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小兒健脾丸與健脾消食丸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

小兒健脾丸和健脾消食丸是兒童時期經常服用的兩種中成藥,雖藥名相似,但作用不盡相同。那麼,二者又有什麼不同呢?哪個效果更好呢?

中成藥小兒健脾丸與健脾消食丸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

1、從藥物組成來看:

(1)小兒健脾丸是在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法半夏)的基礎上添加炒三仙(南山楂、麩炒六神曲、炒麥芽)、白扁豆(去皮)、山藥、蓮子(去心)、桔梗、砂仁、玉竹而成。六君子湯具有益氣健脾,燥溼化痰,理氣和胃之功,常用於脾胃氣虛兼痰溼證,症見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噁心,嘔吐,呃逆,舌苔白膩等。炒三仙健脾消食化滯;白扁豆、山藥、蓮子益氣健脾祛溼止瀉;桔梗辛開苦洩,功能宣肺袪痰,調暢氣機;砂仁氣味芳香,辛溫通散,善於化溼行氣,為醒脾和胃之良藥,兼能溫中止瀉;玉竹長於滋陰養胃,補而不膩,以防祛溼太過,損傷胃陰。諸藥搭配,共奏健脾祛溼,理氣和胃,消食化滯之功。

(2)健脾消食丸是由白朮(炒)、枳實(炒)、木香、草豆蔻、雞內金(醋炙)、檳榔(炒焦)、荸薺粉組成。方中白朮益氣健脾,燥溼利水;枳實理氣行氣作用較強,有破氣作用,功用行氣滯、除脹滿;與木香配伍,用於胸腹脹滿;與白朮配伍,用於脾虛而見脘腹脹滿悶塞者;且枳實兼有消積導滯作用,常與雞內金、檳榔搭配,用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者。草豆蔻溫燥之性較強,功能燥溼行氣,又能溫中止嘔,用於溼阻脾胃之脘腹脹滿,鬱滯嘔吐,尤以寒溼偏盛者為宜。荸薺粉清熱利溼,以防溫燥傷津。諸藥搭配,共奏健脾,消食,化積之功。

中成藥小兒健脾丸與健脾消食丸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

2、從功能主治來看:

(1)小兒健脾丸具有健脾、和胃、化滯之功。常用於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大便溏瀉,體弱無力等症。

(2)健脾消食丸具有健脾,消食,化積之功。常用於小兒脾胃不健、乳食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面黃肌瘦,大便不調等症。

中成藥小兒健脾丸與健脾消食丸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

3、從臨床應用及適應症來看:

(1)小兒健脾丸側重於益氣健脾,祛溼止瀉,消食化滯。比較適用於小兒脾胃虛弱證候,症見厭食、惡食,食慾不振,不思飲食,消化不良,大便溏瀉,體質虛弱,肢倦乏力等。

(2)健脾消食丸側重於行氣健脾,消積除脹,燥溼利水。比較適用於飲食積滯證候,症見脘腹脹滿,食積不化,食慾不振,面色萎黃,身體消瘦,大便不調等。

中成藥小兒健脾丸與健脾消食丸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

總之,小兒健脾丸側重於健脾養胃,祛溼止瀉,對於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肢倦乏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溏瀉者較為適宜;健脾消食丸側重於脾胃功能的調理,行氣化滯,消積除脹,對於小兒飲食不節、食積停滯所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身體消瘦,大便秘結等。簡而言之,小兒健脾丸比較適用於小兒脾胃虛弱兼大便溏瀉者;健脾消食丸比較適用於小兒飲食積滯兼大便秘結者。至於哪個更好,是需要結合小兒的具體情況而定的,相信對症用藥的情況下效果會更明顯的。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並分享、轉發哦!若有不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