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和味精哪个更好?

说起味精,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但是最近几年,我们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味精不健康的传闻,甚至还有人说味精吃多了会致癌。所以造成有些人谈味精色变。我有朋友说,他家里炒菜从来不放味精,怕这个味精影响健康,甚至还有人夸张到去饭店吃饭,都得交代一下不要放味精!那事实上味精到底有没有那么恐怖,对人体有没有害呢?我们该不该用它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鸡精和味精哪个更好?

首先我们要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味精的成份是谷氨酸钠,1907年日本科学家通过蒸发大量的海带汤,得到了谷氨酸钠。而谷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20种主要氨基酸之一,在很多天然食材当中都有它的存在,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

在现代的食品工业中,味精的制作是比较安全放心的,一般都是用以玉米等粮食作为原料,通过发酵或者生物工程技术制取、提纯并最终得到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这个过程跟酿酒、制醋和酱油的生产流程是差不多的,这个过程也不使用化学原料,所以是比较安全健康的。

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通过收集文献,实验数据等各种方式得出结论,只要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正常,长期食用味精并不会对人体有害,我国也通过各种相应的毒理学实验,同样也得出了一个这样的安全的结论。

鸡精和味精哪个更好?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传言说味精会致癌呢?是因为当味精加热到120度以上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叫焦谷氨酸钠的物质,他们认为这种物质能够致癌,但实际上并没有研究表明焦谷氨酸钠会致癌,它只是丧失了味精的鲜味而已,所以一般情况下加味精的最好时间应该是在70到90度的时候,或者是菜差不多好的时候。

那么既然味精是安全的,鸡精呢?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用鸡精来代替味精,抛开口感不说,有些人会觉得鸡精是从鸡肉中提取的,跟味精相比会更天然更健康。但其实不是。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在于,鸡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谷氨酸钠,而味精则是单一的谷氨酸钠。鸡精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其它调料制成的。由于其含的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鸡精的谷氨酸钠含量在4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淀粉、核苷酸、糖、香料等。绝大多数情况下鸡精中并不含有鸡肉的成分,也并不是从鸡汤当中提取的。也许有一些厂家,他们的鸡精里含有鸡的成分,但含量一定不高,更多的是广告。所以说鸡精比味精更天然,更健康,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鸡精和味精哪个更好?

那么跟味精相比,鸡精的优势在哪呢?鸡精的鲜味更复杂,口感更丰富,非常适合炖菜,炒菜等。而味精的鲜味会比较单一,比较适合烹调鱼类或者做凉拌菜等。所以说鸡精和味精之间在安全方面没有很明显的差别,只要是正规厂家按正规工艺生产的,不管是鸡精还是味精对人体都是无害的。不过即便是无害的,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

首先,味精和鸡精都含有一定量的钠盐,高钠饮食并不健康,跟多放盐是一样的道理。特别是那些需要限制钠摄入量的人群。一般认为味精的添加量占菜肴的0.2%就可以了,放太多会使人感到口干。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1至2克。另外鸡精中含有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是尿酸,所以对于尿酸高的患者来说,应该控制鸡精的摄入量,孕妇,婴幼儿,儿童不要过多地食用味精或鸡精。

鸡精和味精哪个更好?

其次,虽味精在常温下不易分解,但在120度以上的时候会变得没有鲜味,所以在炒菜的时候不要过早的放味精,即将出锅的时候是较好的时机。

再者,在含有碱性的食物中最好不要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反应生成谷氨酸二钠而产生氨水的臭味,也就是尿臭味。

如果说您实在对鸡精、味精有阴影不愿意使用的话,但又想给食物提鲜,也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说用干香菇,干香菇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具有强烈的鲜味,而且还有其它各种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也可以把干香菇制成香菇粉更加方便。又或者可以用紫菜、干贝制成粉未当味精使用,既能够提鲜,而且还增加营养。再比如黄豆粉也可以,但是因为黄豆有豆腥味,所以制粉前最好先把黄豆炒一下,去除腥味。觉得有用可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