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軍隊的支隊,總計擁有多少官兵,為何很難被全殲?

王靜小憶


挑起七七事變的一木清直這廝應該都比較熟悉,這廝當年擔任駐屯軍第一聯隊第三大隊長,少佐軍銜,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木清直參加與了中途島海戰,擔任第七師團第28聯隊長,配合海軍登陸作戰,殊不知海戰日本的大敗登陸作戰計劃也取消了,這廝暫時逃過了一劫,撤回了關島進行休整,但中途島海戰的慘敗也為一木清直挖好了“墳墓”。

在中途島海戰期間,日本為了佔領戰略要地莫爾茲比港,以掩護海軍主力側翼的安全,決定在所羅門群島稍微大點的瓜島建立機場。由於日本陸海軍誰都看不起誰,海軍並沒有把建機場的計劃告訴陸軍,自負的日本人只派了少量的海警部隊擔任警衛任務。可謂蒼天有眼,在日本即將完成瓜島機場建設時不巧被美軍發現了,美陸軍一師一萬八千人輕取了瓜島及鄰近的圖拉吉島。而島嶼的丟失日本大本營錯誤的認為美軍不會在瓜島大動干戈,兵力不過兩千餘人,要奪回瓜島並非難事,於是將奪島的任務交給了正在進攻新幾內亞的第17軍司令官百武晴吉。

百武晴吉並不知道海軍正在瓜島修建機場,也懵逼了,在不影響新幾內亞的部署下,將奪島的任務交給了大本營從關島調來的一木支隊及川口支隊。一木支隊是以第七師團第28步兵聯隊為基幹改編而來的,總兵力2500餘人,由一木清直大佐任支隊長;川口支隊是由第25獨立混成旅團第124聯隊為基幹改編而成的,總兵力約3000人,由川口清健少將擔任支隊長。

由於日本大本營判斷瓜島美軍的兵力不過兩千餘人,自負的百武晴吉認為對美國大兵以一打二不成問題,於是以一木支隊打頭陣,並分成了兩個梯隊分批次登島作戰。第一梯隊不足一千人在一木清直的率領下率先登島,作戰慾望強烈的一木清直剛登島就向美軍的一個團連續發起了三次衝鋒,一個晚上一木支隊第一梯隊就被全殲了,支隊長一木清直在受重傷後切腹自殺。

在一木支隊第一梯隊全軍報銷後,百武晴吉開始採取了“添油戰術”,命令一木支隊第二梯隊一千餘人與川口支隊4200餘人在川口清健少將的率領下,同時登島向美軍發起總攻。由於對瓜島地形一無所知,川口並沒有盲目執行百武晴吉的命令,而是採取了夜襲的方式對美軍發起突擊,在損失三分之一的兵力後,川口支隊不得不下令停止了進攻。經過半個月的爭奪戰後,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一木支隊第二梯隊和川口支隊所剩無幾,眼看著瓜島屢戰屢敗,日軍不得不向瓜島增兵,從此,雙方進入到了長達半年的殘酷爭奪戰。

一木支隊和川口支隊都是由日軍精銳部隊抽調精幹改編而成的,戰鬥力都很強而且兵力規模也大不一樣,但在美軍強大的火力面前都是浮雲。二戰日軍根據戰時的需要組建了不少“支隊”,如編制比較大的就是以臺灣守備部隊改編成的重藤支隊了,總兵力約1.4萬人,相當於日軍一個乙級師團的兵力了,武漢會戰期間在波田重一的率領下(也叫波田支隊)擊潰了國軍一個軍的兵力,攻佔了國軍自稱堅不可摧的馬當要塞,對於裝備落後的國軍要全殲這部隊幾乎不可能。


賽門軍略


二戰日軍編制參考舊式德國陸軍,全球獨此一家的創建了包括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在內的編制體系,當然還包括一些獨立師旅團、支隊等編制。同時仿效一戰美軍師級單位龐大的火力和人數,在實戰中往往讓對手不能按正常兵力對比進行測算。

以抗戰中期出鏡率最高的師團為例,分為甲乙丙丁四等。包括:甲種師團(挽馬師團)編制約3萬人,乙種師團(馱馬師團)編制約2.5萬人 ,丙種師團(補充師團)編制約1.5萬人,丁種師團(混成旅團擴編)編制約1.1萬人,對應師團長軍銜從中將到少將。

<strong>回到本題的要點,除了上述之外,支隊到底屬於一種什麼樣的編制,戰鬥力又有多強。

“支隊”是日軍中臨時性的編制,指為執行特定任務而臨時組建,主要從各主力師團中抽調其編制內的一支旅團或聯隊級部隊,並作為基於力量同時配屬一定的其他特種部隊,形成獨立的戰役集團。通常是戰時臨時編組,結束任務後各部隊歸建。

以甲種師團為例,下屬一個旅團約7000人,下轄兩個步兵聯隊約3000-3500人。以旅團或步兵聯隊為基幹的支隊,人數參考上述,這裡舉兩個比較典型的支隊實例以供參考。

一、瀨谷支隊

瀨谷支隊是參加臺兒莊戰役的兩支日軍之一,支隊長由步兵第三十三旅團旅團長瀨谷啟少將擔任。下轄:第三十三旅團司令部、步兵第十聯隊(欠1個半大隊)、步兵第六十三聯隊、獨立機關槍第十大隊、獨立輕裝甲車第十、十二中隊、野炮兵第十聯隊(欠1個大隊)、臨時野炮兵中隊、臨時編成山炮兵小隊、野戰重炮兵第二聯隊(欠1個大隊)、中國駐屯炮兵聯隊第三大隊、工兵第十聯隊第一中隊。

瀨谷支隊下轄4個半步兵大隊,但配備超過師團級規模的炮兵部隊,作為戰役級攻堅部隊使用。總人數將近1萬人,按中日戰場戰鬥力對比,對抗軍級規模部隊不在話下。在臺兒莊大捷中,國軍重創日軍瀨谷支隊。

二、一木支隊

瓜島戰役中的“一木支隊”,支隊長正是“七七事變”的直接挑起者,時任第1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的一木清直。

1942年4月底,日軍第七師團以步兵第28聯隊為基幹,編組成旭字一木支隊,由一木清直任支隊長(大佐),總人數3870人(和上面說的一致)。在中途島戰役失敗後開赴瓜島執行支援任務,總人數由3000多人降至2400人(後期沒有補充)。

自以為生猛的一木清直親自帶隊白刃衝鋒,被美軍坦克加自動武器打的全軍覆沒,這位在中國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終於命喪瓜島。死後終於被追晉為陸軍少將,圓了將軍夢。

支隊編制已經基本等同於旅團或加強旅團一級,對於抗日戰場而言,平均戰損比約1:5,還出現日軍1個大隊追打國軍1個師。加上抗日軍民在訓練、武器、後勤等全面落後於日軍,在抗日戰場很難見到成建制的聯隊、旅團被殲滅。


河東三叔


二戰時期,師團是日本陸軍最重要的作戰單位編制,往下就有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和分隊,日本陸軍軍隊編制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將日軍的編制,簡單地與其他軍隊對應起來,因為人數包括裝備都對不上號,因此說日本軍隊具備日本特色。

在松滬會戰、長沙會戰、武漢會戰等規模相當大的戰役中,日軍需要數個師團的兵力才能對付國軍數十萬守備軍隊,因此日軍就臨時組織起軍的編制,一個軍可以有好幾個師團組成,從中將師團長中挑選一人擔任中將軍長。

事實上日軍的軍長,相當於國軍好幾個軍組成的集團軍軍長,一般日軍齊裝滿員的一個師團約2.8萬人,相當於國軍一個軍的兵力。

但有時在組織戰役中,需要加強某個方向的兵力,可能師團兵力太多,旅團、聯隊等編制人數又不夠等,日軍會臨時組織支隊這樣一種作戰單位,注意這是非固定的作戰單位,一般戰役或戰鬥結束以後,支隊就馬上解散了,各歸原建制單位,具備靈活性和機動性的特點,執行作戰任務時彈性非常大。

有些支隊由五、六個聯隊組成,兵力有1.5萬人以上,有的只是一、二個聯隊組成,兵力僅數千人,有的甚至只是一個大隊一千餘人組成,總之,編成是非常靈活的,沒有固定的作戰人數,每次都會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而定奪參戰人數。

戰時,會用支隊最高指揮官的名字來命名支隊,譬如,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國軍和日軍在魯南地區進行了空前殘酷激烈的臺兒莊戰役,參戰的日軍除了板垣徵四郎第5師團和磯谷廉介第10師團等主力以外,還包括瀨谷支隊,裝備有火炮60餘門、戰車34輛,共1.3萬餘兵力,其戰鬥力不容小覷。

支隊長由瀨谷啟擔任,此人原是第33旅團少將旅團長,下轄步兵第10和第63聯隊,野炮第10聯隊、野戰重炮第2聯隊,第10獨立機槍大隊、獨立戰車第10和第12中隊等。

綜上,抗戰時期,日本陸軍支隊屬於非常識編制,是為完成某一特定作戰任務,而臨時抽調編組的部隊,規模大小不一,規模最大為旅團級甚至超過旅團級,但人數少於師團級,最小甚至僅為中隊級。


國平軍史


武漢會戰期間,日寇第11軍編成內有個“波田支隊”,推進迅速,作風兇悍,由日軍“臺灣守備司令部”所轄之第1、第2聯隊、山炮兵聯隊和衛生隊、汽車隊和輸送監視隊(輜重兵)共14000餘人組成(內含部分臺灣籍士兵),以支隊長波田重一少將命名,曾經攻克長江天險田家鎮要塞,1938年10月27日該部佔領漢陽,支隊長波田隨即因功晉升中將,出任第19師團長,貨真價實的罪惡部隊,暫不多評。



(抗日名將張自忠)

日軍的支隊並非正式編制,而是為了特定戰役任務臨時組建的混成部隊,類似於納粹德軍二戰後期的“戰鬥群”建制,兵力規模則在師團以下、大隊以上,具體編成根據戰役需要設定,一俟戰役結束即行歸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正因為是臨時組建,因此沒有正式的序列番號,多以部隊長的名字稱謂,比如這個波田支隊在之前的淞滬會戰期間,指揮官是重藤千秋少將,所以1937年8月稱“重藤支隊”,武漢會戰後波田高升,新任指揮官為飯田祥二郎少將,1939年則改稱“飯田支隊”,再以後整編為“臺灣混成旅團”,就不再是臨時性的支隊了。

第五師團在華北作戰中,也曾經抽出第9旅團加強後組成“國崎支隊”,南下參與南京大屠殺。



(南京防衛司令唐生智)

在與國民黨中央軍的大規模野戰中,日軍的“支隊”基本為旅團甚至加強旅團級的兵力,主要原因是日軍在華兵力不足、佔領區廣大,有時完全抽調一整個師團參戰頗顯力不從心,於是就將擔負佔領軍任務的師團抽調精銳組成支隊配屬給主要戰役方向。

比如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第11軍司令園部和一郞將駐宜昌的內山英太郎第13師團的早淵旅團抽出,加強炮兵後組成“早淵支隊”配合第3、第6等主力師團南犯長沙,被九戰區薛嶽和六戰區陳誠聯手打將回去之後,早淵所部又重新歸建第13師團,支隊名字取消。此戰期間同時還組建了荒木、江藤、平野等支隊,多是從華中和華東各師團抽調兵力組成,以彌補進攻兵力的短缺。



(衡陽保衛戰第十軍方先覺)

而在與華北的八路軍或國民黨雜牌軍的作戰中,由於對手的強弱不同,日軍又經常以一個聯隊或幾個大隊為基幹組建負責掃蕩任務的“支隊”,此間兵力和火力都大打折扣,配屬的炮兵等也較弱。比如由關東軍組建增援華北的“大泉支隊”,只是以第2師團的一個大隊加強部分騎兵後組成,兵力不足1500人,支隊長大泉基少佐;再如由獨立第三守備隊抽調精銳組成的“堤支隊”,也不過是堤不夾貴中佐指揮的2000來人,兵力火力肯定低於一個旅團。

因此,日軍的支隊在正面戰場是比較難啃的,基本是旅團以上師團以下的兵力,綜合戰鬥力足可對頂中央軍的一個軍,支隊長軍銜至少是少將或大佐,確實難打;在抗日敵後戰場則是大隊以上旅團以下的兵力,整體戰鬥力不如中央軍的一個師,支隊長軍銜從少佐到大佐,完全根據基幹部隊的規模決定,並非龐然大物。


度度狼gg


在抗戰時,日軍的常設編制是由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組成,另外還有兩個臨時編制軍和支隊。軍是根據戰略需要有若干個師團組成,並無固定編制。而支隊則更為靈活,通常支隊只是為了某個戰術目標而從各部隊抽調單位臨時組建,從一個旅團到一兩個步兵大隊都有,支隊通常由指揮官的名字命名。

比如像臺兒莊戰役的瀨谷支隊是由步兵第33旅團為基幹編成,下轄步兵四個半大隊,但是加強了大量的炮兵,野炮兵第十聯隊(欠一個大隊及兩個中隊)、臨時野炮兵中隊、臨時編成山炮兵小隊、野戰重炮兵第二聯隊(欠一個大隊及聯隊級一半)、中國駐屯炮兵聯隊第三大隊,另外還配屬了戰車中隊和工兵部隊等。總的來說步兵不足一個旅團,炮兵卻超過了一個師團。

臺兒莊戰役另一個主角坂本支隊則由步兵六個大隊和炮兵三個中隊組成,相比瀨谷支隊步兵多而炮兵少。

而在太原戰役裡堤支隊相比下就遜色的多,僅有兩個步兵中隊,另外加強機槍、步炮兵和裝甲汽車中隊各一個,大約只有一個大隊的兵力。

所以一個支隊可以從萬餘人到千把人不等。支隊既然是臨時組建的機構,自然編制也不是固定不變,瀨谷支隊在臺兒莊戰役期間,就得到了第10師團第8旅團第39聯隊第1大隊的增援,兵力增加了一個大隊。堤支隊在戰役期間也加強了兩個步兵中隊。

不單是全殲支隊難,抗戰裡極少有全殲日軍大隊以上的戰績,究其原因主要是日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相比我方軍隊有較大優勢,而且整個抗戰裡日軍基本一直掌握主動,大多是進攻發起方,即使戰局不利,也可以在友軍配合下及時撤退,臺兒莊就是一例。所以在抗戰裡重創日軍某部容易,但是全殲的戰例卻是極少。

行軍中的日軍

繳獲的日軍武器


不沉的經遠


在各種抗戰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日軍“支隊”這一特殊編制的存在。例如岡崎支隊、國崎支隊、波田支隊、上村支隊等等。

我們都知道,日軍的編制,從上到下,分別是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並沒有“支隊”這一編制,實際上,支隊其實是日本陸軍臨時性的特殊編制,是為了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而專門組建。

日軍支隊,一般都是由師團抽調的一個旅團或聯隊,配屬其他特種部隊組成的戰役集團。名稱也一般由支隊長的姓名命名。而且,由於任務的不同,支隊的人數也天差地別。

例如安岡支隊,支隊長安岡正直,為中將軍銜,支隊下轄部隊超過一個旅團。在臺兒莊戰役中瀨谷支隊就是由一個整編的旅團成立的,當時支隊長是瀨谷啟軍銜為少將。下轄步兵第十聯隊(欠一個半大隊)、步兵第六十三聯隊聯隊長、獨立機槍第十大隊、獨立輕戰車第10、12中隊、野炮兵第十聯隊(欠一個大隊及兩個中隊)、臨時野炮兵中隊、臨時山炮兵中隊、野戰重炮兵第二聯隊(欠一個大隊及聯隊級一半)、中國駐屯炮兵聯隊第三大隊(轄兩個150mm榴彈炮中隊)、工兵第十聯隊第一中隊、第十師團通訊隊(一部)、衛生隊、第一野戰醫院、兵站汽車第十五中隊,瀨谷支隊總兵力達到近1萬人。而臺兒莊戰役,雖然重創日軍但是沒有全殲任何一支日軍整編建制。

而有的支隊,人數甚至不足一個大隊。如在百團大戰中著名的關家堖戰鬥,彭德懷圍殲的日軍岡崎支隊,人數只有500餘人。當時八路軍集合3個旅2個團,在副總司令彭德懷的督戰下,對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進行圍殲,血戰2晝夜,仍未能達成全殲,後因日軍大部隊抵達被迫撤圍。足以見當時日軍的強悍和英烈們的英勇,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重創日軍某部的戰報多有出現,全殲日本整編制的戰績屈指可數。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支隊被全殲的戰績非常少的原因。


談古今品歷史


首先,抗戰中的我國戰場,日軍的主要編制為:方面軍——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相當於國軍的:行營/戰區——集團軍/兵團——軍——師——旅/團——團/營——連——排。

至於支隊,著名的有波田支隊、安岡支隊、岡崎支隊、坂本支隊、瀨谷支隊……支隊並不是正式的編制,其實是日軍臨時性的特殊編制,是為了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而專門組建。一般都是由師團抽調的一個旅團或聯隊,配屬其他特種部隊組成的戰役集團,名稱也一般由支隊長的姓名命名。

而且,不同的支隊,人數相差也很大。例如波田支隊在抗戰中,多達1.4萬人。安岡支隊也不下萬人,下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至於岡崎支隊,只有不到千人,在關家堖戰鬥中被八路軍打殘。瀨谷支隊也有萬人以上,但是在臺兒莊和附近地區,只有五六千人參戰。

至於戰鬥力,日軍訓練有素、營養良好、體質不錯、吃的也不錯、武器裝備也不差……當然,相對於八路軍、新四軍、大部分國軍……而言。可以說,一個波田支隊或者瀨谷支隊類的部隊,投入上萬人,打國軍一個軍甚至一個集團軍都不是問題。尤其波田支隊在武漢會戰中,長驅直入,擊潰了多個軍,不下6萬國軍。楊森的第20軍在安徽,不到兩天就被打殘。至於瀨谷支隊,有人考證,在臺兒莊和附近投入了不到6000官兵。這股鬼子損失過半,但是也殲滅了數萬國軍。最後,殘兵敗將在友軍的接應下,還能從容撤走。

至於著名的岡崎支隊,在關家堖戰鬥中只有五六百人參戰。當面的八路軍超過其人數的十倍,加上打援的部隊,已經超過萬人。八路軍圍攻這股鬼子,損失慘重,但是未能全殲這股鬼子。最後,岡崎支隊在援軍和飛機的接應下,還是有部分官兵突圍。至於八路軍的損失,說法不一,有五六百的說法,也有兩千人的說法。八路軍劉伯承部算是傷了元氣,畢竟損失的大多是老兵,還有一個旅長負傷。






易安讀史


二戰中的日軍正式編制中並沒有“支隊”一說,支隊是一種戰時的臨時編制,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戰役目的而組建。

日軍的正式編制中,按照級別從上往下排列,是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

大致說來,日軍的軍的規模相當於國軍的集團軍,師團相當於國軍的一個軍,旅團相當於國軍的一個師,聯隊相當於國軍的一個團,大中小隊則分別對應國軍的營連排。

師團的最高領導者一般會是中將,旅團則是少將,聯隊是大佐。

作為一支臨時部隊的番號,支隊的規模一般是對應著旅團或聯隊級別的部隊,領軍人物大多數是少將,少數是大佐,戰役結束後,支隊一般會選擇解散處理,從哪裡來的,回到哪裡去,迴歸到原先所屬的編制。

支隊的名稱一般會選用支隊長的姓氏冠名,比如上村支隊、波田支隊、佐枝支隊。

不同戰役的不同戰略目的,是決定支隊規模的關鍵因素,假如出現在正面戰場,其規模一般會大於等於旅團,因為他們要承擔比較過硬的戰術任務。比如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的佐枝支隊,就是一個旅團加一個坦克大隊的規模。

假如是出現在敵後戰場的作戰中,支隊的規模要相對小一些,普遍會小於旅團,一般會相當於聯隊規模,某些特殊任務,甚至只相當於一兩個大隊的規模。

比較知名的關家堖戰鬥中,八路軍出動了一萬餘人、相當於八個團的兵力,在彭副總司令的親自督戰下,對配置有五百多名日軍的岡崎支隊決意進行一場圍殲戰,打了兩個晝夜,最終也沒有完成全殲的任務,可以想象,在敵後戰場上的日軍支隊,是一種什麼樣的火力存在,以及向全殲他們需要付出怎樣的成本。

在正面戰場上,由於武器和兵員等方面的差距,中國軍隊全殲日軍一個聯隊的戰役仍然屬於鳳毛麟趾,想要全殲一個大於聯隊規模的支隊,其難度也可想而知。

但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僅日本官方承認的“玉碎戰”就有十五次之多,一個硫磺島戰役,日軍就戰損十萬人,支隊的規模,就顯得很不夠用了。


歷來現實


日軍支隊不是日軍常規編制。通常是為了某次戰役需要,或者達到戰役目的臨時編成的。一般為旅團規模,兵員3000左右,視情況有時會得加強,人數多達5000上下。其裝備組合也會相應因得到加強,很難有固定模式,但均強過常規偏制,戰鬥力是強悍的。幾次長沙會戰,日軍都編有支隊配合戰役方向突擊,策應主攻突擊部隊,為實施戰役目的獨立開闢進攻方向。日軍這些支隊的戰鬥又不是孤立,他們往往在戰役最高指揮官指揮,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因此很難被分割殲滅。


豐全91102446


支隊兵力不多2-3千人,一般以主官姓氏命名,如瀨谷支隊,長谷川支隊等,獨立編制,直屬某戰役最高指揮官管轄,不是先鋒就是救火隊員的角色,戰力超強,印象裡好像只有太平洋戰場被美軍重創過(約翰巴斯隆中士屠殺的就是日軍獨立支隊,名字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