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生命的四層境界

《黃帝內經》按照得道的程度,把得道的人分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個等級、四層境界。下面我們就來看黃帝提出的四種境界:

第一層境界:真人

《黃帝內經》:生命的四層境界

“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黃帝說:我聽說遠古的時候有真人,能夠掌握天地變化,把握陰陽規律,呼吸天地陰陽的精氣,不憑藉外物而獨立守神,肌肉保持純一潔淨,所以他們能夠像天地一樣長壽,沒有終結的時候,這就是因為得道而長生不衰。

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一段話有什麼感受?如果大家熟悉《莊子·逍遙遊》,一定會馬上聯想起《逍遙遊》中的“藐姑射(miǎogūyè)山”上的“神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在遙遠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皮膚潔白像冰雪,體態柔美如處女,不食五穀,吸清風飲甘露,乘雲氣駕飛龍,遨遊於四海之外。這個神人就是“真人”,“真人”這個詞最早也是《莊子·大宗師》提出來的,指洞悉和把握宇宙和人生本真本原,真正覺悟、覺醒的人。

“真人”是道家的最高人格形象,好比儒家所說的聖人,佛家所說的覺者(佛)。很明顯《黃帝內經》深深受到先秦道家的影響。按照這一篇的標題《上古天真論》中“天真”的說法,真人就是保持“天真”之人。真人者,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於自然,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成為後世煉功的重要方法,煉功首先就是要三調,調身、調息、調神。獨立就是調身,可採用站樁方式;呼吸精氣,就是調息,吸天地之精氣,然後體內呼吸。我有一個師傅是道教全真派的傳人,他告訴我呼吸有21種,當然最主要是兩種,就是順呼吸、逆呼吸。

我這裡先教大家一種順呼吸的方法,全身放鬆,舌尖輕輕頂住上顎。先用鼻子吸氣呼氣,然後不要再管鼻子,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肚子,自然呼吸,不要用力,請大家先體會一下吸氣時肚子是鼓起還是收縮?吸氣的時候肚子是鼓起來,呼氣的時候肚子是收縮。大家就這麼關注肚子,你的所有意念、注意力不要離開肚子,意念隨著它隆起而隆起,隨著它收縮而收縮,慢慢體會。

這種方法在小乘佛教叫“安那般那”,就是出息入息。只要關注呼吸就可以了,關注呼吸時腹部的隆起收縮,這樣就會拋掉其他雜念,你的心就慢慢靜下來。

第二層境界:至人

《黃帝內經》:生命的四層境界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到了中古時代,中古比上古來近一些,有了至人,“至人”這個詞也是出自於《莊子》,《莊子·天下》:“不離於真,謂之至人。”這一定程度上和“真人”差不多。他們德性淳樸,保全大道,與天地陰陽相和諧,與春夏秋冬四時相協調。

“去世離俗”,原本指離開世俗,到深山老林中去隱修,這在今天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大隱隱於市”,只要思想上離開世俗、超凡脫俗、保持寧靜虛無的心態也是可以的。積累精氣保全神氣,神遊於天地之間,視覺與聽覺能達到八方的極點,這些人能夠延年益壽而且身體保持健壯,獲得與真人差不多的效果。

第三層境界:聖人

《黃帝內經》:生命的四層境界

這個“聖人”和儒家說的聖人是不同的,儒家“聖人”是最高人格形象,這裡的“聖人”是道家第三境界的人格形象: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huì chēn]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他能夠生活在天地和諧環境中,順從八風的變化的規律,使自己的嗜好適應世俗的習慣,沒有惱怒怨恨之心。行為不離開世俗的一般準則,穿著和其他人一樣的普通衣服,舉動不讓世俗之人嫉妒,在外不讓忙碌事物勞傷身體,在內沒有患得患失的思想紛擾,以恬淡樂觀為追求,以悠揚自得為滿足,形體不衰老,精神不散失,也可以活到一百歲。

第四境界:賢人

《黃帝內經》:生命的四層境界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賢人可以效法天地大道,遵循日月運行,辨別星辰位置,順從陰陽法則(“逆從”就是順從,這個“逆”字原本既有牴觸、不順從的意思,又有迎接、順從的意思),分別四時變化,追隨遠古真人的養生之道,他們的壽命也可以延長,但卻有一定的極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