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阜外醫院消融術中心包填塞防治經驗:發生率0.68%,無死亡

心包填塞是射頻導管消融最致命的併發症,一旦發生,若不及時處理後果很嚴重。

阜外研究丁立剛、黃俊等就該院2016~2018年發生的15例心包填塞進行了分析發現,導管消融術中心包填塞發生率較低,其發生率與房性心律失常消融、操作損傷及有無壓力監測相關。

此外與特定解剖部位,比如右心室流出道(RVOT)遊離壁、左心房前頂部等局部薄弱或導管難以穩定貼靠導致過度消融相關。心包填塞大多經心包穿刺引流後預後良好。

這項研究中,共有2211例患者接受了導管消融術,15例(0.68%)發生了心包填塞。不過所有患者經搶救後均恢復良好,無死亡病例發生。

其中934例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無心包填塞;707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0例(1.41%)發生心包填塞,其中9例在使用非壓力導管時出現;57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 5 例(0.88%)發生心包填塞。

根據消融過程及開胸結果,12例可確定心臟穿孔位置,分別在RVOT遊離壁3例、左心房頂部4例、右心室心尖部2例及其他位置3例。

術中及時心包穿刺引流,9例患者順利拔除心包引流管,置管時間(29±9)h;6例需要外科開胸手術。

研究者也提出了相應的預防策略:

針對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操作輕柔,RVOT遊離壁消融儘量降低功率、縮短消融時間。可考慮倒 U 消融,尤其是遊離壁側。

針對房性心律失常消融,使用壓力監測導管,且在消融時要特別注意壓力、溫度、阻抗等變化。

此外,發現心包填塞後應及時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穿刺後持續引流量大於1000 ml 以上需要急診外科手術,術後引流仍大於500ml需要外科進一步處理。

來源:黃俊,丁立剛,李宜富,等. 心律失常射頻導管消融術中心包填塞的發生率、原因及處理策略分析. 中國循環雜誌, 2020, 35: 62-66.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