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自明教分裂之後,實際上就只剩下楊逍留守在總壇,處理教務,統率教眾,在苦苦支撐著整個明教的運轉。可以說在張無忌之前,楊逍就是明教名不順言不正,但卻手握實權的教主。只是楊逍並不敢也不想妄自尊大,自稱為教主。明教能支撐到張無忌接手,光明頂以一人之力,對抗六大派高手輪番挑戰的殷天正固然出彩,但一直維持明教運轉的楊逍同樣功不可沒。

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一.陽頂天離世之後,明教四分五裂,只剩楊逍陣營留守光明頂。

陽頂天時期的明教,教中人才輩出,臥虎藏龍,兵容日盛。自陽頂天而下,依次排位分設:光明左右使逍遙二仙、紫白金青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和天地風雷四門門主,統率天下百萬教眾。在陽頂天的帶領之下,內修外攘蒸蒸日上,鑄就了明教歷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聲勢日隆,稱雄武林的霸業,卻因陽頂天的突然離世而分崩離析。陽頂天的意外離世,再加上他的遺書未能及時公佈,明教總壇的一眾高層群龍無首,彼此間素來的隔閡越拉越大,內亂四起。這些人在陽頂天在世時,大家將他視為明尊降世,因敬服於陽頂天一人,尚能共事於一堂。但陽頂天一死,彼此間互不相服,終於四分五裂。

首先是紫衫龍王黛綺絲為了能以非明教中人的身份,進入光明頂密道奪取《乾坤大挪移心法》而出教;接著光明右使範遙為了尋找陽頂天失蹤的真相而離開光明頂。然後在尋找陽頂天幾年未果之後,又爆發了五散人聯合青翼蝠王韋一笑,與楊逍和五行旗掌旗使爭奪教主之位一事。既有年紀又有威望的白眉鷹王殷天正不想攪進這一潭混水,憤而出教,自立教門“天鷹教”。金毛獅王謝遜勸解無果同樣離開了光明頂,最後離開的是爭位失敗的韋一笑和五散人。

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這些離開總壇的高層領導中,黛綺絲、範遙、韋一笑和謝遜是隻身離開。殷天正之所以能一手創立“天鷹教”,有一個很大的基礎便是東南地區以他為首的一班教眾。五散人中冷謙、鐵冠道人、周顛和說不得一向獨來獨往,只有彭瑩玉是明教贛粵地區的首領,離開總壇之後,他一直以教主的名義發動起義,是明教高層領導中與起義軍關係最大的人。

這裡值得說明的一點,是明教總壇與明教旗下的義軍,兩者之間,只是名義上的統率關係,實際上都是互不干涉,各自為政。義軍的發展全是義軍首領自己的事,明教的總壇是不過問的,只要不來總壇爭奪教主之位就行。因此,明教的義軍雖然遍佈天下,但實際上不歸總壇所統率,教主只是名義上的統領。這一點新修版小說中有過特別的說明。

楊逍道:“不管兵革戰陣,明教光明乾淨!”他簡略解釋:明教義軍在各地起事,殺官造反,鬧得蒙元手足無措,戰陣有成有敗,他們既不向總壇稟報,總壇也管不著他們。應天府這支紅巾軍,素來自行其是,聲勢壯盛,總壇不能殺了他們的首領,也不能以明教教規予以羈縻約束,只能任其自然。但決不能任由他們來爭教主之位,由他們來指揮明教。”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終章》

而按照後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之時,雖然天鷹教和韋一笑還有五散人都及時回援,但真正與六大派在攻上光明頂的路上有交手的,就只有五行旗,天鷹教兩次看五行旗在跟六大派交手,由於彼此間的間隙,都只是在坐山觀虎鬥。很明顯由此可看出,五行旗一直就留守在光明頂,護衛著總壇。再加上後來在少林屠獅大會上,從楊逍指揮五行旗擺陣這一節來看,五行旗實際上一直就是楊逍陣營的勢力,服從楊逍的號令。

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因此,留守總壇光明頂的楊逍,他的陣營勢力其實就是一直歸他管轄的天地風雷四門和五行旗。那麼這兩大部署勢力如何呢?我們可以就此再仔細的分析一番。

二.楊逍陣營的實力非同一般,這是支持他能維持明教運轉三十年的基礎,他更有實力擔任教主。

先看楊逍直隸勢力的天地風雷四門。據小說所說:“天”字門所屬是中原男子教眾;“地”字門所屬是女子教眾;“風”字門是釋家道家等出家人;“雷”字門則是西域番邦人氏的教眾。可以說除了東南被“天鷹教”拉攏和江西廣東一方被彭瑩玉統率的,這四門基本是囊括了中土明教的所有教眾。其餘屬明教勢力的起義軍,是不能算入的,因為起義軍的首領雖然是教徒,但已經士兵則不一定信教。

五行旗則是總壇治下的自衛軍,分為銳金旗、巨木旗、洪水旗、烈火旗和厚土旗。五行旗配備精良齊全,戰鬥力兇悍,是一隻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既然稱得上軍隊,實力便不容小覷。根據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一戰來看,每行旗旗下分隊眾多,人員整齊,那五行旗總共人數,基本配備都應是數以萬計。

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如此說來,楊逍陣營中的勢力,當真是不一般。這從他能派兵攻打峨嵋派,卻不致於傷了元氣一事亦能看出。與東南勢力龐大的“天鷹教”一直分庭抗禮的,實際上就是以楊逍為首的明教總壇一脈。這也是保證著楊逍在陽頂天離世之後,能夠一人維持明教正常運轉三十年的基礎。雖然五散人和韋一笑還有殷天正不服楊逍,但明教總壇的事實際上還是楊逍說了算。

要是一般的人,早就自稱教主了。楊逍一直不敢妄自尊大,一是因為他的性格過於孤傲;二是因為他跟範遙一樣,不相信陽頂天已經離世了。而且羽菱君個人認為,楊逍應當一直相信陽頂天是準備把教主之位傳給他的,因為不然的話,陽頂天當年不可能將明教教主才能修煉的“乾坤大挪移”傳給了他,這也是在當年五散人想爭奪教主之位時,楊逍想跟他們爭到底的原因。

只可惜當年楊逍的“乾坤大挪移”,估計也是剛修煉不久,功力不顯,很難證明自己在修煉此鎮教神功。假如當年他的神功已像三十年後那樣,在對陣五散人和韋一笑時,練到了第二層,那麼見識到楊逍修煉了鎮教神功的五散人,他們肯定也會服了楊逍,奉他為教主,那樣明教可能就不會四分五裂了。

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楊逍雖然孤傲,但絕對有資格擔任教主。他是個文武全才之人,武功不用說,絕對是陽頂天時代,教中僅次於陽頂天之人。文學方面,他所著的《明教流傳中土記》一書,對中土明教起源和發展歷史的記載,為明教溯本清源,貢獻巨大。張無忌也是因為這本書,瞭解了明教的過往之後,才徹底對明教有了全新的認識,推動他繼承使命,去消除明教與中原各派的積怨,並聯合他們促成了抗元統一戰線的形成。

有些讀者可能會因為修訂版小說中,金庸先生在小說結尾對楊逍“年老德薄”的一句評價,輕視楊逍。但金老的這句話,這個“德”字指的並不是德行,而是指功德,而且還不是指對明教總壇的功德,而是指楊逍對明教義軍軍事的貢獻。前面所說,義軍其實不歸總壇所管,楊逍對軍事確實貢獻不大,因此最後的義軍推翻蒙元政權之後,百萬將士自然不可能將他們勝利的果實讓與楊逍,作為名義上教主的楊逍自然爭不過義軍實際上的統領朱元璋。

不過新修版小說,金老在重新解釋了明教總壇與義軍的關係之後,已經刪除了評價楊逍“年老德薄”的那句話。因此,楊逍還是那個楊逍,他對明教有絕對的忠誠,他在明教中的地位,無論陽頂天在不在世,他始終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光明左使,他有實力和能力但此要職。明教雖然四分五裂,但楊逍卻讓明教保留下主心骨,從這點說,沒有楊逍,張無忌縱有天賜神功,他也整合不了明教。

明教四分五裂之後,留守總壇的楊逍勢力如何?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