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做大家电屡遭质疑,成功与否取决品质和匠心


小米做大家电屡遭质疑,成功与否取决品质和匠心


相对于传统家电企业,小米在家电行业的玩法是截然不同的,不关注硬件本身的利润,而关注用户数量占比,最终希望通过小米的智慧家庭整体布局,探索其它的商业模式和逻辑。但前提是,产品品质过硬,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季辰||撰稿

近日“小米做空调遭董明珠霸气回复”的新闻传开,面对互联网企业深度切入大家电市场,传统企业镇定自若的背后,流露出一丝丝寒气。近年来小米先后入股美的、TCL,在小米AI音箱、APP等智能产品的串联下,小米小家电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今小米推出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产品,试图反超传统企业。消费者真的会买单吗?

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只要购置空气净化器,或者电视,都会先想到具有超高性价比,且能智能控制的小米产品,的确小米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白色家电产品,凭借其时尚简约的设计,和专业过硬的工业设计,获得了不少积极评价。

而小米电视超更是以高性价比,深刻影响传统品牌电视价格。来自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前6周线上畅销机型,小米占据前6名。与此同时小米打造的智慧家庭物联网,更是让人们真正体验到了智慧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可以说“小米的产品好用不贵”已经深深地烙印消费者心中。

不过花费一点时间,仔细对比小米的产品和传统企业的产品,消费者就会感悟到“买小米家电,还是谨慎为妙。”举例来说,价格低于传统品牌1000元左右的小米洗烘一体机设计简约,具备空气洗、智能操控等亮眼的特点,但是有部分消费者反馈,如果衣服较多,烘干后仍有潮湿的感觉,运行时噪音大,产品有瑕疵,舱门锁易损坏等问题。

不仅是洗衣机,小米电压力锅、电磁炉等小家电评价中,也时常能看到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材料,甚至售后等方面,流露出的不满与失望情绪。不难发现小米家电产品虽然加入了许多高端电器才有的功能,有些还解决了消费者多年的困扰,但是这些功能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核心功能和部件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相比之下格力、海尔等传统品牌往往将精力放在核心技术、材料、工艺研发,新功能常常经历实验室长时间测试,才谨慎落地。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相比拥有大型生产线的传统企业,小米选择的代工厂模式,虽然能将制造成本降到最低,现成的技术也可加快产品推向市场的脚步,但是代工厂模式,很难保证电器质量和稳定性。

“如果你的质量没有别人好,技术没有别人强,才会感觉到有压力。”董明珠的话即表明,面对小米做空调,格力产品质量好、技术强,无压力。同时又在提醒小米,如果一味地追求成本和速度,而忽略了产品质量把控和技术积淀,压力或将随之而来。

的确相比物联网,质量和技术是小米生命力的所在。像洗衣机、空调这类维修麻烦,使用强度大的电器,消费者自然希望几年内不出问题,实际上传统品牌家电负面评价也不少,但大多集中在中低定位的产品中,且并不直接影响产品试用。但小米家电正处于品牌塑造阶段,产品分层不明显,如果不重视质量和技术,品牌形象或将受到较大影响,届时即便有再好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体验,大家电也将无人问津。

在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安检后,便会第一时间看到熙熙攘攘的小米之家,和其对面的门庭冷落的京东之家。在小米参观的,不仅有中国消费者,一些外国游客也在空气净化器、平衡车前踟蹰不前,有些则在用心把玩着小米音响、手环、笔记本等产品,说“把玩”实在是因为他们看的真的很仔细,这些产品的品质也的确不错……

这便是传统家电企业感受到的那一丝寒气。小米绝不是不能做家电,也不是不能采用代工厂模式,只是尚未用工匠精神锤炼自己的产品,不过一旦小米做到了这一点,其大家电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是有可能的。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