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咬牙買房的房奴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九街電影


十年前的房奴們應該過得都挺好的,我來講講我的“房奴十年”

那是2009年的秋天

決定買房是在2009年的9月,不知道陰曆是幾月,所以不知道算不算秋天啊。 工作了幾年,省吃儉用手裡存了點錢。想做點事情,但是卻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恰好有親戚找我借錢,也不是什麼緊急的事,不借感覺面子上過不去。借吧,卻又怕幫了忙最後還得罪人。相信大家沒少見那種,借錢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說,什麼時候肯定還。真到了時候,卻告訴你現在手頭緊,沒辦法。你要是再催一催,他就覺得你不近人情,說借你那麼點錢還能跑了不成?就差說是看得起你才找你借錢了。 正好不是剛過08年經濟危機嘛,房價有所下跌。其實什麼也不懂,心裡就想著,這輩子估計也難遇到這麼嚴重的經濟危機你,買房肯定虧不了。於是就近看了幾個樓盤,什麼也不懂,不知道要怎麼看,再加上售樓小姐說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於是就買了。 三環內,單價4900元每平米,建築面積89平米。首付2成,湊整付了十萬,貸款33.61萬,房貸打7折,月供1635.36元。也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後來發現大家都是首付把零頭付清,貸的整數😂😂😂。

現在是2019年1月

然後就到了2019,中間的故事就是房價蹭蹭往上漲,現在二手房2萬2左右,出租租金在3000~3500一個月。也就是說現在出售大概200萬左右,反正全家這不到10年肯定是掙不到這麼差價的。出租的話,相當於不用還貸款還額外收入1500到200。而且1600左右的貸款,到了今天,對於誰應該都是毛毛雨吧。

所以10年前買房的人不管買在哪都是買對了的,只怕是後悔沒有炸鍋買鐵多買幾套吧,那樣的話就不是房奴了,是房爺了。不僅不會被房子奴役,還能財務自由吧

2019貌似房價到了拐點,剛需的話應該抓緊看房子了,如果房價真的下跌,應該是出手的好時節。想房價大跌還是不現實的,畢竟國家出臺各種限購政策的目的是穩定房價,而不是房價下跌;其次剛需還存在,那麼有房的人價格低了肯定也不願意賣,等一旦放開限購,大不大漲還真不好說(個人看法,無鼓勵買房之意,不認同請略過)。 最後祝各位看官2019一切順利發大財啊!!!


輕絮隨風


在北京,我認識的,十年前以及十幾年前咬牙買房的,有的賺了,有的正在咬牙供後來換的更大更好的房子,有的則搬到了近郊的別墅。

與廣大地方房地產市場可能還需要“去庫存”不同,一線城市的房價這些年來就沒有降過,房子雖然是一次購買長期使用的商品,但房子也有折舊,特別是北京這十年變化非常快,房子的漲幅也很大,所以,除了離開北京的,即使是那些在十年前因為種種因緣買了房子的,增值和收益也都會抵消在北京換房的過程中了。

且聽我細細道來,這段血淚斑斑、啼笑皆非的歷史裡,幾個小故事。

故事一

早在2005年,我還在北京上碩士,同學裡就有一個福建同學,一個浙江同學在海淀區買了房子。

諸位,那時候北京的房子還不怎麼限購,只要有北京戶口就能買,學校的集體戶口也可以買。所以,我的同學就有買的。

我當時還特別納悶,問過上面兩位女同學:你們將來畢業,能留在北京嗎?萬一留不下,房子怎麼辦?

兩位同學的回答出奇的一致:本來也沒想留北京啊,生活質量這麼差,到時候畢業回老家之前,把房子賣了,這是投資啊。

後來,我們畢業了,但我的同學並沒有把房子賣掉,他們一直等到2012年左右,才陸續賣掉,都是幾倍的投資收益。

故事二

2006年,我又去了北京的一家大報實習,在經濟新聞中心,跑房地產新聞。我每天不是去房地產公司打聽消息,就是去樓盤採訪購房者,有時還會去政府機關調查官方口徑。

熟悉那段時間歷史的人一定記得,在奧運會前後,中國關於房地產出了很多政策,什麼“房八條”、“房十條”、“房二十條”之類,出臺的政策越多,房價漲得越快。

但是,在2006年,這一點誰也看不準。

我所在的報紙不僅是官方機關報,而且有很多老記者,那段時間,老記者們最愛說的就是:別看現在(2006年),南三環的房價已經每平方米過萬了,但這都是奧運會帶來的漲價預期。只要奧運會結束,房價一定會跌。

諸位,這些都是在樓市裡摸爬滾打十幾年,並且掌握了一些所謂內幕信息的媒體老人,尚且有這種觀點,就不必說普通老百姓了。誰也沒法預測未來呀。

故事三

等我想要買房子的時候,已經2010年了。

我剛剛博士畢業,在博士期間專心讀書,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等到畢業後一看,哇,房子在2008-2009年大漲了一輪。五環外的房子都要2萬了。

我想起了2006年,南三環外的新房才1萬。

我打算買房,然後我身邊的朋友說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房子漲得太離譜了,以後不大可能會漲了,可能要跌, 要不你再等等?

有的說,趕緊買,再不買,連末班車都搭不上了;

有的說,房子是什麼?人類為什麼要被房子壓死!

……

我無所適從,只好“聽從內心”,我的內心告訴我,不是為了買房,而是人生到了該買的時候,就買嘛。

我就在東五環外買了。

當房奴的滋味不好受,好不容易熬了好幾年,房子漲了七成的價格。

而我恰恰因為要換房,於是就賣了,結果,這些漲幅全部都搭進新房去了。

還是房奴。

所以啊,我覺得,誰也沒有前後眼,早買的也未必就輕鬆。


danyboy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我記得那個時候房價不算太高,即使在北京,上海這種城市,在1萬之內也有很多選擇,而在我所居住的這個二三線省會城市,十年前的房價大概在每平米三四千左右。按說十年前買房的人,現在應該過得很好,但事實上則未必。

我認識一個在15年前就買了房的人,他一開始買房的時候,也是咬著牙下了決心的。但很快他就發現做了一件很聰明的事,買房的獲利比他做生意都多,於是之後的若干年,他手裡有點錢,就覺得應該去買房,如果在其他事情上花了錢,他心裡都會很不安,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億,即使現在有了幾套房,心裡還是有恐慌感。

聽上去好像貪得無厭,但想想人活世間,誰不逐利,他做生意更是為了逐利,若千辛萬苦地跟人談生意,風裡來雨裡去,還不如買房賺得多,他自然會把更多的精力與資金投在買房上。

不斷上漲的房價,把每一個階層都裹挾在其中,剛需固然憂心忡忡,獲利者也並不能夠放鬆地享受生活,這個社會的很多創造力與活力,都扼殺在這種恐慌中了,它造成的隱形傷害,也許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大。


閆紅說


別十年前了,就拿我自己的親身體驗吧!

2012年吧,結婚多年打算要個孩子,再加上老婆整天在後面唸叨,和你結婚,天天搬家,連個窩都沒有!

但是在上海這地方,老租房也不是個事。但是房價不便宜啊!身上的錢也不多,看著周圍的同事朋友都買了買房,而我們還整天祈禱房東,別在漲房租了。

於是掏淨積蓄,還外借了一部分,湊了40萬首付買了一個小兩房,1.5萬一平,貸款80萬,總價不到120萬!還好,和銀行信貸部分有認識的,當時也比較寬鬆,基準利率85折。貸款30年,利息81萬!利益比本金還高1萬!每月還款4500!

但是感覺的確壓力大,老婆要準備懷孕要孩子,離職了,我呢工資剛上萬,還是稅前的,在上海這收入,的確過的苦哈哈的!下館子基本不考慮,來個親戚朋友,我們才出去加個餐!

但是去年最高峰,一看,這房子近400萬了,而且薪水也今非昔比,現在這還款基本上無壓力,公積金都蓋住大半了。

周邊房子租金要5000的時候,我一個月額外支出一千多,加上公積金就夠了!毫無壓力!而且自己有了一個窩!

很多人問,為何不提前還款啊!

誰那麼傻,貸款利息這麼低,更別提還有一部分公積金貸款!

但是話說回來!看著房價高了很多,的確後悔後來沒有多買幾套房!要不現在日子更加滋潤!

可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

高房價綁架了實體經濟,所以調控政策下來以後,房價不動了。

以我的房子為例,從1.5萬漲到5萬多,近4倍,用了5年!但是現在再從5萬多漲一倍到10萬?我覺得幾乎不可能,即使在上海!所以調控政策限制了投機性買房,也就避免了房價的再次“暴漲”!

話糙理不糙!跟著黨走“房住不炒”!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到自己結婚需要房!不要隨意的投資買房!

現在動則幾百萬的貸款,我真心不敢想!

但是如果你新婚,希望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定居,買房應該是必須的!因為房子也不會跌下去!

最後分享兩個身邊的虐心的故事!

朋友一。上海本地人,其他人賺到錢就買車,到處Happy的時候,他只有一個喜好,買房!買房,買房!還貸還貸繼續堅持還貸!三年前,所有的貸款全部還清。同時鍛鍊了自己的賺錢和攢錢能力!他的諺語我一直銘記“攢夠十萬就還貸款,還清貸款繼續買房”!現在,上海5套房,現金200多萬!生活樂悠悠!當時有錢買車的人,現在苦哈哈!

朋友二,外地人在上海!在我買了房以後,買了第一套房(貸款)!因為老婆做生意,第二年蘇州買了一套房(全款),第三年,崑山買了一套房(全款),第五年南方又買了一套(全款)。只為買房而買房。即使現在生意不好做,但現在吃租金,日子過的無比艱難瀟灑!

朋友三,14年上海貸款買房,15年信用卡套現付首付花橋買了二套。現在花橋的房子翻倍,房租還可以衝貸款,手握兩套房!雖然是房奴,但有底氣!

坦白的說,我其實很後悔,買了第一套房子以後,思想禁錮了,沒有在想二套三套!可惜!

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豪斯的上海灘


我的經歷很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是江西農村人,在北京讀的大學,那時候,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望,希望能畢業後能留下來工作,做個“首都人”。2009年,我大學畢業,和很多人一樣,在北京找了份普通的工作,在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當技術員,月薪3500,三險沒有公積金。

那時候,爸媽都非常想讓我生活得好點,就想幫我買房。當時北京市裡的房子已經都差不多5萬,家裡存款也就20萬左右,買市裡的房子想都不敢想。



後來,在望京那個地方找到了便宜點的房子,1萬塊一平,我看中了90平的小戶型,總價90萬多一點。爸媽找到了我在天津做生意的舅舅,又借了20萬,湊了首付40萬,申請商業貸款50萬,30年還清,每個月還2600+。

有了房貸的日子過的很緊。我每月只有不到一千塊用,我不得不退掉已經租了半年一個月月租1200(和同事合租)離單位近的房子,搬到了大興區一個離單位60公里的月租500的農民公寓。

記得那段還沒交房的時間,我幾乎是像狗一樣的生活。每天五點半起床,擠456路公交,早上就吃啃2塊錢2個的饅頭,連吃頓煎餅都是奢侈。顛簸兩個小時到了公司,工作也不敢懈怠,生怕出錯被老闆辭退。公司管一頓中飯,時常要加班,幾乎每天都是晚上六點左右下班,繼續擠公交回去,到家差不多9點。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2010年6月,望京周邊的房價還在上漲,而我終於等到了交房。這一年,我是根本沒有存下錢了,爸媽貼補了5萬,又厚著臉皮向舅舅為我借了10萬塊裝修款。三個月後,裝修完畢,我順利入住。

轉眼間到了2013年,望京的房價已經漲到了差不多5萬一平,我的那個小區也已經到了4萬5的樣子。我換了一家公司,月薪漲到了4500,然並卵,還是在北京過著苦逼的空巢生活,除了有一棟房子,沒有女朋友、沒有歸屬感,一想到每個月的房貸就頭疼,更看不到一點希望。

直到有一天,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就想回老家了。和爸媽商量後,他們也很支持。很快地,大概是九月份的樣子,我在南昌一家事業單位找了活幹,工資三千塊,有點公積金,每天朝九晚五,幾乎不需要加班。南昌當時的房價是核心區要17000左右,我又挑了個比較偏遠的九龍湖,150的戶型,7000一平,總共需要約105萬。



我不得不考慮賣掉北京望京的房子,90平的房子,我掛在網上是410萬。房子上網後的兩小時內,我的手機都被打爆了,也不知道大家都哪來那麼多錢。三天後,房子就賣出去了,成交價415萬,扣除雜七雜八的費,再提前還完房貸和舅舅借我的錢,我實際還賺了330萬左右。

手上突然多了這麼多錢,我乾脆就又在我的小區附近買了一套110平的房子,方便以後接爸媽過來住。我又買了一輛20萬的本田SUV(上牌花了六百大洋,不用搖號),再加上兩個車位16萬,裝修兩套房子花了近40萬,我還有80萬左右的存款。

到現在2018年,我已經成家立業,也有了妻子、孩子,生活也算穩定了。就這幾年,南昌的房價也暴漲了,核心區25000均價,以前不被看好的九龍湖也熱鬧了起來,達到了16000一平。以我的收入,如果讓我現在買房,靠自己上班的工資真要不吃不喝幾十年。並且現在買房子,很多人都是凌晨起床去排隊,等待抽籤,就這樣有錢都可能買不到。



所以,我這個人本事並不大,但我還是幸運的。雖然當了幾年房奴,總算沒有被房子拖垮。我現在也不會因為沒能留在北京而後悔,唯一有點遺憾的是,當時為什麼不能多借點錢在望京買個更大的戶型,或者乾脆再買一套?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我是桅子花香,以上是我的真實案例,有適當修飾,原創問答不易,希望大家支持!


司馬公昭


每次說起買房,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有人後悔有人哀。

房子,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把國人分成了多個階層。在我的同事們——一所上海211大學的教師們中,有人四五套,有人一套自住,有人還在租房。

以我自身來說吧,我曾經就是一個房奴。

2000年我博士畢業工作時,已經取消了分房制,老教師們曾經分了房,我只能租住的學校的博士公寓,全新的,一室一廳,60多平,當時我們非常滿意,從復旦南區的宿舍搬進一個全新的小套間,很是知足,每個月的租金不高,但是隻能住3年,3年後租金接近市場,逼著買房。

2004年, 學校建了一些房子,要賣給老師們,完全是市場化的操作,有產權,但是因為與學校一牆之隔,很便利,儘管和當時市場價差不了多少,每平方便宜幾百元,但是很多沒房的老師還是爭著想買。

學校為了保證公正,採用了最原始的方法——抓鬮。六月的大禮堂,人聲鼎沸,大學教授們歡聚一堂抓鬮買房,這在校史上也算是濃重的一筆。叫名,上臺,抓鬮,開彩--

我當時在倫敦訪學,我先生代我上臺“摸獎”的,中了。

我在蘇格蘭旅遊時,先生興奮地給打來電話,我們中彩了,近2000個老師抓,只有192套房子。

我說,我們沒有錢,根本沒想過要買房。他又講強調了一些中彩的重要性,畢竟我不在現場,感覺不到那種氣氛。

為什麼不買呢?我當時剛工作,工資很低,我先生又在讀博士,幾無收入,加上眼前有博士公寓租住,看著一同搬進公寓的人紛紛買房離開了,我沒有一絲心動。

先生反覆強調了他的“金手指”的重要性後,我說那好吧,就考慮最小的吧。沒想的是,後來家人、朋友借給我們一些錢,付了首付,在他們的鼓勵支持下,我們買了最大的房型——150平方的房子。

買房的同時,我們當上了傳說中的房奴。

抓鬮的事,成了校史上一樁前所未有的新鮮事,廣為傳播,同事們到一起,也一次次回味著、後悔著、遺憾著、羨慕著。

有的同事,運氣不好,利用好幾個年長的老師授權,抓了好幾次也沒有中彩。

有個同事,剛來報到一天,就回家辦戶口去了。同事幫抓,就中了。

當時很傻,怕利息高,就只貸了15年,又用的遞減的方式還款,先生在讀書,我工資低,搞得自己壓力很大。

全部下來,以總價70萬買了150平方的房子。同事羨慕我們一步到位,讀 書人要有書房的。

有的同事買了房,很快就5萬、10萬轉賣了。我們樓下一些房,在過去的幾年間,有人賣了100 萬,有人賣了150萬,再過幾年,總價變成了300萬、500萬,700萬,直到現在近1000萬。我就是眼看著自己的鄰居是升冪的方式 賣了房,賺了錢。

而對我們,只有一套,就是自住,意義也不大。但是對於因為抓鬮沒買房的 同事,我們還是幸運的。

2008年時,先生工作幾年,家裡經濟好轉,也稍有些存款。我看著周邊有100平方的房子,100萬就能買到,我看了看,但是想到先生在國外,要專門回來辦理,就放棄了。現在,那套房子價值700萬,說不後悔是不可能的。

我的好朋友和我一同看房,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東挪西湊,或者用房抵押貸款買房,買了一套房,後為又如法炮製,現在有五套房,每套房價值七八百到1000萬。

同是工薪階層,朋友在電視臺工作,但是她兒子想去美國上初中。她說,到時她就辭職,賣一套房給兒子當學費,賣另一套房在美國買一套。還有三套,一套兒子回上海了用,一套夫妻自住,另一套養老-----每個假期,一家三口就國外旅遊、短住。

每次見面,我們就會講及買房史,我當悔當時有錢沒入,幾十萬元還是幾十萬元,甚至還變少了,借親戚朋友幾年,有的借了不還了,而朋友在沒錢的情況下,靠借靠貸款一下了變出上海的五套房,價值至少3000萬。

我和朋友都曾是房奴,但是不一樣的房奴。我是一次性房奴,她當了五次。結果不一,她現在財務自由了。

現在想想,如果當時再第二次當了房 奴,現在倒好了。

2004年,幫我們搬家後,我弟在我家附近也買了套,當時他們在南京工作,中興通訊,後來調到上海。他在中興的同事,經常在海外出差,年薪很高,幾年後,攢了幾百萬,回到上海,仍然買不起房,高薪攢錢的速度跟不上房價飛漲。

如果再來一次,我還願意再次當房奴,可是沒有機會了,上海的房子太貴了,加上限購,根本買不起,於是再也沒有機會當房奴了。

比起朋友,我是不幸的,只有一套自住房。但是比及沒買後來一直買不起的同事,我又是幸運的。

國外的朋友則說,你們該知足了,在上海有套房,趕上了國內的那波發展,我們是回不了上海了,買不起房,還是老老實實呆美國吧。


方立在加州


我表哥是當地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的副總,08年帶著我爸去看房,看完直接幫我爸把定金交了。把我把驚出一身汗,都還沒和家人商量就簽了幾十萬的購房合同。當時房價8000左右,精裝修。結果買完沒兩年就爆漲。現在已經25000以上,等地鐵通了可以逼近3萬了。然後16年的時候表哥開發了一個新樓盤,我家剛好要買一套改善型的住房,覺得買的第一套有點小,90平的。我表哥給我在他開發的小區裡挑了一套,110平,13500一平買的,兩年多又翻了一番。然後我就突然變成了同事眼中的土豪,賣掉一套下半生衣食無憂了。我們這房價一直堅挺,二線或者說新一線城市。體驗了一把暴發戶的感覺。


Lucifer10


我同學,10年前,我要他和我一起貸款買房做鄰居,他說:“買啥房啊,人生在世要懂得享受。”每次給他小孩買的都是名牌衣服,帶小孩出去玩,但是住的卻是集體宿舍,而我貸款買了套94平的小房子,做起了房奴.然後,15年,有了二寶為了改善生活,用公積金、手上的錢把第一套還清,手上還有點餘錢,再借了點錢買了個大點的,第一套租出去了(因為是學區房)而他買了a4l,原因居然是“他兒子班裡同學家都開寶馬”,然而現在談起房子,就四個字“買不起了”!中國的詞語非常有哲理,比如吃穿住行!你只有吃飽了才會想去穿暖點,你都要餓死了還會想穿什麼好這個問題嗎?吃穿都解決了你才能想要住,要有個家,你有家了才會有精力能力去解決代步工具-行的問題!一輪解決完了以後,你會選擇吃得更好穿的更好住得更好開更好的車,這樣一步步來,一口吃成大胖子是不現實的!我不管房子漲與不漲,我只是覺得這是我的生活之道,我只是想讓我的生活一步步變好,讓我的小孩生活的更好,而房子作為中國傳統婚嫁、上學的必須品你根本無法忽略它,我買房也是僅此而已僅此而已!可能有些人會說可以租房,我大學畢業後也租過房,畢竟不是自己的,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說不出來的不舒服。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家四口租一個房子,其中他的小孩在說;“爸爸,我們啥時能有個自己的家啊”。我也是個父親,我知道電視裡那位父親的內心很痛苦,其實很多人在早期的時候能買房但是卻享受掉了!房子會降還是會漲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會跟著通脹走,因為30年前1塊錢能買到的豬肉你30年後肯定是買不到了!10年前你8000能買到的房子同理在10年後也買不到了!


Saka


回答一個真實的事吧。我表哥,二線省會城市。02年參加工作,工資3200,當時啃老,工資都攢錢了。07年,在當地一類小學周邊買了一個小房子18.5平,一口價4萬。當時還沒有那麼明顯學區房的概念。之後08年又在當地比較好的初中旁買的小房子,22平,一口價6萬。09年的時候在當地剛開發的地區,買了3套房子,小高層5層1樓連著(150平,130平,130平),都是挨著,因為當時算城市裡比較偏遠,周邊都是荒地,就一趟公交。當時普通房價3000至4000。新房子價格便宜2500一平,一套公積金,兩套商貸。首付26萬,貸款總共76萬多。月供4800,剛夠我哥的09工資。繼續啃老。10年我哥結婚,實際情況跟我嫂子說了。沒有彩禮,只是把一套130的給我嫂子過戶。150的將來住。另一套130的給我哥爸媽住。嫂子有點牴觸,嫂子爸媽非常同意,覺得我哥過日子有計劃。結婚之後,兩口子生活靠我嫂子工資,也就普通工薪階層。11年孩子出生,兩個學區房出租,每個月能有1600收入,住我嫂子父母家半年,住我哥家半年,我供孩子奶粉錢。現在工資也漲了。現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那三套房子周邊配套設備都很齊全了,按新城區規劃的很漂亮。現在貸款都還清了,三家一起還的。我哥說,孩子小學畢業,小學的學區房給我。不是大富大貴人家,主要是我表哥眼光超前。


傻子笑笑不語


十年之前,我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大學生,姑姑說未來房子要漲價,讓爸媽湊點錢給我早點買一套,爸媽遲疑了,供我上大學已經不容易,說還是緩緩吧,也不知道他未來在哪裡。姑姑也就沒說什麼,自己到處借錢,再從銀行貸了些,買了一套,從此日子也就過的更緊了。



三年之後,姑姑還清了債務,但還是把那閒置的房子賣了,卻繼續付了兩套房的首付,日子依舊。

又過了五年,姑姑賣了一套,把其中一套房子全款請了,剩下的買了個小商鋪,租了出去。



現在弟弟畢業了,姑姑把那房子賣了給他買了套新的,雖然有點不夠,但沒關係,用租金還貸款,日子也就平平淡淡的過了。



我呢,也在城邊買了套房子,每個月還房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