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是司禮監秉筆太監,貌似掌印太監比秉筆太監地位高,為什麼他沒當上掌印太監呢?

金莎江朵


回答這個問題前有必要先說一下明朝宦官的組織架構。


明朝負責管理皇宮內務的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統稱二十四衙門。他們職責不同地位也是天差地別,其中司禮監,由於掌握披紅和蓋章的權力而居“二十四衙門”之首,而像“浣衣局”這樣負責清洗衣物的部門,連皇帝面都見不到只能做苦力,地位可想而知。

在這些部門中只有主管才能被稱之為“太監”官階為正四品,其下還有少監和左右監丞等,所以說太監是宦官中出位高權重者,不是所有宦官都是太監。

說完明朝的宦官機構我們言歸正傳,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按字面意思就可以解釋,一個負責簽字(披紅)一個負責蓋章,因為負責蓋章的太監有最終決定權,所以掌印太監實權力打過秉筆太監,被稱為“內相”。

不過根據《明史職官》中的記載“司禮監,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秉筆太監、隨堂太監、書籍名畫等庫掌司、內書堂掌司、六科郎掌司、典簿無定員。”實際上在掌印太監之上還有提督太監。但是提督太監一般不設,也沒聽說過誰擔任過提督太監。

魏忠賢的準確職務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監掌東廠,在他之上還有一名掌印太監,當時魏忠賢的頂頭“上司”為掌印太監王體乾,那麼魏忠賢為什麼不當掌印太監呢?

原因有三

首先,根據慣例,司禮監秉筆太監還兼任東廠掌印太監,東廠在明朝是令人談之色變的特務機關,不但可以直接向皇上彙報還擁有獨立的司法權凌駕於國法之上。對於魏忠賢來說掌握東廠是實權,而掌印太監不過是虛位。

其次,當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實則是魏忠賢的走狗,王體乾能夠當上掌印太監全憑魏忠賢和客氏的運作,王體乾也將自己位置擺的很正,一意附忠賢,為之盡力,所以對於魏忠賢來說沒必要爭掌印太監。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根據《明史》記載“忠賢尋自惜薪司遷司禮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忠賢不識字,例不當入司禮,以客氏故,得之。”魏忠賢不識字,進入司禮監已經是破例,如果在擔任司禮監首席掌印太監,恐怕落下口實,再加上已經掌握實權,所以掌印太監虛名不要也罷。


一點點歷史


魏忠賢其實才是最大的幕後玩家,在其擔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王體乾,但魏忠賢這個司禮監中首席秉筆太監是提領東廠的實權者,這在當時也算是改變了司禮監的權利構架,因此魏忠賢的秉筆太監之地位並不比掌印太監低。



明朝太監機構

眾所周知,明朝宮廷設有內十二監,與四司八局統稱二十四衙門,這十二監就是司禮監,內官監,司設監,御馬監,尚膳監,御用監,直殿監,印綬監,尚衣監,都知監,神宮監,尚寶監。這些機構統一由宦官管理,十二監的總領事稱為提督太監,但並不是所有閹割的人都能叫做太監,十二監裡只有管事的宦官才能叫太監,並且位居四品,十二監中權力最大的就是司禮監。

朱元璋時期的宦官是不允許干政的,但自永樂時期開始,宦官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比如下西洋的鄭和。永樂十八年時設立了著名的特務機構東廠,由宦官執掌,掌管太監只對皇帝負責。明宣宗時,打破了朱元璋制定的太監不許識字的制度,在宮內設內書堂,提升太監的文化水平。成化十三年又設立西廠,置提督,與東廠並立。

明朝宦官專政真正起始於明英宗時的王振,也就是土木堡慘劇的始作俑者,汪直、劉瑾、魏忠賢這些權宦也成為大明王朝政治結構中的一大禍患。


司禮監的權變

宣德時期,直接影響司禮監權位變化的關鍵事件,是宣宗令內閣條旨和伴隨而來的批紅。德宗改變以往的奏章批閱流程,以內閣楊士奇等人為皇帝分擔政務,批閱章奏。章奏由內閣大臣先行過目,將批改建議寫在紙上,貼於奏疏背面進呈皇帝,再由皇帝御批,這也就是我們所知的票擬。面對這些票擬,皇帝是需要進行硃批的,但這樣的工作量也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德宗就下令由閣臣或是宦官代為批紅,加之太監此時已經受過宮廷內的文化教育,因此代替皇帝批紅的專職人員,即司禮監秉筆太監就順理成章的誕生了,秉筆太監遵照閣中票擬的字樣,用硃筆楷書代皇帝進行批閱,也為此後的權傾朝野埋下了禍根。


明英宗即位之時年幼,太皇太后張太后主政,但按照大明律歷,後宮人員不能與內閣面議取旨,因此內閣就實際上掌握了票擬權, 與此同時的批紅權就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的專職,秉筆太監審閱完了之後還要提交給掌印太監審閱通過後才能蓋章。

“司禮今為十二監中第一署,其長與首揆對柄機要,瞼書、秉筆與管文書房,則職同次相。其僚佐及小內使,俱以內翰自命,若外之詞林。內官監視吏部,掌升造差遣之事。今雖稱清要,而其權俱為司禮矣。”——《萬曆野獲編》



到正統以後,司禮監將二十四衙門的實際大權攬於手中,諸如鎮守太監的調派、提督京營,東廠掌控,在形式上,掌印太監和首席秉筆太監是司禮監的首腦,兩大首腦與內閣部院形成了朝廷頂層的官僚體系。這裡的司禮監也就走向了權力的頂峰,這個時期的司禮監其實就是另外一個內閣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也就是與內閣首輔相對應的“內相”了。

“最有寵者一人,以秉筆掌東廠,掌印秩尊視元輔,掌東廠權重,視總憲兼次輔,其次秉筆,其次隨堂,如眾輔焉。”——劉若愚

明武宗時期,掌印太監不在提領東廠,而是由首席秉筆太監掌管,這就加強了秉筆太監的實權,雖然此時的掌印太監還是相當於首輔,但首席秉筆因為實權的加大,也就成了次輔。

魏忠賢的算盤

“故事,司禮掌印者位東廠上。體乾避忠賢,獨處其下,故忠賢一無所忌”。——《明史》

魏忠賢確實沒有擔任司禮監的一把手掌印太監,而是做了提領東廠的秉筆太監,此時的掌印太監是王體乾,而他的這個職位據清朝人記載,是魏忠賢和朱由校的奶媽客氏(也傳言為魏忠賢相好)抬上來的,並且對魏忠賢百依百順,相當於魏忠賢的傀儡了。



既然有傀儡可用,那麼批紅這麼繁瑣的工作就讓王體乾去辦吧,有重要的奏摺再報給魏忠賢定奪就好了,出了差錯,世人罵的是王體乾,而不是魏忠賢。而東廠這種特務機構,掌握著重要的機密信息,又享有皇帝給予的特權,當然要握在手裡,用於排除異己,收集情報,最大限度的為自己爭取利益。


棍哥觀史


魏忠賢是秉筆太監。當時的掌印太監是王體乾。

魏忠賢不是沒當上掌印太監,而是他不想當。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後,魏忠賢由惜薪司升為秉筆太監。天啟三年冬,“兼掌東廠事”。可知,魏忠賢在司禮監的序列裡,是秉筆太監兼管東廠。這個兼管東廠,是實打實的權力,而且是無邊的權力。

說個故事。有一次,有四人夜裡在密室飲酒,其中一個人喝醉了,謾罵魏忠賢,另外三個人嚇得不敢出聲。那個人還未罵完,東廠番子將四人押到魏忠賢的住所,立即將罵的人處寸磔,而慰勞另外三個人金子,三個都被嚇得魂飛魄散不敢動。你看,這個提督東廠,權力多大!

那有比他還大的太監嗎?

理論上講,有。


《明史職官》寫得明明白白,“司禮監,掌印太監一員,秉筆太監、隨堂太監……無定員”。

本來,掌印太監比秉筆太監職位高,但王體乾很懂事,因為他的這個職位,是通過魏忠賢以及朱由校的奶媽客氏運作得來的,因此,他甘做魏忠賢的小弟。

而實際上,如果他翻臉不認人,以掌印之位壓魏忠賢,那他應該分分鐘就會掛掉。

王體乾很聰明,甘居魏忠賢之下,導致魏忠賢“一無所忌”。

咱們舉一個例子。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是誰?一般人一定會脫口而出:“戴笠!”其實,戴笠是副局長,局長先後是賀耀組、錢大鈞、林蔚等人。可軍統誰說了算?還不是戴笠麼。為什麼這麼安排呢?因為戴笠在國民黨內的資歷太淺,而且在黃埔學生中的期別也低(第六期),蔣介石怕別的部下不服氣,同時為了給戴笠找個擋箭牌,所以叫他任副局長,局長由委員長侍從室主任兼任。

懂了嗎?


宰少


朱由校繼位後不久,乳母客氏和太監李進忠倍受寵幸,客氏封為奉聖夫人,兒子兄弟都雞犬升天任錦衣千戶。這時候李進忠才被恢復的“魏”姓,賜名“忠賢”,“李進忠”是魏四入宮時的化名,同時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魏忠賢原本是伺候朱由校生母王才人膳食的,一個燒火做飯的一下就竄上了宮裡高級太監職位。可魏忠賢無賴出身,大字不識一個,司禮監秉筆要同隨堂的太監一起掌管奏章文書,照內閣票擬批朱。不然怎麼說明熹宗糊塗蛋呢,由於客氏和魏相好,她在熹宗面前極力推薦魏忠賢,才破例任命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



隨著魏客二人的相互勾結,他們在宮裡的勢力越來越大。天啟元年五月,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去世,論資排輩這把太監二十四衙門頭把交椅應該由老資格的大太監王安來坐,熹宗也有意讓王安就位。但這老王安按常規“客氣”地退讓一番,另外說法是王安為人本分不願意和魏客等同伍(貌似有點假),客氏趁機順杆爬,向熹宗進言司禮監事多繁雜,既然王安以年老推辭,那皇帝就不要再難為他了。

王安非但就這樣失去了掌印太監的職位,魏忠賢還唆使別人彈劾王安,最後他被髮配邊地客死在那裡。



魏忠賢和客氏在熹宗面前一唱一和雙簧演地天衣無縫,宮內外所有和他們作對的人都非貶即死。魏忠賢推薦王體乾接替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永貞為秉筆太監,在魏忠賢的周圍形成一個強大的勢力集團,宮中任何人都不敢冒犯。


在熹宗朝,司禮監之首掌印太監的職位都引不起魏忠賢的興趣,他和客氏只是文盲村婦一對,只要把熹宗控制在手裡,朝廷的任何官員官階都由他們說了算。肩膀攤上具體職務非但幹不來還嫌煩,有貪慾要整人時向有司打個招呼就行。當時的魏忠賢狐狗滿布中外,幹孫義兒充斥朝野。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掌印不掌廠空有頭銜,魏忠賢可是建生祠的人,漫漫長河有幾個人權臣做到這一步的。就好比如《人民的名義》中趙德漢人家用部長換他這個處長他都不換,實權才是王道。就好比如曹操加九錫稱王而不廢帝,戴雨農至死才是個陸軍少將副局長,要那些個虛名幹啥呢是吧。


樾鏹


規定是掌印比秉筆高,秉筆兼管東廠。

而太監頭子,靠裙帶關係,誰和皇帝好誰老大。所以明朝好些大太監頭子只當秉筆,不當掌印


寧劍


秉筆兼提督東廠,掌印也不是一人說了算,需要幾個秉筆共同批紅呈掌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