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候的吴楚战争中,国力更弱的吴国为何感觉更强?

生物学家讲历史


公元前506年的吴楚柏举(或称伯莒)之战,是强大的楚国永远洗不掉的历史耻辱。而吴国经此一战,一跃从东南小国成为强国。

吴国传到吴王僚时,已有了制霸天下的雄心。还没等吴王僚动手,他的堂弟公子光(吴王阖闾)收买假厨子专诸,鱼肠剑刺死吴王僚。为吴国挣面子的事,落到了阖闾头上。

吴国离中原诸国太远,身边的大国只有楚国,欲霸天下必先灭楚。不过,阖闾有足够的信心完成这一目标,因为他手下有两大绝世天才:文有伍员(伍子胥),武有孙武。而且伍子胥是楚国世家出身,熟悉楚国地理及上层情况,是吴国攻楚的活地图。

阖闾比较幸运,他的对手楚国此时正处在一个中衰期。楚成王、楚庄王的霸业,早被历史的阴风不知道吹到了哪里。在位的楚平王熊居昏庸无道,宠信奸臣费无极,把楚国带到了阴沟里。公元前516年,楚昭王熊珍(熊轸)即位,依然没有挽回楚国的颓势,而两年后,公元前514年,阖闾即吴王位。

阖闾很清楚楚国和吴国的实力对比,他采取蚕食之计,一步步压缩楚国的战略空间。公元前512年、公元前511年,吴国先后发动对楚国的进攻,拿下六(今安徽六安),灊(今安徽霍山)。吴国的这些战役主要是试探性质,一试楚国的实力,二试孙武的实力,结果都令阖闾满意。

阖闾发现大举进攻楚国的条件已经成熟,公元前506年,阖闾出兵5万伐楚,这几乎是阖闾的家底。而楚国有雄兵20万,仅凭吴军很难取胜。阖闾拉来了两个盟友——蔡国(河南新蔡附近)、唐国(湖北随州附近),让蔡、唐联军在楚国的北部作战,牵扯楚军注意力。吴军也把主力拉到了北线,这么做有两个考虑:一、与蔡、唐联军会合;二、取得反楚的晋国支持。

为了保持军队体力,吴军此次北上是坐船去的。具体路线是:吴军先渡过长江,然后从邗(江苏扬州)进入邗沟(京杭大运河苏中段前身),然后溯河进入邗沟与淮河的交汇处(今江苏淮安),在淮河向西溯行,与久候多时的蔡、唐联军合兵一处。吴军与蔡、唐联军于豫章会合,这个豫章可不是魏晋南北朝时的豫章郡(今江西南昌),而是安徽省、河南省交界处的淮河南岸大别山地区。之后,吴军向西行进二百公里,抵达汉水东岸。

看地图你会发现,吴军的行动非常诡异,像跳棋一样在棋盘上没有规率地跳来跳去,略过楚国的很多关隘。这正是阖闾制定的“引楚军主力过汉水,聚而歼之”的战略。但是,楚国也有高人,就是大司马沈尹戌。沈尹戌就看出吴国在实行战略冒险,企图深入楚国腹地机动作战。沈尹戌对楚军主帅囊瓦说:“吴军舍舟船而就车马,我们可以奇兵烧掉吴军的战舰,再扼守豫章与汉水东岸之间的险关,封堵吴人的归路。吴人千里无粮,到时军心涣散,一战可歼之。”

不过,楚国高层觉得沈尹戌有些多虑,以楚国之雄,对付在楚国境内孤魂野鬼般乱窜的吴军,不在话下。当然,有的反对者,比如楚大夫史皇对沈尹戌纯属是羡慕嫉妒恨,明知沈尹戌的办法可行,就是加以阻挠,不想让沈尹戌立功。囊瓦也不想让沈尹戌出风头,拒绝了沈尹戌的建议,决定让楚军涉过汉水,与吴军速战速决。

可是,楚军追击吴军,吴军是轻装前进,等于拉着楚军的大象鼻子满世界跑,消耗地的是楚军的体力和后勤补给线,而吴军的粮草可以在楚国内部就近解决。等吴军跑到柏举时,吴军依然活蹦乱跳,楚军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后勤辎重早不知道甩哪去了。

柏举位于大别山东麓,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郊,这是吴国君臣事先选定的歼灭楚军主力的地点。吴军刚开始还比较保守,想再观察一下楚军。阖闾的弟弟夫概王年轻气盛,想立头功,在没有得到哥哥同意的情况下,私率轻兵五千直闯楚军大营。楚军正如夫概王之前预料的那样,军心早已涣散。吴军如猛虎下山,楚军很快就作鸟兽散了。这一天,是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十八日。《左传》对此战有记载,《定公四年》云:“子常(囊瓦)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楚军的败兵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乱哄哄地向郢都逃窜。

吴军则跟着楚军一路追击,但不动手,直到楚军挤在汉水要渡河时,吴军突然插上一刀,楚军没剩下几个人了。

吴军乘胜杀到郢都城外,楚昭王熊珍早就带着金银珠宝逃跑了。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楚昭王逃出郢都的次日,吴军入郢,楚亡。然后,就是著名的伍子胥怀着刻骨的仇恨,发楚平王尸,鞭三百。楚大夫申包胥在秦国都哭秦墙,秦哀公出兵救楚,楚国复兴。

但是,这场柏举之战带给楚人的耻辱感,直到楚国被秦始皇二次消灭时,也没有洗掉。对吴国来说,虽然没有真正吞并楚国,但通过柏举之战灭楚,奠定了吴国称霸江湖的基础。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这要从参与战争的两方进行分析。楚国虽号称强大,但已过了全盛时期。在与晋国争霸中原时,吃了几次败仗,秦国又不断从西北方蚕食其领土,掠夺其人财,其国力受到削弱,已处于下降的趋势。而吴国正好相反,是新兴国家。自泰伯避吴,带去了关中一带的先进生产技术,同时组织民众,兴修水利,扩大水稻种植,发展养蚕缫丝,使江东吴越地区生产力大为提高,所以吴,越等后起之秀成了新兴国家。另一方面,楚平王父纳子妻,诛戳大臣,是不得人心的。伍奢一家被滿门抄斩,只有伍员伍子胥亡命吴国,立誓要杀平王以报仇雪恨。恰好伍子胥在吴国遇到了筹躇满志,一心要兴兵中原的吴王阖闾,君臣不谋而合。这时皇天有眼,降下一位千古闻名的兵法家孙武,即孙子兵法的作者本人,帮助吴王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然后乘楚国不备,驱虎狼之师直捣楚国郢都。楚国君臣仓促应战,一败再败,终于被吴国攻破,这时楚平王已死,被伍子胥掘墓鞭尸。但楚国毕竟是大国诸侯,在申包胥哭秦庭借来秦兵后,吳国军队在秦楚联兵攻击下,已力不可支,且后方遥远,交通不便,供给困难,只好撤兵回归本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