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月的寶寶每天吃些什麼好?

冰火Pro


  • 11個月的寶寶牙齒已經長出來了6顆左右,可以給寶寶吃一些有適當硬度和粗顆粒的食物,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 11個月的寶寶從輔食添加逐漸過渡了乳類和輔食並重的階段,但是每天的奶量不少於600ml,;
  • 14個月寶寶的活動量日益增大,開始學習走路,所以要注意各類食物的配搭,以保證營養的均衡。

推薦適合11個月寶寶食用的輔食:

1.西紅柿雞蛋麵片



原料:西紅柿、雞蛋、麵粉、蔥花、香油

做法:

1.將麵粉放在大碗裡,打入雞蛋,用雞蛋液將麵粉調製成麵糰,揉好;

2. 將揉好的雞蛋麵團擀成薄圓片,再用刀切成小碎片;

3.西紅柿洗淨放入開水中燙一下去皮後切成小丁;

4.鍋中加入適量植物油,油熱後爆香蔥花,放入 西紅柿煸炒,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面片煮熟後,滴入幾滴香油即可。

2.蔬菜雞蛋卷



原料:雞蛋、胡蘿蔔、植物油

做法:

1.胡蘿蔔洗淨去皮後切成碎末;

2.雞蛋磕入碗內加入胡蘿蔔碎攪拌均勻;

3.鍋中加入適量植物油,然後加入一半的雞蛋鋪成一層;

4.等雞蛋熟後開始輕輕卷,然後再倒入剩下的一半,至蛋液完全卷完即可。

3.山藥雞肉粥



原料:山藥、雞脯肉、大米

做法:

1.將大米淘洗乾淨,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會;

2.將雞脯肉洗淨,剁成極細的蓉,放到鍋裡蒸熟;

3.將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丁,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下入大米和山藥丁熬煮成粥,快熟時加入雞肉蓉即可。


丁媽親子時光


一、十一個月寶寶主食食譜

十一個月寶寶有一定的咀嚼和吞嚥能力,可以為寶寶做一些碎菜或顆粒食物。黃瓜,冬瓜,西紅柿,青菜,芹菜,西蘭花,蘑菇,胡蘿蔔,香菇,木耳,筍瓜、茄子、土豆、豆腐、魚、牛肉、雞肉、豬肉等等都可以做給寶寶吃,肉類裡有豐富的蛋白質,葷素合理搭配,營養均衡。

魚絲燴粟米

配料:黃魚200克,玉米粒100克,雞蛋1個,油10毫升,澱粉5克。

做法:用攪拌機將玉米粒打成玉米糖漿。將黃魚去皮切成魚絲,用自來水沖洗並瀝乾。加入雞蛋,澱粉拌勻,醃5分鐘。大火燒熱炒鍋中的油至五成熱,放入醃好的黃魚絲滑炒至熟盛出。將玉米糖漿放入小煎鍋中,用大火煮沸,加入炸好的魚,再煮沸。盛上一碗即可。

二、十一個月寶寶蔬菜食譜

隨著寶寶的成長,寶寶的輔食變得越來越豐富,寶寶可以吃各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可以切成方塊或條狀,以幫助寶寶咀嚼和吞嚥。

蔬菜濃湯

成分:1/6的土豆,1/8的胡蘿蔔,1/2的西紅柿,1/8的洋蔥,半湯匙的青豆和1/4的豆腐。

做法:將馬鈴薯、紅蘿蔔去皮切丁備用;番茄洗淨切丁,豆腐切塊使用;平底鍋熱後,炒洋蔥和胡蘿蔔,再加入其他的材料用小火慢燉至高湯濃稠即可熄火。

三、十一個月寶寶攝取蛋白質食譜

隨著寶寶的成長,營養需求越來越大。十一個月寶寶可以適當食用富含蛋白質的成分。肉類,蛋類和豆製品,搭配蔬菜,味道鮮美,營養均衡。

肉丸粥

材料:大米一杯,雞肉末300克,蔥1根,雞湯,薑絲適量。

做法:將蔥切碎,在煎鍋中煎炸,與雞肉末混合製成雞肉丸,將雞湯倒入鍋中,加入生薑,雞肉丸子同煮,開鍋後再將大米放入一起煮,煮熟即可。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健康科普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介紹,10~12個月的寶寶應該嘗試並適應多種種類的食物,在繼續擴大嬰兒食物種類的同時,還需要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並注重培養嬰兒對食物和進食的興趣。

頻次: 母乳或配方粉3~4次/天;輔食餵養2~3次/天。

推薦量:保證每天600ml的奶量;雞蛋1個,肉禽魚50g,適量富含鐵的嬰兒米粉、稠厚的粥、軟飯、饅頭等穀物類;

輔食質地:各種厚糊狀或小顆粒狀的輔食。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在這一階段,建議家長為寶寶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指食物”,鼓勵寶寶自己吃。

推薦食譜:

01 玉米豌豆雞肉腸

適用月齡:10個月以上~

雞肉腸是非常常見的手指食物,口感Q彈,可作為零食給寶寶吃,也可以搭配米粉、粥、麵條等,寶寶都愛吃哦!

準備食材:

雞胸肉:100g

玉米:適量

豌豆:適量

蛋黃:2個

澱粉:少許

做法:

1.雞胸肉切絲,滴幾滴青檸醃製去腥,玉米和豌豆切碎,蛋黃和蛋白分離,取蛋黃部分做準備。

2.將蛋黃倒入雞胸肉中,然後放入輔食機攪打成泥,如果太粘稠不好攪拌,可以適當加一點兒純淨水。

3.將玉米和豌豆碎、澱粉、攪拌好的雞肉泥翻拌均勻。

ps:擔心顆粒太大會噎到寶寶的家長可以將玉米、豌豆也用輔食機打成泥。

4.澱粉的多少視混合物的黏稠程度而定,澱粉過多口感不夠Q彈,過少又不易成型。

5.混合後裝入裱花袋,均勻地擠在錫紙中間,兩頭留白位置稍多些,以便最後擰起來的時候有空間。

6.將包裹好雞肉的錫紙放入蒸鍋,蒸15~20分鐘即可。

7.出鍋!嗯~香~

食譜來源微博@璐stefanie

02 南瓜盅燜飯

適用月齡:10個月以上~

用南瓜盅作為寶寶盛輔食的容器,既美膩又有趣,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寶寶輔食哦~

食材準備:

胡蘿蔔、小白菜、雞蛋(只取蛋黃)、南瓜、米飯

做法:

1.用工具將南瓜“打開”,做成蓋子和碗,挖去南瓜中間的籽,備用。

2.雞蛋取蛋黃打散,然後倒入平底鍋,小火翻炒至凝固即可。不用炒太久,以免雞蛋太老。

3.將炒好的雞蛋盛出備用,胡蘿蔔切碎,小白菜入滾水焯熟,然後切碎。

4.熱鍋,然後倒入胡蘿蔔碎翻炒,再倒入提前煮好的米飯、雞蛋、菜葉繼續翻炒一會。5.將混合好的米飯誠如南瓜盅內。

6.冷水上蒸鍋,大火煮開轉中小火蒸15分鐘左右。

7.一碗既好看又好吃的南瓜盅燜飯完成啦!

食譜來源微博@王大貝

棉小花の小建議:
如果沒有趁手的工具,南瓜一刀切兩半也可以,只是花一點時間做出更有趣的容器,一方面容易引發寶寶吃飯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寶寶對“樂活”的直觀感受不是?

崔玉濤育學園


我家二寶現在15個月,對於11個月寶寶的輔食餵養我還是比較熟悉的。11個月的寶寶可以吃粉,但米粉不應該是唯一的主食,因為泥糊狀的食物對咀嚼力的鍛鍊很有限,這個時期的寶寶可以吃一些軟米飯、小顆粒的蔬菜肉沫,也可以直接啃水果了。輔食內容應該包括主食、蔬菜、肉蛋魚蝦類,下面是我寫的一個兩天的輔食表。


雜蔬鬆餅的做法:蛋黃一個,胡蘿蔔適量,青菜葉適量,鹽少許,五香粉少許,麵粉少許。把這些材料混合一起成糊狀,一定不要太鹹了,有點鹽味就行,放在平底鍋裡煎成小餅,可以當成手指食物,孩子自己吃起來也比較方便。

在給寶寶煮粥時一定要粘稠一點,不能太稀,11個月的寶寶應該能鍛鍊她自己進食了,太稀了吃起來不方便。


寶寶的輔食量都不大,所以輔食的內容要豐富,不斷優化,慢慢添加新的食物,不能著急。

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需要慢慢摸索,找到孩子愛吃的食材,喜歡的口味,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做媽媽的不斷摸索學習,也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心得。


兩朵金花呀


11個月的寶寶輔食類型為細咀型,質地為碎末,如碎菜、蝦沫、瘦肉末、饅頭和麵片。快慢一週歲時,輔食類型可轉為咀嚼型,質地比正常飯菜稍微軟爛即可。這個時期,寶寶的飲食逐漸從以乳類為主漸漸過度到以穀類食物為主,媽媽要特別注意輔食的質與量,既要避免營養不足,也要避免過度餵養。

11個月~12個月寶寶食譜設計要點:

一、從輔食中獲取營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營養需求重點,是減少乳類的供應,增加輔食的營養。因為這個階段,即使媽媽有比較充足的母乳,也不能夠滿足寶寶每日所需的營養,必須添加輔食。添加輔食可補充維生素B、膳食纖維素、蛋白質等。奶製品可以補充鈣。也為後面逐漸斷奶做好準備。

二、逐漸改為一日三餐制。

在這一階段,寶寶飲食根據情況可逐漸改為一日三餐制了。寶寶一般都會有一些跡象來提醒爸媽,比如寶寶總是這頓好好吃飯,下頓不好好吃,再下一頓又好好吃。說明,寶寶在中間這一頓時不餓,就可以取消這頓。

爸媽可以分早、中、晚三次喂寶寶吃輔食,使之基本與大人的進食時間同步。吃完輔食後緊接著給寶寶再喝點奶粉,早晚各一次。可以將酸奶、奶酪等乳製品或餅乾、水果等作為零食隨時食用。

三、循序漸進斷母乳。

經過幾個月的輔食添加,為斷掉母乳提供了基礎。此時,媽媽應儘可能採用自然斷奶法,逐漸減少餵母乳的時間和量,用奶粉或輔食替代,知道完全停止母乳餵養。

斷奶應選擇氣候適宜的春秋季,最好別選在夏季斷奶,寶寶生病時也不適合斷奶。

四、讓寶寶愛上蔬菜。

有的寶寶不愛吃蔬菜,爸媽會將蔬菜切碎混合到其他食物中,或者選擇其他形式餵給寶寶,但寶寶仍不肯吃。這時爸爸媽媽不用著急,更不要強迫寶寶去吃。

讓寶寶吃蔬菜,是因為蔬菜中含有鈣、鉀、鐵等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如果寶寶不愛吃蔬菜,爸媽可以給寶寶用這些蔬菜做成餡類食品,或者變化花樣。但不要用水果代替蔬菜,因為水果中所含的礦物質不如蔬菜多。

五、魚肉蛋奶類不可少。

寶寶在這一時期的成長中,身體的各部分組織還需要充足的營養。蛋白質佔主要組成部分。蛋白質的來源主要是動物性蛋白質,即魚肉蛋奶類。

六、如何留住食物中的營養。

寶寶逐漸長大,能吃的食物越來越多,烹飪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媽媽在給寶寶做輔食時,應最大限度的保存食物中的營養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媽媽可注意以下幾點:

1、蔬菜要新鮮,先洗後切,以防水溶性維生素溶解在水中;水果要吃的時候再削皮,以防維生素在空氣中氧化。

2、用容器蒸或燜的米飯,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的保存率高。

3、蔬菜最好用蒸煮或大火急炒的方式烹製,這樣維生素C的損失少。

4、合理使用調料,比如醋,可起到保護蔬菜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作用。在做魚和燉排骨時,加入適量醋,可促使骨中的鈣溶解,有利於寶寶吸收。

5、儘量不用油炸的烹飪方式,因為高溫對維生素的破壞作用較大。


11-12個月寶寶一日飲食參考:

6:00,母乳或者奶粉200ml。

8:00,魚肉豆腐羹適量。

10:00,香蕉1個。

12:00,蔬菜拌牛肝適量,獼猴桃汁100ml。

15:00,蘋果一半,酸奶1杯。

18:00,扁豆薏米粥適量。

21:00,母乳或奶粉200ml。


11-12個月寶寶推薦營養輔食:

豆腐泥雞蓉小炒

原料:鮮豆腐200g,雞肉50g,雞蛋1個,油菜切絲備用,火腿切絲備用。澱粉、鹽、植物油各少許。

做法:1、先將肌肉剁成泥,加上蛋清和少許澱粉,一同攪拌成雞蓉。

2、把豆腐用開水燙一下,研成泥。

3、鍋裡放油,油溫七成熱時先放入豆腐泥炒好,再放入雞蓉,加上適量鹽翻炒幾下,然後撒上火腿絲和油菜絲炒熟即可。

青菜粥

原料:大米300g,青菜葉(菠菜、油菜或小白菜的葉子)30g。香油、鹽少量。

做法:1、將青菜洗淨,放入開水鍋內煮軟,切碎。

2、大米淘洗乾淨,泡1小時,放入鍋內煮30-40分鐘,在停火之前加入切碎的青菜,再煮10分鐘,加少量香油、鹽調味即可。

乳香白菜

原料:娃娃菜200g,鮮牛奶80ml,鹽少許,水澱粉,熟豬油各適量。

做法:1、將娃娃菜洗乾淨,瀝乾,豎切成筷子粗細、4cm長的條。

2、熱鍋加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放入白菜條翻炒,加入鹽,燒至酥爛,加入牛奶攪勻,用水澱粉勾薄芡,再淋上熟豬油,即可裝盤。

蘋果杏泥

原料:杏幹20g,蘋果2個。

做法:1、把杏乾洗乾淨,冷水中浸泡1小時,用小火連水帶杏幹煮至變軟成糊狀,晾冷。

2、蘋果去皮去核,切片,煮軟,然後將煮好的蘋果和冷卻後的杏糊攪拌成泥狀,即可餵食寶寶。

雞泥肝糕

原料:豬肝、雞胸肉、雞蛋各適量。雞湯、鹽、香油各少許。

做法:1、豬肝洗淨,剁成細茸,雞胸肉用刀背砸成肉蓉。

2、將肝蓉與雞蓉放入大碗中,兌入雞湯。

3、雞蛋打入另一個碗中,充分攪拌,倒入肝蓉碗中,加適量鹽,充分攪打。

4、鍋裡水開後,把肝蓉碗上鍋蒸,10分鐘左右就好了,成肝糕。吃的時候用刀將肝糕劃成小塊,淋上香油即可。

扁豆薏米粥

原料:白扁豆30g,薏米仁30g,大米30g,白糖適量。

做法:薏米洗乾淨,浸泡2小時,扁豆洗乾淨,大米洗乾淨。鍋里加水,先把薏米和扁豆放進去煮,快熟時放大米,煮至粥綿軟即可。吃的時候放一點白糖。

胡蘿蔔牛肉粥

原料:胡蘿蔔3-4片,碎牛肉1-2湯匙,大米適量。

做法:1、先將大米打碎,再將大米泡30分鐘。將胡蘿蔔磨成蓉。

2、大米下鍋加水煲粥,水滾後用慢火煲至稀糊。

3、加入胡蘿蔔蓉和碎牛肉,帶牛肉熟透即可。

魚肉豆腐羹

原料:魚肉100g,豆腐30g,胡蘿蔔1根。鹽、食用油、蔥末各少許。

做法:1、將魚肉切成細末,豆腐切成細粒,胡蘿蔔擦絲。

2、將魚肉末、豆腐粒、胡蘿蔔絲混合在一起,加少量鹽,上鍋蒸6-7分鐘,端出。

3、鍋裡放油,油熱後熗蔥末,然後輕輕的澆入魚肉豆腐羹上,即可給寶寶食用。

蘿蔔雞末

原料:雞胸肉50g,白蘿蔔100g,海米10粒。

做法:1、將雞胸肉洗淨,卻成肉末備用。

2、白蘿蔔切薄片,焯後控水,備用。

3、海米入湯煮開,把雞肉末、白蘿蔔片入鍋,邊煮邊用筷子攪拌至熟透。

11-12個月的寶寶輔食需要注意的以及推薦的營養輔食做法都有了,也歡迎寶媽們和我交流,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11個月的寶寶咀嚼動作越來越熟練了,這個時候應該適時地給寶寶添加稍大點顆粒的輔食,以便進一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口腔肌肉,另外多咀嚼還能刺激乳牙的萌出。

至於寶寶每天能吃些什麼,其實此月齡的寶寶比之前稍小月齡時候能吃的東西多太多了。全蛋黃、軟米飯、粥、饅頭片、餛飩、蔬菜、水果、穀物類、肉類、肝類、魚類等等食物都可以給寶寶嘗試下,之前沒有嘗試過蛋清的寶寶此時期也可以試著嘗試一下。

媽媽們每天根據這些食材種類葷素搭配換著做就好,比如今天粥里加豬肉、胡蘿蔔、青菜,那下次再煮粥就變成蝦仁、香菇、另一種青菜,換著食材做寶寶還是挺能接受的哦。

推薦幾道我之前做的適合11月齡(以上)寶寶吃的輔食。

用紫薯做的兩道輔食:

1 吐司紫薯香蕉卷

食材準備:吐司片、香蕉、紫薯、配方奶

製作方式:

1 紫薯去皮切小塊,然後上鍋蒸熟。

2 蒸熟後紫薯壓成泥,然後加入適量配方奶攪拌均勻。(配方奶不用加太多,讓紫薯泥有點溼溼的就好)

3 吐司片去除四周硬的邊緣,然後用擀麵杖把吐司片壓實。(沒有擀麵杖用啤酒瓶壓也行)

4 往壓實後的吐司片先塗一層紫薯泥(記得四周留點小空間)然後放上香蕉,吐司片若比較小張,可把香蕉對半切開放入。

5 從吐司片的一邊慢慢捲起,結合處稍微壓下粘合。多出來的香蕉頭尾去除。

6 切成適合寶寶抓的大小就好啦。


吐司紫薯卷我是給寶寶做為早餐和點心添加的次數比較多,紫薯有點甜香蕉軟糯吐司片又有點小韌勁兒,給寶寶鍛鍊咀嚼能力剛剛好。

2 紫薯紅棗小飯糰

食材準備:紫薯、紅棗、熟米飯

製作方式:

1 紫薯去皮切小塊後上鍋蒸熟。紅棗也一起洗淨然後上鍋蒸熟。

2 取出蒸熟後的紫薯和紅棗。紫薯壓成泥,紅棗去皮去核後切成小碎末。

3 拿一塊保鮮膜,先放入紫薯泥鋪平,然後紫薯泥上放入米飯和紅棗碎末,然後包起來搓成小糰子就大功告成了。

紫薯紅棗小飯糰對於不喜歡單獨吃軟米飯的寶寶來說,做成這樣子最好,無形之中就讓寶寶把米飯吃進肚子裡去了。

3 饅頭碎片蒸蛋

食材準備:饅頭、雞蛋、西紅柿 豬瘦肉

製作方式:

1 豬瘦肉切小塊,冷水入鍋焯水,撇去浮沫焯熟後取出。稍涼下放輔食機裡去攪成肉末。

2 西紅柿切小丁,饅頭撕成碎片。

3 碗裡敲入雞蛋打散,打散後加入3份半雞蛋殼的清水繼續攪打均勻。

4 取一個上鍋蒸的容器,先篩入三分之二蛋液,然後依次鋪上饅頭碎片、肉末、西紅柿丁,最後篩入剩餘蛋液。

5 倒扣一個盤子在容器上,水開後上鍋蒸20分鐘左右就差不多出鍋可以吃了。

以上三道輔食是我之前做的,在頭條號上也有寫成文章發佈,有需要的寶媽可以去查看詳細步驟哦。

另外再囉嗦一點,11個月的寶寶越來越皮了,喜歡邊吃邊玩,媽媽要注意不要養成跟在寶寶屁股後面餵飯的習慣哦,最好是一天三餐固定在一個地方吃,個人覺得最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把餐椅,三餐在餐椅上進行。

我是在全職育兒路上越走越遠的傲嬌喵嗚,歡迎你們在評論裡分享你們的育兒小經驗。當然也非常歡迎你們給我點贊贊贊喲……

喵嗚做輔食


我想這不僅僅是提問者的疑問,也是很多新手寶媽很頭疼的問題。

11個月的寶寶到底能吃什麼輔食呢?首先我們在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強調一下規則,寶寶的輔食要以清淡為主,儘量少糖少鹽,11個月的寶寶,應該和媽媽爸爸一起共餐,可以將寶寶放在高高的椅子上,與成人在同一個餐桌上一起吃飯,讓寶寶開始學會自己給自己買東西吃,讓寶寶開始用手拿條狀的或者是指正的食物,學會咀嚼食物。


很多人都會說,我從六個月開始給寶寶加輔食,這些已經爛熟於心,但是很多媽媽也是特別害怕寶寶,吃太硬的,會不會卡到,吃他睡的會不會噎到?導致寶寶在一歲之前還是流食,在我門診看過的,就有一個11個月半的寶寶,現在還吃泥糊狀的食物,根本沒有接觸到塊狀的或者是條狀的,也根本沒有讓寶寶自己拿食物吃,都是媽媽爸爸喂。

這種寶寶會出現一種問題,就是當他一歲以後,拒絕自己咀嚼食物。


有以上就可以看出,11個月的寶寶吃飯的原則以及吃的東西,應該以麵條,小餛飩,小餃子,稀軟飯,碎的應季蔬菜,應季水果稍微切碎一點,魚肉紅肉,肝臟為主。

其實寶寶吃的東西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把食物做成什麼樣子,食物的樣子,食物的大小決定寶寶日後的發育。


國家註冊營養技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

擅長小兒常見餵養問題及輔食添加

【長篇大論,理論知識大家可能看的很枯燥,我會用臨床的實際例子與你一起分享育兒的靠譜知識及經驗,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小寶寶的飲食營養保駕護航吧】


營養海賊團


11個月的寶寶食譜推薦:


香甜蘋果烙

食材:蘋果1個,原味奶酪1塊,麵粉20g

做法:

  1. 將蘋果洗淨,剝皮,然後擦成細絲。
  2. 將蘋果,奶酪,麵粉混在一起、攪拌均勻。
  3. 熱鍋,加入橄欖油燒熱。
  4. 往鍋裡倒入蘋果糊,均勻攤開,煎成薄餅即可。

蘋果好處多多,生吃潤腸,熟吃止瀉。除了蘋果泥和蘋果汁,媽媽們可以嘗試這種新做法哦。

牛肉薯芋珍珠丸


食材:白米飯一碗,紫薯一根,香芋1個,南瓜50g,牛肉一塊

做法:

  1. 將紫薯,香芋,南瓜蒸熟,壓成泥狀。
  2. 將南瓜泥瀝乾水分,與適量米飯一起倒入盆中,將兩者混合搗碎,同理製作紫薯米飯泥和芋頭米飯泥哦。
  3. 將牛肉用攪拌機打成泥狀,加入香菇碎末拌勻,加入適量橄欖油,少許澱粉拌勻。
  4. 取適量做好的牛肉泥包入少許奶酪放至鍋中蒸熟。
  5. 去適量紫薯泥,南瓜泥,芋頭泥包上蒸熟的牛肉丸子即可。

這道牛肉薯芋珍珠丸不但名字好聽,口味更是誘人,牛肉裡面包含著奶酪,牛肉外面被紫薯米飯包裹著,讓寶貝嘗一口,估計就讓他難以忘懷了。不過這道輔食飽腹感較強,千萬別讓寶貝吃太多吃撐啦!

➕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Vera育娃



您好,“懸壺小兒科”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一歲以內寶寶輔食添加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來相應處理。


第一階段:6個月


不知道寶寶前期的輔食添加情況怎麼樣,按照WHO、美國兒科學會、我國衛計委的有關指南,寶寶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的時候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乳餵養為主,一天大概吃5~6次奶,這時首先添加強化鐵的米粉,由少到多,從一勺開始喂。

添加數天後,寶寶沒有出現大便異常等消化不良情況,說明已經慢慢適應了米粉的添加,這時可以添加攪碎的蔬菜泥,也是一兩勺開始添加;適應後再嘗試水果泥的餵食。用勺餵食,6個月後期,輔食可增至1餐,即4~5餐奶+1餐輔食。


第二階段:7~9個月

到7~9個月的時候,每天可以吃4~5餐奶+1~2餐輔食。輔食除了6個月時添加的米粉、蔬菜泥、水果泥,這個階段可以添加肉末、肝泥、豬血等肉類食物,同時可以嘗試吃蛋黃。這時不能僅僅吃泥狀的米粉,也可以吃稠粥、爛麵條。食物性狀由6個月的泥狀食物進化為末狀食物。讓寶寶坐在高椅子和成人一起進食,學習自我餵食和咀嚼。


第三階段:10~12個月

到了10~12月份這個階段,每日餐次推薦為2~3餐奶+2~3餐輔食,一天奶量保持在600~800ml。穀類食物可以吃軟飯或麵食,每日50~75克,每日碎菜50~100克,水果50克,紅肉、雞鴨魚肉每日25~50克,可以吃一個蛋黃。

食物形狀進一步粗化為碎狀、丁狀或指狀食物,有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和促進牙齒髮育。這時寶寶要學習自己用勺子進食,用被子喝奶。



你的寶寶現在11個月,可以按照第三階段來規劃每天的飲食。值得說明的是,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化的飲食節奏,只要寶寶身體發育正常,吃得好睡得好大便正常,就不必一定拘泥於某個標準進行餵養。


右上角點擊關注@懸壺小兒科,在“悟空問答”、“微頭條”、“文章”都可以看到更多靠譜的醫學科普。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用,點贊就是最大的鼓勵!


懸壺小兒科


11個月寶寶的飲食,主要是由配方奶(母乳)為主逐漸過渡到輔食為主。

正常情況下,11個月大寶寶乳牙已經萌出5個左右,已經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了。這個時期,寶寶的輔食可以更豐富:豆類以及豆製品、各種蔬菜、肉類等都可以吃,一般無特殊,只要不是比較“冷門”的食物都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給寶寶吃流質或者糊狀的食物,多吃半流質、顆粒狀、小塊的食物,有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

另外,寶寶的飯最好是另外單獨加工,要細、軟、爛、淡,適合寶寶的消化系統,以防消化不良導致積食、腹瀉,輔食還要講究搭配,保持營養均衡。

(1)瘦肉粥

瘦肉攪碎,淘米,加水,加兩片姜,放入鍋裡,煮成稠軟可口的粥。

(2)青菜雞蛋湯麵

開水燙熟青菜,切碎,在鍋內加入肉湯、剪碎的麵條、西紅柿小碎塊,一起煮開,用小火煨一會,至面香四溢。將雞蛋攪勻後倒在麵條上,雞蛋熟後,加一點鹽即可。

(3)瘦肉湯

瘦肉切碎,加一點薑絲,放入燉盅,隔水蒸45分鐘即可。

(4)瘦肉餅

瘦肉攪碎,加鹽拌勻,用麵粉揉均勻,拍成塊狀,放到蒸鍋裡蒸熟即可。

(5)清蒸鮮魚

鮮魚清洗乾淨,在魚身上劃幾刀,撒鹽抹勻,醃製半個鍾,姜、蔥切絲後,塞入魚肚、鋪在盤子裡,蒸15分鐘左右即可。

寶寶食物的做法最好以蒸、煮、燉為主,口味要清淡,儘量不吃煎、炸、高鹽、高糖、高油等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增加消化系統和腎臟的負擔。


最後,海鮮類、花生醬等容易致敏的食物,也要少吃,只有在確定不過敏後才可以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