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考越来越难,以后会不会只有很少人才能上高中了?

是艾玛诶


不是说中考的难度增加,事实上像中考和高考的难度不是突然的增加或者降低,而是会保持在一个平衡点。毕竟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是面对大众的。分数的变动与当年考试的人数和生源质量、普高招生人数有直接的关系。

与其说中考越来越难还不如说普高招生人数的比例在下降。这种趋势在大城市里越发的明显,像上海,北京市的普高升学率只有百分之五六十。也就意味着会有差不多一半的中考生会被分流到职业高中去,上高中的人数会逐渐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


一个国家需要诗人,需要学者,同时也需要技术工人,所以在中考以后分流是一个必要的趋势。学习成绩好的继续上高中,读大学做研究。学习成绩不好的上职高,学一门技能,也能够建设国家。这两者之间的地位没有谁高谁低。

而且现在的本科教育也在慢慢的转型,从粗放性的扩招转变成为紧缩性的精英教育。这些年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下降,宽进宽出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以后的大学将会变成严进严出,从取消水课,取消清考等做法就能够看出大学生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同时国家也在不断的推广职业化教育,职高也会越来越多。在今年的将会上还放出了职高将要新增100万人的信号,职业高中将会越来越普及。


按照理论教育和各国的经验,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理想人数比例应该是1:1,为了使得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平衡,缓解人才结构性紧缺,发展职高教育迫在眉睫。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也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可见,职业教育正进入大发展的春天。

不管以后职业高中也好还是普高也罢,现在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你现在年龄还小,好好学习就是了。


大三老学长


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中考过后会把学生按照成绩进行分流,一般会有三个去向,第一个去向进入高中,第二个去向去职高,第三个去向是去技校,面对这三个去向毫无疑问的是几乎所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都想让孩子上高中,将来能够考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一门孩子本人喜欢的专业,拿着本科学历这个敲门砖进入社会才能满足央企,国企,公务员,大型民企,知名的上市公司等等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刚性需求,如下图所示中的这位家长所言


由此可见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在初中毕业以后能够通过中考进入高中,所以从家长的角度来讲特别重视中考,那么从学生本人的角度来讲作为一名初中生,初中毕业以后想不想上高中呢?下图中即为我与初中生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
有上图可知

作为一名初中生都想上高中,上大学,都不想初中毕业以后离开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同班同学和好朋友!家长和孩子本人都想上高中,这就是中考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也就自然而然的让家长和孩子本人感到压力巨大!

那么中考到底有多难呢?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中考的录取比例在40--5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班如果有50名学生,那么会有25名左右的学生能够考入高中,而高中的录取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1--5名左右的学生会被本地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录取,5--10名左右的学生会被重点高中的普通班录取,10--25左右的学生会被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录取,由此可见要想考入高中其实表面看起来很难,那是针对重点高中,但是如果想要考一所普通高中的话也不是特别困难,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点:这就需要这个学生在初一,初二的时候要好好学习,不能说考班里的前几名,最起码也要保持中游在20名左右,同时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初一,初二把学习成绩维持在班级的中游水平,那么就会守住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底线,然后在进入初三总复习的时候,开始奋力拼搏,去冲刺重点高中!但是如果初一初二就有不及格的科目了,学习成绩太差,那么这个孩子仅凭初三一年很难很难赶上来!这就是很多初中生中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位初一,初二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二点:初中三年一定要有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切勿贪玩,切勿沉迷游戏,导致错失良机!

初中三年的时间对每一个初中生都很公平,面对前文所讲的有限的录取人数,如果别人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的孩子却在玩,却在看电视,玩游戏,看小说,睡懒觉,那么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学生把应该学习的时间用来玩耍,那么他的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因此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孩子一旦具备了珍惜时间的观念,那么他就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那么学习成绩稳中有进不断的提高也就成为了必然,同时我们不妨看看身边每年中考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不也都是做到了在初中三年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吗?如上图所述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一张高中录取通知书!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新书推介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由于上传篇幅有限,只能上传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谢今日头条给我们交流的平台!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让您的孩子学业有成,赢在终点!


家庭教育感悟


很荣幸回到这个问题!

如今初三成了人生的分水岭,这句话毫无夸张成分,事实如此!当你不能被高中录取时,就错失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失去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人生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各个城市的普高与职校的录取比例,大概是1:1,10个学生中只能5个高中,还有5个上职校。 部分城市的录取比例是3:7,或者4:6,这意味着1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能上高中,七个人上职校,或者四个人上高中,六个人上职校。

在第一轮竞争中,要是被淘汰了,人生会打折扣,于是,家长和孩子都很拼,先挤过中考独木桥,然后再挤过高考独木桥,最后,才松口气!所以,您的担忧不无道理,后期,上高中确实越来越难。

初中的文化学习,不是特别难!

这阶段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让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一直坚持下去时,成绩自然而然会好。虽然知道上高中有难度,但不要将次作为压力,相反,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好好的做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习惯,务必夯实基础!

将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吃透,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的去训练,提升成绩不是难事。要跟着老师节奏走,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多跟老师沟通,遇到不会的,及时向老师请教。


潘永林


这是舆论的误导,尤其是补课培训机构为了招揽生意,进行恐吓营销给学生和家长造成的错觉。

事实上是中考题目越来越简单,初中毕业能上普通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下面用数据说话:

1、目前的升学率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发布》,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792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423万人。中考普通高中升学率为55.66%。

这是全国平均情况,具体到各个省区,会有差异,最高的如北京、上海、辽宁,升学率接近60%。低的省份在50%左右。

2、以前的升学率

1988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44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1157万人,升学率21.08%

1995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73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1244万人,升学率21.94%

1998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359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1603万人,升学率22.40%

2004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821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2070万人,升学率39.66%

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816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1748万人,升学率46.68%

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96万人,初中毕业生人数1417万人,升学率56.17%

从数据来看,近三十年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从八十年代末的20%,逐年上升,近几年稳定在55%以上。所以说,通过中考,升入普通高中越来越简单了。

现在大学的升学率也很高。

2017年,普通本专科共招收了761万人,这些人来自于是6年前小学毕业生,总人数是1662万人,升学率是45.78%。往前看,1988年参加高考的,从小学到初中算,升学率约为2%。

总的来看,现在读书升学的门路比过去宽广多了。

如果初中成绩是中上等(全市平均来看),考上普通高中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人们都想上最好的高中,如上海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刚等等。上好的大学,如北大清华。毕竟能上这些学校的人是少数。


仁观天下


我们这里上普通高中的大概占初中毕业班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的有上职高的,各类技校的。但是前面的百分之五十中有一半上的是本市的重点高中,剩下的一半被划片分散到了3个普通高中。可想而知,这3所普通高中学生的质量,由于生源差,学习成绩就差,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学生睡觉的一大片,由于基础太差(有些学生数学,英语考二三十分),上课时听不懂,没法做练习题,长此以住,越来越差,产生了厌学情绪。最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在高考后上了一些职高技校之类的,和初中那些上职业类学校的学生一样(职业类学校学生也可以参加春季高考)。我的意思就是说勉强考上高中还不如直接去职高,在高中学困生很多,压力还很大,进步的可能性也很小,考上好大学的机会几乎为零。职高也可以参加高考,并且我们这里职高学费免费。

总之,无论今后上什么样的学校,现在都得努力,只有努力了将来才不后悔。


星星也会闪亮


或许,有些人对中考的录取情况不太了解,认为分数比较高就一定能被录取,分数低就无法被录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者说不了解选拔性的录取方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中考和高考,都属于选拔性的录取方式,也可以叫“择优录取”。具体点说,就是由排名定胜负,而不是由绝对分数定胜负。

举个例子,假如某所重点高中在某市准备录取100名中考生。那么,只要你的中考成绩的排名是全市的前100名以内,而且你填报了这所重点高中,就肯定会被录取,无论你的中考分数多低!当然,这里所说的低是有限度的,不是无底线的低,只要有更多的别的学生比你的低就行。

因此,无论中考方案如何改革,只要某市的录取比率固定下来,其它的,一切靠中考分数的排名决定。因为中考方案的复杂与否,中考的试题难易程度,对于所有同一城市的考生来说,机会都是均等的。

只有一个选项会影响中考的难易度,那就是高中的录取比率。其它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不需去考虑。


感动时代


中考越来越难的结论,题主是从原本630分升到750分得出的,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总分的增加,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跟中考的难度没有关系,也跟考上高中人数没有关系。其录取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总分多少,考上的难度系数跟原先没有任何变化。

从趋势上来说,是不是以后能上高中的人比原来要少呢?其实恰恰相反,上高中的人会比原来多,因为国家从2019年开始,进入了高中段教育普及攻坚战,高中段教育录取比例会越来越高,普通高中作为高中段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上图是教育部等四部门高中段普及攻坚计划中的重点任务,这个计划从2017年开始实施,到2020年结束,题主是2022年中考,说明在题主中考时,攻坚计划已经实施到位。

对于绝大部分地区而言,通过攻坚计划,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应该有一定比例的提高,当然这包括普高、职高,也包括技校等。但不管怎么说,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起码跟原来持平,只有可能提高,没有降低的可能。

这样,题主还应该是赶上好时候了,到那时候,高中段教育比现在的普及率要高出许多就,考上高中也就容易不少,所以,题主不没有必要担心这样的问题,题主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用成绩说话。


当代师说


覺得中考越來越難不表示將來的人材會越來越多,只會給孩子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韓國高中普及率是百分百,我國的農村才百分三十,如果要提高全民素質,中考降低難度才對。国家要出人材不是依靠中考的難度、而是要因才施教,理科,商科,文科,各種職能學校,初中升高中時要細分開來。例如理科特長生花大量時間背文科類的東西就不合理。高中階段就要集中提高自己的特長。象美國不少有志于科學的高中生,已經開始到大學實驗室開始學習和對有興趣的進行實驗工作。而介乎文理之間的商科生,早早參与大學商學院的各种課程和活動。結果很明顯的表現在世界上好的大學的优秀學生中,美国优秀學生中學階段并沒有比大部分普通中學生更痛苦,但成績和能力都能遠遠拋离中國學生。例如,好一些的大學里,要考進商學院,中國學生大都會失敗,因為考的不是書上可以背知識,更多是以各式各樣的題目考出你的視野、個人能力,心態、思維、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現實中,相信大部分人都為了應試,花大量時間去学習自已不喜歡或一輩子也用不上的東西、浪費了人生重要學習階段。個人認為,讓中考越來越難不是好的方法,讓初中生清楚自已的方向,分開理、商、文科和技術学生,集中提高特長才是有效培養人材的好方法。


81682254


高中难不难上,不是由中考试卷难不难,或者中考绝对上线分的高低来决定的。

高中难考或好考,则是由当年教育部门投放的高中新生学位的多少,即报考高中人数和高中录取人数之比来决定的。

如果哪年的高中录取率最高,就可以断定这年的高中最好考,即使这年的高中录取绝对分数最高,也是如此。

至于有些地方实施中考改革,不管怎么改,反正所有考生按同一标准参考,计分。录取,这种改革,从理论上来说,谋求和建立的应该是一种更为科学,公平,平等的考生选拔机制。

而且从教育的发展趋势上看,我国普及高中教育也应该不用等待太久,这样,今后上高中就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了。


飞鸟留痕2O16


这个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国家政策已发生变化,各地区开始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要求初中生毕业后,一部分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学校深造,另一部分学生升入职业高中学校或者职业技校学习。

这样一来,初中生毕业后升入普通高中学校的比例,自然而然就比原来的降低不少。过去学生参加全市统一中考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成绩的学生,都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现在却只能去职业高中学校或职业技校就读了。




中考的科目的确比较多,这一直是很多初中生较为头痛的问题。就拿我市来说,除了体育30分另行测试,实验20分另行测试,生物、地理初二会考外,其它科目一律参加中考,最后按照所有科目(包括体育、实验、生物、地理)的总成绩排名。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其余的学生升入职业高中学校(或职业技校)就读。

如果你有志进一步上普通高中学校学习,然后考取重点大学深造的话,现在你就需要用功努力了。切记“多记多练”,各科均衡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