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書大家田蘊章說魯迅的字不是書法,你怎麼看?

國畫家網


不管是田蘊章先生說的,或者他人說的,魯迅先生的字不是書法,都是對書法無知。




魯迅先生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工作十年,業餘時間以書法自娛。雖然魯迅先生在當時不是書法家,但他的字擁有了極高的書法水平,當然有幼年在私塾學習中打下的基礎,成年以後刻苦學習的結果。


大家最熟悉的一幅對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魯迅先生的墨跡。魯迅先生的書法,筆勢內斂,棉裡藏針,與先生的文章形成鮮明的對比。

魯迅先生與周恩來先生是紹興同鄉(浙東是近代文人輩出的地方。民間稱呼“紹興師爺”),兩人的書法很有相似性,大家不妨找出來看一看。


三里草堂


謝謝你的提問。說實在的,魯迅先生的字,起碼是有書卷氣的字。

魯迅先生生活在一個人人以“館閣體”為榮的時代。

那個時代是沒有網絡的,如果有,肯定會批評那批“館閣體”的文人書法。

但是,今天卻把“館閣體”書法視為國寶了,真不知什麼時候,國人的書法欣賞能力如此之倒退。


魯迅先生是從舊學裡出來的,他的書法啟蒙,肯定也是館閣體書法,這個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是,偉大的魯迅沒有寫那種奴性十足的館閣體,而是積極響應改良派的號召,學習了魏碑。所以,魯迅的書法是引入魏碑的二王書法。

就這一點來說,精神也是可貴的。

那麼魯迅的書法如何?

我個人覺得,就書法論書法,起碼不是平庸的俗書。

魯迅的書法,單獨去欣賞,也是頗有幾分書卷氣,耐人尋味的,僅此,就了不起。

如果再加上他的文化巨人的名聲,他的書法絕對是各大博物館的重要收藏。

二田的書法呢?非常平庸。只是他多年在做普及書法的教育。但是,教育出來的學生,不是文化素質很差,就是到處謾罵的文化流氓。

我無法證明二田直接教他的學生這幅德行,但是,擁護二田書法的朋友絕大部分都是這樣,我高度懷疑二田書法教育已經失敗了。

魯迅呢?教育出來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有不講道理的嗎?

魯迅教會了中國人覺醒,看世界,看吃人的黑暗社會。

這是魯迅的民族之魂。我們面對魯迅的書法只有敬仰之情。

真不知道二田是怎麼欣賞書法的。魯迅的書法不是書法,還有誰配書法?

再說,魯迅真不是書法家,對於魯迅先生來說,真沒有時間做書法家,魯迅一生最痛恨的就是“有閒”和“幫閒”的無聊文人。

古人論書法有“書如其人”之說,看魯迅的書法有一種傲骨的筆力,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但是,田蘊章說什麼“字寫挺好,但不屬於書法的範疇,因沒有筆法和章法可言,所以稱不上是一位書法家。”

有些不懂書法的人,總是拿天才文學家、政治家的書法與老生常談的書法比,其實,這是一種錯位。因為這些人與平庸的書法,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們 還是看看魯迅的書法吧。





我們細心欣賞魯迅先生的這些書法,確實有不合“筆法”和“章法”的地方,但是,前面我們說過。魯迅無意做書法家,也沒有過多研究書法。

但是,書法不是完全以“筆法”、“章法”論高下的。

如果我們研究書法,魯迅的書法,本來就不是書法的範例,努非要用魯迅的書法做書法範例,這不是錯位嗎?

比如,我們研究文學,你就要以文學作品為例研究文學得失高下,結果你用一個政治報告作為文學範例,你說對不對?而話又說回來,政治報告也有自己的特色,也是文學作品所不及的地方。


千千千里馬


不知真假,也許只是借名人炒作吧。

魯迅先生書法如何,不是某個書家否認就不是書法,或者某人推崇就是大師,事實才是最有力的證據。

《安徽日報》就是集魯迅字並沿用至今,筆者所在城市的日報也是集魯迅先生的字並使用至今。很多高校也採取集魯迅先生字的方式作為校名題字,如聊城大學、魯美、廈門大學等。

魯迅先生還親自為自己編譯的期刊設計封面,都別具美感,可見魯迅先生在工藝美術上也有所涉獵。

最為著名的就是魯迅先生受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邀請,為北京大學設計校徽。魯迅先生以篆體的“北大”二字構成一個圓形,便於製作圓形的徽章。下面的“大”字像一個人的抽象形狀,上面的“北”字又像兩個人背靠背的抽象形象,這樣就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巧妙的用簡潔的文字構成能夠表現徽標內涵的圖案。

回到魯迅先生的書法上,某個人或一時的評價並不代表就一定權威,經過歷史的沉澱和檢驗才能最終說明一切,歐陽詢的楷書也不是全部書家都認可,還被打入“中下品”之列,如今不也被認為是楷書難以逾越的高峰?








三悟軒


有些所謂的“名人”,一旦達到社會或市場待價而沽的地步,他們的眼睛就移升到腦瓜頂上,開始自以為是的鴰噪。田大書法家,寫罷幾幅一塵不染的田楷之後,忽然看著魯迅不順眼了,痰嗽一聲,曰道:“魯迅的字不算書法家!”在此必須替咱迅翁申明一句:人家可從來沒說要當什麼狗屁書法家!魯迅先生有許多活兒要幹,例如他要戰鬥,要痛批舊傳統的封建餘孽害人精。反倒是田氏兄弟有大把大把閒暇時光,根本顧不上現實生活中還有貪腐、還有搞傳銷的騙子,以及碰瓷兒的混蛋擾亂視聽,他老先生像半老徐娘對鏡化妝一樣,只顧一筆一筆地描出秀媚的田楷!顏真卿的大字有時會寫歪,王羲之也免不了在紙上塗黑疙瘩,魯迅就更別提了……誰能比得上你那連個飛白毛刺兒都沒有的田楷呢?請問,“書法家”的名號就那麼值錢嗎?就那麼值得你來維護嗎?你以田楷為榮,沒人攔著你呀?為什麼偏要鬧出點亂子,讓不喜歡你“書法”的人啐你幾口呢?


愛吃魚的貓8571


不知道田先先何時說魯迅的字不是書法了。我想以田先生之學識,當不會有如此之無知之論。魯迅先生以字行文,並非著意成為書法家,如許多古賢文字一樣,在詩文中,奏疏中,信牘中,自然書寫。其人或以詩文名,或以功業傳。但他們的文字卻絕對是書法。毛老人家是想成為書法家嗎?當然不是。但你能否認他是大書法家嗎?當然不能。現在有了書協,有了專門靠書法吃飯的人了,就否認沒有著意練習書法而又很有書法修養,寫字很好的包括魯迅先生在內的先人的字是書法,是缺乏歷史常識的淺陋之見。田先生果有此言?另,出題者稱田先生為"俗書"大家。我以為也是淺陋的見識。田楷脫於歐,卻比歐還受看,這叫"俗書"?


讀史求真


書法,分為技法完成和技能完成,以及技法和技能同一完成,三部分。技法完成書法作品,主要包括筆法章法和自然法則如何在書法中運用等方式方法,書法人群常指入書法之流,而又不是一流頂尖的書法人群,凡指寫漂亮字的人,田老書法作品是典型的代表。技能完成書法作品,主要包括氣和韻,氣韻合一書法作品,凡指法度不嚴謹,而又能寫到卡到好處,出奇筆法,意想不到筆意,千姿百態,千變萬化,書卷氣息及濃,後人無法複製,典型代表人物,魯訊先生的書法作品算一個吧。技法和技能同一在一起創作的書法作品,主要包括筆法、章法、氣韻、氣韻合一,等創作方式方法,同一在一起書寫漢字的方式方法,典型性代表性人物,王羲之《蘭亭序》,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祭侄稿》、《勤禮碑》,楊凝式《韭花帖》,蘇東坡《寒食帖》,孫過庭《書普》,以及《曹全碑》、《乙瑛碑》,等等吧,都是既有法,而又無法的統一體,創立了中國的書法史,都是里程碑式的書法作品,千古不朽,永載史冊!


李行子


不得不重申 “字以人而貴” 的道理!

不管服不服氣,事實就是這麼個現象。貴人名人的字不但可以成為話題,而且還可以為擁有者帶來資本……魯迅先生的字就具有這個功能,難道不是嗎?

所謂的“書法家”別自以為“書法家”有多了不起了,現實生活中,“書法大師”就連“流浪大師”的社會效應也達不到的,這個事實就在最近被剛剛印證。(更何況書法家中美盲太多了)

今天剛巧看了關於上海市中心店鋪招牌設計的吐槽報道,整齊規則的祭祀風格與自由活潑風格的對比介紹,引起了許多人對“書法”的聯想。那麼幹清整齊,人人都能看懂的招牌為什麼會被絕大多數人所嘲笑與吐槽呢?




呂永亮


我沒見過田蘊章說"魯迅字不是書法"的說法,如確實,那真是"不懂書法,天方夜潭"之人。

魯迅先生的寫作一生都是用筆書寫,就是給友人通訊也用筆筆。我手頭有部《兩地書全編》就是用的毛筆書寫。

我以為從先生的毛筆字可看出是位大儒學者且自成一體,無論從章法與筆法等都是很符合書法規律的。其字碑學功底,行草柔和,相得益彰。郭沫若先生也曾給於很高評價。

"文革“中"安徽日報”四字集魯迅字體,被革去用黑體美術字,毛主席看後囑更改原體,現仍沿用,主席是位大書法家,從這也可佐證魯迅先生的書法。


心畫齋主人


書法批評是書法評論,而不是個人情緒的宣洩,更不是個人攻擊和故意炒作和借罵名人賺流量。如果你真的認為魯迅先生的字不是書法,那很多文人書法都得改名了。表達性情,行書歷來強於楷書,只在唐楷裡轉悠而無暇顧及上下五千年的書法批評都是不全面、不客觀、不準確的。沒有聽田老師原話,不知是否同樣犯了斷章取義的毛病,抱歉。書法評論一定要寬容,我個人認為,不但魯迅先生的叫書法,田楷是書法,沒什麼醜書俊書,只有審美觀的差異,眼光的高低。如此而已。


三風堂書畫


爭議太大,田總是喜歡貶低別人,不是很客觀,主要是自己不是很理解書法藝術還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作為老師來說,應該是要引導和啟示,通過比較片面的評價別人實在不好理解。

但是,內行人都知道魯迅書法的藝術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