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硬规矩"

还记得那对同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的姐妹花么?她们获得如此成功被人归因于“聪明”,殊不知在她们的背后有着父母精心培育的智慧和爱。

比如,父亲老林就从小和她们定了4条“硬规矩”,以及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和环境中所提供的教育支持,就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而林爸爸对女儿的期望也值得许多家长深思——“学一门真正的本事,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养孩子本就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程,更何况一出生一下子来了俩。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不适应北方的生活,老林夫妻的父母在孩子们一岁的时候便相继回到了南方。

一边是工作和生活,一边是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老林和妻子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奔波,将时间挤出来,努力地完成为人父母的责任。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林爸爸的四条“硬规矩”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老林对这句古话深信不疑。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首要的是人格的培养。

第一条“凡事要商量”

让老林没想到的是,俩孩子还坐在婴儿车里咿呀学语时,便开始有了“冲突”。由于是双胞胎女儿,姐妹俩经常是一前一后坐在车中。

一次,坐在车前面的姐姐哭着告诉爸爸,自己的屁股被妹妹咬了。摸不着头脑的老林询问妹妹才得知,原来妹妹也想坐在前面。

经过冷静思考,老林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他在批评妹妹咬人行为不对的同时,告诉姐姐可以用商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慢慢地,姐妹俩知道了“商量”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了日后不武断、懂协调

的良好习惯。

第二条“先思考再行动”

老林很早前就意识到“别人家的孩子”不能成为衡量自己孩子的标准,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女儿五岁的时候,老林曾想让孩子学习二胡,但是孩子们十分抗拒。在乐器城观摩了一圈以后,两个女儿纷纷表示想学习小提琴。

老林知道学习弦乐的难度,但他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给两个女儿很长的时间考虑。她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依旧决定学习小提琴,并坚持了下来。

懂得先思考再行动的孩子,遇事不慌,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第三条“通向成功需坚持,决定成败乃细节”

为了让两个女儿养成坚持做事、胆大心细的习惯,老林很早就告诉她们“放弃之易,坚持之难”。

女儿小时候迷上滑旱冰,觉得滑旱冰是件很“酷”的事情。但是学了几次之后,妹妹就因为怕累而想放弃。为了不让女儿养成轻言放弃的恶习,老林亲自上阵,向教练请教,和女儿一起分解动作共同学习,狠下心逼着姐妹俩坚持下去。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每天朝着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就一定会比别人成功,就一定会比别人走得远。

第四条“原因要讲清楚”

有一次,妈妈需要出差一星期,经常和妈妈一起睡的姐妹俩哭闹着不肯睡。

老林耐心地告诉她们:“妈妈即将出差5天,而且以后还要出差。你们即便哭闹,也只能跟着爸爸睡。”孩子们了解了原因,知道了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坦然接受。

在经历了诸如几件这样的小事之后,孩子们从简单的发泄情绪慢慢地过渡到了先了解原因,再解决问题。

这样做不仅仅让孩子变得懂道理,更重要的是,孩子愿意体谅父母,亲子间会形成良性的交流模式。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老林从不相信“突然开窍”的神话,他坚信孩子的人格和学习能力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与年幼时不同,孩子在学生时代的培养是父母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孩子的学生时代,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基础教育的绝佳时段。

在充分相信老师的前提下,老林选择对待孩子像同龄人一样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每天下班接孩子的时候,老林都会主动和孩子分享彼此一天发生的事情。

通过每天的交流和互动,老林不仅掌握了孩子的动态,而且在无形中让孩子耳濡目染地了解成人世界的运行法则,让孩子更成熟地处理事情。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为了提高两个女儿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老林让她们充分地注意老师说话的节奏和语调,并在每天做功课之前,先跟老林复述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老林知道自己的女儿并不是神童,唯有靠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跋涉千里。

课堂之外,老林为女儿们买了很多贴合她们年龄的读物。随着年龄变化,老林又不断地更换杂志、书籍,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与此同时,老林还带着两个女儿学习奥数,旨在提高女儿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适当地学点奥数,掌握解题技巧,对提高各科成绩有很大帮助,也为培养逻辑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情定“康奈尔”

上了高中之后,两个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在和老林商量过后,一家子达成了共识:“三年后,到美国的顶尖学府去读书!”老林知道这是女儿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于是他下定决心,帮助女儿圆梦。

经过多方学习和了解,父亲了解到,如今名校的考察不仅仅只看重成绩,更注重的是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让女儿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呢?老林绞尽脑汁,突然他灵机一动,“数独!”

原来,姐妹俩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对数独着迷,从小便陶醉在变换莫测的数字阵列变化中,并坚持到了现在。

在上学期间,她们俩成立了一支数独社团,在自己动手解题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数独爱好者和零基础的同学,与她们一起“玩”数独;从小接受逻辑思维训练的两姐妹还用电脑编程制作了一个辅助解数独的软件,一时间成了校园的风云人物。

老林和女儿们万万没想到,这一项和学习毫无关系的“课外爱好”竟成了跨入美国高等学府的重要因素。


北京双胞胎姐妹同被康奈尔录取,父亲揭秘4条家教



最终,当接到女儿们最心仪的学校——常青藤联盟成员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通知书时,父亲的心中充满了骄傲和幸福。女儿们正踩在父亲的肩膀上,朝着梦想和瑰丽的未来,砥砺前行。

点击【了解更多】,测一测你距离世界名校还有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