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教授說個稅起征點提高多少無所謂,但稅率要低一點,這話有道理嗎?

哪怕笑得再大聲


不贊同這位專家的話:

1,個稅起徵點提高多少無所謂,等於是把這個決定權附帶的話語權徹底交給國家稅務部門和執法部門,普通大眾喪失了個稅起徵點的話語權。

2,稅率低一點,看似對普通工薪階層有利,但其實結合個稅起徵點提高多少都無所謂這點來看的話,執行起來相當有難度,執行起來到最後受益的未必是低收入家庭,反而受益的可能是那些有途徑合理避稅甚至偷稅漏稅的明星和有錢人。

3,中產階級買單,結合最近的個人所得稅5000元起徵點,其實很失望,從收入群體來看,我國大部分人收入集中月薪3k-5k這個區間,起徵點提高到5000一樣有很多人逃不過,若是真按照這位教授所說提高多少都無所謂,那麼我們關於稅收的討論還有什麼意義?

個人覺得個稅起徵點提高到7K乃至上萬才有意義,不僅如此,提高個稅起徵點的同時還應該降低稅率,只有這樣才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家稅收的壓力,從而刺激消費,雖然作用不大,都有總比沒有的好。


嬌羞帝老師


如果真的按照這樣的思路去制定個稅政策,那個稅就真的是窮人稅了,至少是繼續保持工薪稅格局不變。

恰恰是,在個稅中,起徵點需要保持合理水平,6000——8000是比較合理的。但是,稅率絕對不能降低。普通降低了,個稅就是大門朝富人大開,為富人省錢。因為,窮人和中等收入人群,都受不了稅率都大影響,受稅率影響的,是有錢人。特別是高收入人群,稅率每降一個點,就能省下很多錢。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發揮個稅調節作用,就只能降低起徵點。畢竟,個稅也是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減少對富人的個稅,就等於減少國家稅收,減少公共財政來源,影響普通居民獲得公共福利的機會。

如果真的要降低稅率,應該是一二檔稅率低一些,越向上,稅率提高幅度越大。也只有這樣,個稅的調節作用才能真正發揮。


譚浩俊


我的觀點很簡單,實際上,減稅就是個讓利過程,將利潤讓出來讓老百姓支配,從而促進消費。但是,從財政上面看,財政依然有比較大的資金使用需求,所以這種情況就比較簡單,實際上就是個讓利多少的問題。

老百姓對起徵點有所謂,對於稅率也有所謂。更有所謂的,是錢是否花的合理,花的高效,養的公務員是否給老百姓服務,這是多交稅的理由。那些細節之所以不重要,是因為最後減稅的效果應該體現為政府相對應的這一塊財政收入整體性的減少,如果政府個稅收入減少了,那麼這件事就是減稅,不管你用什麼手段。我們都認為是讓利。如果財政收入沒有減少,那麼我們就只能關注一下財政支出端是否可以有所改善,以為未來進一步減稅騰出空間。

對應財政收入,比如個稅收入減少之後,我們再來探討減稅方法問題。在減稅方法上面只有一個原則:“簡便易行”。我看到很多的稅務專家都很專業,特別是在抵扣稅方面,各種扣來扣去的掃除徵收死角。當然,在他們的專業他們是厲害的,是大牛。但是對於實際的社會,則是意義不大。徵稅是要成本的,如果每個個人交稅都必須要僱傭一個稅務專家,我們減稅省下來的錢還真不夠去發工資的。所以,既然已經形成了納稅體系,就不要過大跨度的去考慮這麼多的問題。

所以,起徵點能夠一口氣解決的,那麼就用起徵點解決,這一次加入了很多的考慮抵扣因素,那麼最好這些因素稅務機關在稅單到達個人之前都算好,而納稅人可以就錯誤計算方法申訴。我沒見過美國的稅單,據說他們的稅單很詳細,都能夠詳細到用到什麼地方之類的。我們可不可以也這樣。如果我們還是需要老百姓一點一點算稅,那麼很可能使用避稅政策的就不是老百姓。

以上一點粗淺觀點,知道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淺薄了點,但是我覺得,稅收在未來應該是要考慮到很多細節,還要學會換位思考,從納稅人的角度去思考。


凱恩斯


1.不是起徵點而是免徵額

2.的確如此。稅率低才能保證你被扣的少,現在個稅稅率太高了!企業所得稅最高才25%,而且是隻對利潤徵稅(扣除各種成本),並且有一堆優惠措施。個人所得稅直接對收入全額徵稅(不扣除任何生活成本),隨隨便便稅率就幹到30%,有的到了45%,而且稅率沒有任何優惠,實在是太高了!個人的工資薪金就是一家老小的全部生活開源,是血汗錢,這麼高的稅率究竟有什麼道理?如果要徵稅,應該針對個人扣除生活成本後徵稅吧?一家老小房屋貸款都靠著這工資養活,卻先扣了稅,這合理嗎?


多思多看


這位教授以學者的身份為個稅改革提供了可以探討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關注和討論的,有一定道理,至於能不能實現,那只有實踐才能證明了。

(這麼說肯定容易被噴,但如果要噴,請冷靜看完再噴。。。)

首先,這段話是從一個訪談中截取的一段話,而不是她的全部觀點,這樣來進行評價的問題有點以偏概全。題主沒有說的是下面這一段話。

她同時指出,不管從家庭還是從企業來看,稅負都已很重,減稅已刻不容緩。政府財政功能需要從吃飯財政、投資財政轉變到有效提供公共產品。

她的觀點是:第一,現在稅負很重,需要減稅。第二,政府財政功能需要轉變。我認為,這與廣大群眾和企業單位的體會是相同的,並沒有如某些“專家”一樣脫離實際空談或是說一些奇談怪論。所以請不要直接將這位學者劃為“磚家”行列,然後直接開噴。

其次,談到個稅改革問題,這位教授並沒有說不應該提高起徵點,而是在談論提高多少的問題。也就是說,她對提高起徵點本身是沒有異議的,只是幅度問題。同時,她也提到,對低收入人群的徵稅稅率是應該低的。因此我認為,她在訪談中談到的,是方法論的問題,並不是說她不贊成減稅。所以,這當然是一種稅改的思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冷靜的來看,至少我自認為,我的納稅人意識確實需要逐步培養。有了納稅人的意識,才能對政府如何使用納稅人的錢更加關注,才能更好地進行監督和督促,即使在個稅上我只交了1塊錢。從稅改的方向上來看,也正在引導大家逐漸從扣稅變成自主報稅的方式進行。所以,儘管有點彆扭和不習慣,但是我同意培養納稅人意識的說法。

稅改不是一步到位的,國家沒有了稅收也是不可能很好運轉的,只是個稅改革比較特殊,牽動每一個人的利益,受到重點關注是必然的。在我們國家稅收制度還不是那麼完美的時候,尤其最近又爆出了演藝圈陰陽合同的情況下,老老實實工作的人將自己的辛苦所得掏出來交給國家心情上多少是有些不爽的,但我想說的是,有進步總比原地踏步好,有動作總比沒有動作好,有學者發聲總比一潭死水好!


漁夫看提


我認為,增強大眾納稅人意識,前提是“公僕”的服務意識的提高,而不是擴大繳稅覆蓋面。因此教授想法雖好,只恐怕是空中樓閣。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你要擴大覆蓋面,讓大多數人交上稅,也算不上不對。但是,請問“專家”,我們納稅人交的稅,你能告訴我們是怎麼花的嗎?讓那些出賣力氣賺錢的人們交上稅,就算是培養了他們的納稅意識了嗎?

個稅的起徵點高低無所謂?沒有一個合適的標準,給於執法者“自由裁量權”?專家的想法是不是太幼稚了點?最後的結果大家誰不是心知肚明!

這位專家的想法理論上不能說不對,可是放到操作層面來看,完全是“紙上談兵”,我可以說如果付諸實施,效果還不如直接提高起徵點。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寒潭


教授嘛,總是和人的思維不一樣,不然就不是教授了。納稅高低無所謂,實際就是動物的思維,這和教教的稱謂極相稱,這點為廣大人民都認可。個稅的目的是調節收入,不是殺貧濟富,而是殺富濟貧,收入低的可以少繳稅或不繳稅。個稅的起徵點是國家讓利於民和增加稅收兩種觀念的反映。全民為之期盼……


喬佳賢


每次改革之前均有所謂的磚家叫獸岀場,乃行業利益集團,壟斷資本的代言人,代為發佈信息,如果你信就有道理,不信就沒有道理,但凡涉及國之根本,江山社稷一類的改革均是謹言慎行,特別是經濟方面的改革,面對的均為工薪階級,涉及面廣,並非一個交大叫獸說了算,國家有專門的研究機構,智庫幕僚,參與決策。甚至會要做全國範圍內的論證,意見收集,及專門的新聞發佈會。


用戶281285922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蠻有道理的,因為無論是3000還是5000,我都不需要交稅。

工資長年不到3000。希望繳稅基數提高到5000後,工資也能長到5000。


小親


這個教授是站在個人私利上講話,起徵點提高多少無所謂,那起徵點一百萬開始,笑話了,我認為5000元較合適,月收入上萬就應該百分之三十,年收入超過50萬應該百分之七十,這樣才能拉近貧富差距,國家財政收入才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