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都有哪些?

問這問那


其實,藩王一般不能和親王、郡王放在一起比較,因為親王和郡王是爵位的一種,而藩王並非一種爵位。

要弄清楚藩王、親王和郡王的具體含義,就會釐清它們之間的區別。

1、藩王

清初藩王吳三桂

指駐守京城以外地區的親王或者郡王,這些藩王有的只是住在某一地方,並不干涉當地軍政事務,比如明末的福王、周王;但有的藩王擁有軍隊和領地,在當地說以不二,掌握著絕對權力,比如清初的平西王吳三桂等人,康熙年間清廷削藩,就是要剝奪這些藩王的權力;中國古代附屬國的君主也被稱為藩王。

2、親王 晚清恭親王奕訢

親王是王爵的最高等級,一般是皇帝的兄弟和兒子。比如執掌晚清政務數十年的恭親王就是親王,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的親弟弟,外號“鬼子六”。親王前面的修飾詞一般只有一個字,比如福王、周王等等。

3、郡王

延平郡王鄭成功

郡王是比親王低一等的封爵,中國從西晉開始區分親王和郡王,郡王開始是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來也封給宗室子弟和立功大臣。郡王一般修飾詞是兩個字,比如鎮南王、延平郡王等。


民國年間那些事


藩王並不是一個封爵的級別,而是對於擁有實際封地的"王"的概稱。

周代實行分封制度,包括周王的兒子和直系親屬、功臣、前朝帝王后裔等。當時這些分封稱封國,國君根據級別不同稱公、候、伯等,只有周王才能稱王。但到了後期禮崩樂壞,周王室名存實亡,各諸侯國君紛紛自稱王。這個時期的封國獨立性更強,但不稱藩王。


漢代也採取了分封制度,但又結合以郡縣制。將劉姓宗室分封到東部地區,大的以古國名,一般的以郡名,皆稱王。其等級地位要看具體地盤和食邑多少。這些封國稱為諸侯王,或藩王。著名的七王之亂,就是藩王造反了。武帝開始實行推恩令,把很多大封國拆分了,原本封號留給嫡長子,其他兒子也封王,名義上照顧親戚,實際上是分化藩王實力。此前文帝時賈誼《治安策》中已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景帝把親弟弟梁王劉武封地一分為五。


到了兩晉,也繼續是宗室分封制。著名的如八王之亂。晉代出現了某某郡王的封爵,但並不是嚴格的等級意義。

到了唐代,比較明確的區分了親王和郡王。實際上在清代之前,都沒有將“親王”二字直接做後綴的,只是王和郡王之分,或一字王和二字王,一般前者以古國名,後者以郡名,或加稱郡王。如李治即位前封晉王,唐中宗李顯曾封周王,後廢帝位降為廬陵王。唐代不存在藩王,宗室封王並沒有對封地的行政權。後期藩鎮割據是節度使制度,並非封爵。

宋代同樣皇子沒有封地,爵位分王、郡王。

明太祖恢復了分封制度。皇子直接封親王,即一字王,給予封地“就藩”。明代藩王只是指親王這一級別,親王的除了一個兒子繼承親王外,其他封為郡王,這些郡王都是附屬於此“藩王”的,並沒有獨立的小王國。在稱呼上,一般說某藩或某府的某某郡王。


清代宗室取消了分封制,只是給與爵位待遇,封號上也不再用古國名和地名,都是吉祥詞語。清初冊封的吳三桂、尚可喜、耿忠明三個王,是有獨立行政權軍事權的藩王,所以才有削藩的稱謂。

總結一句,藩王都很有錢,所以才有大墓!


幾葦渡


廣義來講親王包括國(親)王、藩王和郡王等同姓王,當然這些王也有靠功勞的異姓王,福垊稱之為勳王。福垊下面主要談談爵位上的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

親王——世上只有爸爸好

親王這個爵位在清朝用的最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十二位鐵帽子王,有10個親王、兩個郡王(郡王也是理論上的親王)。今天的歐洲的安道爾、列支敦士登、盧森堡他們的元首,英國女王的丈夫,日本天皇的子孫也都是親王。但福垊想說的是親王作為爵位是從晉朝開始的,對,就是那個八王之亂的晉朝。親王就是皇帝的兄弟、兒子所封的王位。此後,親王爵位為南朝、唐、宋、元、明、清所延續。實封的親王為藩王之一,比如晉朝、明朝。

藩王——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福垊認為藩王就是擁有實際封地甚至擁有軍隊的親王、勳王、外王。勳王分為兩種:功臣的異姓王、權臣異姓王。外王分兩種:接受冊封、前來朝貢。也就是內藩的同姓王、異姓王以及外藩的異(國)族王。藩王作為實際爵位只存在於南北朝時期的陳朝,但作為實際的藩王我們歷史上是一直存在的,因為我國一直都有外藩國,比如朝鮮、越南等。

僅以漢朝舉例:親王同姓王吳王的劉濞、勳王異姓王齊王的韓信、勳王異姓王魏王曹操、外王異國王南越王趙佗、外王異國王漢委奴(日本)國王等。清朝的三藩也是名副其實的勳王異姓王的類型,異姓王要麼取而代之,要麼去而逮之。北宋時,遼朝、金朝在其境內設有宋王,而北宋境內未設遼王、金王。南宋皇帝趙構向金朝皇帝稱臣,接受冊封,成為恥辱而又空前絕後的金朝藩帝。明朝藩王燕王南下靖難,成功由藩王升級為皇帝。

郡王——人活著的全部只有快樂,還要提升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關於親王、郡王有這樣一個說法,一字王為親王、兩字王郡王。要福垊說,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晉朝之前的諸侯王,一字兩字級別一樣,甚至兩字王的地盤比一字王大多了。比如淮南王劉長的地盤就比淮陽王劉友的地盤大。晉朝以後才有一字二字之分,因為郡王源自晉朝。嚴格來說,古代所封藩王(內藩)多則十個郡,少則一個郡,最小的也就是幾個縣,說他們的郡王也不錯嘛。比其五縣天子殷國皇帝不知要厲害多少了。

郡王一般授予給太子子後來為親王子庶子,至於異姓王的郡王到唐宋元都不太值錢了。當然比起太平天國的王爺們,那可是很值錢的。在明朝,朝鮮國王為郡王級,但他享受親王待遇。

、其實無論富貴貧賤,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親王、藩王、郡王,您現在可以分清了嗎?


福垊


親王、郡王和藩王屬於不同的概念,親王和郡王是爵位,即王爵的不同等級。而藩王只是一個統稱,指實際上具有很大獨立性,但名義上臣屬於中央王朝的藩屬國王和諸侯王。他們一般也有王爵,且有不小的治下領土,如古代的朝鮮國王,就是藩王,又如明朝的燕王、遼王,同樣是藩王,只不過獨立性沒有朝鮮那麼大。

藩王始於西漢,在之前的周朝,雖然實行分封制,戰國時期各諸侯也相繼稱王,但卻不稱其為藩王,因為此時的周天子也不過是王,諸侯對周天子已經幾無從屬關係。

西漢初期實行郡國並行制,冊封諸侯王拱衛皇室,可隨著諸侯王的日漸做大,皇帝的權威大受影響,漢景帝時期就發生了”七國之亂“,七個藩王率兵反對漢朝。

漢朝後來經過推恩令等措施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實權,諸侯王也就基本成為虛爵,再無力反抗中央。

到了西晉,司馬炎再一次賦予藩王軍權等等大權,最後釀成藩王爭奪中央政權的”八王之亂“,與”七國之亂“合稱亂七八糟。

還有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同樣給予藩王軍權,結果朱棣起兵”靖難“,奪得皇位,然後削藩,明朝藩王也就喪失了軍權,但仍然享有封國內的稅賦。

再說親王,這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兩漢時期,爵位分王、侯兩等,並無親王之說,到了西晉,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

南朝王爵名目繁多,親王為其中之一,南朝陳的王爵甚至有十二等,連藩王也是其中之一,這是唯一一次藩王作為爵位出現。

隋朝以皇帝之伯、叔、兄、弟、子為親王,唐朝則以皇帝兄弟、皇子為親王。

一般來說,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如秦王李世民,汾陽王郭子儀。

清朝是唯一一個名號裡有親王的朝代,但其親王爵位全稱為和碩親王。


平沙趣說歷史


親王、藩王、郡王聽起來差別不大,其實細想下來還是截然不同的。

親王、郡王與藩王的不同

定義不一樣

親王、郡王是對王爵爵位的劃分;



而藩王則是指擁有封地的王爺,既可以是皇帝的手足兄弟、宗室子弟,也可以是建有大功的臣子(如清初的三大藩王: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

稱號出現時間有先後

雖然在漢朝開始就已經出現了皇帝把自己的兄弟封王的情況,但是直到西晉才開始真正出現“親王、郡王”之分;

藩王的名頭早在西漢就已經出現了:

孝哀自為藩王及充太子之宮。—《漢書》

與皇帝親疏關係不同

親王、郡王大多和皇帝有血緣關係,最起碼也是深得他信任的人,自然和皇帝就比較親近;


相比之下藩王中雖然也有親貴,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只是異姓臣子,再加上藩王大多處在天高皇帝遠的封地,人心隔肚皮,誰知道藩王在想什麼,又有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像代王劉恆一樣起兵作亂呢?因此皇帝對他們始終懷有戒心。

而且藩王萬一幹了什麼事觸動了皇帝的底線,到頭來只怕會落得個狡兔死 良狗烹的下場(康熙削三藩就是例證)。

權力大小不一樣

在清朝之前親王、郡王大多有自己的地盤,自己也算是一方諸侯(實際上也就是藩王),權力自然相對比較大,起碼在自己的封地內是老大;


而到了清朝,親王、郡王基本都在皇帝眼皮子邊上,整個國家都由皇帝任免地方官來管理,這些王爺們最多也就參議朝政,完成皇帝派發的任務罷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權力自然和藩王不可同日而語。

親王、郡王也有差別(就拿清朝舉例)

地位不同

親王是中國古代爵位中的最高等級,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親王之下才是郡王。

俸祿不同

親王一年能拿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郡王則減半。


考慮到親王的待遇實在太過優厚,為了避免子孫後代坐享其成不思進取,也為了減輕國家負擔,清朝就獨創了一種王位傳承機制:本來皇帝封的爵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按照前朝的規矩都是世襲罔替的,而清朝就規定每傳一輩降一等(意思就是說親王傳給兒子就變成了郡王、郡王變成了貝勒)。只有皇帝欽封的“鐵帽子王”的親王爵位才能世世代代往下傳而不降級。

如何評價

親王、藩王、郡王地位都不低,但是如果能穿越的話我還是寧願做一個富貴親王或者郡王,做藩王還是太危險了,時時要提防著皇帝算計,你們說呢?

文章由本人手打原創,如有錯漏煩請指正!


曉史才能明事


親王、郡王、藩王如何區分?

一、親王和郡王一定是由皇帝的兒子、兄弟、叔伯來擔任,但藩王則不一定,有可能是立了軍功的將軍。

二、親王比郡王高一個級別,郡王表現好了可以提升為親王,親王表現差了要被降為郡王。

三、親王和郡王一般是在京城居住,有自己獨立的府邸。而藩王則是駐守在外地。

四、親王和郡王只有安保人員,一般沒有軍隊。而藩王需要鎮守城池,有自己的軍隊。

有了親王、郡王、藩王這四個區分,大家弄明白了吧!




見賢超齊


在古代很多史書或者是文學作品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同稱謂的王,封建政權裡面,爵位是有著不同等級的劃分,王爵無疑是這裡面最為高貴的,它與底下的公侯爵位不同,能成為王爵,那真的是勳貴裡面最高等的。

早期的商周這些政權,他們的統治者就王,後來一些大國也開始稱王,在當時的社會里面,王有著崇高的地位,後來秦漢出現皇帝的概念,王爵仍然是國內高貴的爵位,隨著封建制度的完善,王爵也有著不同的劃分,主要是分為親王,郡王與藩王三類。

親王、郡王、藩王如何區分?

其實要從名字來看,想要區分這些王爵也不容易,不過歷朝歷代,這些不同的王爵,權力與地位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那麼親王,郡王,藩王到底該怎麼去區分呢?

親王

首先我們來看親王,單單從這個字就能看出,這應該是宗室的王爺,秦漢之際已經有了王爵,不過當時沒有什麼親王,郡王這類的區分,就是單純分封諸侯王,像早期劉邦分封的這些王,除了一些劉姓宗室子弟外,還有就是一些有功的大臣,韓信這些人都是異姓諸侯王,他們無論親疏,都有著自己的封國,還有開府的資格,只不過禮儀規制要比皇帝差一等。這些王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後來武帝採用推恩令,才漸漸讓他們失去了原本的權力,但兩漢時期,王爵是沒有細分。

用宗室子弟為王,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在西晉時期,司馬家就開始大量分封宗室子弟,他們就開始創立了親王制度,像皇帝家裡的子侄,叔伯兄弟都是親王類別的,這些王爺們有著一定的權力,還可以在朝中擔任著一些重要職務,結果司馬家的這些王爺不僅沒有起到拱衛皇室的作用,還由於自相殘殺,導致國家的覆滅。

之後南北朝建立,兩邊都沿用了晉的制度,仍然是讓宗室的子弟為親王,從此這項制度也一直延續了下來,歷朝歷代這些皇室為了能穩固自己的政權,往往在開國的時候,都會分封大量的宗室為親王,不過隨著朝代更迭,政府對於這些親王的限制也是越來越嚴格。

在明朝的時候,親王制度較為完善,太子與親王的待遇也差不多。早期的親王們權力非常大,不僅有著自己的封國,還掌握著國內軍政大權,像燕王朱棣就是藉著手上的權力,成功推翻了建文帝,自己來當皇帝。

但在燕王上位之後,他害怕別人也模仿他自己,因此就想辦法來削弱這些親王的權力,原本在朱元璋與朱允炆兩代人的努力下,國內的這些親王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權力,朱棣徹底杜絕了親王奪權的可能,這些明朝的宗室王爺們就徹底成為了一批批混吃等死的人,不能從政,不能掌權,除了自己的俸祿和產業多點,其他的就真沒有什麼有用的地方。

要想區分親王,是非常簡單的,親王大部分都是一字王,像齊,楚,晉,秦這些原本的諸侯國,它們的名字成為後世分封親王最常用的字樣,只要是一字王,基本上都是親王。

郡王

至於郡王,這與親王就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從字樣上,往往郡王都是二字。同樣是從西晉開始,親王與郡王有了明確的劃分,郡王通常是給一些功勞很大的臣子加封,或者是給一些臣子追封。像郭子儀就被封為汾陽王,童貫後來也被封為郡王,一些朝代在實力衰弱的時候,就會瘋狂來加封一些王爵,像晚唐,就不斷給地方的一些的大員加封王爵,導致郡王氾濫成災。從隋唐開始,其實封王就非常慎重,臣子們功勞再大,往往也是封國公之類的。

王爵可就不一樣了,郡王即便是比親王這類的低一等,但能成為郡王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國內有著很大威望與功勞的人,像郭子儀他被封王之後,其實他自己都有了當皇帝的資本,而且親王的權力會處處受到限制,郡王由於他們本身就是臣子,手上的實權也很大。

除了臣子外,宗室子弟也會被封為郡王,畢竟一個皇室有著太多的人員,不能說這麼多人全部都封親王,在隋唐時期,像太子的兒子,親王們的子弟,或者是一些偏遠的宗室,都可以被封為郡王。這類的郡王與外臣身份的郡王不一樣,他們是有可能晉爵的,畢竟是宗室,自然要有一些特權。

像宋朝就有一個潛規則,往往皇室的這些子弟是逐漸晉爵,很多人都是先從公爵慢慢晉升上來,到郡王再到最終的親王。明朝就規定較為嚴格,開國之後基本上都是講皇子封為親王,後來朱棣裁撤改封了一批,從此就形成了定局,宗室王爺不太可能做出改變,皇帝也不會隨意來封親王。朝中的臣子除了追封外,也不太可能會封郡王,可明朝還是出現了眾多的郡王,這是因為這些地方的親王,也受到了另類推恩令的影響,明朝規定這些親王的嫡長子來繼承王位,可他們往往是一堆兒子,那麼繼位的這個孩子是親王,剩下的這些孩子就都是郡王,郡王再往下傳承爵位就漸漸降級,到最終有不少的宗室子弟已經失去了爵位。

藩王

從身份,地位與稱謂多個方面都可以區分親王,郡王。那麼還有一類王就更特殊了,這就是藩王。與親王,郡王不同,藩王的定義就太廣了,首先藩王可以是親王,郡王,像燕王朱棣,他本身就是親王,不過他也常常被稱為燕藩,實際上他也屬於藩王。古代不同的時期,對於親王,郡王的權力劃分是不一樣的,那麼只要你親王,郡王擁有著封國,或者是實際的封地,就可以被稱為是藩王。

不過更多的親王,郡王,他們沒有自己的封國,封地,只是掛著這麼個爵位,領著自己的工資,這些人就不能被稱為藩王。藩王等於是這兩類王爺中有實權的那種群體,在名稱上他們與親王,郡王的區別不大。

另外一類藩王,他們等於是一些特區的王爺,古代中原王朝的影響力非常大,那麼四方就有很多的部落或者國家來投奔中原王朝,他們向朝廷進貢稱臣,朝廷也會給他們賞賜,像西南,東北與西部很多地方,都有著眾多的藩國,這些國家實際是獨立自制的,不過他們名義上屬於中央政府。

因此他們的王位冊封,還有傳承以及各類的大事,都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的。這些國家倒是不敢自稱皇帝,不過他們還是可以稱王,他們的這些王爵等於是自己建立,不過也是中央政府冊封出來的。

這些人就屬於藩王,因此藩王無論是國內封的,還是國外封的,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封地或封國,否則就沒有辦法被稱為藩王。它們與親王,郡王區分,就主要是從這方面來看了,總得來說,親王,郡王雖然地位非常高,但他們往往是不會威脅到政府的統治,可藩王就不一樣了,他們掌握著實權,有著自己的封國,這就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古代大部分的宗室或者地方叛亂,都是這些藩王們挑起的,至於其他的親王,郡王,他們就算是叛亂,也只是與一些實權人物勾結,至於他們本身力量不足,很難掀起什麼大的動亂,這也導致歷朝歷代對於藩王的管理最為嚴格,不會給他們隨意掌權的機會。

參考文獻:

《明史》

《晉書》


貓眼觀史


簡單的說,親王,郡王都屬於藩王!藩王是朝廷對王爺的統稱。除了清代,被封了王的天皇貴胄,功臣會同時給一塊領地,這塊土地就叫藩地。王爺們前往藩地治理,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力,這個過程叫就藩。

當然王爺也有高低之分。親王比郡王高級。親王的封地很大,所以一般都是皇室子弟。以前的王的名字都亂七八糟的,但是字越少的越高級!這麼講您可能有點蒙,我說一個人您就明白了。羅成!隋唐演義裡的羅成被王世充封為“一字齊肩王”,王世充自己是鄭王,意思就是羅成能和王世充平起平坐。


到了明代,親王郡王的上下級關係開始明確確定。即親王大於郡王。親王的嫡長子世襲親王,其餘的兒子降級為郡王,朝廷按例發給歲收。而且這些王都是世襲罔替的,也就是說嫡長子一脈,永遠都是親王,他們的同輩都能是郡王,但是這些郡王實在太多了,所以有的就不一定會劃藩地,只是能領到歲收,這些王就不能成為藩王,屬於有名無實的頭銜。

到了清代,吸取了明朝王爺太多的教訓。朝廷廢除了藩地!也就是說就算封了王,也只能拿到錢,沒有領地了。而且還明確規定親王,郡王不能隨意離開京城。同時在世襲制度上做了更改。除了幾個鐵帽子王外,其餘的王都是降一級世襲,即親王的兒子繼承的爵位只能是郡王,郡王的兒子繼承的只能是貝勒。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皇室爵位的人數,不給國家帶來過重的負擔。



從時間上講,歷史能分為太平盛世跟亂世。太平盛世中,王位因為有中央的絕對支持,所以能保證一定的權威性,這個時候,親王郡王按等級上講,是藩王裡最高的。然而到了亂世,中央管不住地方,地方上有實力的就能自己稱王,有的能被中央承認,有的就不被承認。這個時候,藩王之間就是按實力說話,沒了的等級的分別!


沒事鬧著玩


一、親王與郡王

西漢開始封王。然後劉邦逐步削異性王,殺白馬盟誓規定——非劉不王。

此時的王,沒有等級,都是國王,最小也是一郡之地。不僅擁有獨立王國體系,掌握軍隊和財稅體系,因此才會出現七國之亂:

自推恩令後,西漢東漢對宗室王管制嚴格,諸侯王失去對軍隊與屬官體系的控制權,無法再對中央政權產生威脅,卻也導致了另外一個後果,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篡魏發生時的宗親諸侯王毫無作為。所以西晉開始恢復分封制度,又搞出了親王、郡王。

親王一般是皇帝兄弟,叔伯。

郡王最早是太子的兒子,後面成為次於親王的王爵,親王嫡長子外的嫡子多封郡王。清代則作為皇子的基本封爵之一。

唐宋明三個時期,曾多次封具備大功的大臣或追贈為郡王。

比如郭子儀的汾陽(郡)王:



唐代還有第三種王——嗣王。如楚王是親王,嫡長子繼承後稱嗣楚王,嗣王低於原爵但高於下一爵,宋代基本不再封嗣王(僅三位)。

如何分辨親王和郡王呢?

親王通常以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命名,比如魯王,秦王,少數比如中山王也是親王(因為中山國也是周代諸侯國)。後期很多特殊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漢、隋、唐、宋這些曾經的中央王朝國名不再封,形成楚齊魏晉燕為第一等親王,魯衛等為第二等親王,滑許等為第三等親王的慣例。

郡王則通常以秦漢的郡命名,多是二字王。比如常山王、太原王。

也有特殊情況。宋代秦王、楚王、齊王等就要看後綴,楚(親)王指封地故楚國的親王,楚郡王則是封地楚州的郡王。

清代不再以地名命名王爵而是改為美號。比如禮(烈)親王代善,禮是封號,烈是死後的追諡,親王是等級。

郡王也是如此,如順承(恪)郡王熙良。

當然,清代也非一字王是親王,二字王是郡王這麼嚴格。如順承郡王錫保被雍正晉升親王,而康熙長子胤禔受封就是直郡王。

二、藩王、番王

此二者是不同的。

番王當然指中央王朝外的番外之王。主要是周邊國家朝貢後給予的王爵,比如朝鮮日本交趾及少數民族酋長。

藩王指就藩的封王。如明成祖朱棣就是就藩北京的燕王。清初四個漢族藩王也是。

藩王,可以是親王也可以是郡王,所以區分藩王與非藩王,就要看是否就藩(入封地)。

最成功的藩王——朱棣:




清代的宗室王都不是藩王,沒有特別命令不能出京,平時只能領固定俸祿和收取門下的孝敬生活,所以清代不再實封宗室王,而蒙古封王則是藩王類型。

藩王其實大多數時候並不好過。脫離中央政權後不僅失去皇位繼承權(除非皇帝絕嗣),政治影響力也極速降低,還會被中央政權嚴密監控,想發展勢力是非常難的。若非朱允炆實在年輕鎮不住場面,朱元璋又殺了太多功勳武將,朱棣絕無可能獲得勝利。


四川達州


題主所說的親王,藩王和郡王,三者在概念上和內涵上都有區別。下面詳析之。

先說藩王。凡是皇帝所封的諸王,不論親王和郡王,它們都籠統地稱為藩王,它本身並不是一級封爵。惟一的例外是南朝的陳朝,曾把藩王作為王爵的一級,當時陳朝的王爵自高至低有親王,郡王,嗣王,藩王,凡十二等。但這只是特例。

再說親王。親王之稱,也是起源於南朝的陳朝。是王爵中的最高一等。到了隋朝,皇帝的叔伯兄弟和太子以外的皇子如封王,稱為親王;唐朝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為親王;明朝則以皇子封親王;清朝王爵中的第一級,稱為和碩親王,主要封皇子,但為了籠絡蒙古,也有蒙古貴族受封為親王的,比外晚清的僧格林沁。按清制,在清王前面,還要加以美字,才是正式的親王封號,比如豫親王,成親王,恭親王。

最後說郡王。郡王起源於西晉。司馬炎即位後,分封子弟,以郡為國,開始有郡王的說法。後世沿置,成為王爵中次於親王的一級。比如唐朝就規定,皇太子的兒子,襲封為郡王。親王之子,除了繼承者為嗣王外,其餘諸子降封郡公,如果有功勞,可進封郡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