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黃帝內經》之前言

為了更好的學習《黃帝內經》,瞭解《黃帝內經》其內在的深刻的精神實質,最近我查閱了多種《黃帝內經》的版本和譯註。通過分析對比,我覺得以我現在的水準,從《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的黃帝內經精粹》開始,更有助於我們深刻的領悟黃帝內經內涵。因為這個讀本講的比較通俗,既有原文,又有題解,還有註釋,再加上譯文。這樣學起來呢,應該說比較合適。

《黃帝內經》之前言

《黃帝內經》又名《內經》,因託名為上古黃帝所作,故名《黃帝內經》。這是書中的一段解釋,因為遠古的事過去了許久,是否是託名,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但是,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理論鉅著,這是無可置疑的。

《黃帝內經》成書年代

自古即有上古說、春秋戰國說、秦漢說、東漢說等。編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團隊的人認為,此書應該不是出自一時一人之手。我個人認為因為年代歷史比較久遠,特別經過了秦朝,好多的流傳,難免有些謬誤,所以說這種說法,我認為也是一家之理。

《黃帝內經》之前言

《黃帝內經》編成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並深受其影響,因此對諸子學說也多有吸收。其實,我個人有一個看法,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種推演、推論,即使是認定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一起編成的黃帝內經,還是受了黃帝內經的影響才有了諸子百家的爭鳴,不好再次評論。所以說,我始終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做爭論。重要的是我們學習他的學習的核心思想,用思想來武裝我們的頭腦,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即可。

《黃帝內經》內容概要

《黃帝內經》全書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各81篇,共約18萬餘言。其思想內核大致可歸納為10個方面。從整體篇章的層次分析,《黃帝內經》又可粗分為15個部分,其中《素問》涵蓋8個部分,《靈樞》涵蓋7個部分。

《黃帝內經》之前言

《黃帝內經》哲學思想

考察《黃帝內經》的思想內核,我們不難發現,它幾乎涵蓋了先秦中華民族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這也是我剛才說的,戰國春秋時代以及百家爭鳴是受了《黃帝內經》的影響,還是《黃帝內經》受了諸子百家的影響,我們後人也不能妄加斷言。大致的估計也只是一家之言,我們不想否定任何人,你的推測可能有一定道理,也可能沒有道理。

第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古人認為,“氣”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與天地萬物都由“氣”所化所生。因此,養“氣”、調“氣”就成了防病治病最根本的手段。這一點我想做個說明,西醫不承認氣的存在,中醫又以氣為本,他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氣”所化所生,這裡就存在著一些思想上的分歧,我個人也有一些看法,西醫認為顯微鏡看不到就是不存在,實際上空氣你也看不到,但他確實存在,所以不加以爭論。

另外,《素問》《靈樞》各81篇,古人認為:“九”為數之極,“八十一”包含9個“九”。

在我們中華的文化當中,和我們所接觸的文化當中,九,都是最大的,這在《易經》當中也有所體現。所以在一定意義上,《黃帝內經》並不是一部書,而是多部書的彙編。我認為不能僅憑藉這一點,就肯定《黃帝內經》是多部書的彙編,但也不能肯定它就是一部書。

第二,陰陽五行學說貫穿始終。天人合一和陰陽五行學說應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運動的物質和物質的運動是相互統一的,這在哲學上來講,包括從西方哲學上來講,我認為都是非常正確的。

《黃帝內經》之前言

《內經》根據萬物本源為氣的思想,建立了整體宇宙觀。這也是中醫有別於世界各國醫學的主要特徵之一。這個整體宇宙觀就是我們強烈反對的西方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整體醫學觀我認為就是不僅知其然,更要之其所以然,這更體現了我國古代先賢的思想高明之處。

《黃帝內經》學術成就

《黃帝內經》的編成,標誌著我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到了理論醫學的新階段,形成了一套以研究生命本質為要務的理論體系。它首創了陰陽五行病理學、經絡學、藏象學、養生和預防醫學、“望聞問切”以及針灸法,使之成為一部集古代醫學之大成的“百科全書”。我們現代往往對古代書的套用都按現代西方的醫學體系進行套用,例如所謂的病理學,那個時候並沒有病理學。有人說西醫科學,有人說中醫科學,但什麼是科學?科學和中醫這兩個詞哪一個在先?徐先生說過,這是兒子與父親的關係,你不能用科學或者不科學來定義中醫。

陰陽五行病理學認為,人體內部雖然部門與結構繁多而各顯神通,但它們並不是互不相干、各自為政,而是互相制約、互相影響,有機地配合、協調地進行著人體的生命活動。其實講究陰陽五行也是後人按照我們的思想為前人進行了補充。這其中,起著協調作用的主要是經絡與氣血。整體的宇宙觀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彼此之間互為存在,牽一髮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

《黃帝內經》之前言

《黃帝內經》認為,通過經絡的聯繫,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筋骨等組織便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我始終認為,一個健康的人,必須要經絡暢通,氣血充盈,我也曾經為此衍生出一套北方的採暖理論,在一棟大樓裡,一家的暖氣不熱,但大家的暖氣都熱,原因是他家的暖氣出了問題,出現了堵塞,就像人的經絡出現了問題,局部經絡堵塞了。而當整棟房子的暖氣都不熱的時候,那就是氣不通,氣血沒有過來。

在《黃帝內經》看來,致病因素包括氣候、飲食起居和精神情緒三方面的因素。在長期的試驗當中,大家也會體會,說的非常正確。

《黃帝內經》之前言

因此,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認為,協調陰陽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

中醫學的“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黃帝內經》中也給予了詳盡的論述。所以中醫學獲取病人信息的途徑就是望聞問切,這不僅在於問病,更重要的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很好的運用和體現。

《黃帝內經》記載的治療方法非常豐富,包括砭石、針刺、灸炳以及藥物等。過去大家意義傳統意義上理解的中醫就是號號脈,然後開些藥,其實不是,中醫的內容非常廣泛,特別是這些傳統中醫的療法都是非常有效,一個完整的中醫大夫應該是一個全科醫生,不僅僅是一個全科的醫生,他又是一個很好的哲學家、思想家。

《黃帝內經》之前言

《黃帝內經》有關藥物方劑的記載雖然很少,但卻具體談到了氣候變化對藥物性能的影響,還討論了處方中的君、臣、佐、使的配伍以及劑量、服法、禁忌、五味作用等。現在很多人都說中醫不好用,中醫不科學,其實是他不瞭解。這裡面有很深刻的原因,有很重要的道理,包括: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這些都和中醫的療效有著直接的關係。特別是有一些“中醫”只治皮毛,就大言不慚稱自己為“中醫”,大包大攬去治一些病症,結果,損害了中醫的好名聲。

《黃帝內經》首次強調“治未病”的理論。因為,中醫關注的並非疾病本身,而是關注生命運行的本質。這句話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中醫關注的並非疾病本身,而是關注生命運行的本質。這說的就是中醫治標的原則,也正說明了《黃帝內經》對人的貢獻不是以治病為目的,現在所有醫院就是為了治病,其實,我們最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手段讓病人獲得康復,讓病人不得病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誌向。

最後,通過逐字逐句的分析,讓我們能更好的瞭解《黃帝內經》的精髓,讓我們自覺地在實踐當中更好的傳承《黃帝內經》,讓它成為我們行動當中一種信仰,也成為我們未來研究人體健康,讓人民擁有健康的最重要的基礎和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