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韓德民院士:68歲堅守一線 做手術依然“行雲流水”

院士檔案:韓德民,中國工程院院士。1990年獲中國醫科大學醫學博士,日本金澤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和醫學哲學博士學位。1991年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曾任北京同仁醫院院長,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國家獎勵委員會委員;世界衛生組織防聾合作中心主任,國家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組長;世界華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理事會理事長,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咽喉科學院院長等。在40餘年的臨床實踐中,韓德民院士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工作,發現“顎帆間隙”解剖部位,創建了國內外普遍開展的Han-UPPP新術式,以及鼻內鏡外科、睡眠上氣道通氣功能障礙診療、人工聽覺等領域系列新技術,大部分新技術已普及至全國城鄉各地,先後三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榮膺聯合國“南-南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獎”,這是全球第一位醫生獲此殊榮。2013年入選“北京學者”,同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专访韩德民院士:68岁坚守一线 做手术依然“行云流水”

1990年底,韓德民在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醫學哲學博士後,來到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10年後,他成為這家百年老院的“掌門人”,在任12年,完善了醫院的學科建設,完成了西區、東區和南區的發展佈局,為今天北京同仁醫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後,韓德民擔任了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的會長,為將國家優質醫療資源面向基層服務,啟動了面向全國的“華佗工程”。如今,韓德民將目光投向“健康中國”的建設,在戰略層面,探索新時代國家醫療健康服務的新模式,為14億人民送去更多的健康。

從黑土地走進醫學殿堂

先後獲得中日醫學博士

1973年3月12日,對於韓德民來說,是改變了命運軌跡的日子。那一年,22歲的他已經在遼寧盤錦插隊四年多。韓德民的知青生活可謂紅紅火火:掄大錘,他創造了農場的記錄;他當水稻技術員、當過生產隊長……韓德民是東北廣闊黑土地上的風雲人物,而且也真心想紮根在這片沃土上。那一年,韓德民放棄了五次招工入學推薦。然而,命運偏要眷顧與他。中國醫科大學來到盤錦招生,招生老師看了韓德民的簡歷和考試成績,當場拍板決定錄取他。招生老師找到了縣長,堅持要人。接到入學通知的那一天,韓德民正帶領社員們在興修水利的大堤上幹得熱火朝天。

1973年3月12日,韓德民終於背起行囊,告別黑土地。從田間地頭的稻花麥浪到寬敞明亮的階梯教室,巨大的反差,讓韓德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感覺有些恍惚:一切那麼真實,一切又彷彿在夢中。在盤錦插隊期間,韓德民曾經在死亡線上走了四遭,險些因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兩次遭遇車禍死裡逃生,還曾暈倒在初春泥濘的稻田中……這些有驚無險的意外,更讓他感覺此後的每一天都是“賺”來的。他下定決心:“既然踏上學醫路,就要當一名好醫生。”

专访韩德民院士:68岁坚守一线 做手术依然“行云流水”

大學期間,韓德民格外勤奮,成績優異。畢業分配時,一心想做外科醫生的他卻被分配到戰備醫療隊的耳鼻咽喉科。韓德民心裡很難接受,天天坐在宿舍裡生悶氣不肯出門。愛才心切的耳鼻咽喉科老主任幾次找上門,沒能說服他。一天晚上,70多歲的老主任冒著雨、帶著老伴兒包的粽子又一次來到他的宿舍。看著燈光下老主任透過滿臉雨水真切的目光,看著熱騰騰的粽子,韓德民被徹底打動了,決心跟著老主任,當一名優秀的耳鼻咽喉科醫生。白天出門診做手術,晚上練習屍頭解剖。勤學苦練,很快令他醫術有了飛速提高,更是給當地百姓留下來很好的口碑。一年以後,韓德民被調回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一干就是6年。1982年,韓德民考上了碩士研究生。此後,他讀完國內醫學博士,又到日本留學獲得醫學、醫學哲學雙博士學位。1990年底,作為北京市政府引進人才,韓德民來到北京同仁醫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我一定要努力做得更好,不辜負自己的青春年華。”

開創多項醫療新術式

如今,68歲的韓德民仍然工作在一線。每個週一,他會出現在診室裡出門診;每個週二,他會出現在手術室裡,行雲流水一般的手術,不僅僅讓學生們大受裨益,更讓學生們彷彿欣賞大師的“佳作”。

很多人開玩笑說,“韓大夫會相面。”其實,韓德民並不是會“看相”,但是打鼾的患者,他一眼就能看出來。他還會笑眯眯的告訴患者,“放心,做個手術就能好。”做個手術就能好,現在人們覺得不新鮮。但很多人不知道,20多年前做個手術,患者雖然可以不打呼嚕,但要付出喝水嗆水,吃菜嗆菜的代價。這就是傳統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手術的“併發症”——手術中,醫生會將患者的大部分軟顎、懸雍垂都切掉,發揮天然預警作用的懸雍垂不見了,患者在術後就容易出現誤吸、誤咽的情況,還會誘發開放性鼻音、鼻漏氣,說起話來的聲音可想而知……

在經過反覆實踐和思考之後,韓德民提出手術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要在保留結構的同時剔除病變。按照這樣的思路,他在手術中保留了軟顎,術後懸雍垂可以隨著肌肉運動,逐步恢復,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不受影響,術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嗆水、嗆菜的情況消失了,說話的聲音也有了抑揚頓挫。”慕名來找韓德民做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

韓德民開創的新術式遠遠不止這一項。有一次,醫院來了一名鼻顱底水泥射槍釘異物患者,以往的手術需要在鼻子側面動刀,患者鼻子裡的異物倒是可以取出來,但面正中部會留下難看的疤痕。韓德民在國外學習期間曾做過鼻內鏡手術,當時國內罕見。韓德民決定為這個年輕的患者“博一次”。在人們質疑的目光下,這個手術成功了。此後,鼻內鏡技術在同仁醫院迅速推開,從鼻竇手術拓展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各種疑難重症手術。不用開顱開刀,只需從鼻孔、耳道或者口腔進入,上至顱底,下到咽喉、食管的許多病症,迎刃而解。隨後,這項技術又被推廣到全國。

進入2000年,韓德民擔任了北京同仁醫院院長。2001年,同仁醫院引進了MBA參與醫院管理,2002年,收購了老院區對面的金朗大酒店,為同仁醫院發展拓寬了空間。2005年,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正式開診,成為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當時唯一的三甲大醫院、區域醫療中心。在韓德民的帶領下,同仁醫院不再是以眼科和耳鼻咽喉科而著名的醫院,內分泌、神經內外科、心血管、呼吸、足踝外科、臨檢中心等學科也通過引進人才等方式,風生水起,增加了醫院的綜合實力。

专访韩德民院士:68岁坚守一线 做手术依然“行云流水”

推動中國醫學模式轉變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基層

韓德民在中國醫大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工作時,急診病人很多,常常需要做氣管切開。稍有資歷的耳鼻咽喉科醫生會覺得是雕蟲小技,不願意去費心做這類小手術。但是,韓德民從來沒有覺得氣管切開術特別“小”。急診需要做氣管切開的時候,他總是隨叫隨到,最多的一天曾做過十幾例氣管切開術。多年之後,韓德民在同仁醫院手術室曾經遇到一次意外事件:術後復甦中的患者,突然術腔血管崩裂鮮血灌滿了氣管,出現窒息,面臨死亡。千鈞一髮之際,愣了神的醫生們瞬間手足無措,韓德民手起刀落,一刀下去,切開氣管,大小尺度,絲毫不差,病人起死回生。那些年日復一日練就的氣管切開技術,關鍵時候顯現出來。

做手術需要堅實的積累,人生路上更是如此。當過醫生、做過管理,如今站在院士的平臺上,韓德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不辜負這個時代?一個人做手術,縱然天天不停歇,也做不完所有的患者。2013年,當選院士後,作為學科帶頭人,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以醫療為中心轉向健康為中心,在醫療健康服務模式上進行新的探索。“華佗工程”是新的探索的重要載體之一。韓德民說,華佗工程旨在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和醫學人工智能,推動國家優質醫療資源面向到基層、到農村,促進建立分級診療服務體系。目前,華佗工程已經在重慶市大足區(縣級)進行試點,通過將成熟技術輸送到縣醫院,讓縣醫院在短短二年內達到重慶市中心醫院水平。患者足不出縣城,可以在當地解決醫療救治問題,而不用千里迢迢進省城、進京城。

建立新的醫療模式,人工智能要貫穿其中。很多年來,韓德民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做手術前,總需要患者到醫院進行睡眠監測。為了監測睡眠,患者要預約,要排隊,到了醫院要在陌生的環境中睡覺,還需要適應。“開發可穿戴睡眠監測設備,患者在家裡就可以進行睡眠監測。”韓德民說,患者“自己”採集的數據傳送到“雲”系統,幾秒鐘就可以分析好,“醫學人工智能的應用,就是讓天塹變通途。”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只是人工智能應用的一個例子,通過臨床與科研的結合,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將應用在更多學科中,將會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46年前的初春,韓德民從黑土地走進寬敞明亮的教室時,就下定決心不辜負自己的年華。46年過去了,又是春天,韓德民依然在醫學之路上努力奔跑。他說,一定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和大家共同擔起社會進步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