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談風雲
說起磁帶,相信年齡稍大一點的朋友都不陌生,這讓我想起小的時候家裡的那個大錄音機,每天從早到晚的播放這著各種流行歌曲,直到現在還保留著,不過已經壞了。在當時,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年代,錄音機已經算是一種時尚,平時也是唯一能讓人消遣的東西,曾經的很多香港流行歌曲就是通過磁帶傳過來的。
有錄音機必定會有各種磁帶,像歌曲 戲曲 相聲 小品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磁帶都堆了一箱子,不過現在再看到這些東西還是挺懷念的。以前我也很好奇,磁帶裡那兩卷小黑條是什麼東西,怎麼能存那麼多歌曲,到後來有了網絡才知道那個小黑條叫帶基,但是它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呢,是什麼原理呢?
我感覺有一個很神奇的故事能表達出錄音機和磁帶的原理。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生活在我國雲南陸良縣沙林風景區附近的村民,在一處幽深的山谷中,經常會聽到兵器相碰、戰馬嘶鳴的聲音,他們把這種奇怪的現象叫做“陰兵過路”。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1800年前這裡曾是諸葛亮率領的蜀軍與孟獲交戰的戰場。
傳說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為平定南方少數民族叛亂,諸葛亮率軍南下直至陸良沙林地帶。這一天,天空烏雲密佈 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兩軍在戰馬坡交戰,殺聲陣陣響徹山谷,刀槍碰撞聲 戰馬嘶鳴聲混成一片,此時天空中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南蠻王孟獲特意請深通法術的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前來助陣。來到戰馬坡的木鹿大王命手下官兵挖了兩條長不到四十米、寬不足一米的山路,並將蜀軍引到此。嗚嗚的號角響起之後,虎豹豺狼、飛禽走獸乘風而出。蜀軍無抵擋之力,退入山谷。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蜀軍突然馬驚人墜,南軍乘機追殺,蜀軍死傷慘重。誰也不知道,這一刻 大氣電學條件 恰巧達到了微妙的平衡點,大自然打開了它神秘的錄音設備,記錄了這裡發生的一切,這是大自然與歷史的奇妙結合。從此,每逢雷雨天氣或夜深人靜時,當地百姓常能聽到這裡傳出的古戰場的廝殺聲。
要知道錄音機錄音時應具備幾個條件:一是聲源,有古戰場上的聲音;二就是電流,閃電時產生的靜電;三是磁場,地球本身就是個大磁場;四就是用來錄音的磁帶。即使這裡只有少量的磁鐵礦岩石,它同樣可以相當於帶有磁粉的膠帶。
現代工藝製作磁帶的過程是比較複雜和抽象的,除非你很專業,一般還真看不懂。
磁帶帶基的製作,現在多采用傳統塗布型工藝生產,將磁粉、溶劑和各種添加劑按 比例進行混合稀釋送進砂磨機進行分散。磁漿分散 充分之後,要過濾掉雜質和凝聚物,然後加固化劑 送到塗布機,塗布機將磁漿均勻地塗敷在帶基表面。
磁帶錄音,把聲音振動的能量轉化為強弱跟隨聲音變化的電信號。磁頭是按照強弱變化的電信號,改變其線圈特性,從而磁化磁帶上的磁性物質,而且根據電信號不同,磁化後的物質的特性也不同,從而記錄了聲音信號。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手機和互聯網的出現,聽歌看電影都是隨時隨地的事了,錄音機慢慢的也就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磁帶也成為了一種收藏品,大多出現在舊貨市場上。
假如那個年代沒有錄音機會不會讓我們的童年時光多上一段空白!
非正常人類研究所s
磁帶是一種用於記錄聲音、圖像、數字或其他信號的載有磁層的帶狀材料,是產量最大和用途最廣的一種磁記錄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帶基(支持體)上塗覆一層顆粒狀磁性材料(如針狀γ-Fe2O3磁粉或金屬磁粉)或蒸發沉積上一層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
最早曾使用紙和賽璐珞等作帶基,現在主要用強度高、穩定性好和不易變形的聚酯薄膜。
為什麼磁帶可以存儲音頻信號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原來,錄音磁頭實際上是個蹄形電磁鐵,兩極相距很近,中間只留個狹縫。整個磁頭封在金屬殼內。錄音磁帶的帶基上塗著一層磁粉,實際上就是許多鐵磁性小顆粒。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人窮志不窮71159733
提問的人可以去視頻網站上搜索 磁帶的生產 有一個非常詳細的國外視頻專門介紹 如何 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