦惠文东进攻打魏国占领了魏国黄河以西的所有土地;位于南方的巴蜀国一直是秦国的心腹大患,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灭蜀国。灭掉蜀国后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秦国在秦惠文王时期土地扩大了近一倍,乱世之中土地与城池是争霸的前提,没有土地其他的一切免谈

秦武王

秦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虽然在位只有3年,却在有限时间内做出了万世之功。



三晋之一的韩国一直是阻挡秦国东进的拦路虎。秦武王三年派甘茂攻打韩国重镇宜阳,在攻打韩国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把秦武王的魄力体现出来。刚刚开始甘茂的攻击并不顺利,五个月宜阳没得攻下秦武王准备下令撤兵。甘茂上书秦武王说:“陛下最先答应我,将在外军君命有所不受,无论我怎么打您都会全力支持,现在怎么下令撤兵呢”

秦武王看后不仅不撤兵反而增兵五万,秦武王四年宜阳被攻下。攻下宜阳秦国的铁骑才能兵出函谷关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对六国的优势进一步明显。昭襄王时期启用白起为将,白起在长平大败赵国,坑杀赵国45万士兵。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赵国是三家分晋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国力大大增强,赵武灵王时期他甚至想从赵国北部带兵偷袭秦国,想一举灭掉秦国。

赵国在战国后期成为中原地区唯一能与秦国单独抗衡的国家。“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的实力一蹶不振。



赵国的削弱为嬴政统一六国扫清了一个大的障碍

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安国君)在位时间短得令人可惜,只在位3天就死了。昭襄王75岁才下世,在他的任内昭襄王的太子活不过他死了,太子死后孝文王即位。虽然他仅仅在位3天对秦国的建设肯定没有的,但是对嬴政的贡献就大了

安国君还没当上秦国大王之前就非常宠爱他的一个妃子华阳夫人。美中不足的是华阳夫人虽然受宠但是没孩子。这时大商人吕不韦就把还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推荐给华阳夫人做儿子。异人就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换句话说如果安国君不宠爱华阳夫人或者华阳夫人有孩子那么异人根本轮不上他当大王。安国君即位3天死了,异人登上秦王宝座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

庄襄王时期派秦国的大将蒙敖攻打韩国,韩国被迫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国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庄襄王二年和三年有派蒙敖进攻赵国,夺取了赵国37座城市,这下赵国的土地大大缩水。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秦庄襄王三年三月和四月魏国信陵君联合燕、赵、韩、魏、楚攻打秦国,蒙敖战败。庄襄王立即撤兵,保存了秦国的实力



以上是秦国六位君主在任期所做的贡献,所以秦始皇灭六国根本不是他自己想象的那样,自己有多大的功劳。这就好像种田一样,大人已经把田耕好了,肥料也洒上了,水也灌溉好了,就等稻子熟了。秦始皇只需要安安分分把谷子收了放回自家的粮


白话历史君


《过秦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就是这段话里的”奋六世之余烈“近年来引起了一些争议:过去传统的解释认为”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到秦始皇混一华夏之间的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楚六位国君,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世“指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指世代,如果照此理解而言:秦武王嬴荡和秦昭襄王嬴稷实为一代。那么要凑足六世就得再往上数一代——当时在位的秦国国君是秦献公嬴师隰,所以近年来也有人提出所谓”奋六世之余烈“是指秦献公嬴师隰、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楚六代七位国君。我个人的理解还是觉得传统的说法更贴近于《过秦论》中的愿义——毕竟《过秦论》从开篇就是从商鞅变法写起的。不过如果要从推动秦国崛起的意义而言:秦献公嬴师隰当之无愧是秦国崛起道路上的一代英杰。我个人以为:尽管传统的解释更符合《过秦论》中的愿义,但就秦国崛起的战略意义上我更倾向于将秦献公嬴师隰、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楚六代七位国君并列,需要指出的是:这六代七位国君均为秦国的崛起添砖加瓦,其中前五位都是对秦国的崛起有杰出贡献者,至于秦孝文王嬴柱和秦庄襄王嬴楚则能力相对平庸,但也绝非昏君,他们对秦国崛起的贡献尽管有限,但至少没起过反作用。

公元前415年秦灵公逝世,本来太子嬴师隰理当继承秦国君位,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灵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太子嬴师隰和母亲一起被流放陇西河谷,这年嬴师隰只有五岁,他还不明白权力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他以为自己回和母亲一起在陇西河谷平静度过余生。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嬴师隰的日渐成长,秦简公对他的担忧也与日俱增,于是秦简公决定派出杀手斩草除根,嬴师隰被迫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昔日的国君之子却沦落为一个流亡者不能不令人感叹世事无常。

嬴师隰十岁那年感觉自己在秦国再也待不下去了,因为他时刻都有生命危险,于是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此后他在魏国经历了29年的流亡生涯。此时的魏国正是霸业鼎盛时期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国力强盛,奠定此后魏国长达百年的霸业。魏国名将吴起打造了精锐的魏武卒并率领这支铁军于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击败秦军,完全夺取秦国早在秦穆公时期占有的河西之地(在今陕西境内,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大片土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秦国朝政被世家大族把持,甚至连国君的废立也是由世家贵族做主。在被吴起重创后秦国只占有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狭小。在魏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秦国几有灭亡的危险。

魏国变法后欣欣向荣的局面和秦国的亡国之危都没能逃过嬴师隰那双锐利的眼睛,也许在这段流亡岁月中他就已经开始思考秦国未来的出路了。魏国方面则将嬴师隰视为自己手中的一张好牌——毕竟他是秦国的前太子,这一身份如果运作得当将大大有利于魏国的霸业,因而魏国给嬴师隰的待遇很优厚。这使嬴师隰得以一方面研究学习魏国的强国经验,一方面密切注视秦国国内的局势。

秦简公十六年(公元前400年)秦简公去世,其子秦惠公即位。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去世,其子秦出子即位。秦出子即位时年仅两岁,故由其母主持朝政。由于秦出子的母亲重用她的亲戚和身边的宦官,这使得她和秦国的世家大族势力矛盾日深。秦出子的母亲为笼络人心,赏赐过多,使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引起地主和自耕农的强烈不满。一时之间秦国上上下下怨声载道。

秦出公元年(公元前386年)魏国当时的国君魏武侯派人告诉嬴师隰:魏国要支持他归国夺回本应属于他的秦国君位。嬴师隰并没对此事立即表态,因为他明确知道魏武侯支持自己归国的用意:魏国善待自己将近三十年,此前一直没有提出要送自己归国,本意就是要把自己留在刀刃上使用。而此时魏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正是要利用自己的时候。嬴师隰虽然有强烈的归国执政愿望,但他知道:秦国与魏国是死敌,如果是魏国送他回去,自己肯定不会受到秦国人的欢迎——弄不好秦国街头会有人拉起横幅,上书“打到魏帝国主义的傀儡走狗嬴师隰”。另一方面由于自己是在魏国支持下才取得政权的国君,必然要受到魏国的制约,而对秦国不利。

嬴师隰不愿做有损于秦国利益的事,但与此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绝魏武侯——否则他将永远丧失回国执政的机会。甚至情况可能会演变得更糟:秦国和魏国本来就是死敌,魏国的反秦思潮一直有极大的市场,自己之所以受到魏国的礼遇,完全是因为自己对魏国而言有利用价值——这利用价值就是利用自己在秦国残存的影响力扰乱秦国而使魏国坐收渔利;如果拒绝魏武侯,自己就成为对魏国没有价值的人,那么魏国很有可能会选择将自己送给实际执掌秦国朝政的秦出子母子以缓和魏秦关系,而这对嬴师隰而言几乎就意味着死亡,而且不仅仅只是他本人的死亡,连同他的家人和追随者都会被斩草除根。嬴师隰思考再三后对魏武侯的使者说:“非常感谢贵国君侯和先君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我不愿君侯再为我而分散力量。我打算自己独自归国,对魏国的护送之意我心领了。”

魏武侯得到嬴师隰的答复后很是高兴:嬴师隰只要一回秦国,自己扰乱秦国朝政以便浑水摸鱼的目的就实现了,至于秦出子母子和嬴师隰之间的政治斗争谁胜谁败与魏国都没多大瓜葛——如果秦出子母子得胜就说嬴师隰是被魏国驱逐回秦国的,借以缓和魏秦关系;如果嬴师隰获胜就以魏国曾收留过嬴师隰为名进行领土和政治上的讹诈。高兴之余的魏武侯赠给嬴师隰车马和大量金银珠宝并问他何时启程,到时好为他饯行。嬴师隰说至少得需要一年,到时定向魏武侯辞别。魏武侯虽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礼貌地与嬴师隰道别。此前嬴师隰也曾想过利用秦国的内政不稳夺回君位,但他不愿意接受魏国的帮助,受魏武侯的摆布。魏武侯的建议让嬴师隰既不能接受,也不能拒绝,反倒迫使他立即开始夺权的准备活动——因为再不行动,一旦自己对魏武侯失去利用价值,难保魏武侯不会扶植秦国的其他公子建立一个亲魏国的傀儡政权。

嬴师隰即使在落难流亡之际身边也一直有一群忠实的部下跟随。在追随嬴师隰的人当中不乏能力杰出的,嬴师隰让他们悄悄潜入秦国联系与秦出子母亲不和的大臣,在民间散布公子连(联系与秦出子母亲不和的大臣,在民间散布公子连(嬴师隰离秦之前的小名叫连,他是秦国公子,所以秦国人一般管他叫公子连)要回国实行新政的消息要回国实行新政的消息。然而光散布消息是没用的,任凭你空口白牙说得天花乱坠也收买不到能为自己卖命之人。事实上嬴师隰对魏武侯那番虚与委蛇成功对其进行了战略忽悠,在收到魏武侯送来的资金后嬴师隰一点也没浪费——全部用来交接豪杰义士,暗中争取秦军的将领。我们要知道魏武侯何许人也?那可是当时的天下霸主,打得秦国几乎亡国的主,能没两把刷子吗?嬴师隰能成功对其进行战略忽悠,也算是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了。

很快嬴师隰派到秦国的间谍们传回消息:秦国人对当年公子连君位遭叔祖秦简公夺走的遭遇都很同情。秦简公在位期间秦国朝政腐败,国力羸弱,丢掉河西地,秦人对秦简公都很有怨言。秦简公之子秦惠公在位期间秦国没有什么作为,只能自保。秦惠公死后两岁的儿子秦出子即位,秦国更是进入到秦出子母亲执政的混乱局面。秦人对秦国的这种危险状况都很担忧,希望秦国能够出现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带领大家走出困境,重现春秋时代穆公称霸时的强盛。秦国许多大臣不满秦出子母亲重用本家亲属的做法,愿意配合公子连推翻秦出子母亲的统治。秦国的自耕农和地主在听说公子连要回国实行新政后都盼着公子连的早日归来。

经过一年的筹划嬴师隰觉得时机成熟,便准备动身。在与魏武侯辞别时公子连与魏武侯盟誓:嬴师隰感谢三十年来魏国对自己的盛情款待,如果自己成功地夺回君位,秦国保证在魏武侯在世之时不与魏国为敌。这个誓言让魏武侯很不舒服。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秦国庶长改在河西迎立嬴师隰为君,是为秦献公。秦出子母亲得知后命令军队前去消灭秦献公一伙。这支军队的将领早已被秦献公收买,在路上说服手下人,前去迎接秦献公。沿途闻讯而来迎接秦献公的秦国百姓很多,秦献公在这些人的簇拥下进入秦国的都城雍城(今陕西省宝鸡市),杀死秦出子和他的母亲,夺回君位。

就这样秦献公这个辗转流亡三十余年的老太子终于回国继承国君之位,然而他所面对的局势是无比凶险的:秦国在失去河西之地后实际上东部天险关隘尽失,这意味着魏军随时可以再打进来。而秦国的世家大族势力既然能拥立秦献公推翻秦出子母子,自然也有实力推翻秦献公。与此同时由于被魏国死死封锁,秦国失去了和中原各国交流的渠道,日渐被中原诸侯视为西戎蛮夷,被排斥于诸侯会盟体系之外。这一切在秦献公看来:都是应当改变,也必须改变的。

流亡在外三十余年的秦献公终于得以回国继位,然而他面对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他必须思考破局之道——破局之道说起来简单做起了难,那就是变法改革。这点早在他还在魏国流亡时就已看得一清二楚:身处变革的时代如果拒绝变革就只会被时代淘汰。客观而言:秦国的改革并非始于秦献公,而是始于他的政治对手——昔日的秦简公,只不过秦简公的改革涉及的领域并不广泛,也没起什么效果。

秦简公六年(公元前409年)简公令官吏带剑以防身,这是秦国革新礼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许百姓带剑。在此之前的秦国只有贵族才有佩剑的资格,简公希望以此塑造秦国百姓的尚武风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项改革措施对打造后来秦国那支虎狼之师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至少在简公在世时看不出有多少成效。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开始“初租禾”改革——上承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对这两项改革秦献公不仅进行了继承,而且更加深化。

此前秦国的土地都是世家贵族的封地,农民其实都是为世家大族耕种的农奴,随着“初租禾”改革的推行,在秦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地主和自耕农。在秦献公看来:这些人就是自己和世家贵族势力抗衡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于是“初租禾”制度得到进一步贯彻:秦国以法律形式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保障百姓对自己所开垦土地的所有权,这对当时的老百姓而言绝对是一项亲民政策——毕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秦献公利用这一政策既获得了小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又削弱了世家贵族的势力。公元前378年秦献公又开始推动市场管理的改革——对工商业征收新税,推动秦国商品市场的发育,同时也为秦国的财政收入开辟了新税源。

另一项改革措施也直接令下层人民欢欣鼓舞: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废除自秦武公起秦国实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殉葬制度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无耻最不人道的制度(没有之一),当然客观的说:秦献公之所以废除殉葬制度不是因为他对殉葬的奴隶有多少同情之心,而是出于他变法强秦的整体规划——春秋战国争霸其实说穿了就是要做到以下四点“地尽其利,货尽其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谓地尽其利就是土地得到最大的利用——用单位面积的土地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所谓货尽其流就是货物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交换;物尽其用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没有一丝一毫的闲置浪费;所谓人尽其才就是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人才被埋没的现象。这其中人是最宝贵的,因为任何事都必须由人来完成。但无论其出自何种目的,废除殉葬制度总归是历史的进步——对秦国的底层民众而言:仅仅凭借下放土地、废除殉葬这两项制度秦献公就应该是他们心目中最杰出的统治者;齐桓、晋文虽是一代霸主,可说到底和百姓有何干系?与废除殉葬同时进行的还有鼓励生育的措施,借以增加秦国的青壮年劳动力和兵源。

第三项改革措施其实也是大大有利于秦国民众的——《大秦帝国》中告诉我们: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是由世家贵族把持的,平民子弟即使立下功勋也无法晋升。其实秦国历史上真正第一个提拔平民子弟入朝为官的是秦献公。秦献公敏锐意识到:随着土地所有权的下放,新兴的小地主和自耕农阶层的实力将日益壮大并将逐渐成长为自己和世家贵族抗衡的有力工具。遗憾的是秦献公时代世家贵族势力依然强大,他只能凭借自己作为国君的权力提拔一部分自己中意的平民子弟,还没能像商鞅变法之后那样建立完全以军功授予爵位的制度体系。

第四项改革措施是于公元前379年效仿楚、魏等国早已实行的县制——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武王伐纣创建西周王朝之后实行分封制:当时实际上是进行层层递进的分封——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国君,诸侯们的封地称之为国;在诸侯国内部又将国内土地分封给本国的贵族大夫,称之为家,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只有贵族才有家,生活在贵族封地上的百姓都随贵族一个姓,至于奴隶本身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谈什么家呢?春秋时代楚武王率先打破这一惯例——在楚国境内设立由国君直接通知的县,而不是贵族封地,这实际上日后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雏形。到秦献公时期楚、魏等国早已实行县制多年,秦国却依然还是各家贵族势力割据的状态。除了设立由自己直接统治的县之外,秦献公又放出了一个打击贵族势力的大招: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对秦国的基层管理单位进行重新编制——把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然而秦献公的着眼点并非完全是为了维护秦国的社会治安,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百姓牢牢树立起国法的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首先是国君臣子,而不是哪家贵族的家奴。

秦献公取得政权后就埋头改革、励精图治,不参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争斗,秦国的国力渐强,人口也增加不少,军队的军事素质有很大的提高,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对于秦献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国的新兴地主十分支持,而奴隶主却越来越有意见。奴隶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国君的封赏,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开垦荒地和购买。秦献公的政策无疑是支持地主经济,而秦献公本人很少将土地赏给贵族。秦国的奴隶主们受到很大的抑制,其中一部分人转化为地主,采取地主经济的生产方式,秦献公对这些人的做法很支持。但毕竟秦国的奴隶主势力是一个传统势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动的中心——秦国的西部依然很强大。奴隶主控制的西部与新兴地主控制的东部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土地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使他们对现有土地进行争夺。当然还有对权力的争夺。尽管对于土地和庄园的经营,奴隶主明显不如地主在行,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却是同样强烈的。秦献公决定用战争来转移紧张的国内矛盾,抢夺邻国的土地来缓解国内对土地的强烈需求。秦人对与中原的交流有着强烈的愿望,这也是秦献公一直就有的梦想。实际上此时的秦献公并不打算完全抛弃秦国旧日奴隶主贵族阶层,而完全依赖于新兴的小地主和自耕农阶层,而是希望在两派之间搞平衡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毕竟他主要是靠奴隶主贵族夺得政权,却在夺取政权后又要靠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来变法图强,所以他也不希望奴隶主和新兴的地主、农民之间彻底撕破脸。然而秦国国内的土地开垦已近饱和状态,在那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年代秦献公没有多余的土地来安抚两派了,那就只有把目光转向国外——靠夺取别国土地来缓和国内矛盾。

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秦献公见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便决定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韩、魏两军,得到周天子的赞赏,秦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秦人仿佛看到往昔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转向外战。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这场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秦国人的士气,在此之前秦国与魏国交手就从没战胜过,如今居然打败了天下霸主魏国及其盟友韩国组成的联军,况且此战是以匡扶周室为旗号,可谓师出有名。在乱世之中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同时具备实力和大义——经过秦献公的改革,秦国国力已有提升;如今获得了周天子的赞赏使秦国拥有了一面在当时的话语逻辑下正义的大旗。受到这次胜利的鼓舞,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下令秦军攻打魏国,夺取秦国的故土河西之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国境内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人,取得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秦献公把这些土地赏给地主和贵族,国内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周天子向秦献公祝贺这一胜利,秦献公被赐予与秦穆公一样“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称号。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军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国将领公叔痤,攻取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秦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大秦帝国》中将这段改成了献公死后孝公嬴渠梁将公叔痤放回属于艺术加工,与史实有出入;另外献公在少梁之战中也没中魏军的毒箭,少梁之战其实是以秦军获胜告终。

秦献公的时期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电视剧中为衬托秦孝公继位时秦国的艰难处境,将少梁之战描写成致使秦献公丧命的原因,又绘声绘色地描写魏国趁秦献公新丧联合五国图谋分秦。其实秦孝公继位时秦国的处境的确艰难,不过已不似其父秦献公即位时那般岌岌可危——毕竟刚刚经历石门、少梁两次大捷,其实魏国已对秦国有所忌惮。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献公死后时年21岁的太子嬴渠梁继承君位,是为秦孝公。孝公继位后对内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对外招募各国贤才以为己用。刚一登基的秦孝公就向东围攻陕城(今陕西省韩城市),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秦孝公二年(公元前360年)周显王派使臣送来祭肉,秦国在列国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在他的强力支持下商鞅得以在秦国推行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等一系列变法措施。商鞅变法后秦国打破了贵族与庶民之间的阶级壁垒,确立了以军功晋升的制度,中央集权得到强化,粮食产量大为提升。公元前358年秦国在西山(今河南省熊耳山以西)击败韩国。公元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孝公的女儿,与秦国联姻。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秦孝公以铁腕手段维护新法,为此他不惜与国内的老贵族阶层为敌,甚至在变法触及到太子时也断然予以处置。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将这里作为日后秦国东出的基地,正是在这里他命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使秦国的军力、生产力和政治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后国力日渐强大的秦国已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漆及富丘(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两地。 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出兵助卫,包围赵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并占领少梁。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包围焦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但没有攻克,占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秦孝公九年(公元前353年)齐军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后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前来救援赵国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即定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军的进攻。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尽管秦国在经过商鞅的两次变法后国力得以提升,尽管秦国趁魏国与他国交锋之机取得了对魏国的几次军事胜利,然而这时的魏国仍是秦国最大的外部威胁。因此秦孝公在审时度势之后于公元前350年与魏惠王在彤地(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然而不久之后魏惠王就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然后以秦国之地为根据地争夺天下。秦孝公和商鞅认为:以秦国之力难以与魏国抗衡,于是打算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公元前三四四年商鞅去向魏惠王游说,商鞅指出:魏国的盟国多为小国,不足以王天下。建议魏国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称王,然后图谋齐楚,如此可谓名正言顺。事实上这时魏惠王尚未称王,我们先暂称其本名魏罃。魏罃听从了商鞅的建议:“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后世因此称魏罃为魏惠王。魏惠王称王后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得罪了齐、楚两个大国,与此同时战国七雄之外的小国也日益意识到魏国的野心,转而纷纷投奔齐国。秦孝公十九年(公元前343年)秦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筑城。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同年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商鞅设计俘虏了公子卬,迫使魏惠王割让河西部分土地。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国再次攻魏,在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市南)击败魏军,俘其主将魏错。同年秦国联合大荔戎包围了魏国的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

秦惠文王嬴驷继位之初车裂商鞅既报复了当年自己当太子时被商鞅责罚的羞辱,又借以安抚朝中的保守派旧贵族。但在秦国朝政稳定之后秦惠文王嬴驷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商鞅之法并开始起用公孙衍、张仪、司马错等人以连横之策分化瓦解东方六国。公元前330年秦国完全收复了被魏国夺占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25年嬴驷称王,使秦国在名号上得以和楚、魏、齐平起平坐;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嬴驷用张仪之计打败了韩、赵、燕、楚、魏五国合纵联盟,后又拆散齐、楚联盟并出兵占领楚国的汉中;此后秦国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从义渠和巴蜀获得的土地为秦国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富饶的粮食产地。

秦武王嬴荡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在外交方面连横卫、齐,又联络越国以制衡楚国,结盟魏国以伐韩。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嬴荡起兵向周王室示威并在周王室的都城洛阳和大力士比赛举鼎,结果不幸被鼎所砸,后气绝身亡,年仅23岁,没有子嗣。

秦昭襄王嬴稷继位之初由其母宣太后摄政掌权,其舅父魏冉担任丞相。后来随着秦昭襄王的日益成长,逐渐收回了太后和魏冉的权力。亲政后的昭襄王任用范雎,正式确立远交近攻的国策;彻底灭亡义渠国;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之战中斩杀24万魏韩联军;公元前278年贡献楚国郢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国击败了统一天下道路上的最后一个劲敌赵国;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标志着秦以天下霸主取代周天子的权威进而一统天下的大势已不可逆转。

秦孝文王嬴柱由于父王嬴稷在位时期实在太长,等到他继位仅仅三天就告驾崩。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很少,唯一还可称道的成就是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厚赐宗室亲戚,开放苑囿游乐。

秦庄襄王嬴楚又名嬴子楚、嬴异人。他登基元年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于人民。同年秦庄襄王命蒙骜伐韩,韩国被迫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国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还是在这一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获悉后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至此周王朝最后残余的势力被铲除。接着秦军继续蚕食三晋,又攻占大片土地。秦庄襄王二年和三年庄襄王连续命令蒙骜攻打赵国,秦庄襄王命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榆次(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南)、狼孟(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等三十七座城池。同年三月蒙骜又攻取了魏国的高都(今山西省晋城市东北)和汲(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秦庄襄王三年三月和四月庄襄王还命令蒙骜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王龁攻打上党郡,设立太原郡。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蒙骜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过后信陵君名震天下。而秦庄襄王怒于此战的失利,想要囚禁在秦国为质子的魏太子增,经人劝说后秦庄襄王才打消此念头。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奋六世之余烈”说的是秦始皇继承了六代秦君的功业和遗志,最终统一了天下。这六代秦君分别是:

秦孝公(前381-前338),名渠梁。孝公于前361年即位,当时东方诸侯都以夷狄视秦国。秦孝公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奋发图强,任用商鞅变法,内务耕织,外立军法。十二年,秦国从栎阳迁都到咸阳,再次任用商鞅变法,置四十一县,开封疆阡陌。十四年,初为赋,开始按照户和丁收税。十九年,周天子承认孝公为霸主。二十年,诸侯来朝。秦孝公在位被认为是秦国崛起的关键时期。

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名驷,孝公子。惠文王于前337年即位,杀商鞅但继承了商鞅之法。八年,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取得魏国河西之地。十年,秦以张仪为相邦,推行连横之策。十三年称王。更元后九年,用司马错之策灭巴蜀。十三年,魏章破楚军于丹阳,取得楚国汉中之地。

秦悼武王(前328-前307),名荡,惠文王子。悼武王于前310年即位,驱除张仪,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四年,甘茂破韩军于宜阳。秦武王有窥周室之志,当年与力士孟说等人举鼎,折断腿骨而死。

秦昭襄王(前324-前251),名稷,又名则,武王异母弟。武王无子,昭襄王于前306年即位,即位后长期由其母宣太后执政,舅父魏冉任相。四十一年以范雎代魏冉为相,四十七年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并坑杀赵军四十万。五十一年灭西周,同年周赧王病逝,东周王朝灭亡。在位期间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孝文王(前302-前250),名柱,昭襄王子。孝文王于前265年被立为太子,前250年即位,当年去世,在位期间无显著成就。

秦庄襄王(前280-前247),名异人,又名子楚,孝文王子。本来在赵国作人质,吕不韦认为他奇货可居,游说孝文王正妻华阳夫人以异人为嗣。庄襄王于前249年即位,以吕不韦为相国,灭东周,伐三晋,置三川、太原郡。


林屋公子


贾谊的一篇《过秦论》天下闻名,其中有一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六世之余烈具体指的是哪六世?他们又有哪些“余烈”留于秦始皇呢?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在内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并迁都于咸阳,对外和亲楚国,盟约韩国,联合齐、赵攻打魏国,将战国七雄中最强一国魏国削弱,自此魏国一蹶不振,开疆拓土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

秦惠文王赢驷,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赢驷继位之初为平息宗室仇怨车裂商鞅,但却沿用商鞅之法制,公元前325年始称秦王。当政期间重用各国来投人才,扫义渠,灭巴蜀,出函谷,下商於,为秦国打下巴蜀这个富庶的后勤粮仓,扩大了秦国土地,使秦国进一步强盛。

秦武王嬴荡,惠文王之子,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307年在位,时间很短了,在位期间平定蜀乱,攻克宜阳,设置丞相,这位武王是举重爱好者,公元前307年与大力士孟说比试举鼎,结果“绝膑而亡”。

秦昭襄王赢稷,惠文王之子,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历史上长命君主之一,在位早年其母宣太后掌权,外戚魏冉执政,先后战胜齐、楚、赵等国,取得河东、南阳、黔中等大片土地,迫使楚国迁都,从此再无强盛起来;后期任用范雎为相远交近攻,公元前公元前260年,秦名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灭赵军45万,彻底打残强敌赵国,并于公元前256年灭亡周朝和西周国,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之基础。

秦孝文王嬴柱,昭襄王之子,公元前250年在位,正式在位时间仅仅三天(主要是昭襄王活的太久了,公元前251年其父死后嬴柱为其守孝,守孝期满后继位三天去世)以致功绩不显,属于打酱油的角色。最大功绩可能是立对了太子嬴子楚(秦始皇之父)。

秦庄襄王嬴子楚,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公元前249年至公元前247年在位,在为期间攻灭东周国,并吞并韩赵魏三国大片土地。虽也属于打酱油的角色,但他结交了一个有眼光的政商吕不韦,生下了一个好儿子嬴政。死后其子嬴政继位,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后,称始皇帝,并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其实我感觉秦孝公之父,秦献公嬴师隰功绩也很大,至少比那两个打酱油的秦王功劳要大的,但是不知贾谊为什么不说是“奋七世之余烈”?


成都东站


原文《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前361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

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秦国之盛由此开始.

秦孝公 ( 前361—前338年)

秦惠文王 ( 前337—前311年)

秦武王 ( 前310—前307年)

秦昭襄王 ( 前306—前251年)

秦孝文王 ( 前250年)

秦庄襄王 ( 前250—前247年)

六世之余烈。


江雪寒


以下是我2016年发表在微信公众“煮酒论青史”上的文章的节选,如今这个公众号已改为“新民学盟”。贴出来分享一下,大致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对完整版有兴趣可以去看2016年1月19日的历史文章《铁血大秦之六世余烈》,结尾结尾有一个小视频。

西汉政论家贾谊有一篇著名的文章《过秦论》,文中有一句话将叙述推向了高潮,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这句话便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贾谊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秦王扫六合是在秦始皇与他之前的六代秦王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才实现的。而这“六世余烈”实际上就肇始于芈月的公公秦孝公以及他的老公秦惠文王时期。

那么,文中所说的“六世余烈”分别指的是哪六世呢?

按照贾谊在《过秦论》中的说法,他们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中沿用了贾谊的说法。

贾太傅和王教授都是古今大家,贾谊是《过秦论》的作者,自不必说,王教授也完全是按照《过秦论》的意思来解读的。所以,肯定是没问题的。我只是想换个标准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想把“六世余烈”的“世”按照“代”来理解。因此,按照我的标准,六世余烈中的“六世”指的是秦国历史上的其中六代七位国君。即把秦孝公的前任国君秦献公也算上,同时,把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看做同一“世”。因为他们俩是同一代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之所以想加上秦献公,是我觉得他在秦国崛起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他的贡献却常常被后人忽视。

秦国能够统一天下,是由于包括秦献公在内的秦国六代七位国君都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

秦国自从秦穆公称霸西戎之后,其后继的多任国君都不似穆公那么英明能干,故而国势日渐衰落,导致了列国卑秦的现象。这时候迫切需要有一位国君带领秦国终止衰落的趋势。秦献公就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秦献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嬴渠梁即位。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孝公。孝公的使命是复兴秦国,使秦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无疑完成了这一使命,孝公在位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



秦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嬴驷即位,他就是秦惠文王,也就是芈八子的老公。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山东各国的警惕,他们意欲合纵攻秦。因此,摆在秦惠文王面前的任务就是打破六国合纵。他采纳了张仪的连横之策,拆散六国合纵,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使命。


秦惠文王去世后,由他的嫡子嬴荡即位。嬴荡正是秦武王,他不仅个性张扬,而且是个大力士,经常找武士与自己比武。有一次,他率领大军到东周的首都洛邑耀武扬威,仗着自己天生神力,试图举鼎,结果被砸断脊梁骨而死,在位仅仅三年时间。即便是这样一位国君,依旧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不失时机地兵出函谷关,开启统一之战的序幕。他攻占了韩国的重镇宜阳。从此,韩国天险丧失,秦国要灭韩国易如反掌。事实上,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第一个攻灭的国家正是韩国。




秦武王无子早逝,经过激烈的夺位战争,最终在芈八子,魏冉等人的运筹下,芈八子的儿子,秦武王的异母弟嬴稷登上秦王宝座,他就是鼎鼎大名、威震列国的秦昭襄王,也称秦昭王。他在位前期由他的目前宣太后(芈八子)和四贵掌权。后期在范雎的建议及帮助下收回大权,并且运用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之策与六国周旋。他在位期间摧毁了六国的主力,其中最著名的一战便是秦赵长平之战。在这场大战中,四十万赵军被活埋,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劲敌被打趴下了。



秦昭襄王在位56年,比汉武帝还长两年,比康熙也只短5年。因此,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即位时年纪已经很大了,结果在位仅3天就死了。由于在位时间过短,没来得及大展宏图,但至少没有犯错误。


秦孝文王之后即位的是他的儿子子楚(异人),即秦庄襄王,他就是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是在商人吕不韦的运筹下登上秦王宝座的。他完成的历史使命就是进一步摧毁六国的有生力量。


秦庄襄王去世后即位的嬴政就是秦始皇。他在他之前六代七位国君功绩的基础上攻灭六国,统一了华夏。


南朝游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原,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并非一日之功,汉代贾谊《过秦论》里,就有“奋六世之余烈”这样的话,说明秦始皇成就千秋伟业的背后,还有秦国几代国君和臣民的努力。



六世,因为有前,才会有后,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在六国中开始崭露头角,他重用商鞅,国内进行商鞅变法,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法律,都制定了翔实有效的秦法。也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开始复兴,被列国欺负到几乎无法生存至可以崛起,秦孝公君臣一心,功不可没。秦惠文王即位后,杀商鞅不废其法,既平息老秦人之怒,又进一步发展国力,用纵横之术让秦国一步步强大。



秦惠文王之后,继位的秦武王继续发展秦国,和影视剧里不同的是,历史上的秦武王是个表现还不错的国君,或许没有大功,但也没有大过。到秦昭襄王手上,秦国在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里,继续发展军事力量,并与义渠互补,发展了被称为“大秦铁骑”的军事力量,从此,秦国真正崛起,六国也在这个过程里不断被弱化。秦昭襄王在位56年,耗死了列国好几个国君,在无形中,更是加大前进的步伐。这之后的秦庄襄王,也进一步发展秦国,或许能力不如其父,但秦国的发展水平已经在一个俯视群雄的段位上。秦始皇之父只做了三天秦王,但也是有所作为的。



至此,六世已经给出了交代,真正让秦始皇建立帝业的还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这三世劳苦功高,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也为秦始皇接下来的东进之路指引了方向。


翻出历史那一页


贾谊《过秦论》有语:“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此六世指秦国自秦孝公至秦庄襄王的六位国君。经此六世,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继位后,深感于秦国同山东几国的差距,立誓振兴秦国,任用商鞅在国内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改革:改革户籍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重农抑商…以图富国强兵。然后向西威震西戎,向东攻打魏国,夺取河西之地。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继位后,下令处死商鞅,但商鞅变法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变法得以继续执行。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

秦惠文王最大的功绩在于开疆扩土,北击义渠国,东出函谷,夺楚国商於。最重要的是在司马错的建议下灭掉巴蜀,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最为稳固的粮仓,当然巴蜀数次作乱,一直到秦昭襄王时期才平定。这一时期,张仪和他主张的连横策略破坏了山东六国的联盟,为秦国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汉武,雄心勃勃,驱逐张仪,亲近甘茂,平定巴蜀之乱,夺韩国宜阳,为东进提供了便利,又在国内设置丞相,重视农业发展。

但秦武王因为举鼎而死,年仅二十三岁。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在位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的庶子,原本在赵国为质子,秦武王去世的时候没有子嗣,固秦武王的兄弟们争位,赵武灵王的介入,使得秦昭襄王最终继位,又当时秦昭襄王年幼,朝政由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把持。魏冉为相,白起为将,尽夺魏楚之地,宣太后更是牺牲色相诱杀义渠君,灭掉了义渠国。后来范雎来秦,说以“远交近攻”之外交,定下了秦国东进的策略,后来秦昭襄王废掉宣太后,驱逐“四贵”,王权在握。之后攻打韩国,魏国,及至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秦国虽险胜,但到底削弱了三晋的实力,秦国的东进已经势不可挡。

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前250年—前247年在位

秦孝文王做了三天秦王,秦庄襄王做了三年秦王,秦庄襄王时期,吕不韦为相,攻灭东周国。庄襄王死后,秦王政继位,有相李斯,有将蒙恬、王翦。攻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萧晓四姑娘


贾谊《过秦论》的六世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他们为秦国完成统一做了啥?这个应该大家都比较好奇。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到质变,秦始皇能统一中国,除了他自己的能力,更有前人留下的牛逼功绩。他不可能biu一声,中国就统一了。从六世的第一位说起,秦孝公。

《史记索隐》记载名为渠梁。他在位期间战国六雄已经形成,秦国在山卡拉的地方,和中原强大诸侯关系不太好,于是秦孝公很不爽,力图要回复秦穆公时候的霸业(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帮秦始皇打下了统一的基础),他广纳贤才,在那个时候谁的人才多,谁会用人才,赢到机会就大。刚刚好,秦孝公遇到了商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啊!哈哈开玩笑。总之商鞅变法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军事基础,没有他后面根本没法玩。
接下来,是秦惠文王,名驷。

当年商鞅得罪了他,于是他上位以后把商鞅杀了。但是你觉得他就是昏君嘛?并不是,他在位期间,先后攻打义渠,灭蜀败楚。你看,要不是商鞅能有实力干这些事?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秦国已经是实力比较强的,周围六国就很不爽啊,本来大家可以相互制衡,结果你一家独大了,得想办法。于是六国搞了个合纵,联合起来搞死秦国。但是秦国也不是吃素的,秦惠文王重用张仪,用连横破合纵。接下来是秦武王。

没错,就是那个举鼎而死的武王嬴荡。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好战。这个好战也为秦国夺下不少利益,比如打下了函谷关,秦国进队军队可以直接进出洛阳。可惜他在位才短短三年,儿子都没有生。

再来就是秦昭襄王。

她妈就是芈月传里的芈月。诱杀楚怀王和义渠王,帮秦昭襄王灭了最大的威胁。秦昭襄王获得大权后,听范雎的话,采用远交近攻的方式,又有大将白起,可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实力最强了,后来的长平之战,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反正没搞出幺蛾子,算是给嬴政留下了稳定的环境吧。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生下嬴政。噗哈哈,其实别看他只在为三年,也做了很多事。比如建立了东郡,还施德布惠于人民,另外夺了赵国的城池,赵国真是惨嘞。总之事为儿子嬴政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秦始皇继承了这六代人努力的成果,加上自己的努力,biubiubiu,就吞并了六国。


布细特


“奋六世之余烈”出自汉代才子贾谊的《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看一下《过秦论》原文,就知道这六位国君都是谁了。

第一位——秦孝公

《过秦论》开篇便写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说的就是秦国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秦孝公,他在位期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守之具,让秦国迅速走向富强之路;外连横而斗诸侯,夺取了河西之地,让秦国在山东诸侯面前站起来了。从此,秦国开始有了“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第二至第四位——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

《过秦论》将他们四位并列在一起,虽然商鞅最后被杀了,但是他的新法并未遭到大规模废弃。秦孝公之后的四位国君在新法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国力。同时,他们给秦国开拓了更广阔的疆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他们在位期间,山东六国才真正开始感到恐惧,并且多次组织合纵,甚至“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但最终都失败了。

第五及第六位——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

这两位一个在位三天,一个在位三年,他们“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但是前边即位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秦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正是因为这些明君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秦王赢政才能在国运上升期“奋六世之余烈”以“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完成天下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