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鈴薯的潮汕名稱就能瞭解其歷史,潮汕人取名的確與眾不同!

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馬鈴薯是一種很常見的作物,在我國很多地方均有種植,是一種非常百搭的食材,能燉,能炒,能燜,能熬湯,能油炸,還能做成土豆泥,深受人們的喜愛。馬鈴薯因形狀酷似馬鈴鐺而得名,在我國各地,人們對它的稱呼都不一樣,北方那邊稱其土豆、洋芋、山藥蛋等,南方這邊,像廣東人稱其為薯仔,閩南人稱其為番仔薯,我們潮汕人則將馬鈴薯稱為荷蘭薯或者“甘筒”(音譯),那麼潮汕這邊這麼有意思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從馬鈴薯的潮汕名稱就能瞭解其歷史,潮汕人取名的確與眾不同!

從閩南那邊以及潮汕地區對馬鈴薯的稱呼,我們可以知道這馬鈴薯跟番薯一樣,是外國引進的,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潮汕地區的這兩個馬鈴薯的名稱最有意思,因為我們能從這兩個名字中知道馬鈴薯大概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引進潮汕這邊的。不信?下面我給你解釋你就明白了,以下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具任何權威性,如果你覺得不對的話,那麼↓

從馬鈴薯的潮汕名稱就能瞭解其歷史,潮汕人取名的確與眾不同!

首先就是荷蘭薯這個名稱了,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沒錯,跟它相近的還有荷蘭豆,其實這兩種作物的原產地都不是荷蘭,更加不是從荷蘭引進的,那麼為什麼要用荷蘭“冠名”呢?其實這跟17世紀強大的荷蘭艦隊有關,當年的荷蘭艦隊征服了世界上好多地方,其中就包括了南洋諸島以及臺灣省,這期間也帶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土特產,其中就包括馬鈴薯。馬鈴薯以其強大的適應性在那邊落地生根,並且很受歡迎,所以當時在南洋的華僑就將其帶回潮汕地區種植。由於這作物是荷蘭艦隊帶到南洋的,所以他們就將其取個名稱為荷蘭薯,於是家鄉這邊也就跟著這麼叫了,這跟荷蘭豆的名字來源差不多。

從馬鈴薯的潮汕名稱就能瞭解其歷史,潮汕人取名的確與眾不同!

荷蘭薯這麼解釋感覺還過得去,但是這“甘筒”(音譯)又是什麼情況呢?這個稱呼我叫了20幾年了,但是我至今都不知道這兩個字怎麼寫,甚至之前上網以及翻閱潮汕詞典都查不出所以然來。後來想起了以前對很多東西的奇怪稱呼都是直接音譯東南亞那邊國家的,比如“羅嘀”(花佔餅乾)、“囉離”(汽車)等等,想到這個我就去查了查馬鈴薯在東南亞那邊的各個國家的讀音,結果發現,印尼和馬來西亞那邊馬鈴薯都讀作“Kentang”(讀音類似於普通話的“跟黨”),這樣一來,“甘筒”這個讓人感到奇怪的稱呼的出處也就找到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時的荷蘭人將馬鈴薯帶到了東南亞那邊,因為馬鈴薯適應力強,並且很好吃,所以非常受歡迎。印尼以及馬來西亞那邊人將稱馬鈴薯為“Kentang”,而潮汕華人則將其翻譯為荷蘭薯,並且將其帶回家鄉種植,家鄉的人聽著他們叫這種作物“Kentang”,習慣了也就跟著這麼叫了,而這個詞加上潮汕口音就變成了“甘筒”(潮汕發音),於是後面大家就都這麼叫了。

從馬鈴薯的潮汕名稱就能瞭解其歷史,潮汕人取名的確與眾不同!

正是因為馬鈴薯的引入,才催生出潮汕地區的一道著名小吃,那就是深受大眾喜愛的“甘筒粿”(音譯)。這是一種以土豆為餡料的粿品,用雪粉做成粿皮(也有用米粉的),再將切成小塊的馬鈴薯蒸熟,拌上香菇、花生、胡蘿蔔粒等等,再加入各種調料做成餡料包入粿皮中,然後用粿印印出形狀就能上鍋蒸了。蒸熟後的“甘筒粿”,透明的粿皮包裹著各種顏色的餡料,看著就有食慾,既可以馬上開吃也可以煎著吃,味道絕對讓人難忘,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潮汕粿品之一!

從馬鈴薯的潮汕名稱就能瞭解其歷史,潮汕人取名的確與眾不同!

在潮汕有不少東西的日常稱呼都是直接音譯東南亞那邊的口語的,這就是潮汕特有的僑鄉文化,這些音譯的稱呼除了感覺比較有趣之外,更多的是反映了當時背井離鄉的潮汕人的無奈,畢竟,如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離開自己的親人,冒著生命的危險背井離鄉呢?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