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军队的支队,总计拥有多少官兵,为何很难被全歼?

王静小忆


挑起七七事变的一木清直这厮应该都比较熟悉,这厮当年担任驻屯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长,少佐军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木清直参加与了中途岛海战,担任第七师团第28联队长,配合海军登陆作战,殊不知海战日本的大败登陆作战计划也取消了,这厮暂时逃过了一劫,撤回了关岛进行休整,但中途岛海战的惨败也为一木清直挖好了“坟墓”。

在中途岛海战期间,日本为了占领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以掩护海军主力侧翼的安全,决定在所罗门群岛稍微大点的瓜岛建立机场。由于日本陆海军谁都看不起谁,海军并没有把建机场的计划告诉陆军,自负的日本人只派了少量的海警部队担任警卫任务。可谓苍天有眼,在日本即将完成瓜岛机场建设时不巧被美军发现了,美陆军一师一万八千人轻取了瓜岛及邻近的图拉吉岛。而岛屿的丢失日本大本营错误的认为美军不会在瓜岛大动干戈,兵力不过两千余人,要夺回瓜岛并非难事,于是将夺岛的任务交给了正在进攻新几内亚的第17军司令官百武晴吉。

百武晴吉并不知道海军正在瓜岛修建机场,也懵逼了,在不影响新几内亚的部署下,将夺岛的任务交给了大本营从关岛调来的一木支队及川口支队。一木支队是以第七师团第28步兵联队为基干改编而来的,总兵力2500余人,由一木清直大佐任支队长;川口支队是由第25独立混成旅团第124联队为基干改编而成的,总兵力约3000人,由川口清健少将担任支队长。

由于日本大本营判断瓜岛美军的兵力不过两千余人,自负的百武晴吉认为对美国大兵以一打二不成问题,于是以一木支队打头阵,并分成了两个梯队分批次登岛作战。第一梯队不足一千人在一木清直的率领下率先登岛,作战欲望强烈的一木清直刚登岛就向美军的一个团连续发起了三次冲锋,一个晚上一木支队第一梯队就被全歼了,支队长一木清直在受重伤后切腹自杀。

在一木支队第一梯队全军报销后,百武晴吉开始采取了“添油战术”,命令一木支队第二梯队一千余人与川口支队4200余人在川口清健少将的率领下,同时登岛向美军发起总攻。由于对瓜岛地形一无所知,川口并没有盲目执行百武晴吉的命令,而是采取了夜袭的方式对美军发起突击,在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力后,川口支队不得不下令停止了进攻。经过半个月的争夺战后,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一木支队第二梯队和川口支队所剩无几,眼看着瓜岛屡战屡败,日军不得不向瓜岛增兵,从此,双方进入到了长达半年的残酷争夺战。

一木支队和川口支队都是由日军精锐部队抽调精干改编而成的,战斗力都很强而且兵力规模也大不一样,但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都是浮云。二战日军根据战时的需要组建了不少“支队”,如编制比较大的就是以台湾守备部队改编成的重藤支队了,总兵力约1.4万人,相当于日军一个乙级师团的兵力了,武汉会战期间在波田重一的率领下(也叫波田支队)击溃了国军一个军的兵力,攻占了国军自称坚不可摧的马当要塞,对于装备落后的国军要全歼这部队几乎不可能。


赛门军略


二战日军编制参考旧式德国陆军,全球独此一家的创建了包括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在内的编制体系,当然还包括一些独立师旅团、支队等编制。同时仿效一战美军师级单位庞大的火力和人数,在实战中往往让对手不能按正常兵力对比进行测算。

以抗战中期出镜率最高的师团为例,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包括:甲种师团(挽马师团)编制约3万人,乙种师团(驮马师团)编制约2.5万人 ,丙种师团(补充师团)编制约1.5万人,丁种师团(混成旅团扩编)编制约1.1万人,对应师团长军衔从中将到少将。

<strong>回到本题的要点,除了上述之外,支队到底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编制,战斗力又有多强。

“支队”是日军中临时性的编制,指为执行特定任务而临时组建,主要从各主力师团中抽调其编制内的一支旅团或联队级部队,并作为基于力量同时配属一定的其他特种部队,形成独立的战役集团。通常是战时临时编组,结束任务后各部队归建。

以甲种师团为例,下属一个旅团约70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约3000-3500人。以旅团或步兵联队为基干的支队,人数参考上述,这里举两个比较典型的支队实例以供参考。

一、濑谷支队

濑谷支队是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两支日军之一,支队长由步兵第三十三旅团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担任。下辖:第三十三旅团司令部、步兵第十联队(欠1个半大队)、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独立机关枪第十大队、独立轻装甲车第十、十二中队、野炮兵第十联队(欠1个大队)、临时野炮兵中队、临时编成山炮兵小队、野战重炮兵第二联队(欠1个大队)、中国驻屯炮兵联队第三大队、工兵第十联队第一中队。

濑谷支队下辖4个半步兵大队,但配备超过师团级规模的炮兵部队,作为战役级攻坚部队使用。总人数将近1万人,按中日战场战斗力对比,对抗军级规模部队不在话下。在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重创日军濑谷支队。

二、一木支队

瓜岛战役中的“一木支队”,支队长正是“七七事变”的直接挑起者,时任第1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的一木清直。

1942年4月底,日军第七师团以步兵第28联队为基干,编组成旭字一木支队,由一木清直任支队长(大佐),总人数3870人(和上面说的一致)。在中途岛战役失败后开赴瓜岛执行支援任务,总人数由3000多人降至2400人(后期没有补充)。

自以为生猛的一木清直亲自带队白刃冲锋,被美军坦克加自动武器打的全军覆没,这位在中国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命丧瓜岛。死后终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圆了将军梦。

支队编制已经基本等同于旅团或加强旅团一级,对于抗日战场而言,平均战损比约1:5,还出现日军1个大队追打国军1个师。加上抗日军民在训练、武器、后勤等全面落后于日军,在抗日战场很难见到成建制的联队、旅团被歼灭。


河东三叔


二战时期,师团是日本陆军最重要的作战单位编制,往下就有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和分队,日本陆军军队编制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将日军的编制,简单地与其他军队对应起来,因为人数包括装备都对不上号,因此说日本军队具备日本特色。

在松沪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等规模相当大的战役中,日军需要数个师团的兵力才能对付国军数十万守备军队,因此日军就临时组织起军的编制,一个军可以有好几个师团组成,从中将师团长中挑选一人担任中将军长。

事实上日军的军长,相当于国军好几个军组成的集团军军长,一般日军齐装满员的一个师团约2.8万人,相当于国军一个军的兵力。

但有时在组织战役中,需要加强某个方向的兵力,可能师团兵力太多,旅团、联队等编制人数又不够等,日军会临时组织支队这样一种作战单位,注意这是非固定的作战单位,一般战役或战斗结束以后,支队就马上解散了,各归原建制单位,具备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特点,执行作战任务时弹性非常大。

有些支队由五、六个联队组成,兵力有1.5万人以上,有的只是一、二个联队组成,兵力仅数千人,有的甚至只是一个大队一千余人组成,总之,编成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固定的作战人数,每次都会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而定夺参战人数。

战时,会用支队最高指挥官的名字来命名支队,譬如,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国军和日军在鲁南地区进行了空前残酷激烈的台儿庄战役,参战的日军除了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和矶谷廉介第10师团等主力以外,还包括濑谷支队,装备有火炮60余门、战车34辆,共1.3万余兵力,其战斗力不容小觑。

支队长由濑谷启担任,此人原是第33旅团少将旅团长,下辖步兵第10和第63联队,野炮第10联队、野战重炮第2联队,第10独立机枪大队、独立战车第10和第12中队等。

综上,抗战时期,日本陆军支队属于非常识编制,是为完成某一特定作战任务,而临时抽调编组的部队,规模大小不一,规模最大为旅团级甚至超过旅团级,但人数少于师团级,最小甚至仅为中队级。


国平军史


武汉会战期间,日寇第11军编成内有个“波田支队”,推进迅速,作风凶悍,由日军“台湾守备司令部”所辖之第1、第2联队、山炮兵联队和卫生队、汽车队和输送监视队(辎重兵)共14000余人组成(内含部分台湾籍士兵),以支队长波田重一少将命名,曾经攻克长江天险田家镇要塞,1938年10月27日该部占领汉阳,支队长波田随即因功晋升中将,出任第19师团长,货真价实的罪恶部队,暂不多评。



(抗日名将张自忠)

日军的支队并非正式编制,而是为了特定战役任务临时组建的混成部队,类似于纳粹德军二战后期的“战斗群”建制,兵力规模则在师团以下、大队以上,具体编成根据战役需要设定,一俟战役结束即行归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正因为是临时组建,因此没有正式的序列番号,多以部队长的名字称谓,比如这个波田支队在之前的淞沪会战期间,指挥官是重藤千秋少将,所以1937年8月称“重藤支队”,武汉会战后波田高升,新任指挥官为饭田祥二郎少将,1939年则改称“饭田支队”,再以后整编为“台湾混成旅团”,就不再是临时性的支队了。

第五师团在华北作战中,也曾经抽出第9旅团加强后组成“国崎支队”,南下参与南京大屠杀。



(南京防卫司令唐生智)

在与国民党中央军的大规模野战中,日军的“支队”基本为旅团甚至加强旅团级的兵力,主要原因是日军在华兵力不足、占领区广大,有时完全抽调一整个师团参战颇显力不从心,于是就将担负占领军任务的师团抽调精锐组成支队配属给主要战役方向。

比如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第11军司令园部和一郞将驻宜昌的内山英太郎第13师团的早渊旅团抽出,加强炮兵后组成“早渊支队”配合第3、第6等主力师团南犯长沙,被九战区薛岳和六战区陈诚联手打将回去之后,早渊所部又重新归建第13师团,支队名字取消。此战期间同时还组建了荒木、江藤、平野等支队,多是从华中和华东各师团抽调兵力组成,以弥补进攻兵力的短缺。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方先觉)

而在与华北的八路军或国民党杂牌军的作战中,由于对手的强弱不同,日军又经常以一个联队或几个大队为基干组建负责扫荡任务的“支队”,此间兵力和火力都大打折扣,配属的炮兵等也较弱。比如由关东军组建增援华北的“大泉支队”,只是以第2师团的一个大队加强部分骑兵后组成,兵力不足1500人,支队长大泉基少佐;再如由独立第三守备队抽调精锐组成的“堤支队”,也不过是堤不夹贵中佐指挥的2000来人,兵力火力肯定低于一个旅团。

因此,日军的支队在正面战场是比较难啃的,基本是旅团以上师团以下的兵力,综合战斗力足可对顶中央军的一个军,支队长军衔至少是少将或大佐,确实难打;在抗日敌后战场则是大队以上旅团以下的兵力,整体战斗力不如中央军的一个师,支队长军衔从少佐到大佐,完全根据基干部队的规模决定,并非庞然大物。


度度狼gg


在抗战时,日军的常设编制是由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组成,另外还有两个临时编制军和支队。军是根据战略需要有若干个师团组成,并无固定编制。而支队则更为灵活,通常支队只是为了某个战术目标而从各部队抽调单位临时组建,从一个旅团到一两个步兵大队都有,支队通常由指挥官的名字命名。

比如像台儿庄战役的濑谷支队是由步兵第33旅团为基干编成,下辖步兵四个半大队,但是加强了大量的炮兵,野炮兵第十联队(欠一个大队及两个中队)、临时野炮兵中队、临时编成山炮兵小队、野战重炮兵第二联队(欠一个大队及联队级一半)、中国驻屯炮兵联队第三大队,另外还配属了战车中队和工兵部队等。总的来说步兵不足一个旅团,炮兵却超过了一个师团。

台儿庄战役另一个主角坂本支队则由步兵六个大队和炮兵三个中队组成,相比濑谷支队步兵多而炮兵少。

而在太原战役里堤支队相比下就逊色的多,仅有两个步兵中队,另外加强机枪、步炮兵和装甲汽车中队各一个,大约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

所以一个支队可以从万余人到千把人不等。支队既然是临时组建的机构,自然编制也不是固定不变,濑谷支队在台儿庄战役期间,就得到了第10师团第8旅团第39联队第1大队的增援,兵力增加了一个大队。堤支队在战役期间也加强了两个步兵中队。

不单是全歼支队难,抗战里极少有全歼日军大队以上的战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相比我方军队有较大优势,而且整个抗战里日军基本一直掌握主动,大多是进攻发起方,即使战局不利,也可以在友军配合下及时撤退,台儿庄就是一例。所以在抗战里重创日军某部容易,但是全歼的战例却是极少。

行军中的日军

缴获的日军武器


不沉的经远


在各种抗战剧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日军“支队”这一特殊编制的存在。例如冈崎支队、国崎支队、波田支队、上村支队等等。

我们都知道,日军的编制,从上到下,分别是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并没有“支队”这一编制,实际上,支队其实是日本陆军临时性的特殊编制,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作战任务而专门组建。

日军支队,一般都是由师团抽调的一个旅团或联队,配属其他特种部队组成的战役集团。名称也一般由支队长的姓名命名。而且,由于任务的不同,支队的人数也天差地别。

例如安冈支队,支队长安冈正直,为中将军衔,支队下辖部队超过一个旅团。在台儿庄战役中濑谷支队就是由一个整编的旅团成立的,当时支队长是濑谷启军衔为少将。下辖步兵第十联队(欠一个半大队)、步兵第六十三联队联队长、独立机枪第十大队、独立轻战车第10、12中队、野炮兵第十联队(欠一个大队及两个中队)、临时野炮兵中队、临时山炮兵中队、野战重炮兵第二联队(欠一个大队及联队级一半)、中国驻屯炮兵联队第三大队(辖两个150mm榴弹炮中队)、工兵第十联队第一中队、第十师团通讯队(一部)、卫生队、第一野战医院、兵站汽车第十五中队,濑谷支队总兵力达到近1万人。而台儿庄战役,虽然重创日军但是没有全歼任何一支日军整编建制。

而有的支队,人数甚至不足一个大队。如在百团大战中著名的关家垴战斗,彭德怀围歼的日军冈崎支队,人数只有500余人。当时八路军集合3个旅2个团,在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督战下,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血战2昼夜,仍未能达成全歼,后因日军大部队抵达被迫撤围。足以见当时日军的强悍和英烈们的英勇,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重创日军某部的战报多有出现,全歼日本整编制的战绩屈指可数。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支队被全歼的战绩非常少的原因。


谈古今品历史


首先,抗战中的我国战场,日军的主要编制为:方面军——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相当于国军的:行营/战区——集团军/兵团——军——师——旅/团——团/营——连——排。

至于支队,著名的有波田支队、安冈支队、冈崎支队、坂本支队、濑谷支队……支队并不是正式的编制,其实是日军临时性的特殊编制,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作战任务而专门组建。一般都是由师团抽调的一个旅团或联队,配属其他特种部队组成的战役集团,名称也一般由支队长的姓名命名。

而且,不同的支队,人数相差也很大。例如波田支队在抗战中,多达1.4万人。安冈支队也不下万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至于冈崎支队,只有不到千人,在关家垴战斗中被八路军打残。濑谷支队也有万人以上,但是在台儿庄和附近地区,只有五六千人参战。

至于战斗力,日军训练有素、营养良好、体质不错、吃的也不错、武器装备也不差……当然,相对于八路军、新四军、大部分国军……而言。可以说,一个波田支队或者濑谷支队类的部队,投入上万人,打国军一个军甚至一个集团军都不是问题。尤其波田支队在武汉会战中,长驱直入,击溃了多个军,不下6万国军。杨森的第20军在安徽,不到两天就被打残。至于濑谷支队,有人考证,在台儿庄和附近投入了不到6000官兵。这股鬼子损失过半,但是也歼灭了数万国军。最后,残兵败将在友军的接应下,还能从容撤走。

至于著名的冈崎支队,在关家垴战斗中只有五六百人参战。当面的八路军超过其人数的十倍,加上打援的部队,已经超过万人。八路军围攻这股鬼子,损失惨重,但是未能全歼这股鬼子。最后,冈崎支队在援军和飞机的接应下,还是有部分官兵突围。至于八路军的损失,说法不一,有五六百的说法,也有两千人的说法。八路军刘伯承部算是伤了元气,毕竟损失的大多是老兵,还有一个旅长负伤。






易安读史


二战中的日军正式编制中并没有“支队”一说,支队是一种战时的临时编制,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战役目的而组建。

日军的正式编制中,按照级别从上往下排列,是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

大致说来,日军的军的规模相当于国军的集团军,师团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军,旅团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师,联队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团,大中小队则分别对应国军的营连排。

师团的最高领导者一般会是中将,旅团则是少将,联队是大佐。

作为一支临时部队的番号,支队的规模一般是对应着旅团或联队级别的部队,领军人物大多数是少将,少数是大佐,战役结束后,支队一般会选择解散处理,从哪里来的,回到哪里去,回归到原先所属的编制。

支队的名称一般会选用支队长的姓氏冠名,比如上村支队、波田支队、佐枝支队。

不同战役的不同战略目的,是决定支队规模的关键因素,假如出现在正面战场,其规模一般会大于等于旅团,因为他们要承担比较过硬的战术任务。比如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佐枝支队,就是一个旅团加一个坦克大队的规模。

假如是出现在敌后战场的作战中,支队的规模要相对小一些,普遍会小于旅团,一般会相当于联队规模,某些特殊任务,甚至只相当于一两个大队的规模。

比较知名的关家垴战斗中,八路军出动了一万余人、相当于八个团的兵力,在彭副总司令的亲自督战下,对配置有五百多名日军的冈崎支队决意进行一场围歼战,打了两个昼夜,最终也没有完成全歼的任务,可以想象,在敌后战场上的日军支队,是一种什么样的火力存在,以及向全歼他们需要付出怎样的成本。

在正面战场上,由于武器和兵员等方面的差距,中国军队全歼日军一个联队的战役仍然属于凤毛麟趾,想要全歼一个大于联队规模的支队,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仅日本官方承认的“玉碎战”就有十五次之多,一个硫磺岛战役,日军就战损十万人,支队的规模,就显得很不够用了。


历来现实


日军支队不是日军常规编制。通常是为了某次战役需要,或者达到战役目的临时编成的。一般为旅团规模,兵员3000左右,视情况有时会得加强,人数多达5000上下。其装备组合也会相应因得到加强,很难有固定模式,但均强过常规偏制,战斗力是强悍的。几次长沙会战,日军都编有支队配合战役方向突击,策应主攻突击部队,为实施战役目的独立开辟进攻方向。日军这些支队的战斗又不是孤立,他们往往在战役最高指挥官指挥,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因此很难被分割歼灭。


丰全91102446


支队兵力不多2-3千人,一般以主官姓氏命名,如濑谷支队,长谷川支队等,独立编制,直属某战役最高指挥官管辖,不是先锋就是救火队员的角色,战力超强,印象里好像只有太平洋战场被美军重创过(约翰巴斯隆中士屠杀的就是日军独立支队,名字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