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都有哪些?

問這問那


廣義來講親王包括國(親)王、藩王和郡王等同姓王,當然這些王也有靠功勞的異姓王,福垊稱之為勳王。福垊下面主要談談爵位上的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

親王——世上只有爸爸好

親王這個爵位在清朝用的最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十二位鐵帽子王,有10個親王、兩個郡王(郡王也是理論上的親王)。今天的歐洲的安道爾、列支敦士登、盧森堡他們的元首,英國女王的丈夫,日本天皇的子孫也都是親王。但福垊想說的是親王作為爵位是從晉朝開始的,對,就是那個八王之亂的晉朝。親王就是皇帝的兄弟、兒子所封的王位。此後,親王爵位為南朝、唐、宋、元、明、清所延續。實封的親王為藩王之一,比如晉朝、明朝。

藩王——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福垊認為藩王就是擁有實際封地甚至擁有軍隊的親王、勳王、外王。勳王分為兩種:功臣的異姓王、權臣異姓王。外王分兩種:接受冊封、前來朝貢。也就是內藩的同姓王、異姓王以及外藩的異(國)族王。藩王作為實際爵位只存在於南北朝時期的陳朝,但作為實際的藩王我們歷史上是一直存在的,因為我國一直都有外藩國,比如朝鮮、越南等。

僅以漢朝舉例:親王同姓王吳王的劉濞、勳王異姓王齊王的韓信、勳王異姓王魏王曹操、外王異國王南越王趙佗、外王異國王漢委奴(日本)國王等。清朝的三藩也是名副其實的勳王異姓王的類型,異姓王要麼取而代之,要麼去而逮之。北宋時,遼朝、金朝在其境內設有宋王,而北宋境內未設遼王、金王。南宋皇帝趙構向金朝皇帝稱臣,接受冊封,成為恥辱而又空前絕後的金朝藩帝。明朝藩王燕王南下靖難,成功由藩王升級為皇帝。

郡王——人活著的全部只有快樂,還要提升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關於親王、郡王有這樣一個說法,一字王為親王、兩字王郡王。要福垊說,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晉朝之前的諸侯王,一字兩字級別一樣,甚至兩字王的地盤比一字王大多了。比如淮南王劉長的地盤就比淮陽王劉友的地盤大。晉朝以後才有一字二字之分,因為郡王源自晉朝。嚴格來說,古代所封藩王(內藩)多則十個郡,少則一個郡,最小的也就是幾個縣,說他們的郡王也不錯嘛。比其五縣天子殷國皇帝不知要厲害多少了。

郡王一般授予給太子子後來為親王子庶子,至於異姓王的郡王到唐宋元都不太值錢了。當然比起太平天國的王爺們,那可是很值錢的。在明朝,朝鮮國王為郡王級,但他享受親王待遇。

、其實無論富貴貧賤,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親王、藩王、郡王,您現在可以分清了嗎?


福垊


藩王並不是一個封爵的級別,而是對於擁有實際封地的"王"的概稱。

周代實行分封制度,包括周王的兒子和直系親屬、功臣、前朝帝王后裔等。當時這些分封稱封國,國君根據級別不同稱公、候、伯等,只有周王才能稱王。但到了後期禮崩樂壞,周王室名存實亡,各諸侯國君紛紛自稱王。這個時期的封國獨立性更強,但不稱藩王。



漢代也採取了分封制度,但又結合以郡縣制。將劉姓宗室分封到東部地區,大的以古國名,一般的以郡名,皆稱王。其等級地位要看具體地盤和食邑多少。這些封國稱為諸侯王,或藩王。著名的七王之亂,就是藩王造反了。武帝開始實行推恩令,把很多大封國拆分了,原本封號留給嫡長子,其他兒子也封王,名義上照顧親戚,實際上是分化藩王實力。此前文帝時賈誼《治安策》中已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景帝把親弟弟梁王劉武封地一分為五。



到了兩晉,也繼續是宗室分封制。著名的如八王之亂。晉代出現了某某郡王的封爵,但並不是嚴格的等級意義。

到了唐代,比較明確的區分了親王和郡王。實際上在清代之前,都沒有將“親王”二字直接做後綴的,只是王和郡王之分,或一字王和二字王,一般前者以古國名,後者以郡名,或加稱郡王。如李治即位前封晉王,唐中宗李顯曾封周王,後廢帝位降為廬陵王。唐代不存在藩王,宗室封王並沒有對封地的行政權。後期藩鎮割據是節度使制度,並非封爵。

宋代同樣皇子沒有封地,爵位分王、郡王。

明太祖恢復了分封制度。皇子直接封親王,即一字王,給予封地“就藩”。明代藩王只是指親王這一級別,親王的除了一個兒子繼承親王外,其他封為郡王,這些郡王都是附屬於此“藩王”的,並沒有獨立的小王國。在稱呼上,一般說某藩或某府的某某郡王。

清代宗室取消了分封制,只是給與爵位待遇,封號上也不再用古國名和地名,都是吉祥詞語。清初冊封的吳三桂、尚可喜、耿忠明三個王,是有獨立行政權軍事權的藩王,所以才有削藩的稱謂。

總結一句,藩王都很有錢,所以才有大墓!


幾葦渡


親王、藩王、郡王聽起來差別不大,其實細想下來還是截然不同的。

親王、郡王與藩王的不同

定義不一樣

親王、郡王是對王爵爵位的劃分;



而藩王則是指擁有封地的王爺,既可以是皇帝的手足兄弟、宗室子弟,也可以是建有大功的臣子(如清初的三大藩王: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

稱號出現時間有先後

雖然在漢朝開始就已經出現了皇帝把自己的兄弟封王的情況,但是直到西晉才開始真正出現“親王、郡王”之分;

藩王的名頭早在西漢就已經出現了:

孝哀自為藩王及充太子之宮。—《漢書》

與皇帝親疏關係不同

親王、郡王大多和皇帝有血緣關係,最起碼也是深得他信任的人,自然和皇帝就比較親近;


相比之下藩王中雖然也有親貴,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只是異姓臣子,再加上藩王大多處在天高皇帝遠的封地,人心隔肚皮,誰知道藩王在想什麼,又有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像代王劉恆一樣起兵作亂呢?因此皇帝對他們始終懷有戒心。

而且藩王萬一幹了什麼事觸動了皇帝的底線,到頭來只怕會落得個狡兔死 良狗烹的下場(康熙削三藩就是例證)。

權力大小不一樣

在清朝之前親王、郡王大多有自己的地盤,自己也算是一方諸侯(實際上也就是藩王),權力自然相對比較大,起碼在自己的封地內是老大;


而到了清朝,親王、郡王基本都在皇帝眼皮子邊上,整個國家都由皇帝任免地方官來管理,這些王爺們最多也就參議朝政,完成皇帝派發的任務罷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權力自然和藩王不可同日而語。

親王、郡王也有差別(就拿清朝舉例)

地位不同

親王是中國古代爵位中的最高等級,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親王之下才是郡王。

俸祿不同

親王一年能拿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郡王則減半。


考慮到親王的待遇實在太過優厚,為了避免子孫後代坐享其成不思進取,也為了減輕國家負擔,清朝就獨創了一種王位傳承機制:本來皇帝封的爵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按照前朝的規矩都是世襲罔替的,而清朝就規定每傳一輩降一等(意思就是說親王傳給兒子就變成了郡王、郡王變成了貝勒)。只有皇帝欽封的“鐵帽子王”的親王爵位才能世世代代往下傳而不降級。

如何評價

親王、藩王、郡王地位都不低,但是如果能穿越的話我還是寧願做一個富貴親王或者郡王,做藩王還是太危險了,時時要提防著皇帝算計,你們說呢?

文章由本人手打原創,如有錯漏煩請指正!


曉史才能明事


親王和郡王是同一王爵體系中的不同等級;藩王本身就是指的有藩國的親王或者郡王。

親王在傳統封建社會里,處於第一等王爵,地位僅次於皇帝。親王通常只有會在皇族的近支血脈裡傳承。


比如隋朝以皇帝的叔伯兄弟和皇子為親王;唐朝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為親王。總之越往後這個親王爵位越值錢,不隨便給。

但是也會有特殊情況存在,那就是實力已經可以和皇權抗衡的情況。


比如清初的吳三桂和尚可喜,由於實力太強大,幾乎可以稱為清朝的“合夥人”。所以雖然他們是漢人,雖然他們不是皇族近支,遠支都沒戲。但是清朝為了穩住他們,還是給了親王封號,享受親王禮節和待遇。實際上可以理解,因為清朝如果不給,人家自己就可以自稱天子,面南而王了。

而郡王這個王爵出現得比較晚,一直到西晉,歷史上才有“郡王”的記錄。


是西晉武帝司馬炎分封自己的大臣孫永時,發明的“郡王”。不但孫永是郡王,而且孫永的兒孫還可以繼承郡王王爵。

但是唐宋以後,“郡王”也開始值錢了,成為了僅次於“親王”的一等王爵。

比如唐朝時,太子與親王的兒子等都被封為了郡王。“郡王”就屬於第二等王爵。到了清朝的時候王爵越來越值錢。基本上在親王和郡王之下還有貝勒(就是王的意思),貝子(小王的意思)等爵位才輪到公侯伯子男這些爵位。而且在親王這個段位上還有八個加強版,叫“鐵帽子王”,可以享受世襲罔替。


郡王的成份也非常複雜,有宗室子弟,比如親王的兒子就可以成為郡王;但更多的是蒙古、新疆、西藏這些藩地的那些因為滿蒙聯姻而勅封的蒙古王公們。比如《大宅門》裡的詹王府裡的蒙古王爺詹王爺就是“郡王”。

《雍正王朝》裡胤禛和胤祥去江南籌賑的時候,胤禛是四貝勒,胤祥是十三貝子;回來後,胤禛成了雍郡王,胤祥成了十三貝勒。都升了一級。八大山莊被圍的時候,胤禛被封為了雍親王,而胤祥被打入大牢。最後雍正成了皇帝,胤祥成為了怡親王,死後被追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藩王是清朝康熙解決三藩以前,仍然擁“分封建藩”時有封地的親王或者郡王等等。

所謂的“藩”就是“分封建藩,拱衛皇室”裡的“藩國”。所謂“藩王”就一定有自己的“藩國”屬地。

“藩王”和“藩國”可謂歷史悠久,可謂是國中之國,麻雀雖小,五脹俱全。漢朝的晁錯削藩,導致的“七國之亂”,裡面提到的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都可以被稱為藩王。


朱元璋把自己的二十多個兒子都分封建藩了,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拱衛自己的嫡系兒孫千秋萬代。比如封朱樉為秦王,就藩西安;封朱棡為晉王,就藩太原;封朱棣為燕王,就藩北平,等等。

當然除了宗室以外,還有藩鎮割據的武將也有可能稱為藩王。但一般得到皇室認同,也是經過冊封的,所以本身也可能是親王或者郡王。

比如清初的“三藩”,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這三人,都可以稱為“藩王”。但是,其中吳三桂和尚可喜都是親王,而耿精忠是郡王。在清朝達到王這個級別的漢人,也就他們仨,結果下場都不是太理想。

此後清朝取消了“分封建藩”,也就沒有現實意義中的藩王了。


炒米視角


其實,藩王一般不能和親王、郡王放在一起比較,因為親王和郡王是爵位的一種,而藩王並非一種爵位。

要弄清楚藩王、親王和郡王的具體含義,就會釐清它們之間的區別。

1、藩王

清初藩王吳三桂

指駐守京城以外地區的親王或者郡王,這些藩王有的只是住在某一地方,並不干涉當地軍政事務,比如明末的福王、周王;但有的藩王擁有軍隊和領地,在當地說以不二,掌握著絕對權力,比如清初的平西王吳三桂等人,康熙年間清廷削藩,就是要剝奪這些藩王的權力;中國古代附屬國的君主也被稱為藩王。

2、親王 晚清恭親王奕訢

親王是王爵的最高等級,一般是皇帝的兄弟和兒子。比如執掌晚清政務數十年的恭親王就是親王,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的親弟弟,外號“鬼子六”。親王前面的修飾詞一般只有一個字,比如福王、周王等等。

3、郡王

延平郡王鄭成功

郡王是比親王低一等的封爵,中國從西晉開始區分親王和郡王,郡王開始是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來也封給宗室子弟和立功大臣。郡王一般修飾詞是兩個字,比如鎮南王、延平郡王等。


民國年間那些事


嗯,這麼說。

曹魏之前王爵只有一級,就是國王。

西漢恢復王爵,都稱國。大國如齊王劉肥,作為庶長子被劉邦授權統轄七十三城,百姓能講齊國話的都屬於齊國。此時諸王擁有極大權力,控制地方經濟,秘密發展武裝。漢景帝漢武帝后逐步削權,控制王國軍政體系。曹魏分王爵為親王、郡王。唐代創嗣王,高於郡王低於親王,宋代雖演用嗣王,但受封很少,明代廢除。

親王最初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親王。

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為親王,兩字王為郡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所以親王表面等於國王,一般以春秋戰國名作封號,晉楚齊魏趙燕為第一等,漢秦周很少封。魯衛等為第二等,其餘春秋諸侯國號如滑等為第三等。少數的比如中山王則屬於一字王的範疇。

郡王,通常以秦漢郡名為號,比如太原王、濟南王。

清代專以美號為封,一字王的禮、肅等為親王,二字為郡王。但也有很多比如直郡王等一字郡王,順承親王(錫保)等二字親王出現。

所謂藩王,就是有封地,具備獨立行政軍事體系的封王。既可能是皇族子弟,也可以是勳臣比如西漢初期諸王,還可能是地方少數民族首領。

因為藩王距離中央比較遠,又有軍政團體拱衛,享有地方經濟控制權,歷來是皇帝的重點注意對象,也很容易發生削藩與反叛,比如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因此明代靖難之役之後,藩王基本當做豬養,失去對封地的控制權。清代則是中央統一管理土地,除蒙古諸王外,眾王沒有封地。


四川達州


王是一個爵位,均可繼承(郡王得看皇帝的意思)。親王為第一等王爵,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特點,一字王號為親王,二字王號為郡王。王亦可佩戴冕琉,琉為9串(皇帝為12串)

例如李世民登基前稱秦王、李旦登基前的相王,以及各個朝代的齊王、代王、晉王之類的,皆為親王。親王一般都以春秋戰國的國名為封號。

例如鄭成功及其後代的延平王、李承乾封太子前的恆山王、中山王,皆為郡王。

王爵的來源為皇帝欽封,後而繼承。其中親王繼承者為世子,其餘子嗣封郡王。王爵一般只封皇子,異姓王一般都在開國時封賞給有功之臣,守成之君很少封異姓王,主要是條件苛刻,總的來說就是:開疆拓土,挽難救國。

由於爵位顯著,一般來說,為了鞏固皇帝集權,爵至國公以上,就不可在朝中任職。所以一般封王的都是兩種結局:要麼在京中當一個逍遙王爺,整天領著一群狗奴才,調戲調戲良家婦女,無詔不得離京;要麼領著自己的班子,到封地去發展自己的小國,抵禦外敵,無詔不得離藩。

剛說的這第二種王就是藩王了,就因為他有屬於自己的藩地,這既可以是親王,也可以是郡王,主要看皇帝怎麼安排了,這類王權力很大,在藩屬內享有專斷之權。


精神鏽斑


天下攘攘,皆想成王。

司馬懿的第五子司馬伷(zhòu)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郡王。公元265年,司馬伷被他的大侄子晉武帝司馬炎封為東莞郡王。

因此,我們認為,把王爵分為親王和郡王,是從西晉開始的,直到發展到明朝,王爵的等級制度才算趨於成熟。唐宋兩朝以來,親王只封皇親,例如皇帝的親兄弟及兒子。親王一般都用春秋時古國名來命名,例如:陳王曹植、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燕王朱棣等都屬於親王。

由於古國名像“秦、齊、趙、魏、韓、燕、楚”等基本都是一個字,所以親王又被稱作“一字王”。

郡王可以是皇親國戚,也可以是功臣良將,例如蘭陵王高長恭、汾陽王郭子儀等都是赫赫有名的郡王。

郡王多以郡縣地名來命名,像渤海、長沙、汝南、汾陽、廬陵等郡縣名基本都為兩個字,所以郡王又被稱作“二字王”。南北朝時代,北齊首先提出來,親王在三公之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之下。“王”作為一種爵位,下面還有公、侯、伯、子、男五個常見爵位。

由此可見,親王的地位比郡王高貴,親王比郡王在爵位上也要高半個級別,親王屬於一等王,郡王是二等王。

如果把親王比作現在的國級幹部,那麼郡王就屬於副國級。

相較而言,藩王就好理解了。藩,即藩屬地,藩王就是擁有封地的親王或郡王。

親王或郡王雖然名字叫得響亮,但並不是都擁有封地的,大多都住在皇宮周圍的王府裡,被皇帝哥哥監視著,每個月按期領著王爵的俸祿,日子也並不好過。

親王郡王就好比官級,藩王就好比官銜。這就類似於某大學教授與某省長,從行政級別上可能都屬於部級幹部,每個月領著部級津貼,但省長有官銜,類似於藩王。明朝經過洪武大帝的整合,親王、郡王、藩王制度是最明確的。皇嫡長子立為太子,其餘諸子年十歲立為親王,有封地,所以又稱為藩王,親王20歲就藩,其封地又稱國,玉璽稱“某國之寶”。

親王的嫡長子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王世孫,其餘諸子十歲立為郡王。

明朝的王爵制度實行的是世襲罔替,兄終弟及。

可能是朱元璋年輕時窮怕了,當了九五至尊後極力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享富貴,所以明朝的王子王孫們是最安逸的。

清朝基本繼承了明朝的王爵制度,但除了十二個鐵帽子王外,其餘王爵均是遞減承襲的。

遞減承襲簡單來說就是親王的嫡長子繼承爵位後就成了郡王,郡王的嫡長子再往下繼承又成了貝勒,貝勒的嫡長子再繼承就是貝子…哎!反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也很好理解嘛,畢竟皇族錦衣玉食,老婆妃嬪一大幫,繁衍能力旺盛,在爵位傳承下如果不這麼裂變遞減,要不幾代,整個京城都TM是王了。繁枝飄搖朽根存,安得犬子似虎狂。

設使辛亥不革命,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南宮尋歡


現在很多電視劇和小說中都會存在像親王,藩王,郡王之類的人物,如《甄嬛傳》中的果郡王是康熙帝十七子-愛新覺羅·胤禮,《康熙王朝》中的藩王如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親王的話像唐朝的汾陽王郭子儀,這些爵位都出現過,可大家知道他們的含義和區別嗎?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電視劇中的這三種爵位,小編以下會為大家概述他們之間的區別。

首先看他們分別開始出現的朝代,親王和郡王都在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但親王爵位高於郡王一級:而藩王此名稱出現於明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創建了明代藩封制度,為鞏固統治,他將25個兒子封為藩王,最著名的當為燕王朱棣,建藩國於北平,後繼位成為皇帝,除此還有秦王朱樉,建藩國於陝西西安府,晉王朱棡,建藩國於山西太原府等。

與皇帝的關糸。皇子,皇帝兄弟專封為親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為了相王。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叫皇帝陛下為哥哥,弟弟,爸爸的人,除了被封為太子的人哦!郡王多封給帝王的無法繼承爵位的其他兒子,後也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也就是現在的像老闆得力的下屬這種關糸吧大概。藩王可以是宗室成員,軍功功臣或地方勢力首領。

家人的正稱。親王正妻稱王妃,嫡長子稱世子,承襲王位,其餘諸子封為郡王。親王之女封郡主,郡主的夫君稱儀賓:郡王配偶稱郡王妃,郡王承襲者稱王長子,其餘兒子封鎮國將軍,郡王女兒封縣主。但到了清朝時“多羅郡王”一爵簡稱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西藏少數民族之勳貴,為宗室內外藩封爵之二等:關於藩王對家人的正稱大略於親王相似,以下就不加以描述了。

在看各自的權力,三者之中藩王權力最大,有掌握軍隊,稅賦,人口等權力,但隨看他威脅君主的權力被一步步的削弱。親王與郡王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無封地,無食邑,無地方親政權力,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參與中央決策。

大家可以從以上陳述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區分方法,由此正確的瞭解電視劇,小說中各類王爺的人物官職。


寡人講歷史


先說什麼是“藩王”。

藩字的本意是籬笆,比如人們常說藩籬。後來藩字被引申為屏障、保衛的意思。

封建時代,天子會土地分封給自己的親屬或功臣,這些人就被稱為諸侯王,被封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屬國。這些諸侯王,肩負著屏衛國家,抵禦外敵,鎮壓內亂的責任,就像國家的藩籬,所以被稱為藩王。

當然,這些藩王並不總是守衛國家,有時也是天下動亂的根源。比如漢朝有七王之亂,明朝有因削藩引起的燕王造反,清朝有三藩之亂。


只有那些有封地的王才能被稱為藩王。而親王、郡王則是爵位,與封地無關。封建社會的爵位一般為王、公、侯、伯、子、男這幾種。王爵往往只能賜給皇室成員,而其他貴族最多隻能得到公爵。清朝,王爵分為親王和郡王,親王是較高一等的,郡王則是第一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