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和東莞哪個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海外show


世界第四大灣區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已排名第二,一個國家級的重大規劃與改革,就憑這地位,未來灣區中心城市很難找到低於3萬的房子,惠州也不例。深圳東進投資1.4萬億打造一個如同南山一樣的高薪科技區,而坪山主要以工業為主,惠州臨深片區將承接深圳坪山的住宅需求。現在大亞灣有好幾個樓盤賣到18000到20000,未來幾年再翻一倍不是問題。惠州灣區域彙集中國地產巨頭最多的地方:萬科,萬達,恆大,碧桂園,佳詔業等眾多百強企業進駐惠陽與大灣區區域,開發商敢花高價拿地,大型企業進駐這個區域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位置以後絕對不差,惠州是個值得看好的城市


Liuhao貝殼找房


深圳是在特殊的背景下,特殊的政策扶持下,特殊的區位優勢下,由一個南海之濱的小漁村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沒有以上“三個特殊”,就沒有今天的深圳。深圳只有一個,誕生第二個深圳的可能性很小,惠州和東莞是不可能成為寫一個深圳的。

惠州、東莞不具備深圳的特殊政策

深圳先是開闢為經濟特區,主要做加工貿易。80年代初期,國家開闢了4個經濟特區。今天看來,除了汕頭,其他三個發展得都還不錯。雖然沒有深圳那般傳奇,但廈門和珠海也是成長為了水平較高的城市。

後來,深圳有何大連、青島、廈門、寧波等城市一起成為了計劃單列市,享受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計劃單列市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就拿稅收來說,省會城市和普通地市的稅收需要和中央及省裡分成,而計劃單列市只需向中央分成,不用繳納給省裡。這可是每年增加不少真金白銀啊。

今天的惠州和東莞具備這種特殊政策嗎?顯然沒有。

惠州、東莞不具備深圳的特殊區位優勢

深圳之所以能在4座經濟特區,或者在5座計劃單列市中脫穎而出,其他毗鄰香港這座國家大都市、自由貿易港有關。80年代深圳成立之初,設立的外資企業基本都是港企,生產出來的商品也是通過香港出口到其他地區。也就是說,香港為深圳帶來了資金和市場,深圳只要提供土地和勞動力就可以了。

其他幾個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就沒有深圳這般好的地理優勢,因此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倍深圳越甩越大。

惠州和東莞雖然地處珠三角,地理位置優越,但也不能和深圳同日而語。

綜合以上兩點,惠州和東莞是不能成為下一個深圳的。


財經知識局


都超不過,除非深圳沒落。深圳作為金融科技城市,在相關領域已經很靠前。東莞作為世界工廠,貼著製造業標籤,現在想轉型,必然會影響GDP增長,轉型成功還能繼續迅猛發展,轉型不成功那就只能是個普通二線城市了。所以轉型的方向很重要,不過按現在東莞的發展方向,😄,轉金融科技文化都不現實,畢竟隔壁有廣州深圳,高新技術製造,高產值製造更合適,生物,醫療等。顯然東莞選擇了房地產與金融科技,高成本導致製造業轉移。地理位置是東莞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但隨著國內交通網絡的發展,東莞這點優勢在減弱。相反的,成本反而更高了。現在東莞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小老闆站在一個大企業家和政要旁邊就有那種自己也是大咖的自信。

惠州地域比較大,分區域發展會比較適合,旅遊,製造,居住。別說超越誰了,活出自己的的特色就好了


ssclvel


這三個城市,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深圳估計趕不上了。

深圳2017年GDP為22433億元,總量在2016年就已超越廣州,作為經濟特區和開放前沿,其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GDP未來有望超越京滬。GDP增量保持全國城市第一的位置。



東莞在全國GDO百強中,排名19,2017年GDP7580億元,同比增長8.2%。



惠州排名54,2017年GDP3830億元,同比增長8%。

東莞是深圳的三分之一,惠州是東莞的二分之一。


史晨昱


竊以為,深圳有且僅有一個。目前即便從整個中國來看,也就一個雄安新區有點希望,惠州和東莞根本沒有可能。原因如下:

1.惠州和東莞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其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深圳的拉動。就像蘇州的飛速發展是得益於上海的帶動,但蘇州很難成為下一個上海,惠州和東莞也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2.一座城市一開始的發展,可能跟政策和其他城市的帶動有很大關係,但到最後能否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得擁有含自己特色的支柱產業。比如深圳,科技和創新已成為深圳的特色支柱產業。而東莞和惠州還在走深圳之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老路,仍然沒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支柱產業;

3.2017年深圳GDP總量2.24萬億,增速8.8%;而東莞GDP總量僅0.76萬億,增速僅8.1%;惠州就更不用說了,總量才0.38萬億,增速更是隻有7.6%。無論從體量還是從增速看,東莞和惠州都遠不及深圳,成為下一個深圳又從何談起?

歡迎大家探討和補充。以上。


廣東包打聽


東莞現在也努力發展成一線城市。其實可比性不大,東莞,工業較多,工廠比較多,比較雜。但是地段沒有惠州好。惠州近海,南面有李嘉誠投資的惠州港,北面靠廣州,西面深圳,東面潮汕,發展潛力大,外加香港政府鼓勵香港人到大陸投資發展,首選的就是惠州大亞灣,現在香港的報紙上面都這樣寫鼓勵香港人到惠州發展。現在的惠州無疑就像十年前的深圳。


金牌置業顧問


成為下一個深圳,也就是達到深圳現在的高度。那麼惠州機會更大。


但要超過深圳基本不可能,因為當惠州在發展時,深圳也在發展,而且還更快。但惠州有個優勢就是地方大,很多產業剛起步,未來的發展還是不錯的。東莞已經定型了,轉型難度太大。
就像之前有人問我,如果深圳要擴大,是吞併東莞還是吞併惠州,我問他,如果你是深圳,你是想要一個老城區來天天拆了重建還是想要一塊空地自己來規劃設計建設。投資惠州房子或是剛需買房可以關注我。


大王樓視


都不可能。惠州人本地人,其實希望惠州青山綠水就好了,別把環境搞得烏煙瘴氣就好了。惠州去廣州深圳還是比較近的。希望惠州還是那個適合居住的惠州,原生態,不要整天喊這喊那的,抬高房價物價,環境破壞嚴重,基礎設施一樣差,下雨排水不出,道路堵塞等等。還說什麼三區,雙城生活,惠陽連個像樣的公園都沒有。整天被某些人喊得多發達那樣就是一個沒有發展前途的小鎮。


yuyan46


想要成為下一個深圳就不能重走深圳走過的路,東莞正在走深圳走過的路,而惠州根本還沒有找到路,先說說東莞以工業為主的路子吧,現代工業已大不相同了,靠人口紅利的密集性工廠完全沒有優勢了,想要再向前進一步只能造工業4.0(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但東莞明顯這條路走的不好,從搞松山湖能看出來東莞想科技立市,彎道超車,這個難度就高了,科技人才明顯絕大多數往北京跑了,再就是深圳,去東莞的少之又少,所以只有靠智能化工業才有可行性,但領導班子明顯沒這腦子看透這點。

惠州的優勢在於地多人稀,大亞灣明顯要變成深圳的後花園了,深惠合作區也正在搞,計劃與理想非常完美,但執行明顯跟不上來了,因為成本太高了,你一個前海就把廣東的資金吸收的差不多了,在前海買房明顯比搞合作區項目開法賺錢多了,有錢有腦有資源的人有這麼傻的去投這裡?只有那些個土財主看名字覺得高大上去搞這種地方,但是他們搞出來房子了拿什麼內容填這裡呢?所以這裡比松山湖還不靠譜,但還是接受了點深圳的高新科技過去的,如果深圳的房價再繼續漲下來,說不定更多的科技公司過去是有可能的,但惠州絕對全是土豪過去的,科技公司不可能過去幾個,所以下一個深圳是東莞。


大臺MK


我仔細考慮了一下,應該是東莞,而不是惠州。因為東莞接近深圳,而且是工廠為主,本來發展的也比較快,惠州在這一點上不如東莞東莞各方面也比較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